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裏,二十七軍三營的兵士們猛然聽到了鎮子裏密集的槍聲,遠處有兩條黑影朝這裏奔來,他們認為是黃營長營救成功,等到走近了的時候,原來是劉子發跟那位姑娘。
“領姑娘快走吧 ,你們的黃營長接上火了,恐怕兇多吉少,不管怎麽樣,我總是給他完成了任務”。劉子發氣喘籲籲地說。
三營的兵士們個個握緊手中的槍,他們計劃衝進鎮去。
“你們還要胡鬧啊,好,等我走後你們願怎辦就怎辦,別把我扯進去,皇軍還在乎你們這幾個?弄不好一塊被皇軍擄走,姑娘就白救了”。劉子發顫顫磕磕地、、、、、、
勸他們快走,其實他的確怕連累自己,但劉子發無意中的一席話起了一定的作用,中國人還是中國人,這時的劉子發全然失去了以往的漢奸本性。
“劉會長,麻煩你利用你的身份再去帶個信迴來,我們聽你的口音”。一位士兵說著將一些金票塞到劉子發手裏。
劉子發見錢眼開,囑咐他們動身,轉身離去了,他們隱蔽在一個很安全的河槽裏,日本人是不會想到他們會在這裏的,不過不是黃啟瑞將敵人引開,也許會摸過來的。
不一會,槍聲停息了,隻見劉子發朝他們奔過來,悄聲說道:“黃營長被撂到了,你們沒指望了,皇軍要準備大搜查,再不走的話,你們也等著去死吧。”其實劉子發並沒有膽量進鎮裏,為了錢他胡亂編造了一些謊言。
三營的兵士們默默地朝鎮子的方向為黃營長致哀,然後帶著趙英子姑娘迅速離去。
黎明前,他們將英子送迴了趙府。
趙東家萬萬沒想到二女兒竟然挺著個大肚子迴來,這對他這個潞安府有名的東家大掌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大女兒趙佩英背著他參加了八路軍,他以為是趙東家最榮光的事,他走南闖北幾十年,眼看著形勢就要變了,以後若有了這個共產黨的女兒,他的後半身將會有了政治上的依靠,他的目光看得很長遠,不象大門裏的劉子明隻看見指頭稍那麽一點點,他跟大門裏的劉子明都是同道上的生意人,劉子明的兩個子女來到潞安府讀書,還是他幫的忙呢,那時革命正在高潮階段,在校學生紛紛響應號召去投奔共產黨,共同抗日,為國捐軀,作為東家趙普他是積極支持的,而劉子明卻極力反對,他們為做生意的門庭不能搞什麽革命,不管革了誰的命都是不合算的,唯有生意久經不衰,什麽人都要穿衣吃飯。他為了自己的家庭,毅然跟兒女們斷絕關係,他曾經取笑劉子明是個不覺悟的。
如今二女兒竟然愛上了國軍傷病員,可以肯定老閻頭的二十七軍打日本是值得百姓擁護的,但他們畢竟不是守道的軍隊,在趙普的眼光裏,隻有共產黨才是守道的軍隊,老百姓的軍隊,以後天下必將是共產黨的,他幫助二十七軍那個傷病員養傷是為了讓他們早已趕跑了小日本,不是讓女兒單憑他是個抗日英雄就要做英雄的夫人,到現在落到這種地步,要他的臉往那擱呢。
三五個婆娘攏番圍著個大肚子女兒,總也問不出肚子裏是在那裏搞大的,問來問去隻有女兒那一串眼淚在迴答,怎麽辦,按照趙東家的規矩就得讓女兒去自尋出路,永遠不能再登趙家門前一步。
趙夫人知道了女兒那當子事,做娘的豈能讓女兒白白去送死,眼看女兒就到了臨盆分娩的時候,便含著眼淚偷偷找來長工山來,囑咐他將英子送出潞安府,如此如此,山來領命而去。
莫大的一個東家趙府竟不能容納這個被小日本糟蹋了的可憐的英子姑娘,當然趙英子死活沒有說出肚子裏的小生命是屬於誰的,假如她被迫說出這個小生命就到了終點,盡管趙府裏所有的主人奴仆會從此極力挽救她,可憐她,甚至會有哪些熱心腸的長工還會自報奮勇娶她做老婆,共同撫養她肚子裏即將臨盆的那個混血兒。
趙英子不想死,最起碼她現在不想死,她知道她心中追隨的偶像已經為她而死了,她遲早會追隨他的,她有她的打算,她的生命是她掌握的,任何人都不會學日本人將她當了靶子。
