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一定要交給李自成來審理衍聖公的案子?


    因為快!


    崇禎非常清楚,對於這種大案,如果換做其他人,就隻剩下一個字了:拖!


    沒有人比李自成更合適。


    在李自成執著的壓迫下,三法司開始對所有涉案人員進行連夜不停的審問。


    並且的交叉審問,多次審問。


    其實王長喜的那份遺書已經足夠錘死衍聖公了,接下來的審問不過都是在清理羅尚忠他們。


    十二月二十九的一大早,徹夜未眠的李自成手裏捧著一堆的文檔,進了宮。


    崇禎非常親切地請他用了一頓早膳。


    當然,非常重要的幾個人物也都在場。


    例如周延儒、王永光、孫承宗、李邦華、範景文,還有李岩,他們全部都在。


    皇帝認認真真地翻閱李自成呈遞過來的文檔。


    皇帝一邊翻閱,李自成一邊做匯報。


    李自成的每一句話,都能在大殿內引起震驚。


    不過在場的這些人,顯然都老道且有城府,他們表麵都很淡然,偶爾還提幾個問題,都是一些很正常的問題。


    李自成迴答後,他們也是連連點頭,並沒有提出反對的建議。


    等李自成說完後,崇禎還在繼續看,他偶爾也會問幾個問題。


    大家的交流看起來似乎都非常順暢,沒有任何不愉快的地方。


    一切仿佛都很美好。


    但實際上,並不美好。


    一共要處死的官員有53位,他們有的位列九卿,有的身居要職。


    還有的隻是在奏疏中提出了衍聖公案的幾個疑點,就被打成同黨了。


    無論他們過去有什麽政績,或者在吏部的考評中表現有多麽良好。


    這就是政治站隊。


    這幾天還有陸陸續續為衍聖公說話的人。


    直到此時此刻,崇禎說道:“衍聖公勾結張誌安、瑞王,謀反證據確鑿,諸位覺得該如何處置?”


    皇帝掃視一轉,大家都不說話。


    “李岩,你說說看。”


    李岩心頭一顫,他知道自己站隊的時候也到了。


    作為新學的負責人,最年輕的禮部侍郎,他很快會成為保守派實力下一個抨擊的目標。


    想要在這場政治風暴中活下去,就必須站隊,必須拿出堅硬的態度。


    那些左右逢源的人,皇帝也是需要的,但絕對不會是他李岩。


    李岩正準備站起來上前,張晨連忙壓了壓手:“坐坐坐,坐著說。”


    “臣以為謀反罪,是要誅族的,不過陛下乃是聖明之君,衍聖公極其直係誅殺即可,其餘發配邊疆。”


    李岩一開口,基本上就定調了今天早上這場早膳的基調了。


    在場的哪一個沒有被那些保守勢力們彈劾過?


    不想將他們踢出局是不可能的。


    “其他人呢?都說說看。”


    周延儒心中說道:陛下,您自己不就有答案了嗎,非要讓我們說出來!


    接下來是表態環節。


    周延儒說道:“臣附議。”


    “附議什麽?”


    “臣讚同李岩李大人的提議。”


    皇帝又問道:“他是什麽提議?”


    周延儒說道:“衍聖公直係親屬斬立決,其餘發配戍邊!”


    皇帝溫和的目光又在在場的一一掃過。


    孫承宗也表態了:“臣也覺得衍聖公直係親屬斬立決,其餘發配戍邊!”


    接下來是範景文,李邦華,王永光等人。


    他們說出了一樣的話。


    這時,皇帝才說道:“既然諸位愛卿都這麽認為了,就依諸位愛卿的夷,斬立決。”


    他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仿佛不是在判刑,隻是在說一件很尋常的事。


    在場的大臣們心中多少還是感覺有些壓抑的。


    不過這種壓抑的氣氛,很快就消散了。


    這裏不少人都是經曆了天啟時代殘酷的朝堂鬥爭的,那並沒有過去太久,許多扭曲人性的事情,還曆曆在目。


    殺衍聖公又算得了什麽呢?


