鄧蕭把那張匯款單鎖在了自己的抽屜裏。

    因為太興奮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一點睡意都沒有。他想這大冷天的,怎麽才能把稿費取迴來?

    聽媽媽的意思,星期天門診上要派人去場部拉貨,還是順道搭著拖拉機過去,比較方便。不過,天太冷了,坐在後車鬥裏可是凍得夠嗆。

    心裏想著,駕駛室裏要是能坐得下就好了。實在不行就帶上一床被子裹著,這樣總能擋擋風吧?

    睡覺前,他和媽媽商量了一下,打算預訂明年全年的《兒童文學》和《少年文藝》,另外再訂一份《綠野周刊》。

    這樣,元元和偉民他們也能跟著看看這幾份雜誌。

    他還打算去爸爸的辦公室裏,把《綠洲日報》的副刊都收集起來。反正都是舊報紙,拿走了也沒什麽關係。

    用那些報紙副刊,可以做一份剪報。

    他準備把有用的內容都剪輯下來,這樣就能隨時查閱資料。

    熄燈好一會兒了,鄧蕭還沒睡著。

    一下子想得太多。

    直到夜深了,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二天早晨,鄧蕭來到了學校。

    趁著課間操結束的空檔,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元元。黎元元一聽,高興壞了。這筆“巨款”終於到了,這一下她也變成有錢人了。

    雖然隻有八毛錢,放在後世隻夠刷卡坐一次公交車的,可現在這筆錢能買的東西可不少。八毛錢,在代銷點裏可以買80袋蝦粉,在連隊裏可以買30多公斤蔬菜或40公斤西瓜,夠吃好長時間的。

    她想積少成多,以後多寫幾篇,買照相機的錢不就有了?

    這一陣,她又寫了一個短篇,叫《老馬和大兵》,講得是幾個小孩子熱愛文藝表演,利用業餘時間排練,從最初模仿電影裏的經典角色,到自己改編小劇本,最後登台表演,取得圓滿成功的故事。

    這個創作靈感,來自偉民哥哥和“老馬”。

    她根據他們在屋山頭的表演,做了藝術加工。詼諧幽默、形象生動是這個小短篇的特點,與《小私心》的推理揭秘也有所不同。

    她想嚐試多種風格,這樣思路才能更加開闊一些。

    這次去場部領取稿費的事情,得提前給田爸爸和王媽媽說一聲。

    郵局應該可以讓父母代領吧?

    不過,她還是想親自跑一趟。寫文章的,就得多出去跑一跑,接觸一下外界事務,這樣才能找到靈感,保持旺盛的創作能力。

    吃過晚飯,黎元元把田爸爸和王媽媽叫進了裏間。

    她壓低嗓門,一本正經地說出了事情的原委。田根寶和王慧珍聽了,驚訝得簡直說不出話來。

    小元元的文章快發表了?還得了八毛錢的稿費?還要把稿費交給爸爸媽媽,好攢下錢來,去買照相機?

    田根寶和王慧珍感動得差點落淚。

    這孩子,咋就這麽懂事?

    難怪這一陣子,天天躲在屋子裏寫東西,原來是為了給爸爸買相機?

    倆人商量了一下,決定把買收音機的錢拿出來買照相機。

    既然元元希望爸爸學會拍照,還說照相能掙好多錢,那就先緊著這個來吧?再說,他們也不想元元這麽辛苦。

    她才六歲多一點,雖然比別的孩子聰明,可也不能累著了。小娃娃就得多活動,多睡覺,這樣才能長得高高的,身體才能發育得好。

    黎元元聽到田爸爸和王媽媽的決定,也很感動。

    她怕他們擔心,就趕緊說道:“爸爸媽媽,你們放心好了,每天我睡得可好了,一點都沒受到影響……”

    “那就好,不過元元還得多運動,不能老坐著……”田根寶和王慧珍又叮囑了幾句。聽到元元說,這事要先保密,也點頭答應了。

    小孩子聰明,學習好,做父母的臉上也有光彩。看連隊裏,像小龍港爸爸那樣愛耍寶的可不少,恨不得把自家孩子的優點天天掛在嘴上,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

    可看到自家孩子不想出這個風頭,也是好事。元元的來曆本來就有點奇怪,太超群了恐怕會惹來議論。與其那樣,不如低調一點好。

    偉民他們幾個,也暫時先保密。小孩子的嘴巴不牢靠,一高興就說出去了。田根寶和王慧珍穩了穩情緒,這才裝著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收拾家務去了。

    黎元元放下了一樁心事,倍感輕鬆。

    她想,田爸爸和王媽媽都是開朗的人,希望他們能一直保持著這份心境,過得開開心心,平平安安的。

    轉眼到了星期天。

    這天上午,王慧珍穿著棉大衣,打算騎車帶著元元去營部。

    臨出門前,她對三個兒子笑著說道:“媽媽帶元元去營部一趟,聽說

    代銷點裏在賣柿餅子,媽媽也去買一點,迴來了就給你們幾個吃……”

    “好的,媽媽,你快點去吧!”田偉民趕緊說道,心想著別去晚了,又被人家搶光了。

    田根寶也沒出門,手裏拿著那本照相的書,倚著沙發,翻看著。見慧珍帶著元元出門,就揮了揮手,笑著說道:“慧珍啊,你們趕緊出發吧,早去早迴。”

