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下午,連隊裏分瓜。”
職工們提前一天就得到了消息,家家戶戶都準備好了麻袋。田爸爸還專門在床底下騰出來一塊地方,用來放瓜。
田偉民和兩個弟弟,老早的就把日曆翻到了星期六,好等著敞開肚皮吃西瓜。黎元元也咽了咽口水,農場裏特有的黑皮瓜是不是特別甜啊?
因為沒吃過,所以特別想吃。
在大人和孩子們的期盼中,這個時刻終於來到了。
這天中午,王慧珍沒有迴來。
她和班裏的職工們一起在瓜地裏,彎著腰,頂著烈日摘瓜。
管理排長羅大海特意派人騎著自行車,送去了兩大桶加班飯。還調了幾名後勤人員,坐著拖拉機趕到瓜地,幫忙裝運。
到了下午,當兩台四輪拖拉機,後拖鬥裏裝滿了黑皮西瓜,突突突地開進連隊時,立馬引來了孩子們的圍觀。
而連隊辦公室和夥房裏的後勤人員,也被臨時組織起來,準備卸瓜。
兩台拖拉機一前一後在菜窖門口停穩後,七八名後勤人員就排成兩隊,從車上往下一個一個搬運西瓜。
羅排長一邊指揮著,一邊黑著臉,大聲嗬斥著:“小娃娃都靠邊上站站,離拖鬥遠一點,別碰著了!”
田偉民也帶著妹妹跑到菜窖門口看熱鬧。
他一邊看著,嘴裏還小聲嘀咕著,“這西瓜拋來拋去的,怎麽不掉下來一個?”黎元元聽了不覺好笑,小哥哥這是什麽心態?
不過,看到大人們一個一個往下傳遞西瓜,並碼成一堆一堆的,也想瞧瞧西瓜“啪唧”一聲掉落在地上,摔成兩半的樣子。
那樣,是不是可以趁機嚐一嚐味道?
估計抱著這種心思的孩子可不少,無論管理排長怎麽攆,就是圍著車子不肯走。可臨到最後,兩拖鬥西瓜都被卸光了,也沒聽到“啪唧”一下落地的聲響。
好在,分瓜馬上就要開始了。
後勤人員從菜窖裏推出來一台磅秤,用來稱重。還搬出一張舊課桌和一把椅子,擺在旁邊,用來記賬。
小孩子們一見,立馬頂著烈日排起了長隊。
先占個位置再說,等家裏的大人下班後,再拎著兩條麻袋過來背瓜。或者借一輛架子車,把裝滿西瓜的麻袋運迴家。
田偉民也加入了排隊的行列。
這會兒,太陽還很毒,曬得頭皮發熱,就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塊小方格手絹,把四個角分別挽了一個小疙瘩,做成了一頂小帽子,戴在了頭上。
黎元元躲到一旁的陰涼處,笑眯眯地圍觀著。
見偉民哥哥頭上扣著一頂小帽子,一個勁地扭著頭,瞄著家的方向,心說小哥哥還真是個急性子,比她還要饞。
終於等到了下班點。
有幾個職工拎著麻袋,急匆匆地趕了過來。又過了一會兒,才看到田爸爸戴著一雙白線手套,推著一輛架子車,上麵擱著兩條麻袋,不緊不慢地走過來。
田偉民趕緊衝著爸爸招了招手。
他可是排在很前麵哦。
兩名後勤人員一邊往麻袋裏裝瓜,一邊過磅稱重。陳出納戴著眼鏡,負責收票和記賬。而羅排長在一邊來迴轉悠著,負責監督。
很快就輪到了田爸爸。
後勤人員給裝了滿滿的兩麻袋,紮上口,過磅,一共95公斤。
田爸爸把兩張50公斤的瓜票遞給了出納,出納給找迴來5公斤瓜票,還在本子上記下了1.9元的瓜錢。
連隊裏分瓜不用交現錢,直接從下個月的工資裏扣除。
黎元元在一邊樂滋滋地看著。
心說,連隊裏的西瓜才貳分錢一公斤?
好便宜哦。
這種價格,也就是連隊裏內部供應才有吧?
一旦往外運,至少得賣到伍分錢一公斤。
瓜買好了。
後勤隊的李師傅幫著把麻袋抬到架子車上,還笑著說道:“哈哈,小田就是會動腦子,這兩麻袋西瓜扛著迴去,可是要累死人的!”
