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飛快,轉眼已經進入四月底。


    天氣已經漸漸轉暖,大同鎮路邊的樹枝開始抽芽,大地也恢複了一些生氣。


    那些之前從大同鎮逃亡的老百姓,聽說戰爭已經結束了,一部分處於對家鄉的依戀,選擇折返。


    路上也能看到一隊隊正在運輸糧食的隊伍,他們有的來自山西省,有的來自北直隸。


    最先到的是山西省過來的,山西巡撫耿如杞也到了。


    最先一批有1萬石,大約120萬斤。


    按照每人領30斤糧食的量去分發,一共約4萬人獲得了糧食,可以吃兩個月。


    這明顯是不夠的,在進入五月初的時候北直隸的糧食也運過來了。


    北直隸運過來的有10萬石,可以滿足40萬人兩月的量。


    五月初二,據耿如杞匯報,又有一批糧食會在未來三天到,一共有5萬石。


    糧食的先後到來,緩解了大同鎮的緊張。


    上午的時候,陽光明媚,初夏(農曆五月入夏)的風清爽柔和。


    崇禎騎著馬,在大同城城門口四處溜達。


    大同城附近的人明顯越來越多了。


    糟糕的是,今年大同鎮的田都沒法收糧食了。


    幸運的事,相當一部分人迴來了,田裏可以看到有人正在翻土。


    崇禎帶著人走過去,問一個大約五十幾歲的老漢:“老丈,這是打算種點什麽?”


    那老頭一見來人這穿著,還騎著馬,必然是官宦人家(古代隻有當官的能騎馬,馬是寶貴資源)了,連忙說道:“這位大人,小人這是打算重點紅薯。”


    “紅薯?”


    “是啊,前兩年傳到大同的,俺也是去年種過一會,逃難的時候,把種子帶了一些,現在又派上用場了。”


    崇禎心裏不由得感慨,中國人啊,對種地的熱愛,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糧食,是多麽美好的東西啊。


    勤勤懇懇,老老實實種下種子,看它生根發芽、結果,心裏有一種滿足感。


    崇禎笑道:“能種多少,夠吃嗎?”


    “哪裏夠吃啊,俺這種了,還有一部分這不是要上繳給老爺們嗎,自己也就留一點。”


    崇禎眉頭一挑:“上繳給老爺們,你此話怎講?”


    那老者驚訝地看著崇禎,他竟然不知道?


    “大人,您別跟我開玩笑了。”


    “老丈,你這自己種的東西,為何還要上繳給老爺們?莫非你說的是繳稅?”


    “不是繳稅,這田不是俺自己的,是大同鎮的經曆司的王大人的。”


    “哦?”崇禎興趣更高了,“你是佃戶?”


    老者憨厚笑了笑,顯然很開心,畢竟重新返迴家園,劫後餘生。


    “爺爺。”一個大約九歲左右的小男孩跑過來,他手裏拿著一些種子,“給,我拿過來了。”


    “好好好,狗子乖。”


    說完,他又看著崇禎說道:“俺們當然是佃戶。”


    佃戶是沒有土地的,他們租地主的田,定期給地主交租。


    就相當於21世紀無房者,想要住房,就必須給房東交租一樣。


    地主可以隨時漲租,也可以和佃戶解除勞動關係。


    那小男孩突然對崇禎說道:“俺們家以前也有田,後來賣了……”


    這小男孩此話一出,老者連忙過去捂住了他的嘴:“狗子,不要亂說話!”


    崇禎問道:“為何要賣田?”


    “沒……沒什麽,童言無忌,小孩子不知道……”


    “爺爺,您之前不是跟我說過……”


    “狗子,快迴去,待會你娘看不到你人又要揍你了。”


    “哦。”小男孩朝崇禎做了個鬼臉,然後轉身就跑了。


    崇禎突然說道:“你們以前是軍戶?”


