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牛成仙之後,張玄也算是放心了一點。


    有青牛在嬴武身邊護持,基本上可以無憂矣。


    好歹也是天仙之流,加上還有進化或者說威能被放開一部分的先天靈寶在手。


    這個天下可沒有多少人是其對手,就算是上劫老怪,沒有兩三個來圍攻,青牛依舊可以遊刃有餘。


    見此一幕,張玄這才放了點心,打算去尋找剩下的幾把劍,以免夜長夢多。


    至於打架的幾人,那就不用擔心了。實力都差不多,就算真鬥起來也不會有事,更何況夏桀和秦王都在,這兩位都是護犢子的,不會允許自家人有事。


    隨即取出六鼻鏡。


    他現在隻剩下天劍不熄,地劍厚德,火劍赤鋒三塊碎片便能湊齊九劍,故而還得先去找尋一下。


    說是找尋,其實他已經知道在哪裏了。


    天劍不熄,藏於昆侖之巔,受日月精華之灌溉,上蒼青冥之加持,嵌入天池之中享受第一波靈氣潮汐席卷。


    地劍厚德,隱匿於妖洲,受大地濁氣之養育,非常人能見能識。


    火劍赤峰,藏匿南潮賢洲,受火德赤氣蘊養,南方離地氣焰滋潤。


    這三把劍所在之地都非同小可,尋找起來那是相當困難。


    如果換做是之前的張玄來講,要拿天地二劍還真是有那麽一些困難,畢竟別的不說,天地二劍很重。


    雖然這兩柄劍便不需要五德才能看見,但是其自身之重,堪比天地。


    心中無天地,那麽這劍的重量自然會讓人抬不起來,隻能望著神劍歎息。


    相反,如果心中有天地,那麽這劍便輕若鴻毛,可調動天地之力。


    實際上對於張玄來說,這有點難。他並不想局限於一個天地之內,哪怕這天地規則齊全,對於他來說也是一樣,因為太小了。


    是的,天地太小。


    或許對於凡人來說,這天地之大,是他們探尋幾輩子都無法探究明白。但對於張玄而言,幾天之內他便能跑過天地山川,由東到西,從南至北,朝遊北海暮蒼梧。天地對於他而言,反倒是囚籠一般的存在。


    尤其是當炎帝提及人皇之時,那更是更與其性子不符。


    因為修仙的沒有幾個不是向往自由自在,有時候連自己都難得打理。所以仙人大多是中老年狀態,是他們不能變得年輕嗎?那自然是不可能,畢竟他們壽命已經永恆,年老年弱對他們便無影響。


    隻是年輕一點事情處理起來麻煩事多。


    同樣是麵對同一件事,人的少年、中年和老年對於事情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脾氣習慣也是各不相同。


    青年氣血未定,容易衝動;中年氣血方剛,容易爭強好勝,老年之時氣血即衰,容易計較得失。


    三者之中唯有青年是最容易受到引導的,中年和老年已經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式,故而在麵對一些事情之時,青年總是衝在最前線。


    長時間保持青年狀態到也沒什麽,不過就是一個外貌而已。


    但是在仙人身上卻是能體現出不同的概念,如果是時常維持年輕模樣的仙人,那基本上是心性比較活躍,做事比較急躁之人,比如哪吒就是孩童模樣,更容易成為被安排任務的那個層次,每次一遇到事情就推出去。


    而中年模樣的就像是太乙廣成一般,基本很少會像徒弟們一樣,拎著武器就衝了上去。而是更加注重整體大局,雖然還是好鬥,但是對於計謀更加偏重,和這群人在一起,心性差點都容易被坑。


    至於老年狀態,基本就是穩坐釣魚台,他強任他強,反正都是菜。正好對應無為心態,反正什麽我都不做,但又什麽都做了。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太年輕了不好,尤其是外在形象為男性的神仙,就算是童顏鶴發,也要加上幾縷長須。


    這樣才夠仙風道骨,做什麽事情也要方便一點,說白了可以減少很多麻煩。


    最簡單的仙人聞之色變的情劫,假設同樣是英雄救美。


    一個是耄耋之年或者古稀之年的老人,雖然年輕之時可能是驚為天人,但畢竟一眼看上去就是可以做祖宗輩的了,自然也就沒有了愛慕之心,更多是敬重,隻能來世結草銜環以報救命之恩,對大家都好。


    而另外一個是正值壯年或者青春的仙人,那必然是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


    可偏偏仙凡有別,至於說是見了幾麵就愛得要死要活的,那這仙人也是該被昊天一腳踹下天界,然後再去考核幾劫再說。


    不過這種情形很少很少,基本沒有。


    就算有也是被拖累的,畢竟一個有情,一個無意。有情者黯然神傷,如果是天地想要弄人的話。這因果不就來了,還是躲都躲不掉的那種。


    甚至幾萬年勤苦一朝破碎,就因為外貌問題,不虧死才怪,這不是麻煩是什麽。


    就如同織女,要是其化作中老年模樣,牛郎估計也不敢去偷衣服。就算去了也會被打成渣渣。


    處理情劫的最好方法是什麽,不就是容顏。


    此外又以行善來說,同樣是治病,一個是老神仙裝扮,一個是富家公子裝扮,你會選擇誰?


