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沉默了。
紗織也跟著低低哭出聲來。
對於北這個幼小的少年來說,曾經那麽難的生活困境都因為有與父親團聚的向往而一直能堅持下來,之前他們是抱著多大的希望找過來,那麽現在就會有多麽絕望。這個消息簡直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何小珺剛才還想過北見過父親迴來後要如何安排他,倒沒想到是這個最壞的消息。他輕輕摸著兩個孩子的頭,見他們哭得可憐,想想自己也不忍心眼見著繼續讓北和妹妹像流浪狗一樣可憐巴巴地獨自生活,等了一會後,開口問他們要不要迴自己部落生活。
“那裏有住的地方,比你之前的石洞更能遮風避雨。不會有人隨意就欺負你們,隻要願意勞動就不愁吃喝,還不少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可以一起玩,”何小珺輕輕幫北擦了擦眼淚,“我從不輕易說大話,你過去後,我一定會保證你和妹妹能吃飽肚子。”
哭完後的北眼睛紅紅的,他認真思考了一會,拉起妹妹說,“我和紗織跟你們走!”
他挺起瘦小的胸膛,像個小小的男子漢那樣,眼神堅定。
想調查的信息都已經調查完,過來偵查的任務已經完成,眾人帶著新收獲的兩個孩子,趁著夜色打道迴府。
來到河邊,找到先前藏好的木筏,眾人有條不紊地上去劃起船。迴家了。
每次出門後迴到部落,何小珺總有“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的幸福感。
靠近部落大門時,就有守衛發現了他們並開始通報,遠遠就能聽到“族長他們迴來了”的唿聲。
然後就紛紛有在部落裏沒出門的人出來迎接他們。
就像每次他們離開一段時間一樣。
有人發現了北和紗織,一問是從對麵部落撿來的孩子,不由有點防備。畢竟不久之前才發生過外族侵襲的事,部落人對千葉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但這是族長和主母帶迴來的,大家也就欣然接受了,還對北和紗織的身世表示了深刻的同情,甚至把自家小孩不穿的皮件拿出來給他們穿。
原始社會,就是這麽善良。
而北從上了木筏起就止不住驚異。這對住在離河邊不遠的他來說,可以渡河的木筏無疑是個新奇無比的東西。
這份驚異,到進了部落後更加擴大,他先前一直以為何小珺和熾幾人都是偷跑出來奴隸,沒想到是這個部落的族長和主母。相當於他那裏的城主,他從小到大更別說城主,那是最高身份地位的存在,而這裏族長和主母卻對奴隸的他如此和藹可親。
此前這一路上他還一直擔心來了陌生地盤,可能還會再重複過去的日子,雖然何小珺承諾會讓他吃飽肚子,但沒說會不會繼續把他賣掉,偶爾他會露出悲傷猶豫的表情來,但到了這裏才發現根本就沒有奴隸。紗織還小不太懂,但這對習慣了奴隸身份的北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更別說何小珺還給他們安排了一個能擋風避雨的結實住處,還囑咐了附近的人不要欺負他們。
這一切的一切,終於讓北明白了眼前這個笑容可親的人沒有欺騙自己。這個認知讓他更加感激這份相遇,甚至想把自己擺在最卑微的位置想為他們能做點什麽。
而何小珺隻是笑笑摸了摸他的頭,問:“那你願意加入我們部落麽?”
