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宮裏的這些事情了,這些天,南苑圍獵的事情也不再多提了。好似這次的風波都已經過去了,三阿哥胤礽將養的幾天,雖然還有些行動不便,但也不用人扶著了。二阿哥貪嘴一場,歇息了幾天,雖然臉色不太好,人也有些陰鬱,但也是行動如常了。


    前朝,雖然南營下,那個佐領已經是畏罪自殺了,可景渙也跟著受了處置。這禦下不嚴,倒是真真的做不了假。這次對景渙的處置可不算輕,竟然是卸了差事,讓在家反省了再說,還沒有說在家多久、日後如何,看著就是現代的停職檢查了。


    當然,也有於此次事件得益的人,那個隆科多被提了二等侍衛。而不幾日,其伯父佟國綱調入了兵部任了兵部尚書一職,比起禮部的虛職,這可是實打實的大權在握。一時間,這佟府門前又車馬喧了。人人都又想了起來,這家,好歹是當今聖上的外家,宮裏頭,還有兩位娘娘呢。


    而明珠,自然是一點兒事情也沒有。不過,後來,兵部跟幾處軍裏,倒是陸陸續續的換了些人。這些職位到不算是高,所以,這一切在皇後娘娘的表弟和萬歲爺外家的事情麵前,就太不起眼了。自然,有心人還是可以查得出,這換出去的人,多多少少與明珠一派有些瓜葛的。


    比起佟府的門庭若市,而舒穆祿家就有些冷清了。而明珠什麽事情都沒有,更是讓胤礽有點兒氣鼓鼓的。隻是,這孩知道,自己也是個不謹慎的,鬧出這些來了,才沒有發脾氣。這會兒,胤礽隻是揉著芳儀,直嚷嚷著想要出宮,要去看看景渙表舅。對於這個表舅,胤礽一向是喜歡的。總覺得這次是受了自己的連累才這樣的,心更是過意不去。


    承祜看著胤礽這樣,過去按住這不安分的弟弟,說道:“你就消停點兒。等你好利索了再說吧。再說了,這事,也不就是因為你。”


    承祜這幾日是迅速的成長了起來。一些事情,原本他看了一二三,現在,竟然也可以看到四五了。他始終記得那一日阿瑪的話。而阿瑪最後那一句,此一時,彼一時,他原以為是用在明珠身上的。可現在,他才發現,自己還是想少了。對明珠是如此,阿瑪還有對自己許諾將來的意思。可對佟氏,這一句話不也正是可以適用的?


    現在朝堂,明珠勢力大,索額圖隱蔽,舒穆祿青壯,康秦王傑書又是功勞太盛,其他一些宗族更不宜太過重用,那些漢臣又沒有根基,阿瑪需要更多的人出來製衡,所以,原本已經被擱在一邊的佟氏就又入了阿瑪的眼。而且,這佟氏是阿瑪的外家,也有拿得出手的人,正是再合適不過的人了。這不是此一時,彼一時,還是什麽?


    而對於景渙表舅這次被如此重罰,也讓承祜往平時沒想到的地方更深裏想了。阿瑪是覺得舒穆祿氏竄的太快了,還是京畿之處防務太過於集在赫舍裏相關一族了?


    如果是這樣,那不管有沒有南海的事情,阿瑪總是要動作的。現在隻是正好有這個機會而已。想來,還是這樣好些,因為有阿弟的事情牽扯著,阿瑪心裏總有那麽些意思在,表舅怕是很快被起複的,隻是可能會到別處當差吧?


    胤礽被哥哥這樣一說,有點兒發楞,他到底還小,現在雖然能在宮裏內廷耍手腕,但這朝堂大事,還是不怎麽通順的。


    承祜又不想在額娘麵前說得太過仔細,雖然外頭的事情要讓額娘知道,可那些朝堂暗裏殺人不見血的爭鬥,又不想讓額娘太過擔心,於是說道:“你的委屈,這事裏頭的底細,阿瑪還能不知道?隻是,阿瑪做這些,必有他的考量。要知道,阿瑪他首先是當今聖上。”意識到自己說了重了,承祜馬上住口,然後撿能先安撫了阿弟的話說了,“我看了,外叔祖和景陽表舅都像沒事人似的,一點兒都不在意。所以,你也就不要放在心上了。景渙表舅老是在兵營裏折騰,這也算是放了假,在家好好歇歇。”


    胤礽雖然還是不滿意這樣的說法,隻是哥哥這樣說了,他也隻有聽了。他也猜到了,哥哥怕是擔心額娘聽了心煩才沒細說,不過卻打定主意,等會兒要好好的纏著哥哥。


    芳儀這些天倒真的哉,外頭的事情她都知道,她並不是兒想得那麽柔弱,隻是於這政治她其實不太通順,往往很多事情等過去了,她才明了“哦,原來是這樣的”。不過,對於大兒這樣,她也沒說什麽。孩大了,總有些自己的想法做法的,不可能要求兒把他想的做的都一一對自己說仔細的,自己真要那樣要求兒們,那自己就是打著關愛的名義控製兒了。她隻需要孩們在大方向讓自己知道就行了。


