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鼇離開豐登米店後,在街上逛了三日三夜,尋找合適的工作。青州是個大城市,單糧食行業就分化為以加工為主的碾米業、以儲糧為主的糧棧、以代客買賣為主的糧行和純零售的米店等四個行業。豐登米店則是集加工零售於於一身的老字號。青州市店,素講局麵,雕紅刻翠,錦窗繡戶。有的店鋪擺掛商品宣傳字畫,張掛名人書畫,附庸風雅。以此來升華店鋪的品位與提高顧客的迴頭率。還有些茶肆、飯館、酒店中特意安排有樂器演奏和評書為客人助興。熱氣騰騰的麵食店裏,隻要顧客一進店坐下,夥計立刻前來問顧客所需,“盡合諸客唿索指揮,不致錯誤”。經營者們深深懂得豪華的裝飾,反映一個店鋪的實力,於是店堂設計畫柱雕梁,古色古香,金碧輝煌,極盡鋪陳之能事,以迎合達官巨賈、貴婦名媛“以求高雅”的消費心理。在服務上進門笑臉相迎,出門點頭送行。這些敬客如神的作法加上高貴典雅的裝飾,使眾多顧客“如坐春風”,“一見鍾情”,從而留連忘返、百顧不厭。青州的夜晚更是熱鬧,有的店鋪招牌高懸,入夜家家門口點起了五光十色的錦紗燈籠,把街麵照得如同白晝。
王鼇揣摩觀察了很久,覺得製傘比較合適自己發展,青州製傘業源遠流長,青州紙傘是頗負盛名的手工業特產之一。青州製傘業屬於前店後廠的手工作坊性質,原料自購,產品自銷,實行專副結合的生產方式,和那米店的經營方式也差不多,他頗為熟悉。青州紙傘店也比較多,有“本幫”和“外地幫”之分。本幫設店多在翠屏街等比較繁華的街道,而外地幫則相對開在比較偏的地方,沒辦法,外地人怎麽可能鬥得過地頭蛇呢?王鼇稍微了解下一下後,就偷偷地跑到一家“吳有晴”紙傘店去詳細了解情況。“吳有晴”紙傘店也是青州的老字號,是一個姓吳的手工藝人開的,“吳有晴”紙傘做工精細,謹守祖傳工藝,因而能在青州傘業中獨樹一幟,經久不衰。首先是選料考究,做傘骨用的竹子,必須是越冬老竹,去其頭尾,留用中筒。雲皮紙要選用上等紙,結邊的紗要用自紡的土紗,因為土紗的吸油性好。其次是操作細嚴,蔑工都要按規格尺碼精製,傘用絲棉蓋頂層,中骨用頭發繩穿結,傘邊用士紗夾頭發繩,還要用粗絲線結邊。傘胚製成後一律集中到三伏天用生桐油連續上油三次,不準在其他季節上油。因此,吳家的老油紙傘,貨真價實,長期贏得信譽。
“吳有晴”現任紙傘店店主吳昌臨是“吳有晴”第18代傳人,他手藝精湛,為人和藹,長年穿著一件紺青色的長袍,在店內外來迴走到,一會指導最小的兒子手藝,一會招徠生意,一雙充滿世故的目光打量著在紙傘店周圍出現的每個可能購買紙傘的人。
一個穿著粗布衣服的瘦小的少年出現在了他麵前,他笑眯眯地問:“小哥,是來買傘的嗎?”
那少年正是王鼇,他小心地問:“老伯,請問你們店裏現在還招收徒工嗎?”
“哦,招啊。”吳昌臨又重新打量了一下王鼇,這個少年雖然有點單薄,但是渾身透露出一股憨厚和機靈勁兒,他打心眼裏就有三分喜歡,便笑吟吟地道:“是你要做嗎?”
王鼇點了點頭。
吳昌臨繼續道:“你以前做什麽的?”
王鼇老實地迴答:“我在豐登米店做工的。”
吳昌臨臉上露出滿意之色,道:“豐登米店的夥計是比較靠譜的。”又問:“那你為什麽又不幹了呢?”
王鼇老實地迴答:“我覺得那沒有什麽技術,我想多學點手藝。”吳昌臨點頭道:“我看你這個小家夥還是比較實在的,這樣吧,你先過來試試看。”王鼇興奮地叫了一聲:“好。”
王鼇到“吳有晴”紙傘店後,就開始給做傘的師傅做下手,一開始,掃地、倒茶,什麽也幹。“吳有晴”紙傘的手藝一般是不傳外人,做傘的師傅基本上全是姓吳,不過也有例外,要是遇到特別對店忠誠的夥計也可以傳授的。這裏和米店的情況不一樣,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工頭,王鼇學得很快。王鼇剛來的時候,吳昌臨對他還有點不放心,暫時不傳授他,但是王鼇在幹好雜工之餘,很是勤於學習,把那製傘的手藝竟也學了七大八,還給店裏提了幾條實用的建議。
一是生產綢麵花傘,這是王鼇在其他地方看到,羨其精巧適用,有意仿製,老板接受了他的這一建議,於是“吳有晴”紙傘店開創了融欣賞美和實用美於一體的新路。綢麵花傘分為雨傘和陽傘兩大類。款式多樣,有大盆邊、荷葉邊、魚齒邊、平整邊等;圖案造型有繪花、噴花、印花、貼花四種。傘麵裝飾千姿百態,有勞草奇花、才子佳人、飛禽走獸、青山綠水等等。二是製傘所用的青布從不購染好的成品,而是采購“萬年青”等老字號青白細布,再送染坊加工染色。染時須經兩道工序,即先染成藍底子,再加染成青布,三是對傘的小修理,僅收工本費,如屬質量問題則不收費。四是在靠近海邊、城外碼頭開設分店,利用地域優勢擴大“吳有晴”招牌影響。有了這幾條新舉措,“吳有晴”紙傘店生意更加興旺,吳昌臨對他更加看重,要他負責新開的店。
但是就在這時,王鼇又提出了辭工。吳昌臨不明所以,要給他加工錢,極力挽留他。王鼇不為所動,帶著他那斧頭離開了“吳有晴”紙傘店。
原來王鼇在生產綢麵花傘的過程中,因經常去采購綢布,感到綢布生意非常好做,於是他又萌生了改行的念頭。