    是經驗豐富的老神仙,還是那個滿嘴跑火車的年輕人,要知道年輕人哪怕是有真才實學,但這種幾率又有多少,不能以幸存者偏差來處理事情。


    而且老神仙裝扮很顯然能節省很大麻煩,最起碼不用被人看輕。至於裝逼之事還是算了,真到救命時刻還裝,真當生命不是生命。


    如說是考驗那就另當別論。


    當然了張玄現在還沒有到這個境界,或許在不知多少劫之後,經曆得足夠多了,可能會有所改變形象。


    現在的他在同境麵前仍然是個孩子,不是一時半會能改變的。


    而且他也沒有這個年代蓄須的愛好,或者說大多數年輕修士都沒有這個愛好。隻有當年華出現衰老,或者心性發生蛻變之時,有的才會留胡須。


    實際上到了天仙之後,還是不是人都還是一個問題。


    人有五髒六腑,四肢百骸,而仙則不同,其肉身已經熔煉進入自己的元神之中,其本質已經不再是屬於正常生命之類。


    之所以能表現出外在形象,還是因為情緒存在,也就是情。而如果無情了,那也就不會以外在形象表現出來,也就融入了天地之中,成為了規則的一部分。


    所謂外貌變化不過是心態的轉變。


    就以佛陀而言,是沒有女性佛的,就算是有外在形象所表現出女性,那麽其也是男身。至於原因的話,更多是因為修佛的多以男性為主,且佛修之金身大多至剛至強,在修行過程之中會慢慢轉換。


    不過仙修到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區分乾坤的。


    先前張玄有心結存在,所以對於人皇之事雖然沒有排斥,但還是不主動。


    因為他也是擔心要是完成不好,容易自己上,要是完成太好,容易被盯上,今後的麻煩事情就多了。萬一有什麽事情容易被叫來幫忙。


    追溯根源還是因為年紀太小,德行與實力之間差距太大。實際上他有點擔心天地太重,他撐不住。


    可以說他這一路前來基本都是開掛狀態,別人幾萬年甚至幾世都不一定能成功的,他成功了。


    就連其他仙人從天仙到大羅甚至到祖境,可能這也需要按照劫數來算,但是他還是在短時間內突破了。


    雖然說這其中他占據了很多因素,但是沒有其他外在力量,僅僅憑借其自身本領來說是很難成功的。


    也就是這番天地太好,使得其能有機會在不變初心的前提下修行到這個境界,要是換做是那些修真天地,像他這樣的都不知道死幾次了。


    畢竟在那種天地之中,終究是天地造就了生靈,什麽樣的天地規則之下,就容易造就什麽樣的生靈。


    說到底還是天地之中缺少名為德的東西,有道無德,大多數的修士一味追求自身的蛻變,也就是對命的改造,殊不知到了後麵隻會落得一個落敗下場。


    至於救人,在那些天地之中救人是罪,因為誰也不知道救治了對方之後又不會被人所坑害。所以有時救人反而成了罪過,梳理地脈如果不是為了修煉那也成為了傻子。


    畏威不畏德,修真成修身。常言修道德,沒德怎成仙。


    在此情形之下,張玄對於天地又是另外一種心態。


    因為天地太好,他有點不敢接過天地重擔。


    因為他怕自己將原本的道德二字給帶壞,使得其變成了類似修真的世界,那就麻煩了。


    說句實話,嬴曉所能布置的東西,張玄一樣能布置,什麽機械快遞,甚至是嬴曉所不能製作的東西他同樣能做,但是為什麽那麽多年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些。


    是沒有想過嗎?


    不是!


    是因為他不想將天地帶偏,現在的天地雖然說還不是很好,但也不壞!因為有德的存在。所以因果才能循環,天地才能運轉。


    他也知道如果自己肆意妄為,可能會破壞天地的運轉軌跡,至於這帶來的是好處還是壞處,那就沒人知道了,是的,他也不知道。


    畢竟他從來都不是全知全能,哪怕能夠推演,也不過是自己的猜測。


    天地人,道功陰福聖,金木水火土、仁義禮智信,三才十五德,乃是天地核心,如果說將天地比做道路,那麽這些便是路標。


    沒了路標的路,加上沒有規則的限製,那麽這條路能好走嗎?


    而人皇是什麽,正是天地道路之上的交警和檢查路標之人,這份任務太重,張玄怕自己承受不住。


    這便是天地二劍的重量。


    如果是之前,張玄拿不起,到也不是說其真的拿不起,而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夠,能力不足。


    現在嘛,已經參悟透徹或者說是實力夠了。


    以他現在的實力,就算是天地路走歪了,他也能掰迴來。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既然大佬如此信任,他也不能辜負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玄飛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到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到道並收藏太玄飛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