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先生怎麽來了?”


    房遺愛苦笑一下,供著連忙的道歉,“不知諸位今日要來,小子此時才趕迴來,多有招待不周,請多多見諒。”


    隨後,他熱絡地招待起來,“諸位可有用午膳,不會現在還餓著肚子吧?文全叔怎麽招待客人的,小子現在就去說他。”


    “不必去了,我等用過膳了。”


    見房遺愛轉身要走,李綱立馬出聲阻止他,緊跟著,把他的話都堵死了,“過來坐吧,茶水吃食都不缺。”


    等房遺愛入座,李綱冷笑一聲,看穿了他的小心思,“你若早知我等在此,怕是不會迴來了吧?”


    “怎麽會!諸位先生來訪,小子巴不得呢。”


    房遺愛哪裏會承認,露出一臉的喜色,熱情地笑著,狡辯道。


    李綱顯然不信他的話,懶得去和計較這個,笑著和顏思魯、褚亮二人打趣道:“老夫說的不出吧,這小定會逃迴來的。”


    褚亮接過話題,“小子,聽聞昨夜你大發神威,寫了不少千古絕句……”


    “啊!消息竟傳得這麽快,連莊上知道了?”


    房遺愛一臉詫異,其實,一迴來見到李綱等人,他大概就猜到了,當時心中確實有幾分驚訝,此時他如此說,隻是為了圓之前的說辭。


    “房大才子連作幾首‘佳作’,消息自然傳得快了。”顏思魯輕笑一聲,當然……“佳作”二字是加重語氣的,明顯是在挖苦房遺愛了。


    “你小子就是糟蹋詩。”


    李綱狠狠瞪了他一眼,表現的頗為氣憤。


    房遺愛多厚的臉龐啊,豈會被李綱說慫了,恬不知恥地笑道:“先生謬讚了,其實這並非小子所作,小子抄的鶴翁先生。”


    “唉!這老家夥,為老不尊啊!越老越恬不知恥了。”


    李綱等人顯然知曉經過了,鶴翁之舉讀書人所不齒,提及這個,不免對此表示不忿,嫌他帶壞風氣。


    但,幾位老先生吃過的鹽,比他吃過的米都多,豈是那麽好糊弄的,“小子別想岔開話題,感激把幾首詩補齊了,我們幾個老家夥少得煩你。”


    “小子真不知整首詩,先生還是找鶴……”


    李綱懶得聽他胡說,“休要胡攪蠻纏!鶴翁名聲已然壞了,是他陷害於你,他咎由自取,如今天下人都已知曉,換以清白,你還打算拿這個說多久?”


    “小子打算,每隔一兩年,拿出來說一下。”房遺愛一臉認真地說。


    “……”


    在場眾人嘴角一陣抽動,這小子真記仇呐,誰要是惹上他,當真是倒了八輩子黴了。


    都不曾懷疑沒這個能力,大唐日報就是現成的工具,早已成了讀書人每早必讀之物,現在沒看過大唐日報,都不好意思說是讀書人。


    就連學校先生們,李綱幾位老先生,養成了每早讀報的習慣。


    當然,小學的報紙,由報社免費提供。


    聞他之言,李綱眉頭輕輕一皺,顯然不喜他這種行為,“得饒人處且饒人!”


    “孔老夫子不都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房遺愛不服軟地說,賭氣是一方麵,他就是要給世人立個印象,自己絕不會好惹的,就等著自己百倍報複吧。


    這樣,日後在想招惹自己前,心中都要先掂量掂量。


    李綱耐心地勸著他,“夫子還說了: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沒讓你讓以怨抱怨,君子坦蕩蕩,太過計較未免不美。”


    “小子何時要做君子了,我是個真小人。”


    房遺愛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地說。李綱聞之勃然大怒,二胡不說朝他一腳踹來,“老夫今日就好好教訓下你這小人!”


    不過,他老胳膊老腿的,哪裏有房遺愛靈活,一下便被躲過了。


    房遺愛還沒來得及得意,背上一拐杖打過來,便是顏思魯老先生,再看客堂內一眾先生,個個怒目而視。


    房遺愛眼角一陣猛跳,自個兒這是進狼窩了啊!


    然後,他這個“壞學生”,被先生們一陣追打,李綱跑累了才罷休,卻又迴到起初話題,“你今日必須把詩補全,不然老夫就住府上不走了。”


    “小子求之不得呢。”


    房遺愛自然不肯妥協了,一臉嬉皮笑臉的,就這樣僵持下了。


    反正他一點不急,也住不了幾天,學校中秋假過後,李綱他們還得迴去上課,以他老人家用心程度,他雖對這些詩頗感好奇,但絕不會因此而耽擱了。


    ……


    中秋過後。


    房家莊一下忙碌起來。


    或者說,這個天下都忙碌起來。


    秋收開始。


    當然,這一個多月時間,房遺愛也並不清閑。


    能瞞得住一時,瞞不住一世,不消幾日時間,城中讀書人便知曉,他跑迴來房家莊。李綱他們是會學校了,但長安的書生們,成群結隊地跑來,堵著房遺愛把詩補全。


    這些殘詩,已然成為文人們的一件憾事了。


    登門拜訪的書生不知多少,


    倒是給莊上帶來不少收入,


    白天忙著秋收,晚上做一些吃食,白天由孩子們拿出來售賣,


    窮人家的孩子,自己也能做,


    房府外擺起了攤子


    當然溫室大棚,也投入使用,


    不過房遺愛不了解農事,


    他早已有合適的人選


    可誰讓咱在司農寺幹過呢,


    找了莊上幾個老農,一起幫忙照料溫室大棚,


    竟一個月的忙碌,


    一年的收成,終於收了迴來,


    莊上,卻還在繼續忙碌著,


    房遺愛已經提前幾日,召見莊上的工匠,


    在房府盤起炕來,


    為過冬做準備,


    莊上農戶百分百信任房遺愛,秋收完之後,便有人過來學,都不曾見到過效果,便在自己家中動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駙馬房遺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饅頭配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饅頭配酒並收藏大唐駙馬房遺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