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推移到八月中旬,當袁崇煥帶著關寧精銳一路追殺,直到皇太極在北邊渡過了大淩河之後,袁崇煥才停下來。


    實際上,從整體戰局來看,大淩河之戰,關寧軍的戰果有限。


    擊潰了3000人蒙古軍和一支3000人的建奴軍,但是皇太極跑了。


    跑得無影無蹤。


    和天雄軍的軍功比起來,就差了一大截了。


    不過,要賞!


    而且要重重的賞!


    為什麽?


    因為要提軍威啊!


    明軍這麽多年都一直被壓著打,這一次兩支軍隊都立了功,而且皇太極逃了,義州被收複了。


    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建立軍隊的信心。


    但是有一個問題也必須要處理,就是吳襄的問題。


    八月十四日,吳襄見到袁崇煥。


    他將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美化了一遍,袁崇煥對吳襄沒有任何處置。


    這也是有原因的。


    一、袁崇煥並不知道吳襄動過謀反的心思。


    雖然吳襄兵敗,但站在袁崇煥的角度,他並不想立刻懲罰吳襄,因為遼東缺人。


    遼東的軍政好不容易在這幾年慢慢好轉過來,局麵勉強算是穩定,如果現在動了吳襄,錦州總兵誰來做?


    誰能管製住吳襄手下那群兵?


    這是袁崇煥這個位置該考慮的問題。


    一旦他的轄區軍政亂了,就會影響他五年平遼的計劃。


    所以,他沒有處置吳襄。


    二、袁崇煥也不知道吳襄是臨陣脫逃。


    張春和黑雲龍都不知所蹤,他們的部隊都被打散了。


    如果是盡力了,正常的兵敗,罪名就會輕很多。


    因為勝敗乃兵家常事,很少人能保證自己一生沒有任何失敗。


    如果一旦戰敗,就重罰,這種缺乏人情的管理,很容易造成人心不穩。


    但如果是吳襄這種臨陣脫逃,或者統帥犯了低級錯誤,那就是重罪。


    而袁崇煥和祖大壽到目前為止都不知道吳襄是臨陣脫逃。


    就在八月十四日這一天的下午,一則消息傳到了大淩河城。


    什麽消息?


    盧象升進了錦州城,將吳襄的兒子吳三鳳給綁了。


    這個消息一傳到大淩河城,立刻引起了一場風暴。


    本身京衛軍與關寧軍的關係就極度敏感,在這個時候發生了這樣的事,關寧軍的軍官們一聽說,立刻就炸毛了。


    但是,隻有吳襄心中害怕起來。


    他心中有疑問,盧象升為什麽綁了自己的兒子?


    錦州發生了什麽?


    難道自己兒子對盧象升動手了?


    這下糟糕了,如果盧象升知道自己要謀反,就完蛋了!


    一想到這裏,吳襄就冷汗直冒。


    他立刻請示了袁崇煥,然後便帶著自己的8000精銳快速趕迴錦州城。


    等他到錦州城的時候,才發現錦州城已經換防了。


    這下吳襄方寸大亂,自己的大本營被人給拿下來了。


    不過,在方寸大亂之後,吳襄立刻迴過神來,轉身去祖大壽那裏告狀。


    祖大壽一聽,暴脾氣就來了,立刻帶著10000人就跟吳襄一起到了錦州。


    於是,1萬8千關寧軍立刻將錦州給圍了起來。


    一時間,錦州城戰雲密布,眼看自己人就要打起來了。


    這特麽的要是真的打起來了,第一個要被罰的是誰?


    沒錯,遼東督師!


    袁崇煥一聽說祖大壽帶兵去了錦州,趕緊來救火。


    袁崇煥來之後,沒幹別的,先把祖大壽罵了一頓。


    祖大壽嘿嘿笑道:“袁督師,盧象升那廝在我們的地盤撒野抓人,這口氣我咽不下!”


    “你要先搞清楚情況!盧象升為什麽在錦州抓人!”


    祖大壽是個暴脾氣,遼東軍裏,還沒有一個人敢拿他怎麽樣,甚至跟他說話都客客氣氣的。


    除了袁崇煥。


    祖大壽被罵了一頓,摸著腦袋苦笑道:“我這不是在交涉麽?”


    “你這哪裏是交涉,你先把城圍起來,再交涉,你這是在交涉!快把兒郎們都叫迴來,若是這事鬧大了,今天誰都沒好下場!”


    “行!聽你的!”


    吳襄在一邊道:“督師,盧象升他……”


    “我現在進城,你們都在這裏等著!”


    袁崇煥正要進城,結果皇帝的隨身太監高起潛剛好趕到了。


    高起潛原本是要去大淩河城給袁崇煥船聖旨的,一看這錦州城外怎麽這麽多人,再一看,嗬,袁督師在這裏。


    這就有意思了,這麽巧,不必趕往大淩河城了。


    “督師。”


    “高中官,您怎麽到錦州來了?”


    “我是奉了陛下的指令前來給督師傳話的,陛下有聖旨。”


    袁崇煥等人立刻跪在地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遼東督師袁崇煥擊退建奴,大功,賜太子太保。總兵祖大壽分憂殺敵,大功,賜左都督,勇武侯,賜其母誥命夫人,賜祖氏滿門忠烈禦匾。”


    袁崇煥和祖大壽一聽,心頭都是一喜。


    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快就把獎賞的聖旨發過來了。


    一邊的吳襄一聽皇帝獎賞袁崇煥和祖大壽,心頭也一緩。


    他是祖大壽的妹夫,相當於是祖大壽的人,現在皇帝封了祖大壽勳爵,自己的位置當然也會更穩。


    “臣等拜謝主隆恩,萬歲萬萬歲!”


    祖大壽那叫一個激動啊。


    武將最高的官職是左都督,毛文龍當年也被天啟封了個左都督。


    左都督上麵,就是勳爵了。


    這就是實際的貴族頭銜,是無數武將的夢想。


    大明朝封勳爵的不多,主要是集中在朱元璋時代和朱棣時代,後麵的很少很少。


    除非是外戚,例如周奎那種身份。


    而祖大壽能獲得勇武侯的爵位,這絕對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爵位和左都督這種官職最大的不同就是爵位可以一代代相傳,並且俸祿和身份地位都很高。


    不僅如此,祖大壽的母親也被賜封了誥命夫人。


    就憑這一點,祖大壽對皇帝的好感就爆棚了。


    而袁崇煥呢?


    太子太保!


    什麽是太子太保?


    就是三公之一。


    三公是:太師太傅太保。


    都是正一品,虛職,屬於榮譽職位。


    還有虛職叫三狐:少師、少傅、少保。


    例如鼇少保。


    尚書是正二品。


    給袁崇煥這個虛職,分量已經很高了。


    這是為了給整個關寧軍看的,給你們武將老大勳貴,給你們的總督文官最高職位,表明朕非常肯定你們的戰績!


    但是,袁崇煥剛剛結果聖旨,高起潛又道:“錦州總兵吳襄被人告發謀反,命遼東督師袁崇煥速速捉拿!”


    一邊的吳襄剛才臉上還露出了笑容,頓時笑容凝固住了,雙瞳急劇收縮,大喊道:“冤枉!”


    祖大壽也道:“這不可能!”


    袁崇煥也道:“高中官,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沒有誤會,是吳襄之子吳三桂親自到山海關告發的吳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並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