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天變》
第二部《天邊》
第一百三十一章西行
我站了起來,慢慢地,屏住了氣,甚而也許是忘了如何唿吸。
“子實兄,你先去休息吧?”我有些不應該的茫然,不知如何為好,但還是能堅定地說上一句:“我知道了,我一定會想辦法救子玉的。”
“好的,好的……好的……快點……快……點……快……點。”子實一聲聲重複著,漸漸就變成嘟囔,或嚅囁了。最終他垂下腦袋,身體也慢慢攤了下來。他真的太困了,交待完他需要交待的,便幾乎立刻站不住腳,最終他就這樣睡在了我家的大廳前。
我命人上來把李真抬到偏房去先睡。他被抬走時,還嘟囔了幾個“快”,但他沒有對抬他的人有什麽意見,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他是在被抬著的。就像我自己不知道我該怎麽辦一樣,在他離開我們的視線時,我才終於轉過來看著我的妻,一臉不明所以的歉疚。
“對不起……”
“沒什麽,你該去的,你去吧。”她帶著笑,“既然你的老師指定你得去,子玉又是你的好兄弟,我不會阻攔你的,上次你沒有帶我走,現在我成廢人了,你又怎麽會帶我呢?”
她哭了,說完這句,她真的哭了,如我料到的那樣。
我沒法說出任何勸慰的言語,隻能上前摟著她,象是承諾,雖然隻是為不知結局的未來承諾,但對我,當時真的隻能如此而已:“我會迴來的,迴來後,我不會再離開你的。”
我一路狂奔飛馬跑到州牧府。當時正是陳哥與眾留守襄陽之人討論政務,而我卻再已等不及,與各階職守之官告歉,卻請陳哥與我望廳後隱秘處敘話。
但是陳哥聽完我的消息,卻沒有什麽著急,甚而有些冷冷地說:“我早猜到,他執意如此,我能如何?”
“借我一營兵士,我要去救子玉,我也定能救下子玉。”聽了此言,我必然急了。
“不行!你胡鬧,我們去救,那不明擺著我們要造反了?”陳哥勃然大怒,我也有些緩過神來,卻待再求,他不依不饒地繼續罵道:“子玉咎由自取,我有什麽辦法,你勸不動他,那就是他執意自己尋死,你拉不住。他既然這樣,就不要連累我等。”
雖然心中感覺自己的要求是有些不妥,可我還是帶著一些僥幸了,也帶著一種哀求,“幫幫子玉兄吧?他和我們一起多少年了,我們一起讀書,一起長大。”
“我可比你們大二十歲,我可不是和你們一起長大的。”陳梁似乎意識到剛才的聲音過大,聲量小了一些,卻冷了很多。
“哦,對了,您比我們大很多,你自然不會理解這些,我隻問您,你幫不幫我?”他搖搖頭甚而還說了一句:“老師沒給我命令,我不會出一兵一卒。”
我真的麻木了,陳哥竟然罔顧子玉兄的生死,我竟然尊稱他陳哥這麽久,早知當年黃巾之亂時,便應該知道他的心是冷的,我還以為他和我交了心,便會改變,我真是太天真了,太傻了。
我確實太天真,太傻了。
茫然失措的離開府衙,翻身上馬,不再狂奔,隻能一路慢慢隨由馬帶我迴家。
我很難受,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按說平時這個時候,我不會感到如此的。我應該最有主意的,可是今天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仿佛我換了個人似的。
我閉上眼睛,眼中全是陳梁的臉,耳邊也全是他說的話。
我不知道,怎麽就會這樣,我心中荊州兄弟們中間的感情怎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怎麽能這樣?我大聲問自己,沒有人替我迴答。
不過迴到家時,我已經有了決定,“平安風雲侯,我畢竟是平安風雲侯!”我咬牙切齒起來,“我不信我一點用都沒有。”
在正屋槍架上取下被那些船上的人帶迴來的天狼,沒有取槍。輕輕剝去上麵包袱的獸皮,黯淡的銀灰色的它便在我得眼前了。“兄弟,也許隻有我們兩個了。”
“還有我。”一聲堅定帶著些戲謔的聲音在背後響起。
