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這神國降世,實際上也是本源天地曆來的一種矛盾。
這些神國之中的生靈,其祖輩大多是有德運之人,故而能在天地毀滅之時進入其他天地之中避難,安享餘生。
正常情況之下,一般來說這些去往其他天地避難之人,可能便會成為其他天地的第一批人族,開始在天地之中發展事業。
但有一個問題便是,這些人除非是修為晉升到超脫之境,也就是先賢之境,不然別想迴來本源天地之中。
至於能否突破到這個境界,可以負責任的說是很難很難的!
本源天地是個什麽概念,直接由大道開辟。
所能轉生本源天地之靈皆是精挑細選,就有點類似於死後成神的難度一般。
因為在這個天地之內,規則齊全,常有大道顯化,仙人遊曆,擺脫三界六道之幾率之大是其他天地生靈所不具備,甚至是難以具備。
其地位在諸天之中就相當於聖境四天(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餘天,玉清境清微天,大羅天)這種直接由大道開辟,用來作為居所的地方。
這本源天地雖然不是諸天中心,但也非同小可。
當然了,兩者之間還是有差距的。
聖境四天那是永恆不滅的,就算是無量量劫到來,也要看大道心情。
就比如大赤天,張玄便就曾經到過,他的初入天仙修為,在那就如同嬰兒一般孱弱。實在是天地等級太高,規則太過完善,使得當時的他根本撬不動天地規則,實力自然受到壓迫。
但也不足為奇,畢竟一個是用來長住的,永遠處於更好的狀態;一個是臨時搭建的,品質都是有規律的高低,自然不能比較,隻能說本源天地隻是這些大道化身居所的一個縮影。
不過在本源天地之內,所有的規則都有,這便是其他天地所不能媲美。
其他天地開辟者大多是修行有成之修士,所領悟的規則是哪些,自然的在天地之內修行的便是哪些規則,從而便少了很多的修行目標和適合對象。
比如一個擅長空間規則的修士開辟了一個天地。那麽在這個天地之內,天生親和空間的,那不就是天才,修行也更順利一點。但想要突破這天地,難度也是一等一的難。
而本源天地就不同了,就是一個凡人,在天地最巔峰的那兩萬年內,活個三百多歲那是正常情況。
哪怕是到了天地末期,能進入其他天地之凡人,也能有一份不錯的行當,甚至死後封神也未必不可能,隻要其能保持善心。
但對於修士而言,可就不是這種說法了。
其他天地隻會接收凡人,至於能不能接納修士,那就看這個修士人品和機緣了。要是這修士與對麵有緣,那自然有很大幾率。
但是沒緣的話就另當別論。
因為凡人與修士完全是兩個不同階段,比如說凡人做了一百件好事,可能這些好事隻是幫忙他人,就像是醫生救治了一百個人,隻要性格不是偏執,一般來說對麵是很同意要人的。
但是修士不同,他就是救治一千個人,對麵也不會接手。
如果硬是要給個說法的話,就是這修士已經見識到了本源天地的好處,身上打上了本源天地的標記。
如果想要跑到其他天地之中,條件便是要與本源天地關係斷絕。當然了這個斷絕可不是發發誓言便行,而是要將天地所用在修士身上的資源償還,最簡單的也就是德運。
反觀凡人則是不同,其雖然生在本源天地,但是沒有接觸過太多的東西,隻要其性格不錯,人家還是很歡迎的。
畢竟一萬個凡人對於天地的消耗可能還比不上一個武者宗師,但是給其他天地帶去的好處卻是截然不同的。
這一萬個凡人可以成為人家天地的第一批生靈(女媧一般的人請不去的,能請去的他自己也可以捏了,便不需要。)
而這一個武者宗師請他去幹什麽?