雖然青州經營紡織品的商號增多,但多係前店後坊,一口染鍋,兩條踩石,規淩甚小,他選擇了青州最大的“萬年青”布莊,現在因為有了經驗,他去時已經很有底氣,不過照例要從最基本的雜工幹起,為了能夠掙更多的錢,他願意吃苦。經過長時間鍛煉,他練就了一身本領,對紡綢、線春一類織品可從生坯中看出好壞,能一眼報出緞類的等級和規格。他經手進貨非常認真,假冒偽劣絕不會從他手下溜過。他站櫃時,對顧客不分生意大小、成交與否,都是“百拿不厭,百問不煩”,和顏悅色,迎進送出。而且有王鼇站店,也沒有什麽小痞子過來敲詐勒索,誰要是不長眼睛,自有小斧頭去教訓。因此深得老板信任。王鼇在認真替老板幹活的時候,也利用一切機會,偷偷地積攢了不少私房錢。不過他在這個行業也沒有繼續幹下去的打算,大約一年後,他就不顧老板的熱情挽留,提著自己的那柄小斧頭,一頭紮進了青州最富盛名的“石灰窯”。
“石灰窯”的名字很土,卻是青州生產青瓷的重鎮。石灰窯位於青州郊外的石灰山上,故名石灰窯。該窯產品胎灰白,火候極大,施以豆青色釉,瑩潔透明。青州很多瓷器的器形、釉色、胎質和裝飾製作手法,都具有石灰窯的特點。
虞朝當時瓷器的格局是“南青北白”,人們普遍形成了這樣一種“白瓷類銀為美,青瓷似玉為佳”的審美風尚,青州青瓷為青瓷突出代表。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發展變化,單色釉瓷器逐漸失去活力而衰落下去,稱雄一時的青州青瓷也在不斷運用金彩、扣金邊、施褐彩等新工藝來美化產品。石灰窯正是受到這種變革的影響,發明了青瓷釉下彩、白瓷釉中桂彩的新工藝,並將之與傳統的裝飾技藝如劃花、刻花、模印、粘貼、捏塑等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王鼇就是在當時那一股創新的風潮中加入石灰窯的。石灰窯有幾個老板,有官辦的,也有民辦。王鼇在其中的一個叫景德真的老板手下。
所有和他接觸過的人,均不得不承認,王鼇在生意上、工藝上、做人上均是天才。王鼇知道自己很平凡,硬要說自己有什麽過人之處,那不過是那次雷劈之後,自己的腦子好使了一點。
他很快學會了釉下彩的做法。釉下彩的具體作法是:在化裝釉上加上一層發色料,並把化裝釉與發色料都蓋於釉下,使它們同時在高溫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燒成釉下彩。運用釉下彩進行自由描繪,有圖案、寫實、創作等,形成了釉下彩繪。
石灰窯的造型藝術、彩繪裝飾藝術,王鼇也掌握了不少。常見的動物造型,如雄壯威武的獅子,溫順安詳的綿羊,頑皮的小狗,機敏的小兔,呆笨的肥豬,漫不經心的青蛙,歡躍的小鳥等,王鼇均能來一手。
在石灰窯,王鼇已經不是單純的夥計,他和老板是合作關係。正因為石灰窯的生意很火,不少黑幫的勢力也滲透到了其中。王鼇現在經過了幾年的曆練,無論是對人,還是生意,均是有了相當的經驗。對於那些想來打他主意的黑道人物,小人物,王鼇當然是很容易擺平,勢力大一點的,王鼇也有路子,收費也不太苛刻。
王鼇對其出產的石灰窯瓷器進行了一大創新。在釉下胎體上題寫大量詩句、文字。這些詩句、文字大多反映當時的青州社會情況或抒發工匠自己的情懷,或當作產品廣告。瓷器上題詩或寫上一點警策之語,可以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更增一份美的享受。
因此王鼇經營的石灰窯以其創新、高檔和精湛的藝術,贏得了世人的偏愛,產品銷住虞國各地乃至朝鮮、烏蘭大草原,甚至穿過了草原,賣到了銀帳汗國,甚至還有人說已經賣到海外神秘的地方“海北”。
經過長時間的跌打滾爬,他已經掌握了瓷器很多精湛的技術,也積累了不少的本錢。這時的王鼇已經膽子比較大,不願為人幹活,開始尋找合適的機會自己單獨做生意。
當時青州地區的茶葉產量甚少,主要作為藥用。不過漸漸地茶的用途已從藥用轉向飲用,民間到處煮飲,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換錢取飲,以致風俗貴茶。王鼇便開始到荊州販運茶葉到青州,由於他精明能幹,很快就掙了一大筆錢,手下已經雇了十幾個夥計,他頗有點躊躇滿誌的味道。
這時朝廷開始鼓勵“茶馬互市”這種貿易方式,即用茶葉去換迴北方的戰馬,以及紡織品等。官府在全國許多地方設立了商業貨棧——迴圖務,迴圖務承擔起“茶馬互市”的中轉作用,它既是茶葉北銷的轉運站,又是茶葉的直接銷售點。茶、繒紆之類紡織品交易對象主要是蜀國地區,茶、馬交易主要對象是北方少數民族。
雖然茶葉生意很好做,但是官府抽取的稅收也比較重,精明的王鼇總是想方設法能夠逃避一些稅收,他可不想讓自己的血汗錢白白地流入那些貪官的口袋中。
這天,他和他最得力的夥計阿貴運著一批從荊州買來的上好虎井茶葉到郢州,希望能大掙一筆,然後再好好休息一下。王鼇現在雖然是老板,不用再那麽辛苦地幹活了,但是長途跋涉還是免不了的,這次到郢州,是大虞最遠的地方,再過去就是蒙蘭大草原。其實大虞到了郢州這邊的邊境地形已經是尖銳的突起,郢州已經深入了蒙蘭大草原中很遠,隻有一條狹長的地帶,四周全是茫茫的長草。
此刻他們行走在唯一的一條通道上,四周是蒼茫的一片,王鼇興奮地道:“阿貴,我們這次已經是比較遠了,不過也虛此行啊,能看到這麽壯闊的景色。”
阿貴擔心地道:“少爺,再遠了怕不妥吧。”
王鼇安慰他道:“放心吧,現在烏蘭人和我國講和,我們隻要公平交易,是不會有事的。”
忽然前麵塵土飛揚,響起一陣急劇的馬鈴聲,看樣子有一大股馬隊從這裏經過。王鼇命令手下道:“記著,我們隻和烏蘭人做生意,其他民族的人我們不做,我們隻管走路,千萬不走惹事。”夥計們答應了。因為現在烏蘭人北麵的部落大鳩人朝政混亂,那裏盜賊橫行,所以他們當然不願意和那些土匪一樣的人做生意,那些人因為價格太高或者一言不合就可能殺人放火,這樣的人當然誰也不願意和他們打交道。