田爸爸笑著謝過了李師傅,就戴上手套,推著架子車轉了個方向,準備拉著走。
在迴去的路上,田爸爸讓小元元也坐在架子車上,拉著她。
田偉民也想上去,被爸爸瞪了一眼,嗬斥道:“偉民,你跟在車子後麵,一會兒上坡時,從後麵推一把。”
田偉民隻好老老實實跟在後麵。
心說,妹妹年紀小,坐坐架子車也好。自己重得很,一坐上去,估計爸爸都快拉不動了。想著馬上就能吃到西瓜了,情緒一點也未受到影響。
黎元元坐在架子車上,感覺好開心。
她還是第一次坐這種人力車
,屁股底下墊著麻袋,軟軟的,好舒服哦。就是太陽太大,還耀眼,於是舉起小手遮擋著陽光。
田偉民一見,趕緊把自己頭頂上的小帽子摘下來,讓妹妹戴上。
“謝謝偉民哥哥!”
黎元元接過來,也就不再客氣,直接扣到了自己頭上,還往下拉了拉。田偉民一看到妹妹戴著小帽子的樣子,不禁咧開嘴笑了起來。
小元元眼睛大大的,頭發黑黑的,這一戴上小帽子,腦袋也是圓乎乎的,帽子邊上還帶著幾個小角角,翹翹的,別提有多可愛了。
田爸爸聽到笑聲,也扭頭看了看。
哎呦,小元元真是越來越好看了。
這個時節,暑氣還未消散,得給元元搞一頂小帽子戴戴。
一到家門口,就看到偉軍和偉波正站在陰涼處等著。田偉民趕緊掏出掛在脖子上的鑰匙串,打開了房門。
田爸爸把兩麻袋西瓜背進屋裏,擱在地上,就還架子車去了。
會客室裏,兄妹四人蹲在麻袋旁邊,伸出小手,輕輕拍了拍。麻袋裏麵的西瓜被曬得熱乎乎的,透著一股暑氣,得涼一涼才好吃。
田偉民幹脆解開麻袋口的繩子,一拉開,兩隻西瓜就滾了出來。黎元元蹲在一邊,伸手拍了拍西瓜,發出清脆的“咚咚”聲。
這樣的,是不是就熟透了?
她可不會挑瓜,於是問道:“偉民哥哥,你會挑瓜嗎?”
田偉民一聽,樂了。
大聲說道:“我當然會了,媽媽說西瓜敲敲,發出咚咚聲的,都是好瓜!”
黎元元又伸手拍了拍另一隻西瓜,果然發出了“咚咚”聲。
看來,這一麻袋都是好瓜。
這種黑皮西瓜,個頭不算很大,一個大約四、五公斤重,瓜腚那端還帶著一小塊黃色。田偉民說,這種西瓜叫“反修三號”,是最新產品,吃起來可甜了。
反修三號?
黎元元心說,這西瓜也帶著時代標記?農科所的技術人員可真會起名字啊。
四個小家夥閑得無聊,除了敲一敲,還把麻袋裏的西瓜挨個數了數。
一共二十二個,夠吃半個多月的。
星期六就是好,晚上不用開會。
田根寶做飯也不著急了。
他一迴到家,先選了一隻西瓜,搬到棚子裏,在水盆
裏洗了洗,稍微涼了一下。然後用抹布擦幹後,放在案板上用刀一切。
隻聽“叭”的一聲,瓜自然裂成了兩半。
瓜瓤紅紅的,沙沙的,瓜子小小的,呈黃褐色。
這就是“反修三號”,最甜的一種西瓜。
見小元元在旁邊看著,就用刀刃抹了一小塊瓜芯,用小叉子叉起來,遞給她,說道:“元元,先嚐嚐甜不甜?”
黎元元伸手接過來,用小手托著,咬了一大口。
嗯,沙沙的,真甜!
田爸爸見三個兒子也在一旁眼巴巴地等著,就又抹了一塊瓜芯,讓偉民伸手拿起來,和兩個弟弟一起咬著吃。
西瓜切好後,一牙一牙擺在大盤子裏。
田爸爸把盤子端進屋裏,放著桌子上,笑嗬嗬地說道:“西瓜切好了,都來吃吧,今天不定量了,隨便吃!”
一陣風卷殘雲。
一個西瓜很快就報銷掉了。
田爸爸吃了兩牙,見偉波啃得不幹淨,就故意板著臉,說道:“紅瓤子都要吃幹淨,不許搞浪費哦!”
