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西方世界,就算他們將他們最精湛的船隻拉出來,和眼前這艘寶船相比,就像是一個鞋盒和一棟高樓大廈的相比一樣。


    還真的不是說陳鬆埋汰他們,在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造船技術也就是在大明這裏。


    這片土地上的造船技術,一直獨步世界,大明之時,造船技術到達了頂峰。


    陳鬆看著眼前的這座寶船,眼睛當中滿是興奮的光芒。


    “這艘寶船現在已經完工,要不了多久,就能夠送到鬆江府市舶司那裏去。


    到了那個時候,等湯和將操控戰船的水師將士訓練出來,讓整個海麵上將會鋪滿大明的船隻。什麽陳祖義,不過是一個下三濫的地痞流氓罷了。”


    朱元璋的臉上滿是冷笑,陳祖義這個家夥已經困擾他很長時間,如果能夠將陳祖義這個家夥處理,那麽泉州府以及廣州府市舶司,將會重新煥發生機。


    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算比不上鬆江府市舶司,也要比之前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這可是白花花的銀子,老朱家的本性就是愛錢,這兩個市舶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跟在陳鬆身後的鄭和,他看著船塢上的寶船,眼睛都直了。


    他甚至都忘記了走路,直到陳鬆和朱元璋走出去老遠,他這才反應過來。


    他又小跑著,急忙跟著陳鬆的身後,往前走去。


    朱元璋的雙手背在身後,一邊往前走著,一邊說著:“之前,湯和將他製定出來的水師操練大典,呈送了上來,俺已經看過了,非常的不錯。


    俺之前聽他說過,他說這會典,你之前幫他潤色過,想的應該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對了,那個俞敏,真的有那麽厲害嗎?雖然俺知道他這個人,但怎麽說呢,俺並沒有見過他,再說了,這次可是水師不同於其他的東西,規模龐大,他真的能行嗎?”


    朱元璋側過身子,一臉疑惑的看著陳鬆。


    朱元璋當然知道俞敏這個人,之前還是陳鬆說給朱元璋。


    但那個時候的鬆江府市舶司,不過是小打小鬧,就算現在大明海防司的規模已經很大了,但和大明水師相比,就像是一個小孩和壯漢一樣。


    朱元璋在大明水師上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大明水師容不得有一星半點的失誤。


    不然的話,朱元璋也不會將湯和拉出來,前來統領此事。


    “陛下,此人絕對能行,臣敢用臣的名譽擔保,如果此人不行的話,任憑陛下隨意處置!”陳鬆一本正經的說道。


    對於陳鬆舉薦的人,朱元璋大部分都是持相信態度的。


    這次的事情事關重大,所以朱元璋能有一些疑慮,也非常正常。


    不知不覺間,幾人已經來到了這艘巨大寶船下麵。


    站在這艘寶船下麵,才能知道這艘寶船到底有多大。


    抬頭望去,就像是一棟高樓橫在自己的麵前一樣。


    陳鬆不停地歎氣,這是因為太過興奮。


    後世的時候,當陳鬆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寶船這種巨大船之時,陳鬆不是很相信。


    用木頭做的,而且體積還如此巨大,確實很難讓人信服。


    但隨著後來知道的越多,陳鬆的這種疑惑也漸漸的消失。


    現在當他看到這種巨大的船隻時,他再一次,被這種船隻驚駭到了。


    如果依靠著這種船隻,想要殖民海外,並不是一件難事。


    當年曆史上,鄭和下西洋,前前後後持續了那麽長的時間,並沒有進行海外殖民,這是一件非常讓人惋惜的事。


    如果大明王朝能夠在那個時候就開始殖民海外,那麽大明王朝就會擁有取之不竭的財富,擁有了這些財富,大明又怎麽可能會財政破產呢?


    陳鬆看了看眼前這艘巨大的寶船,目光又放在了鄭和的身上。


    “到時候,你就開著寶船,殖民海外吧,這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所以從今天開始,每天都必須要認真學習!”


    陳鬆暗暗下定了決心,從今往後,要加大對鄭和的教導。


    “一個鄭和顯然不行,過幾天去一趟新學學堂,弄一次考試,挑選幾十個學生,和鄭和一起學習這些知識。


    下西洋,規模就一定要大。不大,又怎麽能大規模的撈錢呢?”