但是當馬隊經過時,王鼇還是倒抽了一口涼氣。
那些人一個個剃著奇怪的發型,基本上頭上黑一塊,白一塊,黑的是濃密的頭發,白的則是光溜的頭皮,那留下來的頭發一般都很長,他們身上皮著虎豹狼皮,有的露出了肩膀,上麵刺著一個奇形怪狀的鳥頭。
阿貴喃喃道:“大鳩人,大鳩人……”
為首的一名大鳩男子毛發很長,一臉的絡腮胡子,耳朵上吊著幾個粗大的金色耳環,頭戴著氈帽,穿圓領窄袖緊身左衽長袍,緊束革帶,佩匕刀,腳蹬皮靴,神態威武。大鳩族的先人活動於烏蘭大草原的東北黑水河一帶,以狩獵遊牧為業,逐水草放牧,居無定所,所居之地氣候嚴寒,須穿皮衣取暖,因而他們用貂等皮製成皮衣,“以毛毳為衣”。現在大鳩人學會了種植桑麻,並將桑麻織成布匹,然後再製作成絲帛衣服,這比一年四季無論寒暑都穿皮衣方便多了,現在服飾和大虞國民已經沒有了太大的分別,不過服飾上仍然保有不少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
那為首的男子看到了王鼇的商隊,目光炯炯,朝著王鼇嘰裏咕嚕地大聲說了一通。王鼇聽不懂他的話,也不想和他們做生意,就沒有理睬。
跟著他對著緊跟在他身手一個穿開襟短皮衣,腰係帛帶的三角臉的漢子嘰裏咕嚕地說了一通,那個漢子點了點頭,對著自己馬揮了一鞭,拍馬趕到王鼇麵前,用大虞話問道:“我們首領問你們是不是大虞國的商人?”
王鼇不願意理睬他們,沒有迴答,阿貴怕得罪他們,迴答道:“是的。”
三角臉漢子道:“你們車上裝的是什麽?是茶葉嗎?”
王鼇照舊不說話,阿貴看了看王鼇,沒有迴答。三角臉漢子又問了一句,依舊沒有人迴答。他大感顏麵掃地,立即退迴到那個首領麵前,嘰裏咕嚕地說了一通。
那個首領怒氣衝衝地趕到王鼇麵前。
王鼇這才道:“不錯,我們車子裏裝的是茶葉,是到前麵的巴庫是賣的。”
那首領說了一句,那個三角臉漢子翻譯道:“賣給我們吧。”
王鼇道:“不行,我們的這批貨已經有烏蘭人訂了。”
那首領道:“賣給我們吧,我們給你們雙倍的馬匹。”
王鼇正要拒絕,阿貴悄悄地拉著他的衣袖,示意他答應。王鼇看到那首領不耐煩的神色,以及馬隊中一個個兇神惡煞一般的大鳩人,還有那鋒利的長矛,輕輕地歎了口氣道:“好吧。”
但是等交換的時候才發現那些狡猾的大鳩人所給的雙倍的馬匹全部是老弱病殘,王鼇所購的馬匹大都賣給大虞國的軍營,這樣的馬匹不要說戰士不要,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不會。
王鼇看著那些瘦弱的馬匹,氣憤地道:“你這樣的馬匹,就是拿十倍的價格我也不換。”
那首領鐵青著臉喝道:“你想反悔?告訴你,我們大鳩人視死如歸,但是最恨那些背信棄義、不講信用的畜生。”
王鼇也是大怒:“你們這些野蠻人,強買強賣不算,還出口傷人!今天老子不做你這個生意了,阿貴,把茶葉裝好,我們走。”阿貴不敢得罪那些大鳩人,但是老板的話又不敢不聽,正在猶豫著。那些大鳩人已經鼓噪了起來,在那首領的帶領下,各拿鐵叉、長矛殺進了王鼇的商隊。阿貴連忙喊道:“各位好漢,請不要動手,我們願意賣給你們,就是再便宜一些也是無所謂。”但是那些大鳩人已經動了搶劫的念頭,哪裏還聽得進去,一個個橫衝直闖,遇人就砍,遇物就搶,一些膽大的夥計還能抵擋一下,膽小的竟嚇跑了,也有砍傷在地的。
王鼇見事已至此,隻好一咬牙,從馬上的包裹中抽出了那隨身攜帶的斧頭,和那些大鳩人拚了起來。但是這把小斧頭除了在寡婦穀發揮出奇異的作用,其他時候就和普通的斧頭沒有什麽分別。這一戰下來,因為對方人多,又非常兇悍,王鼇這邊根本就不是對手,茶葉給他們搶光了不說,馬匹也搶了不少,還有隨車帶的銀兩也給搶走了,那個大鳩人首領見己方大獲全勝,就撮唇作哨,帶領族人帶著勝利品揚長而去。
剩下王鼇這邊哭喊的哭喊,歎氣的歎氣,王鼇安慰了那些受傷的人,許諾迴去後給他撫恤,他們才安慰下來。
王鼇這一次大到烏蘭大草原,本錢損失不算,加上工人受傷的撫恤,在商隊中備用的銀子也給那些人搶走,王鼇著實心疼了好久。
這樣的情況發生了不止一次,漸漸地,王鼇對到北方做生意已經失去了信心,隻好呆在青州開了店鋪,從南方販運貨物來青州賣。不過因為最近大虞朝廷由於皇帝新立,宦官專權,朝政混亂,青州刺史又是太監一黨,在青州胡作非為,對沒有官府背景的生意人百般盤剝,再加上王鼇自己判斷失誤,在青州生意也連年失利,把他多年的積蓄損失一空。阿貴也離開他自謀生路,不過阿貴對他可是非常關心,臨走前給他介紹了一家當鋪,讓他謀生。
王鼇到了這家“蘇通”質庫。“蘇通”質庫是青州比較大的當鋪,基本上呈七排七進,原有房屋一百多間,其中有櫃房六間、客房六間、首飾房三十幾間、號房四十餘間、更房、生活用房三十多間。當鋪門口豎著高大的旗杆,建有潔白的玉石牌坊。柵欄門楣子上做了個金質的三麵牌,牌麵鏤空,鑿有蘇通等花樣,形如掛簷,叫做“雲牌”,後部嵌在門楣上,並掛上兩個幌子,非常奪目。石庫門麵外堵寫著一個楷書大“當”字,大到幾乎占了整個牆麵。王鼇在門前佇立了一會,看到這樣氣派的門麵,想到自身由一個腰纏萬貫的老板變成了一個當鋪夥計,不禁感慨萬千。一會,他走進了店堂中。當鋪門坎比一般店鋪高得多,門內擺一列大屏風,以不讓他人看見當鋪內的情況,也不讓熟人看見來典當者的窘相。