大門裏劉家唯一遺棄了的劉子發的根兒劉寶川如今長成了一條漢子,可這條漢子從小象一個皮球任其踢來踢去,最終踢成了個偷東家盜西家的慣偷,難怪他成了一個慣偷,劉子發賣老婆的時候,他為了清淨,不願意讓兒子留下來,而買老婆的那位買主又不想搭個累贅,於是,隻有做娘的心痛兒子,明裏暗裏將劉寶川拉扯大,然後由他在這亂世之中任意生活,任意選擇,當然不勞而獲是最誘人的一種職業,由於這種職業造就了他那個聰明伶俐的腦子,由於這種職業玷汙了他不勞而獲的雙手,他常常被人們打的半死,打的皮開肉綻,打的以至膽子壯大了,皮膚熟透了,生存的人都是要生活的,而生活就得有錢,有銀子,日本人開進來的時候,劉寶川聽說父親當了維持會會長,他從小到大還不知道父親長得個什麽樣子,他也不知道他究竟住在哪裏,提起他父親時母親說早已死了,他知道母親說得是氣話,父親的來龍去脈能瞞住他那雙聽風知雨的耳朵嗎,如今在日本人手下做事的都有一個渾水摸魚的腦袋,他想找到父親讓他認了他這個被遺棄了的兒子,他要跟父親索要欠下他們母親的那筆債,這也是他對父親複仇的目的,不過他的手段還是仁慈的,沒有失去起碼的人性。
劉寶川跟母親被賣到離大門裏大約六十裏遠的山溝裏,要找到父親隻有找到蔭城那一帶,從早晨出發徒步走到壺關縣城,沒想到這裏的一切比他住著的山溝溝要好的多,以往行竊都是在離自己家方圓不遠的十幾裏周圍那些窮丁丁的人家打轉轉,偷來偷去總沒有撈著個大財,要知有這麽一個好去處,何必煩惱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呢。
劉寶川環視四周,滿街都是一些麽三喝四的生意人,那大把大把的票子整得他眼花繚亂,頓步不前。
突然他盯緊了一個胖大腰粗的夫人,那夫人手裏拿著一個精製的小包,過到一個布攤前掏錢買了二個衣架子,然後態然款款地朝一條胡同走去,劉寶川盯紅了眼,便瞅準了這個難得的機會,悄悄尾隨上去,那胡同很淺,不遠處就有一個黑漆大門敞開著,周圍沒有一個行人,若這時再不動手,隻恐怕來不及了,於是劉寶川放開了步子,越走越快,繼而跑將起來,嘴裏喊到:“皇軍來了,皇軍來了。”喊著喊著,一步躍上去,故意撞到了那個夫人身上,不料用力過猛,那位胖夫人被撞了個嘴啃地,劉寶川一邊喊:“皇軍來了呀。”一邊去扶胖夫人,說聲“對不起,大嫂,皇軍來了,快跑吧 !”
這時的胖夫人沒有注意錢包不見了,隻覺得腳脖子象刀子砍一樣疼,她發現腳關節脫了,抬頭看看劉寶川已經跑出很遠,再往後看,那有皇軍,到是錢包跟票子不見了,於是胖夫人就衝大門喊:“快來人啊,快抓賊啊,大天白日的竊賊呀,哎呦——”
突然從黑漆大門裏出來兩個持槍的黑狗子,發現胖夫人哪個樣子就過來扶,那胖夫人指指前邊,劉寶川一閃身已拐出了胡同,兩個持槍的黑狗子急忙追出胡同。
這時,劉寶川知道沒有搞利索,抬頭一望,這是一條大街,能跑到哪裏去,後邊的追兵一閃就能追上,他的小命還要不。
一位頭戴鬥笠的鄉巴佬正牽著一頭驢迎麵朝他過來,驢背上有一位裹得嚴嚴的孕婦模樣女人,劉寶川心理一動,過去將手裏的金票塞給那位牽驢的小聲說道:“救俺一救老哥,這票子都是你的,前邊有人追我,犯事了。”說著將那牽驢的頭上的鬥笠摘下,戴在自己頭上,然後搶過他手中的繩子,扭轉驢頭,朝南而去,他怕那牽驢的不放心,就一邊走一邊說:“隻一會兒,等持槍的過去了,我便將驢子還給你,放心呀大哥,老駕幫一幫。”
兩位持槍的黑狗子沒有想到劉寶川還有這一招,拐出胡同緊緊地朝南追去,等兩個黑狗子消失後,劉寶川將驢頭朝東胡同一拐,經直出了原來那條街上,又朝南走下去。他這時不敢扭頭,生怕被人認出來,但嘴裏還是不停地叨念:“忍耐一時吧老哥,出了縣城俺定將驢子還你。”