    陳鬆的心裏不斷地構思著,構思著以後的計劃。


    “常青啊,你說這樣的寶船,總共要建多少艘合適?這一艘寶船的花費可不小,前前後後加上木料以及給工匠開出的工錢,一艘寶船差不多要兩萬多兩白銀。


    錢倒不是最重要的,如今有鬆江府市舶司,建造寶船的錢,是完全夠用的。但建造寶船的木料,這才是大頭。


    盡管當年,俺在金陵城外讓人營造了一批,專門用於建造寶船的木料林場,但這些東西消耗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恐怕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夠將這些物料全部消耗完畢。


    一旦這些木料全部消耗完畢,那麽朝廷就沒有新的寶船。你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讓朝廷一直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朱元璋看著陳鬆,一點的期待,他非常想從陳鬆的口中,聽到有用的東西。


    寶船雖然很大,但它畢竟是木質結構,木質結構就影響了它的上限。


    陳鬆夢寐以求的就是鐵甲艦,但以現在明朝的技術,想要在有生之年見到鐵甲艦,還是有些困難的。


    但也不是說,就一定沒有辦法實現。


    如果陳鬆能夠將醫院裏麵的那些東西,想盡辦法弄出來,還是能夠製造出鐵甲艦的。


    但那些東西,如果沒有建設的基礎,那麽就是水上浮萍,盡管能夠擁有一時的輝煌,當輝煌落幕之後,迎來的隻會是無盡的黑暗。


    “難道陛下沒有想過,使用別的材料建造船隻嗎?比如說,用鋼鐵來製造?”陳鬆一臉平靜地看著朱元璋。


    如果不是因為陳鬆那平靜的樣子,朱元璋甚至還以為陳鬆是在說笑。


    鋼鐵怎麽能夠建造船隻呢?這是超出常理的事,在朱元璋的印象當中,鋼鐵在水上,根本就浮不起來,既然鋼鐵浮不起來,那又怎麽能夠用來建造船隻?


    “你是認真的?鋼鐵又怎麽能夠建造船隻呢?”朱元璋反問道。


    “陛下,用鋼鐵建造船隻並不是不可能。用鋼鐵建造船隻最大的困難,不是讓船隻在海麵上浮起來,而是船隻的動力。


    普通的船隻,動力基本上來自於風,風對船隻的航行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有時候風太大又或者太小,又或者方向不對,都會影響船隻的航行。


    如果能夠將船隻動力問題解決,那麽就能夠建造鐵甲艦。”陳鬆一本正經的解釋。


    陳鬆壓根就沒有想過,僅僅通過一次解釋,就能夠讓朱元璋接受。


    但提前給朱元璋灌灌耳音,讓他知道有這麽個東西,也總歸是好的。


    朱元璋吸了一口冷氣,他實在沒有想到,陳鬆的思維竟然會如此發散。


    陳鬆所說的這些東西,朱元璋之前壓根就沒有想過,別說是朱元璋了,恐怕從古到今,都沒有多少人有過這樣的想法。


    “算了,這件事情我就不想了,以後你自己慢慢琢磨吧,要是真的能行,那你就慢慢試吧。”朱元璋擺了擺手,不再糾結這個話題。


    朱元璋帶著陳鬆,又在其他的船塢上轉了一遍。


    其他的那些船塢上,也都停著正在修建當中的寶船。


    這些寶船體積有大有小,體積最小的,也在三千五百料左右,如果將這些船隻全部拉到鬆江府市舶司,陳鬆可以肯定,以目前鬆江府所修建的那些碼頭,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在這裏轉了沒多久,朱元璋帶著陳鬆迴去了。


    ……


    當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時,幾匹快馬出現在金陵城外。


    當城門打開的瞬間,騎著快馬的騎士從城門當中衝過,朝著皇宮方向而去。


    騎戰馬的這些人並不是別人,正是遠在鬆江府的俞敏等人。


    那天朱元璋迴去之後,就往鬆江府發了一道命令,讓俞敏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進京。


