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的,陳鬆是真的不相信,一個隻有七八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


    要是沒有人教的話,估計這個半大的孩子,恐怕壓根就不知道這幾個字是什麽意思。


    “你確定這不是你亂解釋的?這麽大的孩子,又如何能明白這幾句話的含義?”陳鬆一臉不相信的看著林朗。


    林朗急忙解釋:“侯爺,屬下真的沒有胡亂解釋,至於為啥這個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估計,應該是他們的父母教給他們的吧。


    柳樹裏的牧民,以前基本上都是沒有牛羊的奴隸。是咱們大明給他們分發了牛羊,給了他們活路,估計他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感謝吧!”


    林朗說的非常正確,正是因為這些原因。


    他們不是明人不假,可他們以前生活的日子,簡直就不是人生活的,不僅窮,還吃不飽飯,和現在簡直天差地別。


    對這些底層人來說,誰能讓他們活得好,活得體麵,誰就是萬歲。


    雖然林朗這話聽起來有些魔幻,可也不是沒有一丁點的可信度。


    因為語言不通,所以陳鬆就沒有和這孩子攀談,接著往前走。


    “這家就隻有一個孩子嗎?都不害怕出現什麽問題?”陳鬆迴過頭,看了一眼在門口玩耍的孩子,有些擔心。


    林朗搖搖頭,說道:“大人,您這完全是多慮了,這裏不是內地,這裏地廣人稀,人口加起來也就那麽幾百人。


    拍花子這種,來這裏,不劃算,就算把這半大的孩子帶走,能不能帶出草原還兩說。


    尋常人就算有地圖,也不一定能找對方向。拍花子這種人,來了,也出不去,不值當。


    至於被野狼叼走,這更不可能了。每年開春,都會組織人手打狼,在如今的柳樹裏,野狼的數量已經很少了!”


    能將柳樹裏治理的井井有條,林朗也算有本事。


    陳鬆不停的點著頭,“不錯,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看了看天上即將下落的太陽,陳鬆看向林朗:“天馬上就要黑了,隨便找個地方先將就一晚吧。其他的事情,明天再說吧!”


    林朗聽陳鬆要休息,連忙就去安排。


    對於林朗的熱心,陳鬆不會拒絕。不是說陳鬆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隻是有些事情,不可避免。


    陳鬆對住的地方沒有多少要求,隻要能將就一晚就行。


    沒多久,林朗去而複返。


    迴到陳鬆這裏,帶著陳鬆去了一個距離此處不遠的土房子。


    說是土房子,其實就是大一點的地窩子。


    數量還不少,零零星星有十來個,就這樣排列在草原上。


    林朗帶著陳鬆走進了一個最大的土房子中,剛一走進,視野一下子就暗了下來。


    土房子裏麵沒有什麽多餘的東西,就一塊光禿禿的木板擺在地上,顯然是一張床鋪。


    土房子中間的地上,有一團黑色的印記,肯定是之前燒火留下來的。


    這土房子沒有窗戶,要是把門關上的話,裏麵伸手不見五指。


    林朗站在陳鬆身後,耐心的解釋著:“這土房子是我剛剛到任時修建的。


    柳樹裏丁口不多,可居住很散。有時候,要是巡視一遍,要走很遠的路,花費很長的時間。


    攜帶營帳不太方便,所以就每隔一段距離,修建了這些東西。


    這些土房子放牧的牧民們也可以使用,也算是方便了牧民。”