    他此話一出,老者全身一震,轉身開始勞作起來:“這位大人,小人要種地了。”


    “你們以前是不是軍戶?”


    那老者的手在發抖。


    這時,一個男子騎著一匹馬走了過來:“唉,劉三,王公子迴來了,跟你說一聲啊,紅薯種完了記得規規矩矩交上來。”


    那老者彎著腰說道:“是是是,會的。”


    崇禎瞥了這個人一眼,這人穿著一身布衣,但卻騎著馬。


    大明朝的規矩也是很嚴格的,老百姓一般不能穿絲綢,更不能騎馬。


    這人穿著倒是正常,可卻騎著一匹馬,要知道,這可是邊關,馬是屬於軍用物資。


    那人看了一眼崇禎,對崇禎行了個禮準備離開,被崇禎叫住了。


    “這位小哥。”


    那人轉過身來說道:“這位公子,有事?”


    “你這馬是從何而來,看起來不錯。”


    “這是王家的馬。”


    “王家?”


    “哦,就是經曆司經曆王大人。”


    經曆司是明朝的衙門,在很多部門都有設置,經曆官主要是傳送文書的,屬於文官體係。


    都指揮使司理的經曆是六品官。


    “這田也是王大人的?”


    “是啊,這位公子有何疑問?”


    “確實是有些疑問,我聽說,這位老者以前是軍戶?”


    “這我就不知道了。”


    崇禎又問道:“王大人迴大同了?”


    “這我也不知道。”


    “你剛才還說王公子迴來了。”


    “這位公子,如果沒什麽事,我先告辭。”這人一看不對勁,崇禎後麵跟的這些人穿的不是普通軍隊的衣服,有點像傳說中的飛魚服。


    崇禎對駱養性道:“把他抓起來。”


    錦衣衛立刻衝上去,攔住了他的去路。


    “這位公子,我犯了什麽事?”


    “我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他以前是不是軍戶?”


    這人不說話。


    錦衣衛一巴掌抽過去,啪的一聲,在他臉上抽出五個手指印,嚇得正在種紅薯的老者連忙跪在了地上:“大人饒命啊!”


    “老丈,你不用怕,我不會針對你的。”


    錦衣衛又狠狠抽了他好幾巴掌,他才連忙說道:“別打了,我說,他以前是軍戶!”


    “那這些田,以前是軍田?”


    “是!”


    “王大人手中有多少軍田?”


    “這……”


    “說!”


    “有……有多少畝小人也不知道!”


    錦衣衛從腰間拿出一把錘子,將他的手摁在地上,準備朝他的手背來一錘子。


    “等等!我說,大概有五百畝!”


    “你是他什麽人?”


    “公子,咱隻是他府上一個打雜的,定期幫忙收租!”


    “幫收租還算打雜的?我看是管家吧。”崇禎大手一揮,“走,去這位王大人府上去坐坐。”


    此時,王誌奎正在府上寫奏疏,他可謂是奮筆疾書。


    作為山西行都指揮使司(大同鎮)的經曆官,在蒙古人來的時候,他是跑的最快的那一批。


    現在聽說安全了,就屁顛屁顛迴來了。


    當然,迴來後聽說張宗衡已經被砍了,嚇得連忙迴去開始編故事。


    他準備編好後,去給皇帝講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自己絕對沒有逃,而是想辦法去組織被擊潰的邊軍,重新反抗。


    並且連地點、人物、時間都編好了,主線分明,支線感人。


    看完之後,不滴幾滴眼淚下來,都對不起他熬夜碼字了。


    他拿起奏疏,興奮地說道:“隻要將這份奏疏給陛下過目完,陛下不但不會懲罰我,還會獎賞我。”


    他又歎了口氣,可惜因為戰事,錯過了春種,自家糧食也被蒙古人都搶了。


    不過,想起自己能迴來,那五百畝地能保住,他多多少少有些慰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