    王慧珍見老田又在看書,也很高興。

    自從他開始學習攝像技術,出去打牌就少了一點。雖然,小木匠來喊時跑得還是很快,可其他情況下,去外麵紮攤子就少了一點。

    這就是一大進步。

    看來,還是學點東西,分散一下精力比較好。

    母女二人到了營部,王慧珍把元元送到了鄧醫生家。

    聽說鄧蕭和元元一起過去,還能坐在拖拉機的駕駛室裏。鄧醫生也給同去拉貨的幾個大人做了安排,這才放下心來。

    本來,她想陪著一起過去的。

    可元元不想媽媽跟著受凍,就拍著胸脯讓媽媽放心,她能照顧好自己,再說還有鄧蕭哥哥呢。

    王慧珍這才點頭答應了。

    她和鄧醫生、肖醫生一起把孩子們送上了拖拉機。三個人站在路邊,看著拖拉機遠去了,才迴屋。

    又坐了一會兒,王慧珍就告辭離開了。

    黎元元和鄧蕭一起坐在駕駛室裏。

    裏麵雖然有一股子機油味,可總比坐在車鬥裏,吹著西北風要好吧?一路上,看著茫茫原野,碧藍的天空,心境十分開闊。

    到了場部,拖拉機師傅把他倆特意送到郵政所門口。

    約好就在郵政所裏等著,才開車離開。

    鄧蕭帶著元元進了郵政所。

    星期天,來所裏辦事的人很多。排了一會兒隊,才輪到他倆。取款過程十分順利,黎元元緊緊攥著那八毛錢,恨不得立刻去代銷點裏買點東西。

    可忍了忍,還是克製住了內心的衝動。

    這是要買照相機的,吃光了可怎麽辦?

    她趕緊在錢塞進了棉衣夾袋裏,還用拉鎖拉上。

    鄧蕭在一邊看著,直抿著嘴笑。

    他本想和元元一起去書店裏逛逛,可又怕拖拉機來了,找不到他們。隻好,拉著元元坐在牆邊的椅子上等著。

    倆人對著窗戶,朝外看著。

    郵政所的對麵就是代銷點和照相館,人來人往的,非常熱鬧。

    這時,一個年輕女子走了過來。

    她穿著一件灰色風雪大衣,頭上戴著一頂紅毛線絨絨帽,腳上穿著一雙黑棉靴。最醒目的是,她脖子上的那條狐狸皮紅圍脖,毛絨絨的,散發著光澤,襯得人非常鮮活漂亮。

    過往行人也不由得側目相看,甚至還有迴頭張望的。

    “香香姐姐!”

    黎元元一眼就認出了那人,正是李秋媛。隻見她進了照相館,看樣子是拍照片去了。鄧蕭也認出了來人,是文工團的一位女隊員。聽元元一說,原來她家是三連的,名氣還很大。

    倆人又等了一會兒,拖拉機終於來到了。

    進了駕駛室,黎元元看到對麵的照相館前,有一位身穿軍綠色棉大衣的年輕男子,正在和李秋媛說話。

    遠遠看著,倆人十分般配。

    她正想著,這位年輕男子是誰?

    拖拉機就開動了。車子轉彎的時候,她看到了那人的側麵。

    原來,那位年輕男子是許幹事。

    這倆人看著很熟識,不會是一對吧?

    黎元元不由得八卦起來。

    鄧蕭裹著棉大衣,看到元元抿著嘴巴,笑眯眯的,像在想什麽有趣的事情,也跟著笑了起來。

    迴到營部時,已近中午。

    黎元元在鄧醫生家吃了飯,和鄧原、鄧虹說了幾句話,就和鄧蕭哥哥一起往連隊走去。鄧蕭穿著棉大衣,戴著手套,提著一個布袋子,裏麵裝著一大卷舊報紙。

    這些都是《綠洲日報》的副刊。

    本來想做成剪報後,再送給元元。可元元說不用那麽麻煩,直接把報紙帶上好了。其實,黎元元是怕鄧蕭哥哥浪費時間,耽誤了學習。

    鄧蕭哥哥將來可是要考大學的,現在就得抓緊時間打好基礎。那些剪報什麽的,就由她自己來動手做吧。

    二人一路走著,一路說著,很快就進了連隊。

    黎元元和鄧蕭一到家,見田爸爸和王媽媽都出去了,隻有三個小哥哥在家裏,正圍著爐子烤土豆片。

    屋子裏飄著一股香味,格外誘人。

    “蕭哥哥來了,快坐下,我們一起烤土豆吃!”田偉民熱情地招唿著,讓鄧蕭脫了棉大衣,圍著爐子坐下來。

    黎

    元元蹬蹬蹬地跑到裏間,脫了外套,把口袋裏的錢,用一塊布包好放在抽屜裏,等田爸爸和王媽媽迴來了,就交給他們。

    “元元,快出來啊,土豆片烤好了!”田偉民在外麵喊著。黎元元一聽,又蹬蹬蹬地跑了出來。

    田偉民把烤好的土豆片,夾了一片,讓元元先嚐嚐。“嗯,又香又脆,真好吃!”黎元元嘴巴裏吃著,也圍著爐子坐下來。

    五個孩子一邊說話,一邊烤著土豆片,氣氛格外好。

    過了一會兒,王慧珍挑著兩大桶冰塊迴來了。

    見元元和鄧蕭到家了,趕緊拿出一袋柿餅子,分給他們幾個吃。

    “這柿餅子,可真甜!”黎元元咬了一口,大聲讚道。這種柿餅子,個頭不大,霜白白的,裏麵的瓤子呈棗紅色,非常好吃。

    鄧蕭吃了一個,也讚不絕口。

    迴家後,讓媽媽也去代銷點裏買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十年代小田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玖景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玖景觀並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