店堂裏麵高大,窗戶卻又高又小,光線晦暗,黑黝黝的由壁上,貼著一些紅紙條,上麵寫著“失票無中保不能取贖”、“蟲蛀鼠咬各聽天命”、“古玩玉器周年為滿”、“神槍戲衣一概不當”等語。店堂橫門一溜磚砌的高櫃台,差不多超過中等人一頭,隻有仰臉踮足高舉雙手,才能交貨接錢。櫃台特別高,站在櫃台前看不見櫃台上的物件,當鋪之所以用這麽高的櫃台”是為震懾那些來典當的人,使他們產生敬畏感,不敢和當鋪爭價。
一個臉皮幹淨的夥計看見王鼇走了進來就熱情地道:“這位先生,有什麽事情需要我效勞?”王鼇道:“我找一個祝朝奉。”夥計道:“他在走馬樓,你跟我來。”當下走出店堂,穿過天井,天井內有好幾口石欄的水井分布在四周,供防火用。
走馬樓是當鋪中心兩層的存箱樓,結構特別,便於防盜、防火,防火牆異常艱厚結實。走馬樓由前後兩進廳房及東西廂房組成,東西各有邊門一扇。存箱樓共有幾十間,是存放金銀首飾和貴重物品的地方,東西有寬大的巷道以使周邊的房屋同存箱樓隔開。在東西進門樓上可以看到八仙過海的磚雕,存箱樓的結構是非常獨具匠心的,這是當時青州大型當鋪的典型建築。
夥計把王鼇帶了前廳,梁上有鯉魚、蓮花等吉祥兆瑞的紋飾,中間一張八仙桌,旁邊的太師椅上坐在一個相貌堂堂的老者,敢情他就是祝朝奉了。
祝朝奉是這家當鋪的台柱子,對貨物鑒別眼力極高,古玩字畫、珠寶玉器、蘇繡寧綢,皮棉衣物樣樣精通,一眼就能作出準確判斷。不僅如此,還老於世故,與社會上各階層人物打交道,很會察言觀色,相機行事。
祝朝奉看到夥計領著王鼇進來了,頭稍微抬了一下,威嚴地道:“你就是王鼇?聽阿貴說起過你,很不錯的小夥子,不過到了這裏來一切要依照我們的規矩。”王鼇已經好久沒有聽到有人用這樣的語氣和他說話了,很有點不舒服,但是沒有辦法,人在屋簷下,哪有不低頭的。他兩手下垂,連聲道:“是,是。”祝朝奉又道:“你年紀也不小了,也有一定的經驗,讓你先去打雜,量你也不心服,再說阿貴推薦的人必定也不差,先讓你做個管事的學生吧。我們這裏的人是由學生、管事、掛牌、中班、到寫票到再到櫃台,是一個個按次序來的,有本事就升。”於是給夥計吩咐下去,讓王鼇做個協助分管包房的學生。一般當鋪的朝奉並沒有用人的權力,但是祝朝奉因為技藝精湛,深得老板敬重,所以一般夥計的去留,他還是很有說話權的。王鼇於是便在這家當鋪中安下身來,他一麵勤快地做事,一麵認真地學習當鋪總經營的技術。
這家當鋪屬於青州商中的“上賈”,資本極為雄厚,在當時激烈的商幫競爭中,他們聯合族人鄉黨集中於一地同治典業,以較低的典利排擠其他商幫而占領市場。當鋪本大,取利一分二分三分,老板信奉“居息市中”,“終歲不過什一”的典當原則,因此生意十分興隆。
“蘇通”質庫在內部管理上很有特色,主要是分工精細,製度嚴明。包括設有祝朝奉在內,“櫃台先生”有五人,他們是“蘇通”質庫的靈魂人物,負責鑒別顧客典當的貨物,評估價錢,寫票四人人,專寫當票;中班十人,有正有副,負責貨物打包;掛牌四人;學生太多了,王鼇就是其中之一。學生按能力大小依次排成序號,排名前十的學生分別協助各管事料理業務,排名靠後的學生負責跑包樓,送包取包;管事若幹人,分管包房、錢房、首飾房和賬房,人人各有所司,各司其職。王鼇因為過去也做過老板,且又有阿貴的舉薦,因此得以協助管事分管包房,不用做太多的雜事,讓他有時間來學習。“櫃台先生”收當貨物到存入包房,每經一手,各人都需認真仔細地對照驗點,一旦出了差錯,就層層追查,誰出的差錯,由誰照價賠償損失。因此做生意時,人人謹慎負責,誰也不敢打半點馬虎眼。王鼇在其中特別認真,也特別勤快,很快得到了祝朝奉的賞識,升他做了中班。而且王鼇為人低調謙虛,人緣也比較好,上下交口稱讚,說他是個好料子。隻有一個姓張的櫃台先生,其人一張大豬腰子臉,茨菰眼,脾氣比較大,據說以前加入過黑幫,店內的夥計比較怕他。他看著王鼇很是不順眼,要麽是故意找王鼇的茬,要麽就是在什麽事情上和他掣肘,王鼇因為初來乍到,人地生疏,隻好忍讓,不同他計較,隻一門心思撲在學習鑒別貨物的真假和價值上,由於他有心,慢慢地熟悉了這個行業。
“蘇通”質庫和其他的當鋪一樣,對典當取利以及滿當(典當滿期)後因顧客無力贖取而轉銷的貨物盈利,並不全由老板獨得。一般規定字畫古董,包當包銷,即由“櫃台先生”取當,滿當後無人贖取,由櫃台先生經銷,除當銀外,盈利歸“櫃台先生”所得,老板從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利錢。如果收當了假貨,虧損亦由“櫃台先生”自負。銅錫器滿當後的存留貨,則由中班經銷,盈利歸中班。其它金銀首飾以及衣類等滿當後的存留全由老板經銷,盈利歸老板所得。另外,老板還根據生意情況,獎賞夥計一定的小費。同時,業務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升入中班,中班也可以升入“櫃台先生”。隨著職位的升遷,不僅能獲得較好的待遇,而且有更多的獲取額外收入的機會。這些措施關係到夥計的切身利益,所以促使了夥計努力鑽研業務,提高鑒別貨物真假優劣的能力,也使夥計樂於為老板效力。夥計中最有悟性的當然是王鼇了,他悉心學習,技藝大為提高,他很感謝阿貴,讓他進了這麽好的一家當鋪,這麽好的一個行業,這讓他開闊了很大的眼界,現在他有了自信,要是以前有這樣的眼界,生意絕不會虧得那麽多。
這天他正在櫃台
