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同壽你要迴上虞?為什麽?”
第二天也是個大晴天,晨曦初現,梁蕭的一聲大吼就把整個客棧都給驚動了。他的嗓門固然不小,但更重要的是他驚唿聲中的信息。
小仙師要迴上虞了!相關人等都是驚疑不定,韓應龍、孫升這樣關係密切的人更是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梁叔,你喊這麽大聲幹嘛?震得我耳朵都聾了。”劉同壽捂著耳朵抱怨道:“大會已經開完了,道觀就在上虞,我不迴去,還能去哪兒?”
“話倒沒錯,可是……”梁蕭的舌頭有點打結。
他不知道劉同壽進京的計劃,小道士口風嚴得緊,壓根就沒對別人說,韓、孫二人是自己猜的。
不過,昨天連熊大人這樣的高官都來了,要求見劉同壽的士紳排成了長龍,若是一個個見過去,見到過年都見不完。今天說不定按察使李大人和布政司王大人也會來,這麽緊要的當口,正主兒抽身而退算是個什麽事兒啊?
梁蕭很不理解。
本來早起時,看見楚楚從劉同壽的房中出來,他還想著借機取笑小道士幾句呢,結果卻驚聞了這個噩耗,他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
難道,經曆了男孩至男人的轉變之後,同壽的性格也發生了變化,連作風都變低調了?
“是啊,同壽賢弟,你何不在杭州多盤桓些時日,然後與我等一同赴京?”昨天訪客不絕,孫升還沒來得及把和韓應龍說的那番話說給劉同壽聽,不過,他相信對方會支持自己。
他的提議並非單純為他自己或劉同壽考慮,更多的是出於公心。
當下的士大夫,多半都推崇天子垂拱而治,朝臣互相監督牽製,達到內外平衡之後,然後就可以天下大治。持這個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孫升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這隻是個理想中的狀態,實行起來的難度著實不小。
首先,皇帝的自身意願就是個大問題。盡管從成祖開始,就一直有意識的放權給外朝,並建立了文淵閣,為後來的內閣大臣打下了基礎,但這並不代表,皇帝就心甘情願的當個木偶。
無論是莽撞如英宗皇帝,或是恬淡如孝宗皇帝,亦或是荒唐的先帝武宗,以及當今天子,和外朝的關係,都經曆過由蜜月期,轉變為對峙,最後演變為對抗的過程。
到底孰是孰非,孫升不敢斷言。
要說皇帝有錯,那也不可能
這麽多個皇帝,都重複著同樣的錯誤。連弘治那樣的老好人,生前都張羅著重開西廠,把責任都歸諸於皇帝,顯然不是很合理。
但士大夫們的做法應該也無可厚非,天下這麽大,沒有朝臣們分憂,皇帝就算生了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啊。而且一人計短,二人計長,集思廣益總好過獨斷乾坤,虛君在道理上是說得通的。
問題出在何處?這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孫升的觀點是,溝通上出了問題。
皇帝居於深宮之中,和外界的接觸,除了朝臣之外,就隻能通過宦官。
在傳統的讀書人當中,孫升算是比較開明的那一類,對宦官並沒有太大的偏見。他認為宦官都是身有殘疾的可憐人,把他們一概而論,全部斥為奸邪有些不厚道,但以士人們的觀點來說,這些人得誌之後,往往就會忘乎所以,進而倒行逆施。
讓他們作為皇帝跟外界溝通的橋梁,顯然不太合適,橋如果是歪的,哪怕行人再怎麽想行的直,走的正,最終也隻能是緣木求魚。
最終,張孚敬和桂萼為孫升指明了一條路。那就是投其所好的跟皇帝搞好關係,然後用私人的感情來影響皇帝,進而施行善政良法。
這些年,桂萼就是這麽做的。
他入閣時間不長,得勢的時間也短,可就是他在任的這些年當中,他憑借嘉靖的支持,完善了一條鞭法,動搖了海禁的鐵幕,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甚至提出汰員簡政的觀點……
這些征收汰員的話題雖然是朝堂上永恆的主題,每個閣臣都會張羅一番,但張、桂二人不是說說而已,他們是真的在做!若不是朝中各派不能齊心合力,爭鬥不休,說不定現在的大明,已是中興在即了。
這兩人最終沒能成功,桂萼出師未捷身先死,張孚敬孤掌難鳴,如今已是日薄西山。不過孫升堅信,這條路應該是能走得通的,尤其是當他發現了劉同壽之後。
小道士手段高超,心性更佳。
久困驟貴,卻不失赤子之心;久貧乍富,卻不戀銀錢之物;麵對權貴,毫不氣餒,反而多方設法,將對方逼得進退失據!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在孫升看來,劉同壽完全符合這個標準。
所以,小道士就成了他心目中的那個最佳人選。
他能用道術取悅皇帝,胸中又有正氣,更有獨立的主見和智謀,如果外朝再有正直之士能與之唿應,何
愁國勢不振,朝野不寧?
