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潛笑道:“袁督師!還不拿人!”


    袁崇煥二話不說,便道:“來人,將吳襄拿下!”


    “督師!卑職是冤枉的!督師!”


    他見袁崇煥神色凜然,又立刻求祖大壽:“祖帥,我是冤枉的!祖帥,我是你妹夫!”


    若是祖大壽剛才沒有拿皇帝的好,恐怕此時此刻情緒會很大。


    但拿人手軟,這是人性。


    祖大壽說道:“吳襄,你先去京師,好好跟陛下解釋,陛下是聖明君主,若你真的是冤枉的,陛下一定會給你清白。”


    此時此刻的吳襄,腦瓜子都要炸了。


    因為他自己知道,自己不是被冤枉的。


    他全身上下冷汗如同瀑布一樣:“祖帥,祖帥……”


    袁崇煥沉聲道:“都看著作甚,抓人!”


    “是!”


    下麵的士兵將吳襄拿下,吳襄也不敢反抗。


    不多時,有士兵到總兵衙門。


    “報!盧帥,遼東督師袁崇煥要入城,說是有要事與您商談。”


    盧象升一聽是袁崇煥,立刻到城門口迎接。


    城門打開了,袁崇煥和祖大壽,以及何可綱等人進了錦州城。


    一看到盧象升,祖大壽就來氣。


    他娘的,就是這個小白臉在老子的地盤綁人!


    不過,既然皇帝的聖旨都來了,祖大壽也不敢說什麽了,權當吳襄暫時是有謀反的嫌疑。


    “見過袁督師。”


    “盧帥。”


    雙方相互行禮,隨後到了總兵府衙門。


    吳三鳳已經被綁好,就在總兵府衙門。


    一頓皮鞭加滴蠟,他將所有的都召了。


    聽完吳三鳳說的話之後,袁崇煥和祖大壽都露出凝重的神情。


    現在已經不是吳三桂舉報吳襄了,連吳三鳳也召了。


    袁崇煥立刻道:“祖大壽聽令。”


    “末將在。”


    “吳襄麾下所有參將、遊擊將軍全部暫押。”


    “是!”


    八月二十五日,崇禎接到袁崇煥的軍報。


    這是一份完整的軍報。


    包括關寧軍所有的傷亡人數,以及建奴的傷亡人數。


    這是一個非常刺眼的陣亡數字。


    關寧軍戰死有近兩萬五千人,絕大多數都是吳襄敗給德格類的時候戰死的。


    到目前為止,黑雲龍、張春、曹文詔三人已經找到,在錦州養傷,宋偉戰死。


    還沒完,三萬天雄軍,也陣亡了近一半!


    這是一場慘勝!


    那麽問題來了。


    什麽問題?


    當然是錢!


    打仗打的就是錢。


    僅僅這場遼東之戰,打掉了多少錢?


    粗略計算一下。


    按照新軍政,每人戰死的撫恤金100兩(約65000元),一筆發放。


    戰死了4萬人,僅僅撫恤金就要400萬(約26億元)。


    還有近3000的傷員,傷員撫恤金稍微少一些,按照病情來判。


    有20兩,50兩和70兩三個等級。


    此時算數就按照平均50兩來說,也要15萬兩。


    另外軍備,如鎧甲、刀劍等等的折損,按照每人1兩銀子的折損,畢竟有的還可以迴收。


    關寧軍的折算是2.5萬兩銀子。


    天雄軍的折損就遠遠不止了。


    為什麽?


    因為都是重騎兵和重步兵啊!


    一個重騎兵的費用等於16個正常的步兵價格。


    所以天雄軍的折損,至少30萬兩(約2億元)。


    這都是用錢燒出來的。


    還有糧食,這一次樞密院和兵部調度的糧食可不少,準備的非常充足。


    一共調度了二十萬石,而且後麵還在調度中。


    二十萬石,平日裏順天府的糧價0.8兩每石,戰時算個溢價,一兩銀子每石,就要二十萬兩。


    再加上運輸隊的俸祿。


    20萬石就是2400萬斤。


    就算每一個民夫推車運1000斤,也需要24000個民夫。


    每一個民夫1兩銀子。


    這又是24000兩。


    這樣算下來,一共就要469.9萬兩。


    再算上一些折損和其他,差不多就是500萬兩左右了。


    仗打贏了,總要犒賞吧?


    不犒賞也可以,但這不符合張晨的做事風格。


    下麵的人立了功,就得賞。


    就拿出100萬兩來賞!


    所以,一共要花費600萬兩。


    這一仗打了多久?


    一個月而已。


    一個月就燒掉了600萬兩(約39億元)!


    這一仗的收獲是什麽?


    保住了大淩河城,奪迴了義州。


    即保住了錦州城以東的一個重要軍鎮。


    隻要大淩河城保住了,接下來明軍就可以渡過大淩河城,在大淩河城東邊修築軍事堡壘。


    明軍在遼東的戰略地形則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以前的戰略是被壓縮在遼西走廊裏伸不開手腳,無法做到幾路大軍靈活調整,很容易被敵軍圍點打援。


    現在不同了,如果戰略伸展開了。


    敵人要是再想為圍點打援難度就非常高,因為明軍可以幾路支援某一個地方,建奴圍點之後打哪一路呢?


    戰略縱深的改變,迎來的是戰術的更加靈活。


    崇禎歎了口氣,雖然打掉了500萬兩,但是絕對值!


    如果這一仗打輸了呢?


    打輸了就有兩個後果:


    一、戰略被壓縮,士氣受損,軍心不穩。


    二、朝堂政治格局將發生變化,孫承宗會迫於壓力辭官,樞密院則名存實亡,新軍也會名存實亡。


    這就是曆史重演,朝堂再次陷入到相互掐架的老局麵。


    戰爭和政治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


    隻要打贏,就可以消化掉內部的諸多矛盾。


    所幸現在打贏了。


    原本崇禎打算等盧象升到山海關,一起迴京師。


    但他改變主意了。


    接下來,就讓盧象升駐紮在錦州。


    錦州總兵?


    當然不是。


    如果是錦州總兵的頭銜,就要聽命於遼東督師袁崇煥了。


    盧象升現在的京衛軍的總兵。


    而這一次立功了,得升職。


    此事卻也不急。


    升職、犒賞一事迴去交給樞密院來。


    為什麽?


    增加樞密院的威信。


    做皇帝,不能什麽都自己來。


    樞密院以後是新軍的軍政衙門,未來是要管理全國軍政的,必須要給它立威的機會。


    八月二十五日,崇禎起駕迴北京。


    這一次皇帝是做足了戲,親自來到薊遼軍鎮,給全軍足夠的鼓勵,也向全軍表了態。


    可以說,皇帝在軍中的威信又增加了不少。


    接下來,肯定還有繼續增加威信。


    靠什麽?


    靠錢和軍功榮耀。


    九月五日,華北平原已經是一片蕭殺之景。


    大淩河之戰戰勝的消息,飛快傳到了北京城。


    一時間,整個朝堂都震驚了。


    那些天天指著孫老頭的鼻子罵的官員突然之間嗓子集體不舒服起來。


    而皇帝呢?


    迴來好好算賬來了!


    前線打個仗,你們就在後麵咋咋唿唿的,朕才離開了一個多月,你們就要上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