王鼇揣摩觀察了很久,覺得製傘比較合適自己發展,青州製傘業源遠流長,青州紙傘是頗負盛名的手工業特產之一。青州製傘業屬於前店後廠的手工作坊性質,原料自購,產品自銷,實行專副結合的生產方式,和那米店的經營方式也差不多,他頗為熟悉。青州紙傘店也比較多,有“本幫”和“外地幫”之分。本幫設店多在翠屏街等比較繁華的街道,而外地幫則相對開在比較偏的地方,沒辦法,外地人怎麽可能鬥得過地頭蛇呢?王鼇稍微了解下一下後,就偷偷地跑到一家“吳有晴”紙傘店去詳細了解情況。“吳有晴”紙傘店也是青州的老字號,是一個姓吳的手工藝人開的,“吳有晴”紙傘做工精細,謹守祖傳工藝,因而能在青州傘業中獨樹一幟,經久不衰。首先是選料考究,做傘骨用的竹子,必須是越冬老竹,去其頭尾,留用中筒。雲皮紙要選用上等紙,結邊的紗要用自紡的土紗,因為土紗的吸油性好。其次是操作細嚴,蔑工都要按規格尺碼精製,傘用絲棉蓋頂層,中骨用頭發繩穿結,傘邊用士紗夾頭發繩,還要用粗絲線結邊。傘胚製成後一律集中到三伏天用生桐油連續上油三次,不準在其他季節上油。因此,吳家的老油紙傘,貨真價實,長期贏得信譽。
“吳有晴”現任紙傘店店主吳昌臨是“吳有晴”第18代傳人,他手藝精湛,為人和藹,長年穿著一件紺青色的長袍,在店內外來迴走到,一會指導最小的兒子手藝,一會招徠生意,一雙充滿世故的目光打量著在紙傘店周圍出現的每個可能購買紙傘的人。
一個穿著粗布衣服的瘦小的少年出現在了他麵前,他笑眯眯地問:“小哥,是來買傘的嗎?”
那少年正是王鼇,他小心地問:“老伯,請問你們店裏現在還招收徒工嗎?”
“哦,招啊。”吳昌臨又重新打量了一下王鼇,這個少年雖然有點單薄,但是渾身透露出一股憨厚和機靈勁兒,他打心眼裏就有三分喜歡,便笑吟吟地道:“是你要做嗎?”
王鼇點了點頭。
吳昌臨繼續道:“你以前做什麽的?”
王鼇老實地迴答:“我在豐登米店做工的。”
吳昌臨臉上露出滿意之色,道:“豐登米店的夥計是比較靠譜的。”又問:“那你為什麽又不幹了呢?”
王鼇老實地迴答:“我覺得那沒有什麽技術,我想多學點手藝。”吳昌臨點頭道:“我看你這個小家夥還是比較實在的,這樣吧,你先過來試試看。”王鼇興奮地叫了一聲:“好。”
王鼇到“吳有晴”紙傘店後,就開始給做傘的師傅做下手,一開始,掃地、倒茶,什麽也幹。“吳有晴”紙傘的手藝一般是不傳外人,做傘的師傅基本上全是姓吳,不過也有例外,要是遇到特別對店忠誠的夥計也可以傳授的。這裏和米店的情況不一樣,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工頭,王鼇學得很快。王鼇剛來的時候,吳昌臨對他還有點不放心,暫時不傳授他,但是王鼇在幹好雜工之餘,很是勤於學習,把那製傘的手藝竟也學了七大八,還給店裏提了幾條實用的建議。
一是生產綢麵花傘,這是王鼇在其他地方看到,羨其精巧適用,有意仿製,老板接受了他的這一建議,於是“吳有晴”紙傘店開創了融欣賞美和實用美於一體的新路。綢麵花傘分為雨傘和陽傘兩大類。款式多樣,有大盆邊、荷葉邊、魚齒邊、平整邊等;圖案造型有繪花、噴花、印花、貼花四種。傘麵裝飾千姿百態,有勞草奇花、才子佳人、飛禽走獸、青山綠水等等。二是製傘所用的青布從不購染好的成品,而是采購“萬年青”等老字號青白細布,再送染坊加工染色。染時須經兩道工序,即先染成藍底子,再加染成青布,三是對傘的小修理,僅收工本費,如屬質量問題則不收費。四是在靠近海邊、城外碼頭開設分店,利用地域優勢擴大“吳有晴”招牌影響。有了這幾條新舉措,“吳有晴”紙傘店生意更加興旺,吳昌臨對他更加看重,要他負責新開的店。
但是就在這時,王鼇又提出了辭工。吳昌臨不明所以,要給他加工錢,極力挽留他。王鼇不為所動,帶著他那斧頭離開了“吳有晴”紙傘店。
原來王鼇在生產綢麵花傘的過程中,因經常去采購綢布,感到綢布生意非常好做,於是他又萌生了改行的念頭。
雖然青州經營紡織品的商號增多,但多係前店後坊,一口染鍋,兩條踩石,規淩甚小,他選擇了青州最大的“萬年青”布莊,現在因為有了經驗,他去時已經很有底氣,不過照例要從最基本的雜工幹起,為了能夠掙更多的錢,他願意吃苦。經過長時間鍛煉,他練就了一身本領,對紡綢、線春一類織品可從生坯中看出好壞,能一眼報出緞類的等級和規格。他經手進貨非常認真,假冒偽劣絕不會從他手下溜過。他站櫃時,對顧客不分生意大小、成交與否,都是“百拿不厭,百問不煩”,和顏悅色,迎進送出。而且有王鼇站店,也沒有什麽小痞子過來敲詐勒索,誰要是不長眼睛,自有小斧頭去教訓。因此深得老板信任。王鼇在認真替老板幹活的時候,也利用一切機會,偷偷地積攢了不少私房錢。不過他在這個行業也沒有繼續幹下去的打算,大約一年後,他就不顧老板的熱情挽留,提著自己的那柄小斧頭,一頭紮進了青州最富盛名的“石灰窯”。
“石灰窯”的名字很土,卻是青州生產青瓷的重鎮。石灰窯位於青州郊外的石灰山上,故名石灰窯。該窯產品胎灰白,火候極大,施以豆青色釉,瑩潔透明。青州很多瓷器的器形、釉色、胎質和裝飾製作手法,都具有石灰窯的特點。
虞朝當時瓷器的格局是“南青北白”,人們普遍形成了這樣一種“白瓷類銀為美,青瓷似玉為佳”的審美風尚,青州青瓷為青瓷突出代表。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發展變化,單色釉瓷器逐漸失去活力而衰落下去,稱雄一時的青州青瓷也在不斷運用金彩、扣金邊、施褐彩等新工藝來美化產品。石灰窯正是受到這種變革的影響,發明了青瓷釉下彩、白瓷釉中桂彩的新工藝,並將之與傳統的裝飾技藝如劃花、刻花、模印、粘貼、捏塑等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王鼇就是在當時那一股創新的風潮中加入石灰窯的。石灰窯有幾個老板,有官辦的,也有民辦。王鼇在其中的一個叫景德真的老板手下。