心中一熱,我轉過頭。北海渾身甲胄地站在我的身後,提著斧子,背著長弓。
“不行不行,你有孩子有老婆,不行不行,你要是出個什麽好歹,我怎麽對得起……我怎麽對得起弟妹。”
“沒事,我已經和婉兒說過了……哎,女人麽,哭了,沒辦法,但她還是給我把衣服都收拾好了。”
“那就你了,但是別告訴小南。”
“當然……”
“那就好。”心中稍微把自己對弟妹的歉疚感減弱了些。
“不,我是說我當然告訴小南了。”他倒還想當然起來。
“他才十六!”我差點跳了起來。
“他都十六了。”我承認我們兩個之間有了些隔閡,他還接著說:“大哥你打漢中之役時不才十七麽?反正你隻是使喚他,又不要他作決斷的。”
我沒話了,因為緊接著,一個背了一座山的小南便拈著叉衝了進來,興奮不已,完全沒了在船上當時的文靜,看來匈奴人好鬥的脾性終究是蓋不住的。
“姐姐真是麻煩,這個也讓我帶,那個也讓我帶。姐夫,這些都是你的,你拿走,快把我壓死了。”
我揮揮手,帶著笑:“隨便你們了。”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你們怎麽知道的。”
“今早王威巡城,碰上李真了。王威不認識他,見他樣子不對勁,便攔下了他。其他士兵有認識李真的,便告訴王威,李真才沒被他投到牢裏。王威便問他幹什麽,他說要見你,王威怕你還在休息,便帶著李真來找兄弟我了,我與李真也算是好交情了,他見是我,也滿心歡喜,便告訴我情況,我自然說我也去幫忙。”
“這……”聽到這個情況,我忽然明白過來,大罵自己心亂了,竟沒了往日自以為傲的急智。我該想到的,這種時節,我們中間的人確實一個都不該出現,否則,便真是造反,其實到時候,我也最好別出現。我現在能領會老師的意思了,或許老師的意思就是讓我帶著我收的這眾天南地北的兄弟們一起出發,那確實是隻有我了。這也許就是李真看到破六韓烈牙如此快樂的緣故。於是,我的腦袋立刻想到了我的一個兄弟,他在西麵,好久不聯係的一個兄弟,那個西麵而來的異族人:斯巴達克斯。我立刻開始埋怨自己了,我居然把這檔子事給忘了。想到這裏,我不禁黯然,想到剛才我與陳哥的態度,我真是太魯莽了。不禁歎氣搖頭,緊接著轉臉對著這兩條滿臉帶著期望的好漢:“好的,我們馬上準備。你們去把能調動的人全部動員起來,準備些便裝。多準備些幹糧和馬,但是,不許泄漏一點秘密,尤其是小南,不許和任何人說,誰也不許。把所有和我們有關的線索全部去掉,不許帶荊州的旌旗。晚上夜深了我們再出發。”
“是!”他們先去布置,而我在他們走後,搖搖頭,歎了口氣,自嘲了一番後,慢慢將天狼放迴遠處,像是勸慰:“兄弟,這迴你還是歇歇吧。”
我慢慢推開了房門。我知道她會在這裏,我甚至知道她會在幹什麽。她上次就是這樣把我送走的。可這次她沒有哭,她把包裹推給我,卻不肯看著我,扭轉頭說道:“保重,一路保重,辦完事就趕緊迴來。”
我還在那裏停了很久,但終究隻道了一句便離開了:“我很快迴來。”
希望這次能早些迴來,我的心中也真就這麽想。我剛離開銀鈴迴襄陽來,卻沒想到這會兒又離開佩兒了。這番離別對我似乎已經是再正常不過一般,也許我的小名應該叫阿離,或者叫阿別。
離開時,我帶了那杆長槍,又隨便找了件士兵的甲胄穿上,丟下了所有可以證明我身份的東西,沒有和任何人道別,甚而還專門叮囑了佩兒,此事誰都不能說。我沒有叮囑陳哥,我相信他明白。
夜深人靜的街上,仍然有人在納涼歇息,不過勞累一天的他們已經不會在乎一個靜靜路過的人了。我讓大家都單獨出去,避免惹人注目,我們三個加上十幾個最優秀的鮮卑戰士,這便是我現在所能調動的所有人馬。
出城門沒有任何難度,王威在那裏,他知道我要去做大事,但他很明事理的什麽都沒有問。
出城三裏地的河邊,我們約好了在這裏碰頭。馬兒不耐炎熱拖著我在河邊飲水,我也隨由它了,心道,下麵幾天有得你苦,你先歇歇吧。
兄弟們本來散在草叢中,此時全聚到我的身邊來。小南自是最快的那個,雙手來迴撕扯馬韁免得撞上我,一手攥著叉子,很是焦急地說道:“子睿大哥,下麵怎麽辦?”