劉寶川低下頭,悠悠地牽著驢頭出了縣城又走了近二裏路他才往後一瞧,那還有牽驢的鄉巴佬呢,別是怕連累自己走丟了吧,再看看驢背上裹頭巾的小媳婦,那兩隻水靈靈的眸子將他緊緊吸住了,媽呀,看來這妹子挺俊的呢。
劉寶川望望縣城那邊得確沒有追兵追來,這才將驢栓到樹樁上,蹲在一邊專等剛才那個牽驢的主兒,約莫大半個時辰,那個牽驢的連個影子都沒有,驢背上的哪個小媳婦到象個啞巴,端坐在驢背上一聲不坑,忽然劉寶川心裏一征,別是那牽驢的怕他索要那金票,仍給他這個累贅不敢來了吧,要是可就糟透了,他如何按置這婆娘呢,他偷得那疊金票很可能要超過這頭驢跟驢背上的婆娘的數目了,劉寶川瞧瞧那婆娘,心裏頓覺一陣慌亂。
眼看日頭一個勁地往西山的山頭上摸去,劉寶川不知如何是好,急得直跺腳,忽然那婆娘很吃力地從驢背上往地下爬。劉寶川急忙過去扶了她一把,他還怕萬一這婆娘從驢背上閃下來交不了差,他觸到了婆娘的那雙細皮嫩肉的小手,心裏好像有一股電流通過,身下那感覺從來也沒有領略過。
“大嫂,下來幹什麽?”他問。
那婆娘沒有迴答,躲藏在睫眉下邊的那雙眸子給他投過深情的一督,然後從身邊掏出一個小紙包塞給劉寶川,就匆匆地朝地岸下那條僻靜的小溝走去,劉寶川不知她要幹什麽,拆開那包一看,裏邊夾著一根金條,還有一長紙上寫有幾行字,劉寶川不認識字,隻覺得此事很怪。感覺那婆娘匆匆是去尋死,於是他失聲叫道:“哎,大嫂,別——別想不開,哎,——我劉寶川不會對大嫂那個——哎。”嘴裏叫著,腳下已經生下風。
“別——別來,你來幹什麽,我是——”那婆娘終於說了話,那聲音和膩而柔諧。
劉寶川越發沒有停步。
劉寶川後來終於明白了婆娘的意思,忍不住伸伸舌頭,一陣暗笑。
“領姑娘快走吧 ,你們的黃營長接上火了,恐怕兇多吉少,不管怎麽樣,我總是給他完成了任務”。劉子發氣喘籲籲地說。
三營的兵士們個個握緊手中的槍,他們計劃衝進鎮去。
“你們還要胡鬧啊,好,等我走後你們願怎辦就怎辦,別把我扯進去,皇軍還在乎你們這幾個?弄不好一塊被皇軍擄走,姑娘就白救了”。劉子發顫顫磕磕地、、、、、、
勸他們快走,其實他的確怕連累自己,但劉子發無意中的一席話起了一定的作用,中國人還是中國人,這時的劉子發全然失去了以往的漢奸本性。
“劉會長,麻煩你利用你的身份再去帶個信迴來,我們聽你的口音”。一位士兵說著將一些金票塞到劉子發手裏。
劉子發見錢眼開,囑咐他們動身,轉身離去了,他們隱蔽在一個很安全的河槽裏,日本人是不會想到他們會在這裏的,不過不是黃啟瑞將敵人引開,也許會摸過來的。
不一會,槍聲停息了,隻見劉子發朝他們奔過來,悄聲說道:“黃營長被撂到了,你們沒指望了,皇軍要準備大搜查,再不走的話,你們也等著去死吧。”其實劉子發並沒有膽量進鎮裏,為了錢他胡亂編造了一些謊言。
三營的兵士們默默地朝鎮子的方向為黃營長致哀,然後帶著趙英子姑娘迅速離去。
黎明前,他們將英子送迴了趙府。
趙東家萬萬沒想到二女兒竟然挺著個大肚子迴來,這對他這個潞安府有名的東家大掌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大女兒趙佩英背著他參加了八路軍,他以為是趙東家最榮光的事,他走南闖北幾十年,眼看著形勢就要變了,以後若有了這個共產黨的女兒,他的後半身將會有了政治上的依靠,他的目光看得很長遠,不象大門裏的劉子明隻看見指頭稍那麽一點點,他跟大門裏的劉子明都是同道上的生意人,劉子明的兩個子女來到潞安府讀書,還是他幫的忙呢,那時革命正在高潮階段,在校學生紛紛響應號召去投奔共產黨,共同抗日,為國捐軀,作為東家趙普他是積極支持的,而劉子明卻極力反對,他們為做生意的門庭不能搞什麽革命,不管革了誰的命都是不合算的,唯有生意久經不衰,什麽人都要穿衣吃飯。他為了自己的家庭,毅然跟兒女們斷絕關係,他曾經取笑劉子明是個不覺悟的。