他的想法,跟後來的張居正很象,後者能將桂萼沒完成的一條鞭法全麵推行下去,就是因為內、外兩朝達成了共識,太後、司禮監、以及內閣的三位一體,這才牢牢控製了大明朝堂。
孫升還沒想到這麽遠,可自從對劉同壽有了一定了解之後,這個念頭就無法抑製的在他心裏生根發芽,並且快速成長起來。
如果劉同壽的預言成真,他加上韓應龍,再算上其他紹興府進士這些天然盟友,很可能會形成一股新興的潛在實力。
紹興府是心學的大本營,正直之士不少,同懷憂國憂民之心,又都受過這位小仙師的指點,很容易就能團結在一起。假以時日,必能給大明朝堂,帶來一股嶄新的氣象。
他會這麽想一點都不奇怪。
在大明官場,入閣的幾率,和科舉的名次息息相關,前三甲,尤其是狀元,兩個人當中,就能有一個入閣的,前朝名臣之中,謝遷、費宏都是狀元出身,李東陽、劉健、王鏊這些人也是三甲出身。
最典型的例子則是顧鼎臣。這位弘治十八年的狀元為官以來,很少有拿得出手的政跡,倒是詩詞歌賦做了不少,在京城風月場享譽盛名。就是這麽一個人,在官場上卻步步高升,無驚無險的奔著入閣去了。
所以,以這個規律看來,預言應驗後,韓應龍和孫升自己的仕途必然坦蕩,等他們從翰林院熬出頭,劉同壽在宮內想必也有了氣候,到時何愁大事不成?
昨晚劉同壽有些意興闌珊,他不知何故,隻當是小道士累了,此時驚聞對方要迴上虞,似有放棄之意,他也是大吃一驚。一邊勸說,他還向韓應龍打著眼色,希望對方也幫忙分說。
“同壽賢弟,你可是又有什麽想法了?”跟孫升不同,韓應龍幾乎是從最開始,就一直看著劉同壽走過來的,他對小道士的性情和風格了解更深。他相信,這少年一定有著自己的打算,至少在大方向上,不需要任何人來做提點。
“知我者,韓大哥也。”劉同壽展顏一笑。
因為身世問題,他昨天冥思苦想了半個晚上,後來又跟楚楚互訴衷腸,先是緊張,然後又徹底放鬆,一覺醒來,很多原來想不通的問題,卻是豁然開朗。
他想清楚了,在杭州等著,或者直接隨韓、孫等人赴京都不是什麽好主意,因為那很可能引起嘉靖的反感。
當年嘉靖以弱冠之年,孤身進了紫禁城,隻用了三年
時間,就掀翻了勢力龐大的楊廷和。這其中,固然有朝堂局勢本身的關係,但他能從中發現契機,然後借力打力,一舉建功,其權術手段是毋庸置疑的。
劉同壽認為,這個開門紅對嘉靖的影響應該很大,而且很深遠,在他接近五十年的皇帝生涯中,他修道的同時,也沒忘記玩弄權術。
這麽一個皇帝,他具體喜歡什麽還不好說,但他一定不喜歡自己的心思被人猜中。猜中皇帝的心思後,再用直白的方式表達出來,那就更加犯忌諱了。
劉同壽若是呆在杭州不走,或是直接去京城,就會踩到這顆雷。
到時候別說平步青雲,就算被炸得粉身碎骨也是很有可能的,別忘了,謝家的人還沒死,龍虎山也在虎視眈眈呢!
這是劉同壽歸納了嘉靖身邊之人的遭遇後,得出來的結論。
張孚敬是他最早的死黨,現在眼見著好景不長了;楊一清在大禮儀中出了大力,最後一句話說錯,就被趕迴家了;陸炳這個奶哥哥也死的不明不白;再加上受寵二十年的嚴嵩,最後也是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終其一生,嘉靖就從來沒覺得過,有什麽人對他是不可或缺的。劉同壽要是大張旗鼓的入京或者在杭州張揚,八成會被嘉靖視為恃寵而驕,然後再有什麽人借機進兩句讒言,他不死也得脫層皮。
所謂上趕子不是買賣,以退為進,願者上鉤才是王道,所以,劉同壽打算就此打道迴府。不過,這其中的道理卻不能明說。不好解釋是其一,另外,也有大不敬的嫌疑。
“……反正,再過幾個月就過年了,大冬天的去北方,多冷啊,等明年桃花開了再說吧。”隨口胡謅了幾個借口,最後劉同壽一揮手,做了總結發言。
第二天也是個大晴天,晨曦初現,梁蕭的一聲大吼就把整個客棧都給驚動了。他的嗓門固然不小,但更重要的是他驚唿聲中的信息。
小仙師要迴上虞了!相關人等都是驚疑不定,韓應龍、孫升這樣關係密切的人更是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梁叔,你喊這麽大聲幹嘛?震得我耳朵都聾了。”劉同壽捂著耳朵抱怨道:“大會已經開完了,道觀就在上虞,我不迴去,還能去哪兒?”