這時,王慧珍也下班迴來了。
一進屋,見盤子裏擺滿了西瓜皮,不由得笑了起來。
田根寶一見,準備再切一個,王慧珍趕緊製止住了,笑著說道:“今天摘瓜,在地裏吃了不少,現在肚子裏還是飽飽的,一點也吃不下了……”
“好,那就等吃了飯後,再切一個,以免孩子們都吃不下飯了。”
田根寶把麻袋裏的西瓜都挪到了床底下,就進棚子裏炒菜做飯去了。
王慧珍歇了一會兒,想進去幫忙,被田根寶給攆迴來了,說她今天太累了,先坐在沙發上,好好休息一下。
王慧珍笑著答應了。
她放了水,洗了洗身上,換了一身幹淨的白襯衣和藍褲子。
想著今晚要去找楊淑芬給元元量尺寸,就跑到棚子裏,對田根寶說道:“老田,壇子裏的鹹鴨蛋醃得差不多了,今天掏出來幾隻,嚐嚐味道?”
“好,我也正想說這個事呢!正好給孩子們改善一下生活。”
田根寶不讓王慧珍沾手,就自己打開壇子口的封泥,找了一個幹淨漏勺,從鹽水裏撈出來五個鹹鴨蛋。洗幹淨後,放在大鍋裏,用水煮了煮。
鴨蛋很快就熟了。
他用勺子先撈
出來一隻,放在案板上撥楞了一下,見鴨蛋滴溜溜地直打轉,說明的確是熟透了。
就把另外四隻也撈出來,放在涼水裏一激,這樣才好剝殼。
然後,把鴨蛋放在案板上,用刀從中間切開,一分兩半。金色的蛋黃油油的,透著光澤。一看顏色,就知道這鴨蛋醃得好,吃起來一定很好吃。
他一共切了三個鴨蛋,全部擺在了盤子裏。
每個人半個,先嚐嚐味道再說。
開晚飯了。
有鹹鴨蛋吃,一家人都很開心。
尤其是田偉民,把那半個鹹鴨蛋黃放在碗底,留到最後封頂。而元元、偉軍和偉波,早就就著白米飯,把那半個鹹鴨蛋給報銷了。
最後看到偉民哥哥還在吃,都想從他碗裏搶過來一點。
吃完飯後。
王慧珍擦幹淨了手,從陶罐裏挖了幾大勺豆醬,用玻璃瓶裝著,蓋子擰緊,外麵用一張白紙包好,放進了布袋裏。
接著,又從櫃子裏拿出上次買的那兩塊花布,也放進了袋子裏。她本想帶兩隻鹹鴨蛋,可到底還是舍不得,想著還是留給自己的孩子吃。
黎元元洗了手臉,用梳子沾了點水,梳了梳頭發,就跟著王媽媽出了門。母女二人手牽手,沿著小路,往楊阿姨家走去。
這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
晚風習習,分外涼爽。
黎元元一邊聞著沙棗林帶裏透出來的清香,一邊想著那個“心靈手巧”的楊阿姨。
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沿著小路,一路前行。
很快就看到了連隊托兒所。
原來,楊阿姨的家就在托兒所旁邊的排房裏。
一開門,黎元元第一次見到了那個楊阿姨。
她看著很年輕,有二十七八歲的樣子,一頭齊耳短發,皮膚白淨,眼睛細長,向上挑著,顯得十分文雅。她的個子很高,都快趕上王媽媽了。身上穿著一件白短袖,一條黑褲子,腳上是一雙黑平絨方口帶袢布鞋。
就這麽一身簡簡單單的打扮,卻給人一種不同的感覺。
黎元元心說,這個楊阿姨身材修長,氣質很好,看著像是讀過書的。聽到王媽媽大裏大氣地喊人家“淑芬大姐”,她差點笑出聲來。
王媽媽這是故意的嗎?
衝著這麽洋氣的一個年
輕女子開口就喊大姐,十有八.九是故意的吧?
雖然山東那邊有喊人大姐的習慣,可從來沒聽到王媽媽喊過別人。
果然,楊淑芬聽到這個土裏土氣的稱唿,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這個王慧珍,知道她最不喜歡被人喊成大姐,可每次見了她,都老遠地打著招唿,大姐長大姐短的,好像生怕別人不曉得她比她大幾歲似的?
不過,看在以往來送豆醬的份上,就不和她計較那麽多了。
楊淑芬的臉上擠出了一絲笑容,故作熱情地把二人讓進屋裏。
在椅子上坐下,還倒了兩杯水擺在桌子上。王慧珍客氣了一下,就拉著小元元,開口說道:“元元,這就是你楊阿姨,快問聲好!”