如今二女兒竟然愛上了國軍傷病員,可以肯定老閻頭的二十七軍打日本是值得百姓擁護的,但他們畢竟不是守道的軍隊,在趙普的眼光裏,隻有共產黨才是守道的軍隊,老百姓的軍隊,以後天下必將是共產黨的,他幫助二十七軍那個傷病員養傷是為了讓他們早已趕跑了小日本,不是讓女兒單憑他是個抗日英雄就要做英雄的夫人,到現在落到這種地步,要他的臉往那擱呢。
三五個婆娘攏番圍著個大肚子女兒,總也問不出肚子裏是在那裏搞大的,問來問去隻有女兒那一串眼淚在迴答,怎麽辦,按照趙東家的規矩就得讓女兒去自尋出路,永遠不能再登趙家門前一步。
趙夫人知道了女兒那當子事,做娘的豈能讓女兒白白去送死,眼看女兒就到了臨盆分娩的時候,便含著眼淚偷偷找來長工山來,囑咐他將英子送出潞安府,如此如此,山來領命而去。
莫大的一個東家趙府竟不能容納這個被小日本糟蹋了的可憐的英子姑娘,當然趙英子死活沒有說出肚子裏的小生命是屬於誰的,假如她被迫說出這個小生命就到了終點,盡管趙府裏所有的主人奴仆會從此極力挽救她,可憐她,甚至會有哪些熱心腸的長工還會自報奮勇娶她做老婆,共同撫養她肚子裏即將臨盆的那個混血兒。
趙英子不想死,最起碼她現在不想死,她知道她心中追隨的偶像已經為她而死了,她遲早會追隨他的,她有她的打算,她的生命是她掌握的,任何人都不會學日本人將她當了靶子。
大門裏劉家唯一遺棄了的劉子發的根兒劉寶川如今長成了一條漢子,可這條漢子從小象一個皮球任其踢來踢去,最終踢成了個偷東家盜西家的慣偷,難怪他成了一個慣偷,劉子發賣老婆的時候,他為了清淨,不願意讓兒子留下來,而買老婆的那位買主又不想搭個累贅,於是,隻有做娘的心痛兒子,明裏暗裏將劉寶川拉扯大,然後由他在這亂世之中任意生活,任意選擇,當然不勞而獲是最誘人的一種職業,由於這種職業造就了他那個聰明伶俐的腦子,由於這種職業玷汙了他不勞而獲的雙手,他常常被人們打的半死,打的皮開肉綻,打的以至膽子壯大了,皮膚熟透了,生存的人都是要生活的,而生活就得有錢,有銀子,日本人開進來的時候,劉寶川聽說父親當了維持會會長,他從小到大還不知道父親長得個什麽樣子,他也不知道他究竟住在哪裏,提起他父親時母親說早已死了,他知道母親說得是氣話,父親的來龍去脈能瞞住他那雙聽風知雨的耳朵嗎,如今在日本人手下做事的都有一個渾水摸魚的腦袋,他想找到父親讓他認了他這個被遺棄了的兒子,他要跟父親索要欠下他們母親的那筆債,這也是他對父親複仇的目的,不過他的手段還是仁慈的,沒有失去起碼的人性。
劉寶川跟母親被賣到離大門裏大約六十裏遠的山溝裏,要找到父親隻有找到蔭城那一帶,從早晨出發徒步走到壺關縣城,沒想到這裏的一切比他住著的山溝溝要好的多,以往行竊都是在離自己家方圓不遠的十幾裏周圍那些窮丁丁的人家打轉轉,偷來偷去總沒有撈著個大財,要知有這麽一個好去處,何必煩惱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呢。
劉寶川環視四周,滿街都是一些麽三喝四的生意人,那大把大把的票子整得他眼花繚亂,頓步不前。
突然他盯緊了一個胖大腰粗的夫人,那夫人手裏拿著一個精製的小包,過到一個布攤前掏錢買了二個衣架子,然後態然款款地朝一條胡同走去,劉寶川盯紅了眼,便瞅準了這個難得的機會,悄悄尾隨上去,那胡同很淺,不遠處就有一個黑漆大門敞開著,周圍沒有一個行人,若這時再不動手,隻恐怕來不及了,於是劉寶川放開了步子,越走越快,繼而跑將起來,嘴裏喊到:“皇軍來了,皇軍來了。”喊著喊著,一步躍上去,故意撞到了那個夫人身上,不料用力過猛,那位胖夫人被撞了個嘴啃地,劉寶川一邊喊:“皇軍來了呀。”一邊去扶胖夫人,說聲“對不起,大嫂,皇軍來了,快跑吧 !”