所有和他接觸過的人,均不得不承認,王鼇在生意上、工藝上、做人上均是天才。王鼇知道自己很平凡,硬要說自己有什麽過人之處,那不過是那次雷劈之後,自己的腦子好使了一點。
他很快學會了釉下彩的做法。釉下彩的具體作法是:在化裝釉上加上一層發色料,並把化裝釉與發色料都蓋於釉下,使它們同時在高溫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燒成釉下彩。運用釉下彩進行自由描繪,有圖案、寫實、創作等,形成了釉下彩繪。
石灰窯的造型藝術、彩繪裝飾藝術,王鼇也掌握了不少。常見的動物造型,如雄壯威武的獅子,溫順安詳的綿羊,頑皮的小狗,機敏的小兔,呆笨的肥豬,漫不經心的青蛙,歡躍的小鳥等,王鼇均能來一手。
在石灰窯,王鼇已經不是單純的夥計,他和老板是合作關係。正因為石灰窯的生意很火,不少黑幫的勢力也滲透到了其中。王鼇現在經過了幾年的曆練,無論是對人,還是生意,均是有了相當的經驗。對於那些想來打他主意的黑道人物,小人物,王鼇當然是很容易擺平,勢力大一點的,王鼇也有路子,收費也不太苛刻。
王鼇對其出產的石灰窯瓷器進行了一大創新。在釉下胎體上題寫大量詩句、文字。這些詩句、文字大多反映當時的青州社會情況或抒發工匠自己的情懷,或當作產品廣告。瓷器上題詩或寫上一點警策之語,可以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更增一份美的享受。
因此王鼇經營的石灰窯以其創新、高檔和精湛的藝術,贏得了世人的偏愛,產品銷住虞國各地乃至朝鮮、烏蘭大草原,甚至穿過了草原,賣到了銀帳汗國,甚至還有人說已經賣到海外神秘的地方“海北”。
經過長時間的跌打滾爬,他已經掌握了瓷器很多精湛的技術,也積累了不少的本錢。這時的王鼇已經膽子比較大,不願為人幹活,開始尋找合適的機會自己單獨做生意。
當時青州地區的茶葉產量甚少,主要作為藥用。不過漸漸地茶的用途已從藥用轉向飲用,民間到處煮飲,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換錢取飲,以致風俗貴茶。王鼇便開始到荊州販運茶葉到青州,由於他精明能幹,很快就掙了一大筆錢,手下已經雇了十幾個夥計,他頗有點躊躇滿誌的味道。
這時朝廷開始鼓勵“茶馬互市”這種貿易方式,即用茶葉去換迴北方的戰馬,以及紡織品等。官府在全國許多地方設立了商業貨棧——迴圖務,迴圖務承擔起“茶馬互市”的中轉作用,它既是茶葉北銷的轉運站,又是茶葉的直接銷售點。茶、繒紆之類紡織品交易對象主要是蜀國地區,茶、馬交易主要對象是北方少數民族。
雖然茶葉生意很好做,但是官府抽取的稅收也比較重,精明的王鼇總是想方設法能夠逃避一些稅收,他可不想讓自己的血汗錢白白地流入那些貪官的口袋中。
這天,他和他最得力的夥計阿貴運著一批從荊州買來的上好虎井茶葉到郢州,希望能大掙一筆,然後再好好休息一下。王鼇現在雖然是老板,不用再那麽辛苦地幹活了,但是長途跋涉還是免不了的,這次到郢州,是大虞最遠的地方,再過去就是蒙蘭大草原。其實大虞到了郢州這邊的邊境地形已經是尖銳的突起,郢州已經深入了蒙蘭大草原中很遠,隻有一條狹長的地帶,四周全是茫茫的長草。
此刻他們行走在唯一的一條通道上,四周是蒼茫的一片,王鼇興奮地道:“阿貴,我們這次已經是比較遠了,不過也虛此行啊,能看到這麽壯闊的景色。”
阿貴擔心地道:“少爺,再遠了怕不妥吧。”
王鼇安慰他道:“放心吧,現在烏蘭人和我國講和,我們隻要公平交易,是不會有事的。”
忽然前麵塵土飛揚,響起一陣急劇的馬鈴聲,看樣子有一大股馬隊從這裏經過。王鼇命令手下道:“記著,我們隻和烏蘭人做生意,其他民族的人我們不做,我們隻管走路,千萬不走惹事。”夥計們答應了。因為現在烏蘭人北麵的部落大鳩人朝政混亂,那裏盜賊橫行,所以他們當然不願意和那些土匪一樣的人做生意,那些人因為價格太高或者一言不合就可能殺人放火,這樣的人當然誰也不願意和他們打交道。
但是當馬隊經過時,王鼇還是倒抽了一口涼氣。
那些人一個個剃著奇怪的發型,基本上頭上黑一塊,白一塊,黑的是濃密的頭發,白的則是光溜的頭皮,那留下來的頭發一般都很長,他們身上皮著虎豹狼皮,有的露出了肩膀,上麵刺著一個奇形怪狀的鳥頭。
阿貴喃喃道:“大鳩人,大鳩人……”
為首的一名大鳩男子毛發很長,一臉的絡腮胡子,耳朵上吊著幾個粗大的金色耳環,頭戴著氈帽,穿圓領窄袖緊身左衽長袍,緊束革帶,佩匕刀,腳蹬皮靴,神態威武。大鳩族的先人活動於烏蘭大草原的東北黑水河一帶,以狩獵遊牧為業,逐水草放牧,居無定所,所居之地氣候嚴寒,須穿皮衣取暖,因而他們用貂等皮製成皮衣,“以毛毳為衣”。現在大鳩人學會了種植桑麻,並將桑麻織成布匹,然後再製作成絲帛衣服,這比一年四季無論寒暑都穿皮衣方便多了,現在服飾和大虞國民已經沒有了太大的分別,不過服飾上仍然保有不少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
那為首的男子看到了王鼇的商隊,目光炯炯,朝著王鼇嘰裏咕嚕地大聲說了一通。王鼇聽不懂他的話,也不想和他們做生意,就沒有理睬。
跟著他對著緊跟在他身手一個穿開襟短皮衣,腰係帛帶的三角臉的漢子嘰裏咕嚕地說了一通,那個漢子點了點頭,對著自己馬揮了一鞭,拍馬趕到王鼇麵前,用大虞話問道:“我們首領問你們是不是大虞國的商人?”
