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是慈寧宮過來的人,卻又口口聲聲的說是宣妃的一片心意,康熙對於這人心雖然有些膩味,但太皇太後娘娘的麵還是要給的,不過等一詢問,才明白這突如其來送過來的菜肴,原來是起於皇後的興起:皇後今兒個在慈寧宮用午膳。


    看著麵前這額外的兩菜一湯,耳邊聽著尚食太監的介紹,康熙倒也就覺得別有趣味:這兩菜一湯,分別是橫行介士會天篷、一品含黃和金玉滿堂,其實就是蟹粉獅頭、蟹鬥和蟹黃豆腐羹。康熙聽著好笑,就問道:“這菜名是誰取的?”


    尚食太監這心提了起來,暗道:幸好剛剛都細細打聽了,不然還真不知道怎麽迴。臉上卻是一派恭維的樣,道:“聽說,這幾位菜式是太皇太後娘娘點了慈寧宮小廚房做的,不過說是原本也就是太皇太後娘娘嚐著玩玩的,既然今兒個皇後娘娘帶著幾位貴人要用了,就沒有白用的道理,就讓皇後娘娘等人想個菜名兒。這頭道橫行介士會天篷是皇後娘娘給取的,說的就是這道菜的兩味主料螃蟹和豬,在一本叫《西遊記》的書裏就是這個名兒,現在可不碰在一塊兒了嘛。那個一品含黃,也是皇後娘娘給取的,出自,額,出自唐人盧純品評天下美味時說:‘四方之味,當許含黃伯第一。’皇後娘娘說,這味第一伯,可不就是一品嘛,然後主們品味兒,不就得品嘛。那個金玉滿堂,是宣妃娘娘說的,說是取這形色的。”說到這裏,這太監臉上的汗都出來了。


    康熙看著這太監,不以為意,道:“好了,也難為你和那慈寧宮的小太監,記性不錯,連西遊記和盧純品都記得。很好,等下都賞了。”


    康熙看著是輕鬆高興的,其實心不然。皇後好端端的,怎麽就鬧著一出啊?她這是想幹什麽?罷了,不管她想幹什麽,隻要不出格,朕都允了。心裏想著皇後,就又想到自己那兩個嫡。太很好隻是看著大兒心裏委屈,康熙也不好受。又想到了那個喜歡猴在自己身上上竄下跳的胤礽,心一痛。忽然開聲問道:“梁功,你速去胤礽那兒跑一次,這菜式雖好,可那孩現在卻用不得。要快”


    等人都跑了出去,康熙才想了起來,自己能想到這個,皇後怎麽會想不到的?估計早就攔在裏頭了,可恨宣妃,隻知道媚寵,連個首尾都顧不全。當下就沒了胃口,頭一抬,就見了個小太監在那兒探頭探腦的,喝問道:“誰在那兒”


    那個小太監聽了嗬斥,嗤嗵一聲就跪了下來,道:“萬歲爺息怒,奴才是來報信兒的。”康熙一眼橫了過去,隻見那小奴才抖了抖,雖然嚇得狠,卻還是看了眼康熙身邊的尚食太監們。


    等人退了下去,那小太監才說道:“剛剛坤寧宮裏的順公公過來,說是有事稟報。”隻這一句,就再不多話了。康熙點點頭,這小倒也知道分寸,因不知道深淺,就算是再害怕,剛剛也沒有不管不顧的喊出來。


    “你叫什麽?”


    “奴才魏珠。”


    “魏珠,讓小順進來說話。”


    魏珠確實懂事,把人帶了進來,就悄悄地掩了門出去了。


    康熙看著小順,說道:“說吧。你們娘娘讓你來說什麽?”


    小順磕了個頭,說到:“迴萬歲爺問話,娘娘讓稟,昨兒個娘娘忘了跟您說,那西安貢上的火晶柿可放不得,還是請萬歲爺早早的賞了人。”


    火晶柿?皇後可不會為了這麽個小事特地的差個人來。“知道了。你下去吧。”康熙揮退了人,尋思起來。想了想皇後今日裏不同尋常的舉動,康熙算是明白了。這一想通,康熙心反而好過起來。


    對於自己的皇後,康熙人為自己看得很清楚。雖然很賢惠大度,可也不是沒脾氣的,真要是個沒脾氣的,康熙也不會喜歡,那樣的要不是太假了就是太弱了,這兩種,哪一個都不會讓康熙放在心上的。皇後在康熙麵前很真實,也全心信賴著自己,雖然有些小手段,可從來不瞞著自己害人。這些年下來,康熙認為兩人早就相濡以沫了,心心相印了。而且,皇後還給自己添了這幾人讓自己著實喜歡的嫡嫡女。


    既然說是要讓皇後出出氣,那就依了她吧,這二阿哥是要好好教訓。再一想,這皇後發脾氣還那麽率真,不是瞞著自己私下動作,反而正大光明的攤在自己麵前,讓自己看著辦。多少年了,她還是這個樣。若內廷其他人,可不會如此,必是暗地裏使風使雨的,汙糟手段一個比一個更狠。可自己的皇後就是不一樣,沒得弄那些髒了她的手。也就是這樣的皇後,才值得自己放在心上,值得自己放心的讓她伴著自己。