這時的胖夫人沒有注意錢包不見了,隻覺得腳脖子象刀子砍一樣疼,她發現腳關節脫了,抬頭看看劉寶川已經跑出很遠,再往後看,那有皇軍,到是錢包跟票子不見了,於是胖夫人就衝大門喊:“快來人啊,快抓賊啊,大天白日的竊賊呀,哎呦——”
突然從黑漆大門裏出來兩個持槍的黑狗子,發現胖夫人哪個樣子就過來扶,那胖夫人指指前邊,劉寶川一閃身已拐出了胡同,兩個持槍的黑狗子急忙追出胡同。
這時,劉寶川知道沒有搞利索,抬頭一望,這是一條大街,能跑到哪裏去,後邊的追兵一閃就能追上,他的小命還要不。
一位頭戴鬥笠的鄉巴佬正牽著一頭驢迎麵朝他過來,驢背上有一位裹得嚴嚴的孕婦模樣女人,劉寶川心理一動,過去將手裏的金票塞給那位牽驢的小聲說道:“救俺一救老哥,這票子都是你的,前邊有人追我,犯事了。”說著將那牽驢的頭上的鬥笠摘下,戴在自己頭上,然後搶過他手中的繩子,扭轉驢頭,朝南而去,他怕那牽驢的不放心,就一邊走一邊說:“隻一會兒,等持槍的過去了,我便將驢子還給你,放心呀大哥,老駕幫一幫。”
兩位持槍的黑狗子沒有想到劉寶川還有這一招,拐出胡同緊緊地朝南追去,等兩個黑狗子消失後,劉寶川將驢頭朝東胡同一拐,經直出了原來那條街上,又朝南走下去。他這時不敢扭頭,生怕被人認出來,但嘴裏還是不停地叨念:“忍耐一時吧老哥,出了縣城俺定將驢子還你。”
劉寶川低下頭,悠悠地牽著驢頭出了縣城又走了近二裏路他才往後一瞧,那還有牽驢的鄉巴佬呢,別是怕連累自己走丟了吧,再看看驢背上裹頭巾的小媳婦,那兩隻水靈靈的眸子將他緊緊吸住了,媽呀,看來這妹子挺俊的呢。
劉寶川望望縣城那邊得確沒有追兵追來,這才將驢栓到樹樁上,蹲在一邊專等剛才那個牽驢的主兒,約莫大半個時辰,那個牽驢的連個影子都沒有,驢背上的哪個小媳婦到象個啞巴,端坐在驢背上一聲不坑,忽然劉寶川心裏一征,別是那牽驢的怕他索要那金票,仍給他這個累贅不敢來了吧,要是可就糟透了,他如何按置這婆娘呢,他偷得那疊金票很可能要超過這頭驢跟驢背上的婆娘的數目了,劉寶川瞧瞧那婆娘,心裏頓覺一陣慌亂。
眼看日頭一個勁地往西山的山頭上摸去,劉寶川不知如何是好,急得直跺腳,忽然那婆娘很吃力地從驢背上往地下爬。劉寶川急忙過去扶了她一把,他還怕萬一這婆娘從驢背上閃下來交不了差,他觸到了婆娘的那雙細皮嫩肉的小手,心裏好像有一股電流通過,身下那感覺從來也沒有領略過。
“大嫂,下來幹什麽?”他問。
那婆娘沒有迴答,躲藏在睫眉下邊的那雙眸子給他投過深情的一督,然後從身邊掏出一個小紙包塞給劉寶川,就匆匆地朝地岸下那條僻靜的小溝走去,劉寶川不知她要幹什麽,拆開那包一看,裏邊夾著一根金條,還有一長紙上寫有幾行字,劉寶川不認識字,隻覺得此事很怪。感覺那婆娘匆匆是去尋死,於是他失聲叫道:“哎,大嫂,別——別想不開,哎,——我劉寶川不會對大嫂那個——哎。”嘴裏叫著,腳下已經生下風。
“別——別來,你來幹什麽,我是——”那婆娘終於說了話,那聲音和膩而柔諧。
劉寶川越發沒有停步。
劉寶川後來終於明白了婆娘的意思,忍不住伸伸舌頭,一陣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