所以普通生靈在天地破滅之時,大多是被人請去到其他天地了。而留在那些神國之內的大多數是有修為,也有一些善功,但又不足以償還天地之修士。
其中就以姬無忌來說,其修為是武聖。但是其在上劫天地便沒有開天,也就償還不了所虧欠天地的。所以就算是其有本事到其他天地,但還是逃離不了一個壽數,畢竟本源天地是大道開辟。你就是跑到哪裏,人家也能找到。
尤其是上個大劫天地是元始天尊大佬開辟,而這位的性格可就不像是老君和神農那麽好說話了。
而且其徒子徒孫也不是好招惹的,先不說打不打得過的問題,就是打過了小的,也打不過老的。
再說還不用人家弟子出手,壽命一到你吃多少不死藥都沒用。
關鍵是修為是還突破不了。
解決方法隻有兩個,一個是在天地毀滅之前飛升。
因為飛升之後所到天地大多是大道化身之下屬天地,基本上隻要到那。
這與天地的因果人家會接手。但代價便是成神,說直白點就是打工還債,什麽時候債務清了,那就什麽時候沒有壽命之憂和關卡大限。
一般來說這種方式對於大多數無法無天慣了的武聖境修士來說是很難的。畢竟人家在天地之中不說數一數二,但也是一方霸主,萬人之上的角色(沒有一人之下)
到了飛升之後就成了別人的小弟角色(關鍵是虧欠太多,利息太高,怕還不完),還不如選擇第二條路。
那便是同大多數修士一樣,進入小天地之中,等待第二次本源天地打開,然後借助這次機會一舉開天,從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至於為什麽不進入其他天地之中,而是要進入小天地。
這個道理就簡單了,進入其他天地先不說債務問題,就是進入了,你還以為有機會再迴來本源天地繼續晉升,這是想屁吃呢!
沒看到現在天地之中的飛升了就很難迴來,最多隻是能收到本源天地之中子孫後代或者好友的消息,然後通過各種幫忙換取一條迴複。想要迴來,做夢去吧!更別說上個天地大劫的了。
想要走這個空子,那純粹是想多了,人家在開天之時就想好這些的了。沒看到這本源天地之中執法的天地二界之人都是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從其他天地調過來的,而且在天地之中也是有時間限製的。
所以在麵對自由與性命之時,絕大多數修士還是選擇了第二條路線,進入天地之中等待第二次機會。
至於姬無忌曾經吃過蟠桃,按理來說一顆蟠桃三千善功,應該是夠了才對,但那是他封聖之後才弄到的善功,與未封聖之前的善功可是兩碼事。
同樣的一百萬對於百萬負翁和千萬負翁來說,價值可大大不一樣。百萬負翁還了一百萬,那麽他不是負翁了。
但千萬負翁還了一百萬,他還是負翁。
至於不還,天地雖然是家黑店,但其身後的老板大道可更黑,敢不還試試!
至於用利滾利的方式去賺取德運不是不行,但還不如自己去做。
因為所謂天地人十五德,不過是修士在修行的過程之中與他人為善,比如幫助了他人,天地之類,那麽一些債務也就由他人分割而去。
善功越多,說明幫助過的對象越多,自然分擔得越多。
而利滾利,在德運上的標誌就是收徒,徒弟入門,分一些德運,待到其今後賺取到德運,當師父的是能分一份。可要是徒弟為惡,當師父的也是會遭殃的。
且封聖之後的修行對於天地的消耗才是更大,自然的封聖前的物價不能與封聖後的相比。
尤其修行之中武道好戰,有多少德運都不夠賠的,隻有開天這一條路能一筆勾銷。當然了也有不好戰的,但不好戰的武者能達到武聖的少之又少,這可不是其說不打就不打的。
對於秦元懷這種情況來說,雖然不難見,但曆年來卻也不少。
第一批入駐小天地之修士,早就老死在了神國之中,隻有封聖之人或許有一線生機。
要知道修士為了長生,可是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尤其是在天地資源斷絕之時,對於長生的渴望就更加嚴重。
久而久之,人性也就磨滅在了追求長生的執念之中。
這種類子向來不少,每個本源天地大劫之時,都是有著這些家夥。
至於用處是什麽,那當然是天地的一種考驗,或者說是劫數。
畢竟全靠本土修士,有時候一些事是很難辦的,而這上一個大劫的天地修士不就是最好的手下。
甚至在為了天地主角曆劫之時,說不定天地還會主動喚醒一些祂覺得危險的修士讓主角來處理。既能完成考驗又能除掉一害。
當然了,還有一種情況。
一些上劫的修士修為達到了飛升的標準,但是因為不在上個大劫天地,所以他們飛升不了,找不到飛升的氣息。
所以長時間逗留在天地之中,好多老怪物都是這種情況。
上個大劫能飛升之時,不想飛升,怕丟失自由。
到了這劫事業未成,命數將盡之時又渴望著飛升天地來延續自己的壽命。
不過這個時候人家卻是不歡迎了,打算擇優錄取。給出的神位少之又少,評選要求高之又高,得到的神位低之又低,但又有什麽辦法。
每個大劫之時這些神位還不是都會掀起一場又一場的血腥殺戮和變革。
有點搞笑的是,這劫飛升上去的老怪物可能會成為上劫之時自己後輩的手下,那就尷尬了。哪怕機會極低,但也不是沒有。
以前給機會不要,想要出去闖蕩;等到失敗了又想要機會,這也不能好處全部占了不是。
這些神國之中的生靈,其祖輩大多是有德運之人,故而能在天地毀滅之時進入其他天地之中避難,安享餘生。
正常情況之下,一般來說這些去往其他天地避難之人,可能便會成為其他天地的第一批人族,開始在天地之中發展事業。
但有一個問題便是,這些人除非是修為晉升到超脫之境,也就是先賢之境,不然別想迴來本源天地之中。
至於能否突破到這個境界,可以負責任的說是很難很難的!