    林朗的這個辦法確實不錯,修建這些土房子可能當時會花費大量的力氣,但從長遠來看,還是不錯的,收益還是比較高的。


    草原上木柴稀少,生火的燃料基本上都是牛糞馬糞等動物糞便。


    這些東西撿迴來之後,堆放在露天地裏,經過發酵,風幹,最後會留下一堆堆纖維素絡合物。


    這些纖維素絡合物,就是上好的燃料。


    這些土房子附近有幾個很大的土坑,這些土坑中,就存放著這些燃料。


    夏季,土房子裏倒是不用生火,可總要吃飯。


    要是在土房子中生火做飯的話,會有些悶熱,所以就放在了外麵。


    夜幕籠罩四野,一堆堆火出現在這些土房子外麵。


    火堆上架著幾個鐵鍋,裏麵煮著一些土豆塊和肉幹。


    味道沒有多少鮮美,出鍋時撒上一點點鹽,就這麽吃。


    草原環境就這樣,這樣飯菜,對於牧民來說已經很好了。


    普通牧民哪裏能吃得起肉?不過是養的牛羊馬產的奶,製成的奶製品罷了。


    以前,草原缺少吃的,所以就隻能南下。


    現在,這些牧民歸大明管轄,也不用害怕挨餓的問題。


    陳鬆坐在火堆旁,耳朵邊的野蚊子嗡嗡叫,端著碗,大口的吃著。


    吃完飯,喝碗湯,放下了碗。


    林朗坐在陳鬆的對麵,說道:“這些牧民們歸順的時間說來也不是很長,去年冬天,草原還給這些牧民們調來了大量的糧食。


    一次兩次還行,可要是持久下去,恐怕會出問題啊!”


    陳鬆沒有在意,對於這個問題,他早有解決之法。


    “陛下派我來,就是想讓我解決這件事情。這事也不是什麽難事,我心裏已經有了決斷!”陳鬆笑著說道。


    睡覺的時候,陳鬆在床邊放了幾盤點燃的蚊香,身上還抹了風油精。


    可就算如此,依舊有不怕死的蚊子,瘋狂的叮陳鬆。


    睡到半夜,起來和蚊子搏鬥,後半夜時,人困了,蚊子也累了,雙雙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陳鬆接著趕路。


    在林朗的帶領下,陳鬆巡查了柳樹裏的環境以及地勢。


    柳樹裏的環境不錯,距離北平府不遠,騎馬的話,最快一天就能到。


    這裏有河流,而且土質也比較好,比那些沙漠化的土壤強的太多,是一個適合建城的地方。


    不過,陳鬆可不會直接在這裏建城。


    朱元璋先前的時候,防這些人就像是防賊一樣,這才剛剛歸順沒多久,又怎麽可能會建城呢?


    再說了,建城是一件非常消耗時間和金錢的事。


    違背市場經濟的任何行為,都無法走遠。


    在陳鬆的計劃裏,先建立一個以貿易為主的貿易點,附近的牧民,以及大明的商人,都可以來這裏進行貿易。


    這裏有人貿易,就有了稅收,百姓們就能掙錢。


    有了穩定的收入,就想有穩定的生活。那個時候,就算朝廷不管,這裏的人也會自發的進行建城。


    建城,工人們是有收入的,這些工人們的收入,又會投入消費當中,朝廷又能進行稅收。


    百姓們有了活幹,朝廷有了稅收,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這可要比朝廷直接讓築城好得多。


    不過,想要完成這件事情,還有一個難題擺在陳鬆的麵前。


    那就是,明朝的戶籍製度。


    築城要的是工匠,這是個技術活,要是不放開戶籍製度,在明初,靠一群普通人來建造一座城池,簡直就是做夢。


    很早的時候,陳鬆以新學學堂為由,對金陵的工匠進行了招收。讓金陵的工匠們,戶籍身份有了很大的改變。


    可那僅限於金陵,在交通和貿易都不發達的明朝,建造城池,隻能通過服勞役的方式來進行。


    建造城池本來消耗巨大,這要是再給工匠們發工錢,靠著農業稅的那點錢,早晚要破產。


    可現在不同,現在有市舶司,有金礦,有了足夠的原始資本,隻需要加以推動,就能將這盤水推活。


    在推活這盤水之前,要先對明朝的戶籍製度進行改變。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先將這邊的所有情況弄清楚之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況且,要是有其他更合適的地方,也不一定非要在柳樹裏這裏建造貿易點。


    出了柳樹裏,陳鬆又去了其他的幾個裏,將周圍的裏都轉悠一遍之後,陳鬆覺得,還是在柳樹裏修建貿易點最為合適。


    半個月後,陳鬆帶著人又迴到了柳樹裏。


    林朗再次見到陳鬆時,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陳鬆選擇了柳樹裏最中心位置,這裏地勢平緩,麵積較大,附近還有一條小河,用來建造貿易點最合適不過。