王鼇不願意理睬他們,沒有迴答,阿貴怕得罪他們,迴答道:“是的。”
三角臉漢子道:“你們車上裝的是什麽?是茶葉嗎?”
王鼇照舊不說話,阿貴看了看王鼇,沒有迴答。三角臉漢子又問了一句,依舊沒有人迴答。他大感顏麵掃地,立即退迴到那個首領麵前,嘰裏咕嚕地說了一通。
那個首領怒氣衝衝地趕到王鼇麵前。
王鼇這才道:“不錯,我們車子裏裝的是茶葉,是到前麵的巴庫是賣的。”
那首領說了一句,那個三角臉漢子翻譯道:“賣給我們吧。”
王鼇道:“不行,我們的這批貨已經有烏蘭人訂了。”
那首領道:“賣給我們吧,我們給你們雙倍的馬匹。”
王鼇正要拒絕,阿貴悄悄地拉著他的衣袖,示意他答應。王鼇看到那首領不耐煩的神色,以及馬隊中一個個兇神惡煞一般的大鳩人,還有那鋒利的長矛,輕輕地歎了口氣道:“好吧。”
但是等交換的時候才發現那些狡猾的大鳩人所給的雙倍的馬匹全部是老弱病殘,王鼇所購的馬匹大都賣給大虞國的軍營,這樣的馬匹不要說戰士不要,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不會。
王鼇看著那些瘦弱的馬匹,氣憤地道:“你這樣的馬匹,就是拿十倍的價格我也不換。”
那首領鐵青著臉喝道:“你想反悔?告訴你,我們大鳩人視死如歸,但是最恨那些背信棄義、不講信用的畜生。”
王鼇也是大怒:“你們這些野蠻人,強買強賣不算,還出口傷人!今天老子不做你這個生意了,阿貴,把茶葉裝好,我們走。”阿貴不敢得罪那些大鳩人,但是老板的話又不敢不聽,正在猶豫著。那些大鳩人已經鼓噪了起來,在那首領的帶領下,各拿鐵叉、長矛殺進了王鼇的商隊。阿貴連忙喊道:“各位好漢,請不要動手,我們願意賣給你們,就是再便宜一些也是無所謂。”但是那些大鳩人已經動了搶劫的念頭,哪裏還聽得進去,一個個橫衝直闖,遇人就砍,遇物就搶,一些膽大的夥計還能抵擋一下,膽小的竟嚇跑了,也有砍傷在地的。
王鼇見事已至此,隻好一咬牙,從馬上的包裹中抽出了那隨身攜帶的斧頭,和那些大鳩人拚了起來。但是這把小斧頭除了在寡婦穀發揮出奇異的作用,其他時候就和普通的斧頭沒有什麽分別。這一戰下來,因為對方人多,又非常兇悍,王鼇這邊根本就不是對手,茶葉給他們搶光了不說,馬匹也搶了不少,還有隨車帶的銀兩也給搶走了,那個大鳩人首領見己方大獲全勝,就撮唇作哨,帶領族人帶著勝利品揚長而去。
剩下王鼇這邊哭喊的哭喊,歎氣的歎氣,王鼇安慰了那些受傷的人,許諾迴去後給他撫恤,他們才安慰下來。
王鼇這一次大到烏蘭大草原,本錢損失不算,加上工人受傷的撫恤,在商隊中備用的銀子也給那些人搶走,王鼇著實心疼了好久。
這樣的情況發生了不止一次,漸漸地,王鼇對到北方做生意已經失去了信心,隻好呆在青州開了店鋪,從南方販運貨物來青州賣。不過因為最近大虞朝廷由於皇帝新立,宦官專權,朝政混亂,青州刺史又是太監一黨,在青州胡作非為,對沒有官府背景的生意人百般盤剝,再加上王鼇自己判斷失誤,在青州生意也連年失利,把他多年的積蓄損失一空。阿貴也離開他自謀生路,不過阿貴對他可是非常關心,臨走前給他介紹了一家當鋪,讓他謀生。
王鼇到了這家“蘇通”質庫。“蘇通”質庫是青州比較大的當鋪,基本上呈七排七進,原有房屋一百多間,其中有櫃房六間、客房六間、首飾房三十幾間、號房四十餘間、更房、生活用房三十多間。當鋪門口豎著高大的旗杆,建有潔白的玉石牌坊。柵欄門楣子上做了個金質的三麵牌,牌麵鏤空,鑿有蘇通等花樣,形如掛簷,叫做“雲牌”,後部嵌在門楣上,並掛上兩個幌子,非常奪目。石庫門麵外堵寫著一個楷書大“當”字,大到幾乎占了整個牆麵。王鼇在門前佇立了一會,看到這樣氣派的門麵,想到自身由一個腰纏萬貫的老板變成了一個當鋪夥計,不禁感慨萬千。一會,他走進了店堂中。當鋪門坎比一般店鋪高得多,門內擺一列大屏風,以不讓他人看見當鋪內的情況,也不讓熟人看見來典當者的窘相。
店堂裏麵高大,窗戶卻又高又小,光線晦暗,黑黝黝的由壁上,貼著一些紅紙條,上麵寫著“失票無中保不能取贖”、“蟲蛀鼠咬各聽天命”、“古玩玉器周年為滿”、“神槍戲衣一概不當”等語。店堂橫門一溜磚砌的高櫃台,差不多超過中等人一頭,隻有仰臉踮足高舉雙手,才能交貨接錢。櫃台特別高,站在櫃台前看不見櫃台上的物件,當鋪之所以用這麽高的櫃台”是為震懾那些來典當的人,使他們產生敬畏感,不敢和當鋪爭價。
一個臉皮幹淨的夥計看見王鼇走了進來就熱情地道:“這位先生,有什麽事情需要我效勞?”王鼇道:“我找一個祝朝奉。”夥計道:“他在走馬樓,你跟我來。”當下走出店堂,穿過天井,天井內有好幾口石欄的水井分布在四周,供防火用。