本源天地是個什麽概念,直接由大道開辟。
所能轉生本源天地之靈皆是精挑細選,就有點類似於死後成神的難度一般。
因為在這個天地之內,規則齊全,常有大道顯化,仙人遊曆,擺脫三界六道之幾率之大是其他天地生靈所不具備,甚至是難以具備。
其地位在諸天之中就相當於聖境四天(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餘天,玉清境清微天,大羅天)這種直接由大道開辟,用來作為居所的地方。
這本源天地雖然不是諸天中心,但也非同小可。
當然了,兩者之間還是有差距的。
聖境四天那是永恆不滅的,就算是無量量劫到來,也要看大道心情。
就比如大赤天,張玄便就曾經到過,他的初入天仙修為,在那就如同嬰兒一般孱弱。實在是天地等級太高,規則太過完善,使得當時的他根本撬不動天地規則,實力自然受到壓迫。
但也不足為奇,畢竟一個是用來長住的,永遠處於更好的狀態;一個是臨時搭建的,品質都是有規律的高低,自然不能比較,隻能說本源天地隻是這些大道化身居所的一個縮影。
不過在本源天地之內,所有的規則都有,這便是其他天地所不能媲美。
其他天地開辟者大多是修行有成之修士,所領悟的規則是哪些,自然的在天地之內修行的便是哪些規則,從而便少了很多的修行目標和適合對象。
比如一個擅長空間規則的修士開辟了一個天地。那麽在這個天地之內,天生親和空間的,那不就是天才,修行也更順利一點。但想要突破這天地,難度也是一等一的難。
而本源天地就不同了,就是一個凡人,在天地最巔峰的那兩萬年內,活個三百多歲那是正常情況。
哪怕是到了天地末期,能進入其他天地之凡人,也能有一份不錯的行當,甚至死後封神也未必不可能,隻要其能保持善心。
但對於修士而言,可就不是這種說法了。
其他天地隻會接收凡人,至於能不能接納修士,那就看這個修士人品和機緣了。要是這修士與對麵有緣,那自然有很大幾率。
但是沒緣的話就另當別論。
因為凡人與修士完全是兩個不同階段,比如說凡人做了一百件好事,可能這些好事隻是幫忙他人,就像是醫生救治了一百個人,隻要性格不是偏執,一般來說對麵是很同意要人的。
但是修士不同,他就是救治一千個人,對麵也不會接手。
如果硬是要給個說法的話,就是這修士已經見識到了本源天地的好處,身上打上了本源天地的標記。
如果想要跑到其他天地之中,條件便是要與本源天地關係斷絕。當然了這個斷絕可不是發發誓言便行,而是要將天地所用在修士身上的資源償還,最簡單的也就是德運。
反觀凡人則是不同,其雖然生在本源天地,但是沒有接觸過太多的東西,隻要其性格不錯,人家還是很歡迎的。
畢竟一萬個凡人對於天地的消耗可能還比不上一個武者宗師,但是給其他天地帶去的好處卻是截然不同的。
這一萬個凡人可以成為人家天地的第一批生靈(女媧一般的人請不去的,能請去的他自己也可以捏了,便不需要。)
而這一個武者宗師請他去幹什麽?