    地方是有了,但想要將貿易點搞起來,卻不太容易。


    在柳樹裏這裏逗留了幾天,繪製了簡單的構造圖,陳鬆帶著人去了最近地方的北平府。


    如今的北平府,正是大興土木之時。


    北方草原敵情已經被解決的差不多了,朱元璋也可以安穩大膽的往北平府移民了。


    老朱是個傳統人,盡管對外族人很寬容,可也不是爛好人。


    唐朝時的禍亂過去才多少年,不得不防。所以,必須要往北平移民。


    北方常年戰亂,人口銳減,老朱移山西、湖廣之民,充斥北平一帶。


    這些人來了,就要有住的地方,所以就要對北平府進行擴建。


    老朱在北平府的擴建上,還是比較保守,采用了征發徭役的方式。


    朱元璋賜陳鬆便宜行事之權,搞一些工匠,還是可以的。


    陳鬆來到北平府後,在這裏待了差不多少半個月。


    半個月之後,陳鬆帶著弄來的幾十個工匠,以及從北平府水泥廠購買的水泥北上柳樹裏。


    城,可以緩一緩再蓋,但貿易點,一丁點都不能延緩。


    至於來這裏貿易的商人,那還不簡單,直接報奏朱元璋,讓他從工商管理總衙門中調一批過來。


    陳鬆之前弄的這個衙門,不就是為了方便發展商業嗎?


    當然了,為了吸引商人來此貿易,還要在這裏建造大明錢莊。


    目前,陳鬆打算先在邊境這裏隻建造一個貿易點。


    還是那句話,一口吃不了胖子,先慢慢著試探著來,急不得。


    金秋九月,貿易點如期完工。


    在一個月前,陳鬆給老朱上了一封奏折,讓他弄一些商人過來。


    老朱是一個務實的人,在收到陳鬆的奏折之後,就立馬弄了一些商人過去。


    如今,這些商人已經到位。


    貿易點這裏修建有大量的商鋪和倉庫,這些商人帶來的東西,自然有地方存放。


    貿易點的店鋪倉庫,今年會免費提供給商人使用,明年開始,就會收取租金。


    管理貿易點的人,陳鬆讓林朗來做。


    他會精通語言,在這裏幹的好,對大明也忠心,非常適合。


    柳樹裏建立貿易點的消息,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了歸順的這些部落。


    一時間,這些牧民們都沸騰了。


    沒有在草原上生活過,根本無法明白貿易點對於草原部落來說有多重要。


    嘉靖時期,俺答入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大明不開放互市。


    大明不開放互市,對大明來說,完全沒有影響,可對常年遭災,生活不穩定的草原來說,那是要命的。


    金秋九月裏,各個部落的牧民都開始往這裏趕,他們趕著牛羊,帶著毛氈,朝著柳樹裏而來。


    九月過去,距離冬天就不剩幾天了。要屯好過冬的物資,事關生存大計,可馬虎不得。


    陳鬆早已經料到貿易點的建成,會有很多人光顧,所以從北平調了一些兵馬,維持紀律。


    ……


    “從那弦子的一端生出美妙的樂曲嗬!


    從你的內心裏傾吐出溫存細語嗬!


    想起了你的聰明智慧,啊!”


    遠處傳來陣陣歌聲和馬頭琴聲,一個膚色黝黑的中年男人坐在馬背上,拉著馬頭琴,唱著歌。


    他的三個兒子跟在他的身後,驅趕著一群羊。


    中年男人唱著歡快的歌謠,朝著柳樹裏方向趕去。


    他的小兒子隻有十二三歲那麽大,可已經是一個優秀的牧羊人了。


    小兒子來到中年人的身旁,笑眯眯的問道:“阿布,咱們距離柳樹裏還有多遠啊?


    我聽說,那裏有好吃的糖葫蘆,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東西!”


    中年人放下手中的馬頭琴,將其掛在馬背上,笑道:“快的話,後天就能到。柳樹裏互市,可是皇帝的恩典,去了那裏,可不能胡來。


    至於糖葫蘆,雖然我沒吃過,但聽人說過,味道可甜可甜了。咱們賣了羊,買了足夠的糧食,就給你們兄弟幾個,一人買一串吃吃。


    對了,還要給你們的額吉買上幾條中原的首飾,那首飾可好看了。以前在頭人那裏見到過,他們那個時候南下……”


    說到這裏,中年人不說話了,又迅速的轉移話題。


    “嗐,這些事都過去了,那些頭人也不是好東西,那個時候你還出生,咱們過的太慘了。


    我的一個哥哥,就因為放牧時跑丟了一隻羊,被頭人綁在柱子上打,給活活打死了。


    頭人有好幾千頭羊,可和咱們沒啥關係,咱們都隻是奴隸。


    現在不一樣了,這些羊,都是咱們的了!”


    中年人迴頭看了一眼身後的羊群,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武年間小神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數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數沙人並收藏洪武年間小神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