“願意!願意!”北忍不住激動地眼中潮熱。一個沒有身份的奴隸孩子能加入部落,對他來說,就像野犬找到了家,有了自己的歸宿。
“那你們先跟我到祭司大人那裏去做認證吧。”
和天緣節時的規矩一樣,加入部落的新人口要受祭司的祝福和主母的登記。何小珺一方麵是想盡快給北和紗織這兩個可憐的娃一個家,一方麵是想讓北盡快歸順。
這是他的私心——要開展下麵的計劃,北必須要全心歸順金華。
安頓好北和紗織後,熾和景召集了部落的主力,大家開始安排接下來的事。
對麵是一個富足強大的部落。這次過去,並沒有看到人手折損大量後造成的動靜,也沒有看到對這邊下一步的動作。但大家還是很肯定上次被侵襲是對方有意識的擴張規劃。
因為那一大片一大片即將成熟的糧田正等待大量勞動力去收割,而目前給城主造金城的規模耗費了太多的人手,所以才會向對岸的部落發出了侵襲,目的也許正是抓捕新奴隸來收割糧田。收割糧田的技術難度和管理難度都比造金城的要小很多,正適合新奴隸。
而且,對麵好像還沒有渡河的技術,但那些率先侵襲過來的人和對麵的強大部落衣著飾品明顯是一個出處。於是他們大膽推測,之前的人可能是從上遊比較狹窄的地方過的河,那個狹窄的地方離這裏有一大段距離。所以出征無論成功失敗與否,信息都不會那麽快傳到城裏。
但估計也拖不了幾天,再沒有消息,對麵的城主肯定會懷疑,會安排新的人馬來偵查和進攻。那時他們就會再次陷入被動,所以這幾天就是他們行動的關鍵。
他們的計劃是——冒充新奴隸去先把對麵的糧食搶收了!!
這是一個大膽又瘋狂的計劃,提出來後大家都覺得很不靠譜,但細細規劃下來,卻是最可行的一個計劃。
在有了當地長大的北的消息提供後,可執行性又加強了。
何小珺怕北還有心結,會在猶豫中說的不夠完整詳細,會影響到他們計劃的具體安排,就單獨拉著北給他分析了接下來的事。而北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厭惡感,並且非常認可自己新部落的身份,不用何小珺細問,就把北羅田往年奴隸收割的事宜都倒了個幹淨,還提供了自己的建議。
簡直是投名狀一般。何小珺默默地想,還好原始人不懂什麽背叛啊之類的事,隻知道誰對自己好自己就要對誰好。
於是部落幾乎是立即展開了籌備,眾人開始了第二次渡河行動。
紗織也跟著低低哭出聲來。
對於北這個幼小的少年來說,曾經那麽難的生活困境都因為有與父親團聚的向往而一直能堅持下來,之前他們是抱著多大的希望找過來,那麽現在就會有多麽絕望。這個消息簡直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何小珺剛才還想過北見過父親迴來後要如何安排他,倒沒想到是這個最壞的消息。他輕輕摸著兩個孩子的頭,見他們哭得可憐,想想自己也不忍心眼見著繼續讓北和妹妹像流浪狗一樣可憐巴巴地獨自生活,等了一會後,開口問他們要不要迴自己部落生活。
“那裏有住的地方,比你之前的石洞更能遮風避雨。不會有人隨意就欺負你們,隻要願意勞動就不愁吃喝,還不少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可以一起玩,”何小珺輕輕幫北擦了擦眼淚,“我從不輕易說大話,你過去後,我一定會保證你和妹妹能吃飽肚子。”
哭完後的北眼睛紅紅的,他認真思考了一會,拉起妹妹說,“我和紗織跟你們走!”