“楊阿姨好!”黎元元站起身來,脆生生地打著招唿。
“哎呦,這就是小元元啊?小姑娘長得老好看了!”楊淑芬的嗓音清脆悅耳,十分好聽。她轉過頭來,裝著才看到小元元的樣子,臉上滿是笑容。
黎元元心說,這個女子不簡單。
她穿越後一向頗受歡迎,還是第一次遇到不正眼看她的人。不過,這個人的嗓音的確很好聽,也難怪唱歌唱得那麽好。
一陣寒暄之後,王慧珍說明了來意。
還從袋子裏掏出那瓶豆醬,擱在桌上,說是讓她家的小龍港也嚐嚐。楊淑芬瞥了一眼豆醬,笑著答應下來。
還顯擺著說道:“慧珍啊,我這邊剛剛從上海托運了一台縫紉機迴來,這幾天,來家裏軋衣服的不要太多,都排著老長老長的隊呢,不過看在元元這麽可愛的份上,就先給元元做了……”
說話間,就拿出一卷皮尺,麻利地給元元量了量尺寸,記在小本子上。
又抖開那兩塊花布,在元元身上比了比,笑著說道:“小姑娘還要長個子,那就做成背帶裙吧?這樣可以放放長短,以後個子長高了,還可以再穿幾年的……”
“好,那就聽你的。”王慧珍也笑著應道。無論是裁衣服,還是軋衣服,楊淑芬都是個行家。這個人的手特別巧,沒有她不會的樣式。
王慧珍又坐了一會兒,就牽著元元的小手,站起身來準備告辭。她知道楊淑芬是個大忙人,晚上一來電,就要開始軋衣服了。
就在這時,房門忽然打開了。
從外麵跑進來一個小男孩,看著有五歲左右,穿著一件白汗衫,一條咖啡色
短褲,腳上是一雙咖啡色涼鞋,看著十分精神。
“哎呦,小龍港迴來了?過來過來,看看這是你元元妹妹!”楊淑芬笑著說道。
“元元妹妹?”小男孩睜著一雙細長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對麵的小姑娘。黎元元心說,又來一個小屁孩。
可她還不能表現出來,就脆生生地打著招唿,“小哥哥好!”
“元元妹妹好!”小男孩倒是毫不認生,一上來就捉住元元的小手,還用力地晃了兩下。黎元元趕緊把手抽了出來。
心說,這個小孩動手動腳的,太不老實。
相比起楊阿姨的文雅客氣,這個小龍港待人不要太熱情哦。
一個勁地粘在元元妹妹身邊,親熱地喊著“元元妹妹”,一點也舍不得讓小妹妹走。黎元元被小家夥纏得頭皮發麻,恨不得拔腿就跑。
王慧珍敏銳地覺察到了。
她與楊淑芬又客氣了幾句,就拉著元元離開了。
那個小龍港,跟著媽媽站在門口,嘴巴裏還一個勁地嚷嚷著:“媽媽,不要讓元元妹妹走,我想和小妹妹一起玩……”
隔得老遠了,還聽到小龍港撒嬌的聲音。
黎元元心說,以後見了這個小家夥,得躲得遠遠的。
在迴家的路上,見小元元問起,王慧珍就壓低嗓門說起了這位楊阿姨。
她叫楊淑芬,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
因為唱歌好聽,還是高中文化,與其他知青多少有些不同。她的家庭成分不好,但人眼皮子活。
除了不想下地勞動,人是勤快的不得了。手也巧,裁衣服軋衣服樣樣都會,無論是什麽樣式,她大眼一瞧,就能比著做出來。
整個連隊的衣服樣子,褲子樣子,無論男女老少,大多出自她之手。
這些年來,職工們裁剪衣服,都喜歡用舊報紙對照著剪下來,做個樣子保留著。下一次,還可以比葫蘆畫瓢,直接裁剪。
因為這個,職工們對她的評價都很高。
楊阿姨勤快手巧,與托兒所的孔所長走得很近。後來,就連李連長也消除了她那資產階級臭小姐的印象,改變了對她的看法。
最後,在職工們的一致推薦下,她從大田班裏調出來,當上了托兒所的大班老師。
她一來,還真有些不同。
好些兒歌都是她教的。
興致一上來,還教娃娃們唱簡譜,什麽“都來咪發梭拉西都”。反正,自從她進了托兒所,就連娃娃們都變得洋氣起來了。
那個小龍港是她的大兒子,剛剛從滬上接迴來,已經上托兒所了。她家裏還有一個小姑娘,放在滬上的外婆家裏養著。
聽到王媽媽說的這些,黎元元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想辦法上大班,絕不和那個粘牙的小龍港呆在中班裏。
這時,連隊裏來電了。
屋山頭的路燈也亮了起來。
黎元元緊緊地攥住王媽媽的手,往家快步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捉蟲~~
職工們提前一天就得到了消息,家家戶戶都準備好了麻袋。田爸爸還專門在床底下騰出來一塊地方,用來放瓜。
田偉民和兩個弟弟,老早的就把日曆翻到了星期六,好等著敞開肚皮吃西瓜。黎元元也咽了咽口水,農場裏特有的黑皮瓜是不是特別甜啊?