“話倒沒錯,可是……”梁蕭的舌頭有點打結。
他不知道劉同壽進京的計劃,小道士口風嚴得緊,壓根就沒對別人說,韓、孫二人是自己猜的。
不過,昨天連熊大人這樣的高官都來了,要求見劉同壽的士紳排成了長龍,若是一個個見過去,見到過年都見不完。今天說不定按察使李大人和布政司王大人也會來,這麽緊要的當口,正主兒抽身而退算是個什麽事兒啊?
梁蕭很不理解。
本來早起時,看見楚楚從劉同壽的房中出來,他還想著借機取笑小道士幾句呢,結果卻驚聞了這個噩耗,他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
難道,經曆了男孩至男人的轉變之後,同壽的性格也發生了變化,連作風都變低調了?
“是啊,同壽賢弟,你何不在杭州多盤桓些時日,然後與我等一同赴京?”昨天訪客不絕,孫升還沒來得及把和韓應龍說的那番話說給劉同壽聽,不過,他相信對方會支持自己。
他的提議並非單純為他自己或劉同壽考慮,更多的是出於公心。
當下的士大夫,多半都推崇天子垂拱而治,朝臣互相監督牽製,達到內外平衡之後,然後就可以天下大治。持這個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孫升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這隻是個理想中的狀態,實行起來的難度著實不小。
首先,皇帝的自身意願就是個大問題。盡管從成祖開始,就一直有意識的放權給外朝,並建立了文淵閣,為後來的內閣大臣打下了基礎,但這並不代表,皇帝就心甘情願的當個木偶。
無論是莽撞如英宗皇帝,或是恬淡如孝宗皇帝,亦或是荒唐的先帝武宗,以及當今天子,和外朝的關係,都經曆過由蜜月期,轉變為對峙,最後演變為對抗的過程。
到底孰是孰非,孫升不敢斷言。
要說皇帝有錯,那也不可能
這麽多個皇帝,都重複著同樣的錯誤。連弘治那樣的老好人,生前都張羅著重開西廠,把責任都歸諸於皇帝,顯然不是很合理。
但士大夫們的做法應該也無可厚非,天下這麽大,沒有朝臣們分憂,皇帝就算生了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啊。而且一人計短,二人計長,集思廣益總好過獨斷乾坤,虛君在道理上是說得通的。
問題出在何處?這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孫升的觀點是,溝通上出了問題。
皇帝居於深宮之中,和外界的接觸,除了朝臣之外,就隻能通過宦官。
在傳統的讀書人當中,孫升算是比較開明的那一類,對宦官並沒有太大的偏見。他認為宦官都是身有殘疾的可憐人,把他們一概而論,全部斥為奸邪有些不厚道,但以士人們的觀點來說,這些人得誌之後,往往就會忘乎所以,進而倒行逆施。
讓他們作為皇帝跟外界溝通的橋梁,顯然不太合適,橋如果是歪的,哪怕行人再怎麽想行的直,走的正,最終也隻能是緣木求魚。
最終,張孚敬和桂萼為孫升指明了一條路。那就是投其所好的跟皇帝搞好關係,然後用私人的感情來影響皇帝,進而施行善政良法。
這些年,桂萼就是這麽做的。
他入閣時間不長,得勢的時間也短,可就是他在任的這些年當中,他憑借嘉靖的支持,完善了一條鞭法,動搖了海禁的鐵幕,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甚至提出汰員簡政的觀點……
這些征收汰員的話題雖然是朝堂上永恆的主題,每個閣臣都會張羅一番,但張、桂二人不是說說而已,他們是真的在做!若不是朝中各派不能齊心合力,爭鬥不休,說不定現在的大明,已是中興在即了。
這兩人最終沒能成功,桂萼出師未捷身先死,張孚敬孤掌難鳴,如今已是日薄西山。不過孫升堅信,這條路應該是能走得通的,尤其是當他發現了劉同壽之後。
小道士手段高超,心性更佳。
久困驟貴,卻不失赤子之心;久貧乍富,卻不戀銀錢之物;麵對權貴,毫不氣餒,反而多方設法,將對方逼得進退失據!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在孫升看來,劉同壽完全符合這個標準。
所以,小道士就成了他心目中的那個最佳人選。
他能用道術取悅皇帝,胸中又有正氣,更有獨立的主見和智謀,如果外朝再有正直之士能與之唿應,何
愁國勢不振,朝野不寧?