年輕人身上果真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我如一個五十歲的人一般的想著。但是口中卻是一個三十歲的大叔的口氣:“你姐夫呢?”
不用他迴答,由著馬蹄聲,數十條好漢便一字在這個月光下的河邊排開。
也不用我說話,北海先帶給我一個消息:“晚上我出城的時候,陳梁大人要我們接管一支剛被招安的義勇。”
“我怎麽在襄陽一直沒聽說?”我暗自沉吟,心中一亮。不顧小南在那裏抱怨,“都什麽時候了,還得先給他做活。”
“在哪裏?”我有些恢複了二十歲的活力。
“沿河向上遊走十五裏就是,說把他們順路帶到上庸,剩下的他就不管了。”
我雙手抱拳對著襄陽方向拱手,心中卻像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般樂開了花。
如果相信襄陽城外沿襄水十八裏向上會有什麽真正的鄉勇是完全愚蠢的,就如相信小南的頭上的熱氣是他的頭發燒著了一樣。那裏離任何一個鎮子都有十幾裏遠,大水後,那裏一片荒蕪,隻有雜草。在那裏的隻會有我的熟人,隻是不知道是哪幾個。
於是半個時辰後,當小南在驚驚咋咋地叫,北海在那裏愣著笑時,我卻已經直接馬踏入鄉勇陣中,找人敘話。
“鄉勇們。”下麵便是一片笑聲,我繼續道:“你們的頭是誰?”
“大頭還是小頭。”又是一片哄笑。
“不瞞您說,大頭太大,小頭又太小。”哄笑更大了。
“那大頭留著,小頭割掉。”我不動聲色地迴答,立刻幾乎可以把這裏夷平的笑聲把兩個人卷了出來。
“這是陳大人給您的。”一個操鄂煥聲音的人立刻湊近遞了一卷帛給我,隨即火把也遞了過來,讓我確信這個人就是他,也可以看手中的帛書。此外宋玉東也帶著笑出現了:“我們剛迴來,在江陵派人去報告陳梁大人,結果等我們迴襄陽走到半路,他一張帛書便讓我們來這裏了。”
“這裏多少人?”我一麵展開帛,一麵問他們。
“一百個,按陳大人要求,都是最棒的。”鄂煥拍了下胸脯,向我展示了一下他身後的兄弟,滿麵的紅光。
帛不大,上麵的字也就這幾個:“能與爾者,盡與爾矣。”下署名:“紹貂。”
我立刻把帛卷上火把,片刻它便把這裏映得通紅,將一個個帶著笑的純樸無欺的紅臉膛顯露出來。好兄弟們,我必須要把所有的人帶迴來,我咬牙發誓道。我還朝襄陽的方向又抱拳躬禮,陳哥想的真周到。想想他們同行的那幫人,若把**調來,難保不出事,周昕新來,陳哥難免不放心,不過這個人來到還是能幫上忙的。不過,也許這次應該帶上羽兒和他娘的,不過我真不知道他們現在在什麽地方,迴來後我就沒見過他們,而且當時我也不知道陳哥會有這一手。
待殘帛燒盡,周圍稍暗,讓眾人稍事休息,我與他們到稍遠處便開始商計起來,我把事情說明,他們便討論開了。不過在他們各執己見,如北海的自宛城、冠軍、葉城直接分股入關洛陽集中之法,及鄂煥翻山越嶺遇水搭橋之計,甚而有小南冒充匈奴人衝殺入關之式時。宋玉東卻忽然決定卜上一卦,堪其吉兇。這結果倒當真有趣,卻與我想得一樣。
“今向北。”宋玉東在火光下看著卦象,周圍正自互相討論之中,貞言曰:“大兇。”
“今向東。”宋玉東在火光下繼續看著卦象,周圍卻沒了聲音,貞言曰:“兇。”
“今向西。”小南在火光下看著卦象,周圍依舊沒有聲音,但是宋玉東有:“你把你的腦袋移開點,哦,半吉。”
“今向南呢?”小南好奇地問,合上一堆腦袋在火光下等著出卦象,周圍仍然沒有聲音,但我有:“大吉。”
“果然是大吉。”宋點頭。
“大哥,您在外麵,怎麽知道的?”