他挺起瘦小的胸膛,像個小小的男子漢那樣,眼神堅定。
想調查的信息都已經調查完,過來偵查的任務已經完成,眾人帶著新收獲的兩個孩子,趁著夜色打道迴府。
來到河邊,找到先前藏好的木筏,眾人有條不紊地上去劃起船。迴家了。
每次出門後迴到部落,何小珺總有“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的幸福感。
靠近部落大門時,就有守衛發現了他們並開始通報,遠遠就能聽到“族長他們迴來了”的唿聲。
然後就紛紛有在部落裏沒出門的人出來迎接他們。
就像每次他們離開一段時間一樣。
有人發現了北和紗織,一問是從對麵部落撿來的孩子,不由有點防備。畢竟不久之前才發生過外族侵襲的事,部落人對千葉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但這是族長和主母帶迴來的,大家也就欣然接受了,還對北和紗織的身世表示了深刻的同情,甚至把自家小孩不穿的皮件拿出來給他們穿。
原始社會,就是這麽善良。
而北從上了木筏起就止不住驚異。這對住在離河邊不遠的他來說,可以渡河的木筏無疑是個新奇無比的東西。
這份驚異,到進了部落後更加擴大,他先前一直以為何小珺和熾幾人都是偷跑出來奴隸,沒想到是這個部落的族長和主母。相當於他那裏的城主,他從小到大更別說城主,那是最高身份地位的存在,而這裏族長和主母卻對奴隸的他如此和藹可親。
此前這一路上他還一直擔心來了陌生地盤,可能還會再重複過去的日子,雖然何小珺承諾會讓他吃飽肚子,但沒說會不會繼續把他賣掉,偶爾他會露出悲傷猶豫的表情來,但到了這裏才發現根本就沒有奴隸。紗織還小不太懂,但這對習慣了奴隸身份的北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更別說何小珺還給他們安排了一個能擋風避雨的結實住處,還囑咐了附近的人不要欺負他們。
這一切的一切,終於讓北明白了眼前這個笑容可親的人沒有欺騙自己。這個認知讓他更加感激這份相遇,甚至想把自己擺在最卑微的位置想為他們能做點什麽。
而何小珺隻是笑笑摸了摸他的頭,問:“那你願意加入我們部落麽?”
“願意!願意!”北忍不住激動地眼中潮熱。一個沒有身份的奴隸孩子能加入部落,對他來說,就像野犬找到了家,有了自己的歸宿。
“那你們先跟我到祭司大人那裏去做認證吧。”
和天緣節時的規矩一樣,加入部落的新人口要受祭司的祝福和主母的登記。何小珺一方麵是想盡快給北和紗織這兩個可憐的娃一個家,一方麵是想讓北盡快歸順。
這是他的私心——要開展下麵的計劃,北必須要全心歸順金華。
安頓好北和紗織後,熾和景召集了部落的主力,大家開始安排接下來的事。
對麵是一個富足強大的部落。這次過去,並沒有看到人手折損大量後造成的動靜,也沒有看到對這邊下一步的動作。但大家還是很肯定上次被侵襲是對方有意識的擴張規劃。
因為那一大片一大片即將成熟的糧田正等待大量勞動力去收割,而目前給城主造金城的規模耗費了太多的人手,所以才會向對岸的部落發出了侵襲,目的也許正是抓捕新奴隸來收割糧田。收割糧田的技術難度和管理難度都比造金城的要小很多,正適合新奴隸。
而且,對麵好像還沒有渡河的技術,但那些率先侵襲過來的人和對麵的強大部落衣著飾品明顯是一個出處。於是他們大膽推測,之前的人可能是從上遊比較狹窄的地方過的河,那個狹窄的地方離這裏有一大段距離。所以出征無論成功失敗與否,信息都不會那麽快傳到城裏。
但估計也拖不了幾天,再沒有消息,對麵的城主肯定會懷疑,會安排新的人馬來偵查和進攻。那時他們就會再次陷入被動,所以這幾天就是他們行動的關鍵。
他們的計劃是——冒充新奴隸去先把對麵的糧食搶收了!!
這是一個大膽又瘋狂的計劃,提出來後大家都覺得很不靠譜,但細細規劃下來,卻是最可行的一個計劃。
在有了當地長大的北的消息提供後,可執行性又加強了。
何小珺怕北還有心結,會在猶豫中說的不夠完整詳細,會影響到他們計劃的具體安排,就單獨拉著北給他分析了接下來的事。而北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厭惡感,並且非常認可自己新部落的身份,不用何小珺細問,就把北羅田往年奴隸收割的事宜都倒了個幹淨,還提供了自己的建議。
簡直是投名狀一般。何小珺默默地想,還好原始人不懂什麽背叛啊之類的事,隻知道誰對自己好自己就要對誰好。
於是部落幾乎是立即展開了籌備,眾人開始了第二次渡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