他的想法,跟後來的張居正很象,後者能將桂萼沒完成的一條鞭法全麵推行下去,就是因為內、外兩朝達成了共識,太後、司禮監、以及內閣的三位一體,這才牢牢控製了大明朝堂。
孫升還沒想到這麽遠,可自從對劉同壽有了一定了解之後,這個念頭就無法抑製的在他心裏生根發芽,並且快速成長起來。
如果劉同壽的預言成真,他加上韓應龍,再算上其他紹興府進士這些天然盟友,很可能會形成一股新興的潛在實力。
紹興府是心學的大本營,正直之士不少,同懷憂國憂民之心,又都受過這位小仙師的指點,很容易就能團結在一起。假以時日,必能給大明朝堂,帶來一股嶄新的氣象。
他會這麽想一點都不奇怪。
在大明官場,入閣的幾率,和科舉的名次息息相關,前三甲,尤其是狀元,兩個人當中,就能有一個入閣的,前朝名臣之中,謝遷、費宏都是狀元出身,李東陽、劉健、王鏊這些人也是三甲出身。
最典型的例子則是顧鼎臣。這位弘治十八年的狀元為官以來,很少有拿得出手的政跡,倒是詩詞歌賦做了不少,在京城風月場享譽盛名。就是這麽一個人,在官場上卻步步高升,無驚無險的奔著入閣去了。
所以,以這個規律看來,預言應驗後,韓應龍和孫升自己的仕途必然坦蕩,等他們從翰林院熬出頭,劉同壽在宮內想必也有了氣候,到時何愁大事不成?
昨晚劉同壽有些意興闌珊,他不知何故,隻當是小道士累了,此時驚聞對方要迴上虞,似有放棄之意,他也是大吃一驚。一邊勸說,他還向韓應龍打著眼色,希望對方也幫忙分說。
“同壽賢弟,你可是又有什麽想法了?”跟孫升不同,韓應龍幾乎是從最開始,就一直看著劉同壽走過來的,他對小道士的性情和風格了解更深。他相信,這少年一定有著自己的打算,至少在大方向上,不需要任何人來做提點。
“知我者,韓大哥也。”劉同壽展顏一笑。
因為身世問題,他昨天冥思苦想了半個晚上,後來又跟楚楚互訴衷腸,先是緊張,然後又徹底放鬆,一覺醒來,很多原來想不通的問題,卻是豁然開朗。
他想清楚了,在杭州等著,或者直接隨韓、孫等人赴京都不是什麽好主意,因為那很可能引起嘉靖的反感。
當年嘉靖以弱冠之年,孤身進了紫禁城,隻用了三年
時間,就掀翻了勢力龐大的楊廷和。這其中,固然有朝堂局勢本身的關係,但他能從中發現契機,然後借力打力,一舉建功,其權術手段是毋庸置疑的。
劉同壽認為,這個開門紅對嘉靖的影響應該很大,而且很深遠,在他接近五十年的皇帝生涯中,他修道的同時,也沒忘記玩弄權術。
這麽一個皇帝,他具體喜歡什麽還不好說,但他一定不喜歡自己的心思被人猜中。猜中皇帝的心思後,再用直白的方式表達出來,那就更加犯忌諱了。
劉同壽若是呆在杭州不走,或是直接去京城,就會踩到這顆雷。
到時候別說平步青雲,就算被炸得粉身碎骨也是很有可能的,別忘了,謝家的人還沒死,龍虎山也在虎視眈眈呢!
這是劉同壽歸納了嘉靖身邊之人的遭遇後,得出來的結論。
張孚敬是他最早的死黨,現在眼見著好景不長了;楊一清在大禮儀中出了大力,最後一句話說錯,就被趕迴家了;陸炳這個奶哥哥也死的不明不白;再加上受寵二十年的嚴嵩,最後也是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終其一生,嘉靖就從來沒覺得過,有什麽人對他是不可或缺的。劉同壽要是大張旗鼓的入京或者在杭州張揚,八成會被嘉靖視為恃寵而驕,然後再有什麽人借機進兩句讒言,他不死也得脫層皮。
所謂上趕子不是買賣,以退為進,願者上鉤才是王道,所以,劉同壽打算就此打道迴府。不過,這其中的道理卻不能明說。不好解釋是其一,另外,也有大不敬的嫌疑。
“……反正,再過幾個月就過年了,大冬天的去北方,多冷啊,等明年桃花開了再說吧。”隨口胡謅了幾個借口,最後劉同壽一揮手,做了總結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