    這麽說吧,在場的就沒有一個腐儒。


    腐儒才歌頌著道德,而在王朝末年的政治環境中,隻有心狠手辣的人,才能存活下來。


    這件事就這麽定了。


    以李自成起頭的,多位部堂高官建議後,皇帝同意,處死衍聖公極其直係血脈。


    當然,這已經照顧到皇帝是聖明之君了。


    所以旁係都發配戍邊。


    實際上,聰明的人也都知道,旁係也沒有一個活得下來的。


    畢竟他們為皇帝爭取一個好名聲的作用已經用完了,用完了還存在威脅的東西,肯定是要斬草除根的。


    不過,這裏的孔,指的是曲阜的,與南派的基本上沒有關係了。


    二十九日傍晚,天空下著小雪,北京城熱鬧得很,不少人還在買年貨。


    而53名官員,加上衍聖公,就有54名,他們全部被送到了城外新建立的一個刑場。


    衍聖公做夢都沒有想到,這一次來北京,竟然是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鮮血染紅了白雪,人頭在地上打滾。


    崇禎五年,震驚天下的謀反案,才剛剛開始。


    這54顆人頭,趕在了年末,似乎也在說明著,新的一年,恐怕也會有腥風血雨。


    第二天,邸報就開始從北京發出去。


    去曲阜抄家的錦衣衛也加班加點,這種肥差買賣,別說是過年有空了,隨時都有空,隻要陛下您一句話,咱立刻衝過去,給您把事情辦到最好!


    就這樣,李自成也通過第一批被處決的人,樹立起了在朝堂上的威信。


    此時,蜀王造反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北京,連陝西的官員們也都還不知道北京已經變天了。


    北方的草原,暫時也沒有什麽震驚的消息傳來。


    至少林丹汗還不會那麽快被多爾袞做掉。


    這個年,過的還是很安逸的。


    但張晨卻並沒有放鬆下來。


    他現在的處境就是內憂外患。


    新政的諸多事項都在順天府嚐試了,無論是從政務層麵,還是從民間層麵來看,許多新政都是可以實施落地的。


    許多官員也親眼看到了,以後也不會在瞎扯淡了。


    那明年的重點工作,肯定是把一些新政陸陸續續往一些重要的省份推行。


    溫體仁終於到了漢中,他連夜趕路,好在大明朝的驛站還是有一些作用的,至少這個時候顯現出來了。


    這天晚上,孫傳庭正在給神武衛發俸祿,軍需處的後勤官還為大家準備了酒肉,還找了一些舞女過來搭台跳舞,為大家助興。


    有個不老實的家夥,忍不住過去抱了一下一個舞女,另外一個也跟著過去了。


    這兩個人立刻被執法處的人帶走,據說是關禁閉去了。


    新軍的福利待遇肯定是非常好的,他們不必操心吃的,也不必操心穿的,必要的時候,酒也是有的,娛樂節目也可以安排,他們隻需要安心地服從命令,在前線打仗。


    如果戰死,有豐厚的撫恤金。


    自從上一次,因為貪汙撫恤金,皇帝一連砍了兵部多名官員後,新軍的撫恤金製度也迅速建立起來。


    即便是殘疾了,還有會專門的衙門給這些人安排後麵的工作。


    而且最重要的是,崇禎還在軍隊裏推行軍事民主。


    什麽是軍事民主?


    難道是搞選舉?


    不不不!


    軍事民主是在練兵時,實行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評教評學。


    在作戰時發動士兵出主意、想辦法,解決戰術和技術難點,討論如何執行作戰命令和作戰計劃,戰後進行戰評,總結戰鬥經驗。


    每一個人,都是有表達的意願的,每一個人,隻要你給他機會說話,他都還是希望把這件事做好的。


    那些老油條們,內心當然也想把事情做好,隻不過他們知道說了也沒有用,不如不說。


    而真正好的組織團隊,作為領導,就是要告訴大家,大家提的建議,都是有用的,可能暫時不會采納,或者哪裏有漏洞,可以在哪裏做修改。


    這樣,上下級才能有效的溝通,相互了解,作戰的時候,軍隊才有凝聚力,一線士兵才敢打硬仗!


    一句話:讓所有人都參與進來,成為集體的主人公之一。


    所以啊,別小看了軍隊裏的文藝娛樂節目。


    孫傳庭檢閱完俸祿的發放情況後,就跟著大家一起在看節目。


    並且,他還當著所有人的麵,對那個被輕薄的女子道了歉。


    這是作為統帥該有的表率。


    其實,這些行為,大多也是受到了皇帝的影響。


    軍隊,是一支正義之士,王者之師!


    溫體仁來了,他看見孫傳庭在那裏啃著窩窩頭,喝著老酒,和大頭兵們在吹著牛逼,一點也沒有當年那個進士的風範了。


    但此時此刻的孫傳庭,卻有一種別樣的灑脫和親和感。


    這讓趕了好多天路的溫體仁,心中升起一股安全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