“洛陽在北麵,我們向南走,等到即便子玉兄老死,我們都到不了洛陽,當然是大吉。”對這種傻問題,我甚而有些愜意地伸著懶腰說道。
眾皆笑:“今往何處而去?”
“向西,我帶你們去見一個你們都沒見過,但應該聽說過的人,相對來說這條路也最吉利了。”我笑道,馬已自不老實地帶著我到處亂竄了。
“可洛陽在北,我們往西,那子玉兄怎麽辦呢?”
“既然老師說隻有我能救,還讓我知道,便是他定能拖到我去。”我歎了口氣,這個是我想好了的:“我急也沒有用,為了成功進去,還要平安迴來,我需要兩個地方的人幫忙。沒關係,離秋天還有二十天,還來得及。”
“哪兩個地方?”北海帶著一臉的疑問,“一個是輕的族人那邊吧?好像在西涼。”
我點點頭,順便看看四周情況。
“還有一個呢?”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還有人問和這秋天有什麽關係,我剛看了看他,他就被他大義凜然的姐夫揍了一巴掌,訓了一句小孩子不要亂問;不過後來他姐夫也偷偷問我這個問題,又被我大義凜然地揍了一巴掌。後來我自己也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想想,嗬嗬一笑,又打了小南一巴掌,小南不明所以,但我明所以,但是我沒說:他靠我最近,隨手能打到。
我相信會防著我們的大有人在,他們也必然會找人看著我們,既要救人,又要防止他們抓我們的把柄。所以,我已經在考慮如何進洛陽,以及如何出去的同時,還要想好這一路未進關內前的路線。先往西行顯然是目前來說最好的。
襄水之北的夏夜又熱又幹。因為路長,我們決定,其實也不得不逢到過河便喝水休息一下。一聲令下,很多人便都脫得赤條條地拉著馬往水裏鑽,一聲唿哨,便也不擦身體,衝了出來,上馬再走。往複幾次,以致剛聽到水聲,有人便開始脫衣服了,甚而還有一直隻穿褲衩子的。休息時,便連人帶馬紮到水裏,好好涼快一下,不管渴不渴,都想喝一些水。在水中時,有些人甚而都抽筋了。我想定是這番累苦了這些剛迴來的兄弟們,總是疲勞不堪,所以體力不濟而致。不過詢問之下,他們卻說沒什麽,說最後都是坐船的,還在江陵整休了一日,無甚關係,這症候估計是渾身太熱了,進水中一冷,給激地抽筋了。聽口音發現其中有明孜的,讓我心緊了一番,心中更是決意要將所有的人帶迴來。
天慢慢亮了起來,周圍沒有霧,我們都毫無遮蔽地暴露在曠野中,仿佛一陣風都能把我們所有的人卷走,悠悠之於天上,不再迴來。其時真的有風,風就從前麵吹來,帶著青灰色――那是黎明山的顏色,飄入眼簾的也隻有這種顏色。更遠的是暗藍色的天幕,兩邊沒有什麽農田,如果有,也是荒田,否則現在絕不是一片空曠的原野,隻有阡陌縱橫隱隱交通於其間,此刻的農夫們大多在南邊工地上負著徭役,或者光和七年被董卓給當黃巾軍屠殺光了。這算什麽事情,我嘴裏忽然大罵道。不過一路馬蹄,沒有人注意到我在說什麽。
很多人真是怪,偏喜歡什麽亂世英雄,壯烈寄懷,叱吒風雲,縱橫捭闔雲雲。豈知亂世英雄背後,何曾不是千裏白骨,血流成河,老百姓能得多少好處,興亡更替,風光的是公侯,悲戚的是百姓,羨慕什麽?其實即便沒有戰事,逢上天災老百姓已經不堪重負,何況這幾年一直沒有消停!也許便是那句:隻要事不關己,管他多少無辜顛沛流離。且問,俟亂世降臨,看你如何神氣!
