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北山定正在禦書房批閱奏折,紅花卻突然來報說徐房求見,想到禮官已經死了一個多星期也應該有結果了,便讓紅花把徐房帶了進來。


    “微臣參見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仔細看了看下麵跪著的人,北山定才意識到徐房嫣然已不是自己離開時的徐房,老了五歲加上最近忙著辦案子竟老了許多,“愛卿免禮,賜坐”。


    最近忙著辦案子徐房連個好覺都沒睡過,今天衝衝趕來求見自然是有了結果,“自從接了中毒一案微臣不敢有一絲懈怠,如今總算不負大王所望查了個水落石出”,人雖然憔悴聲音卻是特別精神。


    雖然案發後北山定從沒主動派人詢問過案情,但心中卻無時無刻不在記掛著,禮官中毒一案發生在石翊和曉月的婚禮上還是在大廳,大廳人數很多,她下不下令封口結果都是一樣。


    所以從頭到尾北山定都沒有下令封口,如此一來此案必定會傳遍整個行城,而事實證明確實是一天不到就傳遍了整個行城,先不說是否真有人蓄意謀殺朝廷命官。


    光當時案發的時間和地點就足夠讓人多想,大婚之日見血無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都不是什麽好兆頭,如果是有人故意而為之,那她北山定一定不會放過。


    “經微臣查實此案乃係仇殺,禮官當郡守時不法手段奪取他人家傳之寶在先,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全家流放南州在後,十幾口人死的死傷的傷,最後竟隻有一子生還”說到這徐房停了一下。


    北山定也不打斷,雖然仇殺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但也算是情理之中,否則那日也不會就那樣過去了,隻要不是故意而為就好,但聽到原因還是有些難過,這就是她的大臣啊!


    “五年後該子秘密追查到行城,用了一年時間獲取禮官信任並和禮官的前妻搭上線,三十日兩人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在禮官飲食中下了毒”從這兩句話話北山定可以判斷得出禮官除了愛寶之外還好色。


    愛寶?那真的是寶嗎?這世間又有什麽能寶過生命,十幾口人難道還比不過一個死物,真是視人命如草芥,這樣的人竟然還從郡守升到了禮官,真是不公。


    那她就讓這個世道公平一點吧,但公平也隻能是相對的公平,因為這個世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所以相對公平已是她能做到的極限。


    至於為什麽憑這兩句話判斷禮官好色,那就得從北山定自己開始說起了,倒不是說她也好色,而是她太不好色,從始至終眼裏都隻有水佳玲,所謂上行下效。


    北山定都隻娶一個妻子朝臣們自然也不敢三妻四妾,所以朝臣們家裏隻有一個妻子已經是潛規則般存在的規矩,久而久之就連行城的百姓也開始效仿。


    五六年下來整個行城除了幾個特別不怕死以外,其他的都隻娶了一個妻子,就連朝臣也不例外,可以說北山定和水佳玲有不少功勞,但也可以說是北山家四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隻不過到了北山定這一代時機成熟了而已,而推動這個時機成熟的除了她們的榜樣作用之外,全國統一的功勞更是功不可沒,因為行城以後將不再是行城而是天子腳下。


    可有些人就是好、色,明著規矩不敢來就轉著彎來,今兒娶了個女子過一段時間玩膩了就一封休書連書帶人的遣迴其娘家,第二天便再娶,這樣人家最多也就說他薄情寡義而已,不會說他欺君。


    而徐房特意加重前妻兩個字,自然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一般作為一個書生來說最見不得的就是欺君外加沒有道德的人,而禮官赫然在此行列。


    徐房接下來的話倒是讓北山定真的有些難過了,兩人被抓後竟然在牢裏先後自殺,前妻已死,男子重傷,北山定忍不住說了徐房兩句,畢竟人是他抓的死了也有他的責任。


    “微臣辦事不利請大王責罰”徐房依然起身跪在了中間,其實他也不想兩人死,可兩人自殺多次,下麵的人也總有鬆懈的時候這才讓兩人如願,好在他最後還是救下了一個。


    “撤銷禮官一切官職和封賞,家產半數充公半數賠償予傷者,另外事情經過寫成文書和榜文分發到各個郡縣,下去辦吧”北山定說完便繼續批閱。


    “諾,微臣告退”徐房連退三步方才轉身大步離去,臉上洋溢的笑容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顯然很滿意北山定的判決,因為這個判決甚至比他預期的還好。


    第二天整個行城的大街上都張貼了榜文,中午徐房更是率領禁衛軍到禮官府封府,裏麵的人全被趕了出來什麽都不能拿,卻沒有一個人同情他們,眼裏滿是鄙視。


    石翊和曉月自然是第二時間也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石翊沒說什麽,但臉上的釋然顯然是放下了心中幾天以來的一塊大石,曉月則說了一句“多行不義必自斃”。


