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宣統皇帝跑了。


    那瞬間被影響的可不隻是福康安手下的清兵,更有勒馬陝北的蒙古騎兵。


    內蒙各部都已經被滿清給搞廢了,這是天下有識之士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一個“分而治之”讓蒙古永遠的分裂而不可彌合。


    哪怕是一個部族的,經過了百多年光景,大家也早把對方當成了外人。


    這不隻是因為社會生活的分裂,更因為各自的利益。


    一百多年是多麽漫長的時間啊,彼此早就形成了穩固的統治階層,如此的就跟一個個國家一個個集團一樣,想要合夥合並,談何容易?


    兩套班子兩套體係,哪個用你的哪個用我的,是根本就掰扯不清的。


    何況蒙古大草原上又何止才兩個團體啊?


    漠南蒙古分為6盟51旗,漠北蒙古為4盟86旗,漠西蒙古為9盟63旗。全蒙古共19盟200旗。


    人口本來就不多的蒙古再分成如此眾多而規模狹小的封建領地,各自為政、互不統屬,那對滿清的統治還有屁的威脅啊。


    這一招跟當初漢武帝的推恩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除了分而治之之外,還有政教分離。


    密宗對蒙古社會有著無比巨大的作用。且清朝建立後,因思想統治的需要,也必須優待密宗的上層。


    當然了,在中國神權從來就不是政權的對手,滿清在大力扶持密宗的同時,另一方麵嚴格控製其權力擴張,不允許其擁有信仰以外的任何特權。


    且密宗活佛可以轉世於蒙古,為蒙古世俗貴族子弟成為活佛創造了機會,如是蒙古社會就逐漸形成密宗貴族階層。


    雖然這會跟藏地一樣,一個個信仰高層都與世俗貴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從而形成了兩者合一的權利集團,不利於滿清對當地的統治。


    但如此的局麵也使得蒙古大量的丁口成為了僧侶。


    後世有人說: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須當僧侶:兄弟五人者,四人須當僧侶;僅有一人可為娶妻生子的平民。


    那倒是有點言過其實了。


    可是滿清大力興建寺廟,鼓勵男丁出家當僧侶,殺人不見血,這卻是真的。


    因為當僧侶者有紅黃緞子穿,又可坐享優厚的俸祿,而且還沒有了兵役、徭役和稅賦,這等於是間接的鼓勵蒙古百姓放棄生產、生活,出家當和尚。


    反正入清之後,漠南蒙古各部明明沒有經曆什麽太多太殘酷的戰爭,但整體族群的人口卻連年下降,連年減少。


    蓋一座廟勝養十萬兵。這話雖然虛假,可要是把廟換成教,那可就太正確了。


    滿清一百多年的努力,搞得漠南蒙古那麽多旗盟之才兩三百萬的人口,也是厲害了。


    但現在要是哪個滿清的大員把勝利的希望寄托在漠南蒙古各部身上,這同樣是一大大的笑話。


    早在去歲,河套以東的蒙古各部就已經向趙亮獻出了膝蓋了。


    不這樣還能怎麽辦?


    陳軍隨時都能殺奔草原,血洗掉一個個蒙古的紮薩克旗,而他們想要反抗想要團結,那還是前麵的老話,先把自己內部複雜的關係清理好吧。


    而那樣做又需要多久的時間啊?


    在這個空擋裏,陳軍要是出塞攻殺離得進的諸多部落,他們要怎麽辦?


    是撂了家當全體跑路,還是立馬就跟陳軍血拚?


    那些人什麽也不選,投降才是他們的最愛。


    自己憑什麽要為他人當擋箭牌啊?


    沒有任何一個蒙古王公覺得自己的部族、子民、牛羊、財產完蛋之後,被他掩護著的諸多其他部落王公能對他進行豐厚的補償,至少補償掉他之前的損失……


    沒人會這麽天真的。


    所以他們隻有投降,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


    畢竟滿清為他們劃了區域,每個旗的牧民都隻能在範圍內放牧,各旗王公牧民視邊境為國界,不經允許,想帶著家當往北逃都難。


    現在一樣的抉擇也來到了漠南西部各部王公們的麵前了。


    他們跪的更輕鬆更迅速,因為有了’前輩’們的例子在,因為有了科爾沁的例子在。


    科爾沁與滿清是什麽關係啊,那可是關係最密切的存在。


    連科爾沁都跪了,他們這時候跪下又有什麽呢?


    趙大王連八旗都沒怎麽著——雖然有消息說沒了鐵杆莊稼後的八旗,很多人家的日子過的都挺慘的,但這關他們蒙古啥事啊。


    趙大王也沒對蒙古下辣手的道理麽。


    滿清此前也沒有拿撤旗化縣來嚇唬蒙古,應該是腦子僵化了,一直都玩改土歸流的滿清,在一鴉之前,真心沒有把眼睛瞄向漠南漠北。


    所以內心中也全然沒有這點危機感的漠南西部蒙古王公們,趕在福康安敗退長安之前,向趙亮獻上了自己卑微的膝蓋。


    然後大群的蒙古王公在陳軍及地方官府的護送下進抵了王都陳州。


    這一群體不止包括了漠南西部的王公,還有東部地區的蒙古王公。甚至還有幾個來探路的漠北蒙古王公。


    後者也是非常乖覺的。


    他們的整體實力更差,因為生存環境惡劣麽,整個漠北蒙古的人口早就不足百萬了!


    漠南都跪了,他們還想翻天,想屁吃呢。


    雖然內部不乏一些自認為天高皇帝遠的,我直管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的人。


    但隨著滿清霸權的褪去,漠北各部各旗之間迅速出現的紛爭和矛盾,這就不免叫一些有識之士感到憂心忡忡。


    因為這種局麵若長久以往的下去,那就等於是戰爭必將爆發!


    而漠北蒙古如果你殺我我殺他的大殺一通,即便最後出現了一個霸主又能如何?實力本就不如人,大殺一通後人丁更少——殺死一個成年的人丁隻需要一刀一箭,可想要養成一個成年的人丁,卻至少要十七八年啊。


    更別說現在的天下早已經不是成吉思汗時代的天下了,現在打仗講的是槍炮。


    北邊的布裏亞特蒙古的際遇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這次南來的漠北蒙古王公們,有真正的聰明人,有中間派人,也有自認實力微薄,眼看漠北就要亂起來,急需尋找一靠山的人。


    當然,肯定也有那野心不死的人。


    與滿清規定死了的入關線路不同,趙亮並沒有限製蒙古王公們的入關線路,也沒有規定他們隻能湊成群的來陳州,這都是蒙古人習慣使然。


    被滿清約束慣了,趙亮倒是給他們放開限製了,可他們也不會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風雄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風雄烈並收藏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