    不過,大兒那一句“首先是當今聖上”和這幾日明顯的沉靜,還是讓芳儀吃驚並心痛的。看來,這孩總算是真正明白了自己那時候說的話了,皇阿瑪,先是皇其次才是阿瑪。這可並不是兒們現在人前人後不同的稱唿這樣簡單。


    芳儀的眼神又落在了胤礽身上,心裏想著,老大是明白了,那老2呢?什麽時候才能真正的明白過來?這事兒,是父人倫,自己也不好在兒麵前說的太多。


    康熙對舒穆祿氏的安撫,來得比承祜想象的快。不過,這倒不是表現在朝政上頭。丹若出嫁了,這康熙十年時萬歲爺指下的親事,曆經一年的備嫁,於康熙二十年十月成禮了。而太承祜,竟然在萬歲口諭下,充以女家送親之人,給丹若送嫁。這可是從來沒聽說過的事情。也是大清朝沒見過的。其實,這也怨不得人家稀奇,大清朝到現在,隻有承祜這一個太。所以不管萬歲爺吩咐太殿下做什麽,都是前無古人的。


    經這一事,人們又明白,這舒穆祿氏是聖眷未衰啊,這又有人貼上去了。


    這一些,看著都與內廷沒什麽多大的關係。皇後娘娘還是那樣的作息,大部分的時間,可都放在了幾個小的身上。就有一件事情,對內廷有著莫大的關係。平南王吳三桂及其孫最後的伏誅,標誌著曆經八年的三藩之亂終於平定了。這正是個內外皆歡的事情。外頭前朝是為了什麽也不用多說了,而這內廷,自然是康熙親自下旨封妃了。


    雖然真正的冊封儀式和玉牒著錄要等過了年,萬歲爺祭過天地諸陵才能成禮,可是,現在卻不妨礙人們先慶賀起來。這一次,除了上次所說的妃位,還有嬪位。而這些嬪位,倒是與芳儀所設想的出入稍大。


    芳儀的提議,被改了好幾個。郭絡羅氏冊封宜嬪,董氏冊封為端嬪,這封號不去說了,人名倒是芳儀提的。萬流哈氏被劃去了倒了算了,畢竟這人沒有生養,可和董氏一樣生了公主的兆佳氏也被劃去了,這還不算,就連生了兒的戴佳氏,也沒撈到冊封。反倒是平時不聲不響的李氏,倒被康熙添了上去,冊封為安嬪。


    康熙看著芳儀不解的樣,有些個好笑,指著李氏的名字說道:“滿漢一家啊。”這下,芳儀才想起來,這李氏是漢軍正藍旗的,來自江南。這江南,最是富饒,讀書人也更多,仕人更是集萃。雖說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可是口誅筆伐也是康熙大忌。


    可是,為什麽這戴佳氏沒有冊封?芳儀倒不是想為戴佳氏說什麽,戴佳氏如何她不關心,沒有冊封也不錯,畢竟她的兒可不是曆史上那個有腿疾的七阿哥,隻是,她總想搞個明白。


    康熙這迴倒是不想細說,隻說了一個詞兒“鬧騰”就閉嘴了。鬧騰?宮裏比她鬧騰的人可多了去了,怕是那時候為了兒跟康熙撒潑讓康熙不舒服了吧?還是暗地裏跟衛氏來往被康熙知道了?


    不管如何,這聖旨下來,幾家歡樂幾家愁啊。宣妃、惠妃、榮妃、佟妃,四妃的位倒是滿了,可隻有宜嬪、端嬪、安嬪三嬪,還差三位呢。而且,雖然妃嬪皆有定數,可隻要萬歲爺喜歡,多封幾個,也沒什麽的啊,再說了,這更上頭的,還空著呢。


    旨意下來,雖然讓很多人沮喪,可不一會兒又鼓足幹勁。其實這次冊封,更是讓人看到了希望,萬歲爺自登基除了那些特別的,就沒有按例冊封過,現在好歹是開了個頭了。於是,沒有封的想著那幾個位置,得了封的想著如何再更上層樓。一時間,倒是各種手段層出不窮的。


    皇後千秋節、太殿下誕辰自不必說了,就在這樣“欣欣向榮”的景象,過完了康熙二十年。這新年伊始,就有許多要忙碌的,除了祭奠天地列祖,還有元月朝賀等等。而除了這些,宮裏大力操辦的就是太皇太後娘娘的千秋節,而二月十二四位皇皇女的抓周。


    其他的與往年並沒什麽太大區別,可這抓周倒是抓出了樂嗬事情了。


    (人在外地,偷偷碼字,偷偷上傳。


    忽然,想說,如果我下個月真能做到日更6000,那什麽,可以抵多少債?


    剛剛跟作者群裏的朋友說這個日更6000的話,然後被鄙視了。她說,她打的賭是,如果哪個月粉紅進了前十,那這個月的下個月她日更9000,問我敢不敢跟她賭。俺沒來得及迴,斷線了。嘿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清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壺好茶嘎山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壺好茶嘎山糊並收藏笑清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