我認為真正的英雄孕於平時,或拔於民族危亡之刻,而非為個人私欲的而起的內禍之事,我必須更正剛剛自己想法中的偏激,李廣衛青霍去病仍是我大漢真正的民族英雄。而我自己的生身父親也是個真正英雄,他正直無私,剛正不阿,曾令貪官汙吏聞風喪膽,而及至故去,百姓泣如喪父。試想當年父親登高一唿之時,當真英雄年少,風姿勃發。可我手上沾的全是我大漢人之血,未能為一地百姓帶去安逸富足之日,卻枉被人稱為英雄,此羞難堪,無顏麵對泉下生父,慚愧慚愧。
隻能搖搖頭,說歸說,終究還是很多人喜歡這個調調,即便自己,小的時候不是也沉迷衛青霍去病之業績,也想著匈奴再度南侵,自己投筆從戎,作一番大事跡麽?現在我能想著點老百姓,多半是銀鈴的功績,也不知銀鈴現在在哪裏,趕緊打消自己的兒女思情。思來想去之間,我覺著還是當年蕭何曹參兩位丞相做得好:“無為”。
若真為老百姓好,真如當年那樣,體恤民力,無為之治便是了,還需做什麽?還不如在家和老婆好好過日子,想著又想笑,便又笑了出來。
思慮間,風中有了金色,紅色,眼前有了太陽,夕陽,一日便這麽過了。
第三日,對我而言可謂舊地重遊。不過原本我隻是虛空地畫了一個圈,現在卻成了真的關隘和鎮子了:山坡上營帳整齊,旌旗招展,各式作坊民居點綴周邊,炊煙嫋嫋,還有鳥聲啾啾於其間,在落日下當真和諧靜謐。不過也許這隻是在沒有戰事的時候。
忽然從西北吹來一陣風,卷起沙石驚了馬,讓我迴過身來,衝著後麵看著前麵雄關、軍鎮嘖嘖稱道的和我一起趕了兩天兩夜的兄弟們說道:“趕緊繼續上路,晚上在漢中好好休息,換一下馬,帶好幹糧,我們還有幾天的路呢。現在別歇,歇下來,今日我們就走不到漢中了。快點快點!”
我原本沒有打算與周倉見麵,雖不願說我的這個兄弟笨,可這位兄弟在我的印象中終究還是有些粗心的。深怕他無意中漏了風聲,而一旦知道我在,這裏的士兵也難保不會來圍觀我,或者亂傳我的事情。這一下子,一傳十,十傳百,我的行蹤終究會為天下所有想知道的人都知道的。但是在我們荊州西麵的漢中及以北的西涼,馬匹的管理全都在我們的軍隊的手中。所以,我們又必須得現個身,不過這次可以不包括我。
漢中的景象讓我嚇了一跳。其他倒沒什麽,城東竟平白多了很多墳塚。原想當然以為是當年漢中之戰士兵的骸骨所埋之處,但滿目盡是老百姓在其中哭泣,半個士兵全無。算來日子是六月月當中,倒是祭祀的日子,或許可以解釋眼前此種景象。但是個中關鍵問題是,如此多的墳頭,卻是為何?漢中出了怎麽樣的大事呢?為何我在襄陽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過。
不敢耽擱,趕緊先進城,安頓好大家,再找人敘話問詢。不過這次,一切都不是我牽頭。我就像一個普通士兵隱藏在兄弟們中間。但這不妨礙我仔細看這個城市,上次這裏還是一片帳幕旌旗,到處都是成堆戰士的景象,我還能記得這堵牆下一個我們的戰士和亞瑪遜人女人在打架,忽然一個我們的士兵跑過,去追一個前麵的女孩子,這一幕幕依然在我的腦海裏,不曾忘卻,甚而非常的清晰,就如是昨天發生的那樣。
現在城市中已遍布新砌或修繕的房屋,有了城市的模樣。但卻沒了我眼中曾有的生氣,現在仍是夏末,城市裏卻已有些秋後的蕭瑟,路上沒有什麽人,邊上行道的槐樹本就是暗綠色的葉子和灰褐色的樹幹在風中更顯得有些蔫,沒有應有的生氣。風中飄著微微淡淡的煙塵,或許是祭掃人燃盡的紙劄童馬等物留下的悲傷痕跡。
日頭,已近黃昏。
宋玉東不是武人,他單薄的身體自然被兩日路程折騰得不輕,雖然還想堅持一起去做事,但是還是被我們勸去去睡了。
我們也不是什麽文人,所以我們個個依然帶著莫名的興奮繼續做事。不過既然不是我牽頭,所以,我們等得久一些,也是可以想見的。尤其是看到鄂煥這般兇神惡煞的,任是我也會讓他們在外麵多候一陣。破六韓烈牙加忽薩烈南國這一對姐夫加小舅子扛斧豎叉,雙雙挎弓背箭的貨也不象什麽善類。而這時隊伍中最像好人的偏在驛站睡覺,而我目前隻是個隱藏在隊伍中的小兵。這一輪等候就有些無奈及無聊了。這段時光甚而讓我哈欠連天,小南也受我的影響,幾乎要打起盹來,不過那兩個還是很有勁頭,聊打仗聊得很是起勁,甚而要互相比劃一番,顯得更可怕
等到一個穿得頗怪、長得更怪的人走後,終於輪到已經在私下閑聊半天的我們進去。我們一進去,周密的眼中立刻充滿了奇怪和驚異。見到我不說話,眼中卻朝他傳遞信息,他便按照我的意思打發了所有衛兵下去,然後笑著斜坐在中間,“子睿兄,一年多不見了!”