    當天中午禮官府上被抄家時曉月的貼身丫鬟還特意跑到現場去看了看,迴去便繪聲繪色的跟另一個好姐妹說了,沒一會就傳到了曉月的耳朵裏,曉月隻是笑了笑,該做什麽還做什麽。


    看著如今淡定自若四處散發著溫雅氣息的曉月石翊真的愛死了現在的她,不,應該說任何時候她都愛的發狂,隻不過現在更發狂而已。


    兩人成婚以來幾乎都呆在一起,哪怕什麽都不說,隻是看著對方,知道對方在就無比的心安,可惜三天休假後石翊就不得不去上朝,因為她是大司馬。


    批閱完奏折北山定又開始寫書,寫那幾本無名書,眼看日子一天天臨近她必須加快步伐,否則到時候一個半成品是無論如何也拿不出手的。


    忙碌中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二月十五,離登基大典二十四小時不到,好在中午北山定總算完成了無名書的書寫,其中不少處都因為水佳玲的建議做了修改。


    禮官死了臨時再找個禮官隻怕事辦不好還會徒增麻煩,北山定和朝臣們商議了一下幹脆把登基大典籌備事宜交給了段敏,畢竟之前她也有參與,不會不知道怎麽做。


    出了禦書房北山定便朝鳳凰宮走去,真的是走,好久她都沒好好走走了,難得今天天氣不錯心情也很好,很適宜散散步,可老天看不得她太悠閑。


    走了才一刻鍾不到就有一個小太監風風火火的追了上來,開口就讓她不得不停下,獻寶?人對於寶物都是好奇的,何況對方還說的很隱晦但隱晦之中又很重要,更是勾起了北山定的好奇心。


    加上對方還是一個老者就更然北山定好奇了,當即決定迴禦書房接見,雖然她下了命令任何人都可以求見,但真正來求見的百姓此次卻是第一個,她應該接見也必須接見。


    在北山定的等待中一個滿頭銀發的老者在紅花的帶領下蹣跚的來到了她的麵前,背著一個包袱,見到她沒有任何緊張不適,反而熟練的行了禮,北山定皺了皺眉還是免了禮。


    可老者卻並沒有立馬站起來,反而開始解開身上的包袱,“草民有寶獻於大王,也隻獻於大王”老者說完舉起包袱,紅花在北山定的示意下接過包袱。


    卻沒有立即呈到北山定的麵前,而是拿到一邊讓人把包袱打開並打開裏麵的盒子確定沒有任何暗器和毒藥之後方才托著盒子放到了北山定的麵前。


    四四方方的黑木盒子裏麵放的赫然是一塊玉璽,玉質和她現在用的玉璽差不多,隻不過玉璽上的圖案和她的不一樣,她用的刻得是鳳凰,而這塊玉璽刻的是龍。


    龍是前朝皇室的象征,也是奴隸社會和原始社會一個大部族的權力象征,一直高高在上,甚至之前的四地霸主也把龍當做他們的象征,可惜北山家的人不喜歡,反而獨獨鍾情於鳳凰。


    所以她北山家的玉璽上從來刻的都隻是鳳凰,北山定已經用了兩個玉璽,明天登基後就會啟用第三個,玉璽大小和材料刀工都沒什麽差別,唯一有差別的是上麵刻的字。


    北山定是侯爺時玉璽上刻的八個字為‘受命於王既壽永昌’,而稱王後用的八個字是‘受命於皇既壽永昌’,至於明天及以後用的自然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而這個老者現在呈上來的玉璽刻的就是最後麵的八個字,顯然她現在手上拿的就是前朝的傳國玉璽,不要問北山定為什麽這麽肯定。


    因為前朝的等級製度非常森嚴,雖然到了亂世有所鬆懈,但從玉璽的篆刻和等級就能猜到,因為那些曾短暫稱過帝的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又怎麽保得住玉璽,就算保得住世人也不會讓這種冒牌貨存於世。


    所以北山定很肯定以及確定她手中拿的就是前朝的玉璽,“不知老人家為什麽要將此寶獻於孤王?”,這種東西留著亦或者給那些心懷不軌的都比給她好,因為她不需要。


    “草民剛剛已經說過此寶隻會獻於大王,既然寶已送到草民告退”老者並沒有說原因,甚至連玉璽的來曆都不說就急急忙忙行禮走了,看的紅花想讓人把她抓迴來,可北山定沒開口,她也隻是想想。


    沒多久老者就消失在門外,北山定依然沒有讓人阻止,看了兩眼玉璽便放下起身準備離開,“把它放到藏珍閣吧”臨走總是說了把它放哪。


    藏珍閣離藏書閣不遠,是水佳玲讓人翻修後覺得空著什麽都不放太空蕩,便拿來做了藏寶閣,為此水佳玲還特意從國庫中挑選了一些有意義的珍寶字畫藏在裏麵。


    北山定迴來幾天後才知道的,特意去看了看,外殿布置得很文雅全是古玩珍寶和字畫,內殿則全是武器,甚至還有兩身鎧甲,全部都有意義,也都有一個小故事,讓北山定很喜歡,便把用過的玉璽也放到了裏麵。


    如今老者獻給她的玉璽也是一個故事,而玉璽本身也是一段長長的故事,放在藏珍閣再好不過,也希望她的後代看到此玉璽以此為戒,莫忘居安思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人心動(gl)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堅並收藏美人心動(gl)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