因為沒吃過,所以特別想吃。
在大人和孩子們的期盼中,這個時刻終於來到了。
這天中午,王慧珍沒有迴來。
她和班裏的職工們一起在瓜地裏,彎著腰,頂著烈日摘瓜。
管理排長羅大海特意派人騎著自行車,送去了兩大桶加班飯。還調了幾名後勤人員,坐著拖拉機趕到瓜地,幫忙裝運。
到了下午,當兩台四輪拖拉機,後拖鬥裏裝滿了黑皮西瓜,突突突地開進連隊時,立馬引來了孩子們的圍觀。
而連隊辦公室和夥房裏的後勤人員,也被臨時組織起來,準備卸瓜。
兩台拖拉機一前一後在菜窖門口停穩後,七八名後勤人員就排成兩隊,從車上往下一個一個搬運西瓜。
羅排長一邊指揮著,一邊黑著臉,大聲嗬斥著:“小娃娃都靠邊上站站,離拖鬥遠一點,別碰著了!”
田偉民也帶著妹妹跑到菜窖門口看熱鬧。
他一邊看著,嘴裏還小聲嘀咕著,“這西瓜拋來拋去的,怎麽不掉下來一個?”黎元元聽了不覺好笑,小哥哥這是什麽心態?
不過,看到大人們一個一個往下傳遞西瓜,並碼成一堆一堆的,也想瞧瞧西瓜“啪唧”一聲掉落在地上,摔成兩半的樣子。
那樣,是不是可以趁機嚐一嚐味道?
估計抱著這種心思的孩子可不少,無論管理排長怎麽攆,就是圍著車子不肯走。可臨到最後,兩拖鬥西瓜都被卸光了,也沒聽到“啪唧”一下落地的聲響。
好在,分瓜馬上就要開始了。
後勤人員從菜窖裏推出來一台磅秤,用來稱重。還搬出一張舊課桌和一把椅子,擺在旁邊,用來記賬。
小孩子們一見,立馬頂著烈日排起了長隊。
先占個位置再說,等家裏的大人下班後,再拎著兩條麻袋過來背瓜。或者借一輛架子車,把裝滿西瓜的麻袋運迴家。
田偉民也加入了排隊的行列。
這會兒,太陽還很毒,曬得頭皮發熱,就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塊小方格手絹,把四個角分別挽了一個小疙瘩,做成了一頂小帽子,戴在了頭上。
黎元元躲到一旁的陰涼處,笑眯眯地圍觀著。
見偉民哥哥頭上扣著一頂小帽子,一個勁地扭著頭,瞄著家的方向,心說小哥哥還真是個急性子,比她還要饞。
終於等到了下班點。
有幾個職工拎著麻袋,急匆匆地趕了過來。又過了一會兒,才看到田爸爸戴著一雙白線手套,推著一輛架子車,上麵擱著兩條麻袋,不緊不慢地走過來。
田偉民趕緊衝著爸爸招了招手。
他可是排在很前麵哦。
兩名後勤人員一邊往麻袋裏裝瓜,一邊過磅稱重。陳出納戴著眼鏡,負責收票和記賬。而羅排長在一邊來迴轉悠著,負責監督。
很快就輪到了田爸爸。
後勤人員給裝了滿滿的兩麻袋,紮上口,過磅,一共95公斤。
田爸爸把兩張50公斤的瓜票遞給了出納,出納給找迴來5公斤瓜票,還在本子上記下了1.9元的瓜錢。
連隊裏分瓜不用交現錢,直接從下個月的工資裏扣除。
黎元元在一邊樂滋滋地看著。
心說,連隊裏的西瓜才貳分錢一公斤?
好便宜哦。
這種價格,也就是連隊裏內部供應才有吧?
一旦往外運,至少得賣到伍分錢一公斤。
瓜買好了。
後勤隊的李師傅幫著把麻袋抬到架子車上,還笑著說道:“哈哈,小田就是會動腦子,這兩麻袋西瓜扛著迴去,可是要累死人的!”