所以普通生靈在天地破滅之時,大多是被人請去到其他天地了。而留在那些神國之內的大多數是有修為,也有一些善功,但又不足以償還天地之修士。
其中就以姬無忌來說,其修為是武聖。但是其在上劫天地便沒有開天,也就償還不了所虧欠天地的。所以就算是其有本事到其他天地,但還是逃離不了一個壽數,畢竟本源天地是大道開辟。你就是跑到哪裏,人家也能找到。
尤其是上個大劫天地是元始天尊大佬開辟,而這位的性格可就不像是老君和神農那麽好說話了。
而且其徒子徒孫也不是好招惹的,先不說打不打得過的問題,就是打過了小的,也打不過老的。
再說還不用人家弟子出手,壽命一到你吃多少不死藥都沒用。
關鍵是修為是還突破不了。
解決方法隻有兩個,一個是在天地毀滅之前飛升。
因為飛升之後所到天地大多是大道化身之下屬天地,基本上隻要到那。
這與天地的因果人家會接手。但代價便是成神,說直白點就是打工還債,什麽時候債務清了,那就什麽時候沒有壽命之憂和關卡大限。
一般來說這種方式對於大多數無法無天慣了的武聖境修士來說是很難的。畢竟人家在天地之中不說數一數二,但也是一方霸主,萬人之上的角色(沒有一人之下)
到了飛升之後就成了別人的小弟角色(關鍵是虧欠太多,利息太高,怕還不完),還不如選擇第二條路。
那便是同大多數修士一樣,進入小天地之中,等待第二次本源天地打開,然後借助這次機會一舉開天,從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至於為什麽不進入其他天地之中,而是要進入小天地。
這個道理就簡單了,進入其他天地先不說債務問題,就是進入了,你還以為有機會再迴來本源天地繼續晉升,這是想屁吃呢!
沒看到現在天地之中的飛升了就很難迴來,最多隻是能收到本源天地之中子孫後代或者好友的消息,然後通過各種幫忙換取一條迴複。想要迴來,做夢去吧!更別說上個天地大劫的了。
想要走這個空子,那純粹是想多了,人家在開天之時就想好這些的了。沒看到這本源天地之中執法的天地二界之人都是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從其他天地調過來的,而且在天地之中也是有時間限製的。
所以在麵對自由與性命之時,絕大多數修士還是選擇了第二條路線,進入天地之中等待第二次機會。
至於姬無忌曾經吃過蟠桃,按理來說一顆蟠桃三千善功,應該是夠了才對,但那是他封聖之後才弄到的善功,與未封聖之前的善功可是兩碼事。
同樣的一百萬對於百萬負翁和千萬負翁來說,價值可大大不一樣。百萬負翁還了一百萬,那麽他不是負翁了。
但千萬負翁還了一百萬,他還是負翁。
至於不還,天地雖然是家黑店,但其身後的老板大道可更黑,敢不還試試!
至於用利滾利的方式去賺取德運不是不行,但還不如自己去做。
因為所謂天地人十五德,不過是修士在修行的過程之中與他人為善,比如幫助了他人,天地之類,那麽一些債務也就由他人分割而去。
善功越多,說明幫助過的對象越多,自然分擔得越多。
而利滾利,在德運上的標誌就是收徒,徒弟入門,分一些德運,待到其今後賺取到德運,當師父的是能分一份。可要是徒弟為惡,當師父的也是會遭殃的。
且封聖之後的修行對於天地的消耗才是更大,自然的封聖前的物價不能與封聖後的相比。
尤其修行之中武道好戰,有多少德運都不夠賠的,隻有開天這一條路能一筆勾銷。當然了也有不好戰的,但不好戰的武者能達到武聖的少之又少,這可不是其說不打就不打的。
對於秦元懷這種情況來說,雖然不難見,但曆年來卻也不少。
第一批入駐小天地之修士,早就老死在了神國之中,隻有封聖之人或許有一線生機。
要知道修士為了長生,可是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尤其是在天地資源斷絕之時,對於長生的渴望就更加嚴重。
久而久之,人性也就磨滅在了追求長生的執念之中。
這種類子向來不少,每個本源天地大劫之時,都是有著這些家夥。
至於用處是什麽,那當然是天地的一種考驗,或者說是劫數。
畢竟全靠本土修士,有時候一些事是很難辦的,而這上一個大劫的天地修士不就是最好的手下。
甚至在為了天地主角曆劫之時,說不定天地還會主動喚醒一些祂覺得危險的修士讓主角來處理。既能完成考驗又能除掉一害。
當然了,還有一種情況。
一些上劫的修士修為達到了飛升的標準,但是因為不在上個大劫天地,所以他們飛升不了,找不到飛升的氣息。
所以長時間逗留在天地之中,好多老怪物都是這種情況。
上個大劫能飛升之時,不想飛升,怕丟失自由。
到了這劫事業未成,命數將盡之時又渴望著飛升天地來延續自己的壽命。
不過這個時候人家卻是不歡迎了,打算擇優錄取。給出的神位少之又少,評選要求高之又高,得到的神位低之又低,但又有什麽辦法。
每個大劫之時這些神位還不是都會掀起一場又一場的血腥殺戮和變革。
有點搞笑的是,這劫飛升上去的老怪物可能會成為上劫之時自己後輩的手下,那就尷尬了。哪怕機會極低,但也不是沒有。
以前給機會不要,想要出去闖蕩;等到失敗了又想要機會,這也不能好處全部占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