走馬樓是當鋪中心兩層的存箱樓,結構特別,便於防盜、防火,防火牆異常艱厚結實。走馬樓由前後兩進廳房及東西廂房組成,東西各有邊門一扇。存箱樓共有幾十間,是存放金銀首飾和貴重物品的地方,東西有寬大的巷道以使周邊的房屋同存箱樓隔開。在東西進門樓上可以看到八仙過海的磚雕,存箱樓的結構是非常獨具匠心的,這是當時青州大型當鋪的典型建築。
夥計把王鼇帶了前廳,梁上有鯉魚、蓮花等吉祥兆瑞的紋飾,中間一張八仙桌,旁邊的太師椅上坐在一個相貌堂堂的老者,敢情他就是祝朝奉了。
祝朝奉是這家當鋪的台柱子,對貨物鑒別眼力極高,古玩字畫、珠寶玉器、蘇繡寧綢,皮棉衣物樣樣精通,一眼就能作出準確判斷。不僅如此,還老於世故,與社會上各階層人物打交道,很會察言觀色,相機行事。
祝朝奉看到夥計領著王鼇進來了,頭稍微抬了一下,威嚴地道:“你就是王鼇?聽阿貴說起過你,很不錯的小夥子,不過到了這裏來一切要依照我們的規矩。”王鼇已經好久沒有聽到有人用這樣的語氣和他說話了,很有點不舒服,但是沒有辦法,人在屋簷下,哪有不低頭的。他兩手下垂,連聲道:“是,是。”祝朝奉又道:“你年紀也不小了,也有一定的經驗,讓你先去打雜,量你也不心服,再說阿貴推薦的人必定也不差,先讓你做個管事的學生吧。我們這裏的人是由學生、管事、掛牌、中班、到寫票到再到櫃台,是一個個按次序來的,有本事就升。”於是給夥計吩咐下去,讓王鼇做個協助分管包房的學生。一般當鋪的朝奉並沒有用人的權力,但是祝朝奉因為技藝精湛,深得老板敬重,所以一般夥計的去留,他還是很有說話權的。王鼇於是便在這家當鋪中安下身來,他一麵勤快地做事,一麵認真地學習當鋪總經營的技術。
這家當鋪屬於青州商中的“上賈”,資本極為雄厚,在當時激烈的商幫競爭中,他們聯合族人鄉黨集中於一地同治典業,以較低的典利排擠其他商幫而占領市場。當鋪本大,取利一分二分三分,老板信奉“居息市中”,“終歲不過什一”的典當原則,因此生意十分興隆。
“蘇通”質庫在內部管理上很有特色,主要是分工精細,製度嚴明。包括設有祝朝奉在內,“櫃台先生”有五人,他們是“蘇通”質庫的靈魂人物,負責鑒別顧客典當的貨物,評估價錢,寫票四人人,專寫當票;中班十人,有正有副,負責貨物打包;掛牌四人;學生太多了,王鼇就是其中之一。學生按能力大小依次排成序號,排名前十的學生分別協助各管事料理業務,排名靠後的學生負責跑包樓,送包取包;管事若幹人,分管包房、錢房、首飾房和賬房,人人各有所司,各司其職。王鼇因為過去也做過老板,且又有阿貴的舉薦,因此得以協助管事分管包房,不用做太多的雜事,讓他有時間來學習。“櫃台先生”收當貨物到存入包房,每經一手,各人都需認真仔細地對照驗點,一旦出了差錯,就層層追查,誰出的差錯,由誰照價賠償損失。因此做生意時,人人謹慎負責,誰也不敢打半點馬虎眼。王鼇在其中特別認真,也特別勤快,很快得到了祝朝奉的賞識,升他做了中班。而且王鼇為人低調謙虛,人緣也比較好,上下交口稱讚,說他是個好料子。隻有一個姓張的櫃台先生,其人一張大豬腰子臉,茨菰眼,脾氣比較大,據說以前加入過黑幫,店內的夥計比較怕他。他看著王鼇很是不順眼,要麽是故意找王鼇的茬,要麽就是在什麽事情上和他掣肘,王鼇因為初來乍到,人地生疏,隻好忍讓,不同他計較,隻一門心思撲在學習鑒別貨物的真假和價值上,由於他有心,慢慢地熟悉了這個行業。
“蘇通”質庫和其他的當鋪一樣,對典當取利以及滿當(典當滿期)後因顧客無力贖取而轉銷的貨物盈利,並不全由老板獨得。一般規定字畫古董,包當包銷,即由“櫃台先生”取當,滿當後無人贖取,由櫃台先生經銷,除當銀外,盈利歸“櫃台先生”所得,老板從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利錢。如果收當了假貨,虧損亦由“櫃台先生”自負。銅錫器滿當後的存留貨,則由中班經銷,盈利歸中班。其它金銀首飾以及衣類等滿當後的存留全由老板經銷,盈利歸老板所得。另外,老板還根據生意情況,獎賞夥計一定的小費。同時,業務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升入中班,中班也可以升入“櫃台先生”。隨著職位的升遷,不僅能獲得較好的待遇,而且有更多的獲取額外收入的機會。這些措施關係到夥計的切身利益,所以促使了夥計努力鑽研業務,提高鑒別貨物真假優劣的能力,也使夥計樂於為老板效力。夥計中最有悟性的當然是王鼇了,他悉心學習,技藝大為提高,他很感謝阿貴,讓他進了這麽好的一家當鋪,這麽好的一個行業,這讓他開闊了很大的眼界,現在他有了自信,要是以前有這樣的眼界,生意絕不會虧得那麽多。
這天他正在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