田爸爸笑著謝過了李師傅,就戴上手套,推著架子車轉了個方向,準備拉著走。
在迴去的路上,田爸爸讓小元元也坐在架子車上,拉著她。
田偉民也想上去,被爸爸瞪了一眼,嗬斥道:“偉民,你跟在車子後麵,一會兒上坡時,從後麵推一把。”
田偉民隻好老老實實跟在後麵。
心說,妹妹年紀小,坐坐架子車也好。自己重得很,一坐上去,估計爸爸都快拉不動了。想著馬上就能吃到西瓜了,情緒一點也未受到影響。
黎元元坐在架子車上,感覺好開心。
她還是第一次坐這種人力車
,屁股底下墊著麻袋,軟軟的,好舒服哦。就是太陽太大,還耀眼,於是舉起小手遮擋著陽光。
田偉民一見,趕緊把自己頭頂上的小帽子摘下來,讓妹妹戴上。
“謝謝偉民哥哥!”
黎元元接過來,也就不再客氣,直接扣到了自己頭上,還往下拉了拉。田偉民一看到妹妹戴著小帽子的樣子,不禁咧開嘴笑了起來。
小元元眼睛大大的,頭發黑黑的,這一戴上小帽子,腦袋也是圓乎乎的,帽子邊上還帶著幾個小角角,翹翹的,別提有多可愛了。
田爸爸聽到笑聲,也扭頭看了看。
哎呦,小元元真是越來越好看了。
這個時節,暑氣還未消散,得給元元搞一頂小帽子戴戴。
一到家門口,就看到偉軍和偉波正站在陰涼處等著。田偉民趕緊掏出掛在脖子上的鑰匙串,打開了房門。
田爸爸把兩麻袋西瓜背進屋裏,擱在地上,就還架子車去了。
會客室裏,兄妹四人蹲在麻袋旁邊,伸出小手,輕輕拍了拍。麻袋裏麵的西瓜被曬得熱乎乎的,透著一股暑氣,得涼一涼才好吃。
田偉民幹脆解開麻袋口的繩子,一拉開,兩隻西瓜就滾了出來。黎元元蹲在一邊,伸手拍了拍西瓜,發出清脆的“咚咚”聲。
這樣的,是不是就熟透了?
她可不會挑瓜,於是問道:“偉民哥哥,你會挑瓜嗎?”
田偉民一聽,樂了。
大聲說道:“我當然會了,媽媽說西瓜敲敲,發出咚咚聲的,都是好瓜!”
黎元元又伸手拍了拍另一隻西瓜,果然發出了“咚咚”聲。
看來,這一麻袋都是好瓜。
這種黑皮西瓜,個頭不算很大,一個大約四、五公斤重,瓜腚那端還帶著一小塊黃色。田偉民說,這種西瓜叫“反修三號”,是最新產品,吃起來可甜了。
反修三號?
黎元元心說,這西瓜也帶著時代標記?農科所的技術人員可真會起名字啊。
四個小家夥閑得無聊,除了敲一敲,還把麻袋裏的西瓜挨個數了數。
一共二十二個,夠吃半個多月的。
星期六就是好,晚上不用開會。
田根寶做飯也不著急了。
他一迴到家,先選了一隻西瓜,搬到棚子裏,在水盆
裏洗了洗,稍微涼了一下。然後用抹布擦幹後,放在案板上用刀一切。
隻聽“叭”的一聲,瓜自然裂成了兩半。
瓜瓤紅紅的,沙沙的,瓜子小小的,呈黃褐色。
這就是“反修三號”,最甜的一種西瓜。
見小元元在旁邊看著,就用刀刃抹了一小塊瓜芯,用小叉子叉起來,遞給她,說道:“元元,先嚐嚐甜不甜?”
黎元元伸手接過來,用小手托著,咬了一大口。
嗯,沙沙的,真甜!
田爸爸見三個兒子也在一旁眼巴巴地等著,就又抹了一塊瓜芯,讓偉民伸手拿起來,和兩個弟弟一起咬著吃。
西瓜切好後,一牙一牙擺在大盤子裏。
田爸爸把盤子端進屋裏,放著桌子上,笑嗬嗬地說道:“西瓜切好了,都來吃吧,今天不定量了,隨便吃!”
一陣風卷殘雲。
一個西瓜很快就報銷掉了。
田爸爸吃了兩牙,見偉波啃得不幹淨,就故意板著臉,說道:“紅瓤子都要吃幹淨,不許搞浪費哦!”