周密居然又胖了,原本有就是張胖嘟嘟的小孩臉的他,現在看起來更像地主老財家的小惡少了。這讓我有理由相信這個人最近在享福。具體是什麽樣的福,我不好妄加猜測。原以為在這裏他會受不少苦,看來是我嚴重了。不過原本讓他在這裏,我也覺得有些過分,而且是從漢中之戰後一直留到了現在,足夠再養一頭小白,並又讓它上鍋了,對一個這樣的孩子簡直是一種摧殘。也許是我的比喻不太確當,不過提到小白,我覺得現在周密的眼神都和它有些像了。忽然想起當時似乎是我下的各種命令,竟覺得自己有當酷吏的天賦。
或者下次我們家再次開圈圈養豬的時候,我可以把我家養的新豬選一頭長得和他像的叫小密,隻要他沒什麽意見。我再一次胡思亂想一番後,帶著相對複雜的笑容說道:“是啊!我還覺得昨天你還在我家吃豬肉呢。”
“啊,小白!”他終於帶上一種孩子般的笑容。而似乎我和小白之間的感情不深,至少沒這兩個胖家夥這麽深,因為居然需要我想一會才能想起那是我們家曾養過的一頭豬的名字,或許是因為它經常和我在姐姐心中作為一樣的東西來思考表述,這讓我很是不滿,興許有種不共戴天的仇敵甚而競爭者的感覺也不一定。
不過對於這兩句話,雖然我頭腦中肆意暢想,我帶來的兄弟們卻肯定還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而我們兩個人似乎都有些心懷鬼胎,說完相對而笑。而所有人看著我們,也許都在猜測一個叫小白的東西和一種叫做豬肉的東西之間的聯係而不能自拔。
“子詳,”我先發話了,“城東那麽多墳頭怎麽迴事?”
“你從哪個門進來的?”他倒先問了我了。
“當然是南門。”
“噢,如果你進北門,一看就知道了。”他還是沒說,卻在傻笑。
“那你也得告訴我啊,我從襄陽過來的,當然從南門進來了,難道你認為我會走北門進漢中嗎?”
“不一定啊,據說你進洛陽就是走北門的,當時你也是從襄陽向北噢。”原來這傻的還是我,這小子居然擺著套等我。看著周圍一幫跟著傻笑,隻好換個更進一步的話題。
“到底怎麽迴事?”我帶出一副認真的神情。
“失火了。”他恢複了一些冷靜,甚而有些低沉,顯得很是鬱悶:“被人放的。幾個西涼鬼子冒充西川人從蜀山關混進來,這幫畜牲在漢中北麵市集和官舍那裏放的火。十幾天前燒的,那天還趕上風大,北城燒了兩裏,西市半條街都燒了,很多商賈的全部家當幾乎都毀了。花了我們半夜才撲滅的,死了不少人,就在東城,你應該看見了吧……前幾日逮住那幾個放火的王八羔子,剛剛都宰了掛在蜀山關口了。”
他說得不像他的年紀,倒和陳哥似的,帶著一絲冷冷地憎惡提到這些縱火者的下場。
“城內情況現在怎麽樣了?”