    當下康熙就要叫人,可梁功還沒有迴來。康熙眉頭一皺,就想到那個魏珠。既然小順過來,是魏珠傳的話,那這事以後魏珠也會想得明白,才剛自己看著那小太監倒是懂事,那就給他個機會。


    喊了魏珠上來,康熙也不多說,一雙厲眼就看著魏珠。魏珠雖然一直想著出頭,可被萬歲爺這樣一看,還是有點兒哆嗦的。看著這奴才的害怕,康熙反倒有些個滿意,自己的身邊,膽太大的奴才可容不得。這些人,隻要小心的伺候自己就好。膽大了,想頭就多了。想頭多了,這就要幹出些什麽事情來了。


    康熙看著對魏珠還算滿意,就讓魏珠去辦差事,去取些貢品火晶柿賞了二阿哥。還關照要問問二阿哥,這柿甜不甜,才迴來迴話。柿而已,隻是腹瀉腹痛罷了,宮裏又不是沒有太醫。希望這兒長長記性。


    魏珠聽了這話,心裏就一抖,這才吃了螃蟹,就要吃柿,還是賞給自己的兒的。得,別多想了,好好辦差。不管日後如何,這二阿哥,可是會記著自己的。魏珠這就一溜煙的跑了。


    康熙想著要教訓教訓二兒,也想著給自己的皇後嫡出出氣,還想著皇後是個好的不下黑手。沒錯,芳儀把一切的決定權都放在了康熙手裏。康熙要怎麽辦,全看他自己


    當然,康熙可以置之不理,那這樣,芳儀會很鬱悶,不過也不是做白功,她至少知道康熙的尺度了。


    不過,康熙選擇了依了芳儀的想頭。他或許沒想太多,隻是覺得芳儀不背著自己動手腳,很好。可是,芳儀私底下行事,哪有讓康熙這樣更能打擊納喇氏和二阿哥?而且,還要冒著讓康熙不喜、起疑的風險的?甚至日後讓康熙懷疑,他早年早夭的孩,是不是真如那時宮裏的留言所說的?


    康熙沒有考慮過二阿哥的心情,或許是根本不在意這孩的心情。被人害了,哪有讓自己的皇阿瑪處罰了更難受的?被人害了,還可以對皇阿瑪訴訴委屈,讓皇阿瑪替自己找出生事的給自己出氣。可讓皇阿瑪給罰了,還是這樣一種明著賞賜暗地裏狠罰的,那是傷心又傷身吧?


    倒不是芳儀一定要跟小孩計較什麽的,這皇宮裏的孩,能叫孩?個個都是狼。自己的孩也不簡單,隻是自己立場不同罷了。一想到自己沒準就會失去胤礽,那個在自己麵前活蹦亂跳的兒、喜歡膩著自己撒嬌的兒,或許自己會再也看不到了,那是怎樣的一種害怕?為了自己的孩,芳儀還就小人了,還就惡劣了,非要好好教訓一下這個二阿哥。而且,隻有教訓了二阿哥,才能真正的讓納喇氏痛心


    康熙可以明著處置二阿哥,但這是芳儀最不想看到的。不管是處罰什麽,以什麽名義處罰,別人其實都知道是為了什麽。那些不知道底細的人看來,就因為是二阿哥說了幾句大實話,讓胤礽來了脾氣,不帶人出去,涉險迴來後,還遷怒於二阿哥,康熙還處罰了毫不相幹的二阿哥。這樣實在是對胤礽的名聲有損的。這是芳儀不想的,也是康熙不想的。所以,今日裏,胤禔在康熙麵前請罪時,康熙雖然很生氣,雖然也痛罵一頓,卻一時沒有想好了怎麽處罰他,隻讓他自己好好的想想,何謂孝悌。


    梁功氣喘籲籲的跑著給胤礽阿哥那兒傳了話,才迴到乾清宮繼續當差,一點兒也不知道,自己給別人截了胡了,還是個恨著自己的人截了胡。皇後娘娘原本是讓小順去找梁功的,可偏巧這梁功就不在。還就讓魏珠逮著了個機會。而魏珠也是想著要報恩,才大著膽,給小順傳話。而小順原本救這個小奴才也隻是這個奴才發現了個奇怪的東西。而這個奇怪的東西有讓皇後娘娘決定善待魏珠。而魏珠傳話也讓康熙覺得這人可用……這裏頭的因果悖論,實在也是理不清的了。


    且不說這些亂七八糟的。午後,二阿哥因年輕不知事貪嘴,柿蟹同食,害了腹疾。這一病,就有個三四天不出屋。


    (今天就一更了,忙得頭昏得很。飛個給各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清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壺好茶嘎山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壺好茶嘎山糊並收藏笑清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