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王誌奎疼得全身發抖,說話牙齒在打架,“這大同鎮上上下下,都在霸占軍田!”


    “臣最開始來,也不願意,是張宗衡!還有魏中雲!對!還有魏中雲,當年兵部的官員和五軍都督府上上下下的勳貴,全部都在霸占軍田,他們把軍田瓜分得幹幹淨淨!”


    “他們還強迫軍戶做苦力,家的門壞了,房子要蓋瓦片,鋤草,能讓他們做的全部讓他們做!”


    “陛下,非臣一人如此,臣隻是一個六品小官,臣若不如此,便做不得這官!”


    他雖然在發抖,但是事關生死,他語速飛快:“臣也想精忠報國,臣是萬曆四十年的進士出身,臣剛開始幾年,盡忠職守,兢兢業業,可是受人排擠、打壓,臣家中的米缸,連一天的飯都吃不飽!”


    “臣的孩子,因為臣的妻子身體虛弱而斷奶早夭,臣……”


    說到這裏,王誌奎也痛哭了起來,哭得泣不成聲:“他們的田,也是臣花錢買過來的,臣從來不敢強搶他們的田,臣從來沒有給他們加過租,臣也從來不虐待他們!”


    那老者連忙說道:“陛下,王大人說的是真的,他未曾有虐待過草民,田也是草民自願賣的。”


    “臣雖未做過精忠報國之事,但也不敢胡作非為,偶爾有貪汙,但是他們!他們比臣貪汙的多百倍千倍!他們比臣更狠,他們強取軍田,不從就打,甚至草菅人命!”


    “你說的他們,隻指之前的兵部?還有五軍都督府的人?”


    王誌奎猶豫了一下,說道:“遠遠不止!”


    “還有誰?”


    “還有……”


    “說!”


    “還有代王!代王在大同鎮的田是最多的,在大同鎮,無人敢惹代王!”


    兜了一轉,又迴到宗室頭上來了。


    朱元璋,這你就別怪我給你把子孫後代都弄了吧?


    他們太不爭氣了!


    完全欺壓在大明子民的頭上吃喝拉撒,窮奢極欲。


    “將王誌奎的烏紗帽摘了,押迴北京,交給李自成審理。”


    “是!”


    崇禎站起來,一甩袖,大步走了出去。


    待出去後,他心情有些煩悶問道:“代王在何處?”


    “從太原傳過來的消息,代王此時應該在太原,為了躲避這一次的戰亂。”


    “派人過去,押迴北京,代王所有家產全部沒收!”


    “是!”


    正要離去,兵部侍郎範景文來了。


    “陛下,臣來遲了。”


    “曹化淳,你跟範景文說一說今日的情況。”


    “是。”


    說完,崇禎騎著馬,一路飛奔迴了行宮。


    範景文悄悄說道:“曹公公,陛下心情不好?”


    “能好麽,這事鬧得!”


    “出何事了?”


    “軍田的事,整個大同鎮的軍田被瓜分了!”


    範景文心頭一沉,他立刻意識到這事搞大了。


    大同鎮現在整個官員大清洗階段,凡是逃迴來的一律抓住審問。


    但這隻是官員潛逃和不抵抗的罪名。


    而瓜分軍田這事,明顯是整個九邊軍陣的其中一個縮影,以皇帝陛下的性格,接下來肯定會就此事,鬧得九邊不可開交。


    現在長城外的勢力一直不安分,若是此時動九邊軍政,必然引發大的震蕩。


    實屬不智啊!


    範景文想了想,得迴去勸勸皇帝,不能急於一時。


    等迴了行宮,崇禎大聲喊道:“曹化淳!”


    “皇爺!”


    “你給北京送信,給張宗衡加一條罪名,私吞軍田,夷全族!”


    曹化淳站在好幾米之外,都感覺到皇帝身上那濃濃的殺氣,不由得打了個寒顫,連忙說道:“是,奴婢這就去辦!”


    “迴來!”


    “皇爺。”


    “去傳朕的旨意,讓軍督府走宣化一趟,給朕徹查宣化的軍田,還有薊鎮的軍田!”


    “是!”


    等曹化淳出去後,一邊的範景文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如果是關於勸朕暫時不要查軍田一事,就不要說了!”


    “陛下,事關九邊安危,臣不得不說!”


    崇禎深吸了一口氣,在屋內來迴走了兩轉,漸漸平息下怒火,語氣平緩下來,說道:“你說。”


    “西北有瓦剌人一直對我朝虎視眈眈,宣大外的漠南蒙古和建奴暗通款曲,遼東又戰亂不休,關內諸藩王不滿新政,地方官員與鄉紳暗自勾結,朝中新政爭議不斷,陛下這個時候要動九邊,不合時宜!”