這時,王慧珍也下班迴來了。
一進屋,見盤子裏擺滿了西瓜皮,不由得笑了起來。
田根寶一見,準備再切一個,王慧珍趕緊製止住了,笑著說道:“今天摘瓜,在地裏吃了不少,現在肚子裏還是飽飽的,一點也吃不下了……”
“好,那就等吃了飯後,再切一個,以免孩子們都吃不下飯了。”
田根寶把麻袋裏的西瓜都挪到了床底下,就進棚子裏炒菜做飯去了。
王慧珍歇了一會兒,想進去幫忙,被田根寶給攆迴來了,說她今天太累了,先坐在沙發上,好好休息一下。
王慧珍笑著答應了。
她放了水,洗了洗身上,換了一身幹淨的白襯衣和藍褲子。
想著今晚要去找楊淑芬給元元量尺寸,就跑到棚子裏,對田根寶說道:“老田,壇子裏的鹹鴨蛋醃得差不多了,今天掏出來幾隻,嚐嚐味道?”
“好,我也正想說這個事呢!正好給孩子們改善一下生活。”
田根寶不讓王慧珍沾手,就自己打開壇子口的封泥,找了一個幹淨漏勺,從鹽水裏撈出來五個鹹鴨蛋。洗幹淨後,放在大鍋裏,用水煮了煮。
鴨蛋很快就熟了。
他用勺子先撈
出來一隻,放在案板上撥楞了一下,見鴨蛋滴溜溜地直打轉,說明的確是熟透了。
就把另外四隻也撈出來,放在涼水裏一激,這樣才好剝殼。
然後,把鴨蛋放在案板上,用刀從中間切開,一分兩半。金色的蛋黃油油的,透著光澤。一看顏色,就知道這鴨蛋醃得好,吃起來一定很好吃。
他一共切了三個鴨蛋,全部擺在了盤子裏。
每個人半個,先嚐嚐味道再說。
開晚飯了。
有鹹鴨蛋吃,一家人都很開心。
尤其是田偉民,把那半個鹹鴨蛋黃放在碗底,留到最後封頂。而元元、偉軍和偉波,早就就著白米飯,把那半個鹹鴨蛋給報銷了。
最後看到偉民哥哥還在吃,都想從他碗裏搶過來一點。
吃完飯後。
王慧珍擦幹淨了手,從陶罐裏挖了幾大勺豆醬,用玻璃瓶裝著,蓋子擰緊,外麵用一張白紙包好,放進了布袋裏。
接著,又從櫃子裏拿出上次買的那兩塊花布,也放進了袋子裏。她本想帶兩隻鹹鴨蛋,可到底還是舍不得,想著還是留給自己的孩子吃。
黎元元洗了手臉,用梳子沾了點水,梳了梳頭發,就跟著王媽媽出了門。母女二人手牽手,沿著小路,往楊阿姨家走去。
這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
晚風習習,分外涼爽。
黎元元一邊聞著沙棗林帶裏透出來的清香,一邊想著那個“心靈手巧”的楊阿姨。
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沿著小路,一路前行。
很快就看到了連隊托兒所。
原來,楊阿姨的家就在托兒所旁邊的排房裏。
一開門,黎元元第一次見到了那個楊阿姨。
她看著很年輕,有二十七八歲的樣子,一頭齊耳短發,皮膚白淨,眼睛細長,向上挑著,顯得十分文雅。她的個子很高,都快趕上王媽媽了。身上穿著一件白短袖,一條黑褲子,腳上是一雙黑平絨方口帶袢布鞋。
就這麽一身簡簡單單的打扮,卻給人一種不同的感覺。
黎元元心說,這個楊阿姨身材修長,氣質很好,看著像是讀過書的。聽到王媽媽大裏大氣地喊人家“淑芬大姐”,她差點笑出聲來。
王媽媽這是故意的嗎?
衝著這麽洋氣的一個年
輕女子開口就喊大姐,十有八.九是故意的吧?
雖然山東那邊有喊人大姐的習慣,可從來沒聽到王媽媽喊過別人。
果然,楊淑芬聽到這個土裏土氣的稱唿,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這個王慧珍,知道她最不喜歡被人喊成大姐,可每次見了她,都老遠地打著招唿,大姐長大姐短的,好像生怕別人不曉得她比她大幾歲似的?
不過,看在以往來送豆醬的份上,就不和她計較那麽多了。
楊淑芬的臉上擠出了一絲笑容,故作熱情地把二人讓進屋裏。
在椅子上坐下,還倒了兩杯水擺在桌子上。王慧珍客氣了一下,就拉著小元元,開口說道:“元元,這就是你楊阿姨,快問聲好!”