    朱元璋就大明水師,和湯和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談論。


    在這期間,朱元璋還讓人將俞敏的履曆拿了過來。


    俞敏的履曆非常好看,上麵基本上都是自從他擔任大明海防司之後的戰事情況。


    從他擔任開始,俞敏經曆過大小海戰五十七場。


    四十六勝,十一次去而複返。


    對於俞敏來說,隻要是他出動,就沒有打不贏的海戰。


    但有些時候,流竄在海麵上的那些倭寇知道俞敏的要來,所以就提前逃之夭夭。


    那時一次去而複返,就是因為等到俞敏趕到目的地時,倭寇提前跑了。


    也就是說,除了這些特殊原因之外,俞敏正執掌大明海防司以來,就沒有打過敗仗。


    這樣的履曆,在朱元璋的眼睛當中,幾乎可以被稱為神跡。


    就算是徐達,湯和他們,也不敢說他們這輩子從來沒有倒過敗仗。


    盡管俞敏沒有辦法和湯和徐達相比,但也象征了很多。


    朱元璋和俞敏,兩人在談論之後,都有了一個共同認識,那就是這個俞敏,是一個可以委以重任的大將之才。


    沒有多長時間,俞敏來到了距離皇宮不遠的地方。


    最後的這段距離,雖然說也不是很近,但因為隻能下馬步行。


    他去的第一個地方並不是皇宮,而是五軍都督府。


    名義上,大明海防司,歸五軍都督府管轄。


    在五軍都督府點了名字之後,俞敏在五軍都督府的官員帶領之下,來到了皇宮外麵。


    然後有專門的侍衛,帶著俞敏去了禦書房。


    走進禦書房之後,一麵三叩九拜。


    這是俞敏第一次麵見朱元璋,別提有多麽激動了。


    在君權神授的明朝,像俞敏這樣的官員,幾乎是很難麵見到朱元璋的。


    有些時候,當某些小官能夠見到皇帝時,都可以作為這輩子的吹噓資本了,更別說是現在的俞敏了。


    朱元璋坐在上麵,一臉笑容的看著站在下麵的俞敏。


    “愛卿啊,這次讓你進京,你可知道是為了什麽事情啊?”朱元璋一臉和煦的問道。


    對於這種有本事,有能力且忠心的臣子,朱元璋基本上都會好好對待。


    俞敏有些拘謹,他本來會以為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威嚴的皇帝,可沒有想到,此時看起來就如此的隨和。


    “陛下,臣隻知道陛下讓臣進京,並不知道陛下讓臣到底要幹什麽。


    臣是陛下的臣子,陛下讓臣幹什麽臣就幹什麽,絕無二言!”


    說完話,俞敏恭恭敬敬的朝著朱元璋再次行了一禮。


    朱元璋就像是丈母娘看女婿一樣,越看越開心。


    “說得好,如今朝廷就需要你這樣的有為之才。這次將你調到京城來,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給你。


    俺打算成立一個大明水師,主將由湯和統領,就是當今信國公。至於你,你就作為他的副手,負責配合他,訓練好大明水師。”朱元璋那洪亮的聲音在禦書房當中不斷的響起。


    俞敏被朱元璋的這番話嚇了一跳,就好像是一個天降的金餡餅砸在了俞敏的身上一樣。


    大明海防司雖然很重要,但地位一直不高。


    大明水師雖然還未組建,但由信國公親自統領,規模肯定不小,地位肯定不低。


    自己隻是一個小小的大明海防司將領,現在突然成了大明水師的副手,這中間的地位以及品階的跨越,幾乎可以用一句不可思議來形容。


    俞敏二話沒說,跪在地上,便開始謝主隆恩。


    朱元璋讓他站了起來,吩咐了一些事情之後,就讓他離開了。


    具體的事情,將會由湯和詳細的告訴他,朱元璋隻負責一個掌總,不需要什麽事情都親自去做。


    俞敏告了幾聲謝,後退著走出了禦書房。


    看著天上的太陽,俞敏長出一口氣,臉上多了不少的振奮。


    俗話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隻要是個人,都逃不過功利場,俞敏也是一樣,能升官能被朱元璋重視,當然最好不過。


    這也並不是說,俞敏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這隻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


    再說了,誰不希望自己被皇帝重視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武年間小神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數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數沙人並收藏洪武年間小神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