    “那你倒是說說,何時算合時宜?”


    “待新政穩固,遼東防禦有所備之後,再與九邊總督做商議。”


    範景文敢說這樣的話,有這樣的想法,在古代大臣裏,絕對已經算激進派了。


    但他還是不能看得更全麵。


    現在是一場戰爭,一場他張晨與舊勢力的戰爭,一場內憂外患的戰爭。


    正統曆史上的大明朝在崇禎十七年歪脖子樹那裏結束,後麵的南明是另外一迴事了。


    就目前張晨做的這些事,還遠遠不能夠達到拯救大明朝,避免崇禎十七年掛歪脖子樹的結局。


    崇禎說道:“你不懂,這一次大同鎮失守,正是因為九邊軍政腐敗,已經到了不能不改製的地步,朕允許一定程度的亂,如果不對他們動刀子,下一次就是宣化,再一下次就是陝西甚至寧夏、甘肅!”


    朝中現在大部分反對派都已經寫好奏疏。


    奏疏這些天都快馬加鞭送到了大同這邊,崇禎全部都瀏覽過一遍。


    大致意思就是,轉移注意力,您看,陛下,現在關外隱患巨大,臣等覺得新政還是要再緩一緩。


    若是邊關一次又一次出問題,國內還如何推行新政?


    邊關的問題是軍政的問題,軍政腐敗,砸過來的軍費就進了無底洞,防禦依然還是像紙糊的一樣。


    就算他皇帝錢再多,也經不起九邊如此折騰。


    這一次大同鎮賑災款恐怕也得上千萬兩了吧!


    崇禎又說道:“你近日便留在大同鎮主持大局,朕賜你一柄尚方寶劍,三品以下官員,你可先斬後奏。”


    “這……”


    “總之,朕將大同鎮交給你,你想要什麽,隻管找朝廷要!”


    你看,多好的領導,資源給足,權力給足。


    但是,事情辦好了,什麽都好說,辦不好,就什麽都不好說了。


    範景文接過尚方寶劍,說道:“臣領旨!”


    “把軍田也給朕清理出來,提報迴樞密院。”


    “是!”


    這時,駱養性突然進來說道:“陛下,魏中雲找到了!”


    崇禎一怔,連忙說道:“快帶進來!”


    不多時,魏中雲就被帶進來了。


    魏中雲原本是被發配到邊疆,也就是大同鎮。


    一般人就死在路上了,可這家夥不但沒死,在大同鎮來了還吃香喝辣。


    好家夥,朕口含天憲都弄不死你了?


    魏中雲進來後,蓬頭垢麵的跪在那裏。


    崇禎仔細觀察了他一會兒,才說道:“魏大人別來無恙啊!”


    “罪臣叩見君父。”


    “聽說魏大人在大同鎮吃喝不愁,有人伺候,有花不完的錢?”


    魏中雲不敢出聲。


    “軍田拿了多少?”


    魏中雲還是不做聲。


    “說!說了朕還可以給你一個痛快!”


    “在大同鎮有軍田五千畝。”


    大同鎮很大,基本上相當於半個省的大小,包括了外長城和內長城的所有範圍。


    “所以朕讓你來邊關,你是來安享晚年來了?”


    “那都是臣用錢買的?”


    “你還有理了?”


    “陛下若是覺得臣貪了,就殺了臣!”


    “朕不會饒了你!”


    魏中雲忽然說道:“陛下可以懲治貪官,但不要忘了,宗室親王也貪,比我們更貪,更惡!朱家的人向來容忍朱家的人貪,官員拿一點點,那就是大惡!”


    “他們朕一樣殺!”


    魏中雲忽然笑起來:“陛下,您不會殺親王,您最多是收了他們的家產,現在朝中和民間對您殺親王一事議論紛紛,您若是再殺下去,必背負罵名!”


    “你覺得朕在乎那些名聲麽?”崇禎長袖一甩,“押送迴北京,代王死的那一天,你最好在旁邊睜著眼睛看清楚!”


    魏中雲被拖下去,他大聲喊道:“陛下,您是不可能改製的,天下人都會反對您!哈哈哈!狗皇帝,你不得好死!”


    三天後,崇禎便召集了大軍,一路風馳電掣一般,出了長城,朝歸化城而去。


    大同鎮的事要處理,但是漠南草原的事,也要處理。


    雞也殺了,該找猴子們來看看了。


    林丹汗那個老小子,敢趁機對歸化城外的京衛軍動手?


    這次就別怪朕翻臉不認人了!


    能用刀子解決,就不要廢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