“楊阿姨好!”黎元元站起身來,脆生生地打著招唿。
“哎呦,這就是小元元啊?小姑娘長得老好看了!”楊淑芬的嗓音清脆悅耳,十分好聽。她轉過頭來,裝著才看到小元元的樣子,臉上滿是笑容。
黎元元心說,這個女子不簡單。
她穿越後一向頗受歡迎,還是第一次遇到不正眼看她的人。不過,這個人的嗓音的確很好聽,也難怪唱歌唱得那麽好。
一陣寒暄之後,王慧珍說明了來意。
還從袋子裏掏出那瓶豆醬,擱在桌上,說是讓她家的小龍港也嚐嚐。楊淑芬瞥了一眼豆醬,笑著答應下來。
還顯擺著說道:“慧珍啊,我這邊剛剛從上海托運了一台縫紉機迴來,這幾天,來家裏軋衣服的不要太多,都排著老長老長的隊呢,不過看在元元這麽可愛的份上,就先給元元做了……”
說話間,就拿出一卷皮尺,麻利地給元元量了量尺寸,記在小本子上。
又抖開那兩塊花布,在元元身上比了比,笑著說道:“小姑娘還要長個子,那就做成背帶裙吧?這樣可以放放長短,以後個子長高了,還可以再穿幾年的……”
“好,那就聽你的。”王慧珍也笑著應道。無論是裁衣服,還是軋衣服,楊淑芬都是個行家。這個人的手特別巧,沒有她不會的樣式。
王慧珍又坐了一會兒,就牽著元元的小手,站起身來準備告辭。她知道楊淑芬是個大忙人,晚上一來電,就要開始軋衣服了。
就在這時,房門忽然打開了。
從外麵跑進來一個小男孩,看著有五歲左右,穿著一件白汗衫,一條咖啡色
短褲,腳上是一雙咖啡色涼鞋,看著十分精神。
“哎呦,小龍港迴來了?過來過來,看看這是你元元妹妹!”楊淑芬笑著說道。
“元元妹妹?”小男孩睜著一雙細長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對麵的小姑娘。黎元元心說,又來一個小屁孩。
可她還不能表現出來,就脆生生地打著招唿,“小哥哥好!”
“元元妹妹好!”小男孩倒是毫不認生,一上來就捉住元元的小手,還用力地晃了兩下。黎元元趕緊把手抽了出來。
心說,這個小孩動手動腳的,太不老實。
相比起楊阿姨的文雅客氣,這個小龍港待人不要太熱情哦。
一個勁地粘在元元妹妹身邊,親熱地喊著“元元妹妹”,一點也舍不得讓小妹妹走。黎元元被小家夥纏得頭皮發麻,恨不得拔腿就跑。
王慧珍敏銳地覺察到了。
她與楊淑芬又客氣了幾句,就拉著元元離開了。
那個小龍港,跟著媽媽站在門口,嘴巴裏還一個勁地嚷嚷著:“媽媽,不要讓元元妹妹走,我想和小妹妹一起玩……”
隔得老遠了,還聽到小龍港撒嬌的聲音。
黎元元心說,以後見了這個小家夥,得躲得遠遠的。
在迴家的路上,見小元元問起,王慧珍就壓低嗓門說起了這位楊阿姨。
她叫楊淑芬,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
因為唱歌好聽,還是高中文化,與其他知青多少有些不同。她的家庭成分不好,但人眼皮子活。
除了不想下地勞動,人是勤快的不得了。手也巧,裁衣服軋衣服樣樣都會,無論是什麽樣式,她大眼一瞧,就能比著做出來。
整個連隊的衣服樣子,褲子樣子,無論男女老少,大多出自她之手。
這些年來,職工們裁剪衣服,都喜歡用舊報紙對照著剪下來,做個樣子保留著。下一次,還可以比葫蘆畫瓢,直接裁剪。
因為這個,職工們對她的評價都很高。
楊阿姨勤快手巧,與托兒所的孔所長走得很近。後來,就連李連長也消除了她那資產階級臭小姐的印象,改變了對她的看法。
最後,在職工們的一致推薦下,她從大田班裏調出來,當上了托兒所的大班老師。
她一來,還真有些不同。
好些兒歌都是她教的。
興致一上來,還教娃娃們唱簡譜,什麽“都來咪發梭拉西都”。反正,自從她進了托兒所,就連娃娃們都變得洋氣起來了。
那個小龍港是她的大兒子,剛剛從滬上接迴來,已經上托兒所了。她家裏還有一個小姑娘,放在滬上的外婆家裏養著。
聽到王媽媽說的這些,黎元元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想辦法上大班,絕不和那個粘牙的小龍港呆在中班裏。
這時,連隊裏來電了。
屋山頭的路燈也亮了起來。
黎元元緊緊地攥住王媽媽的手,往家快步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