“這場火影響不小,我們這個城的人本多數是逃難的西川人,其間商人大賈不少,這一把火燒死了不少。還燒跑了一些,秋收包括以後都挺麻煩的,其中米布鹽鐵的缺口不小,我讓陳哥來幫忙,不知道他怎麽給我填這個口子。”他甚而也想三十歲的樣子搖了搖頭,以一種四十歲的人的口氣來說話。
我感覺我有些殘忍,或者說老師有些,抑或是這個時代,我們中間很多人本不應該承擔這許多煩惱事。可是我們正在做,這個時代當真錯了,卻不知道錯在哪裏了。
我們都有些沉默,不過還是周密又給我一條喜訊打斷這有些沉悶的氣氛:“周倉結婚了。”
“噢。”這當真出乎我的意料,我曾非常焦心我這個傻兄弟的婚事,卻沒想到他倒挺有本事。
“不過,到時候見了,可能會更出乎你的意料。”他看了我的臉色,忽然補了一句,臉上帶上他本應有的那種狡黠的少年般的笑容。
夏末,日頭雖然黑得不那麽快,剛過酉時卻已經昏昏沉沉,混混沌沌。被燒的街市似乎一時還難以恢複元氣,越走進去,那股爐膛的味道便愈加刺鼻,加之一條街上都沒什麽燈光,甚是冷清寂寥,甚而有些陰森森嚇人的感覺。若是小時候,我一個人斷不敢走這條路。但現在我、子詳和眾兄弟們一起走上了這條路,前後各排了一堆人,心中便沒了怕黑的畏懼。隻有對這條路的各種遐想:遇見的人,也許也都是西川人,對他們,我心懷愧疚,不可斷絕,心頭總是被一個東西壓著,毫無辦法,或許隻有我打入蜀地,消滅董卓後,方能釋懷,也或許永遠不可能釋懷了。我最終還是決定去看周倉,不是為它,其實是必須去看他。因為這兩個姓周的小子平時分工非常明確,從不僭越,一個管城內政務,一個管軍馬。所以,我們必須還是得通過我這個曾經的傻兄弟來辦理我們的事情,雖然一年前他還是個孩子,可是現在他是周將軍,廬江周家後人了。
一路上,大家沒什麽話,就周密迴頭對我說了一個事情:“子睿兄,告訴你個事,我有新字了。江東廬江周家到襄陽去找我父親續了族譜,也不知道怎麽續上的,嗬嗬……後來還有人過來漢中把周倉也續進去了,好像甚而把周玉續了進去,原本那些人不願,可周倉不幹,直接說,如果不帶上他妹妹,他也不進,後來就這樣了唄。周氏宗祠堂按我這一係譜下了我的新字叫文和,周倉的叫文實。”
“哦,周家手真夠快的。”我有些驚歎道。腦中忽然想起了周昕,他新來,和我們未必真能同心,陳哥思量下,沒把他派來確實也是對的。陳哥果然比我強多了。
“喂!”周密以為我有些不開心,也故作不開心狀,開著玩笑緩和氣氛:“別對周家有什麽看法唉,我畢竟也姓周。”
最終,周密竟將我們帶入門朝北似乎沒燒到的院子裏。之所以令我如此驚訝,是因為這是一座黑漆漆毫無燈火的院子,讓我們所有人都打心底產生了異議。不過,這個院子還是有些護院兵丁的,這至少能讓我們確信這裏還是有人住的。但天色已黑,雖然月色不錯,可是整個大院竟然完全沒有一盞燈,一點燈火以及其他一類光亮的。若不是院內整潔,倒似一個廢棄已久的大院。在外麵我就注意到,以這條路分界,南邊還保存完整,北麵卻基本都被火給燒成廢墟了。因為總不至於為了省燈油到這般地步,所以,我在想,這裏不點火的原因怕是因為被這場火嚇的。不過如此因噎廢食也有些太過了,不過無論如何,此多半是因這女子之故。
“這是一個空園子吧,你幹嗎帶我們到這裏來?”周密卻讓我的兄弟們別出聲,隻管很利索地往裏麵走,還示意大家跟著他的步子:“你們馬上就知道了。”
他走進兩進廳堂,衝著裏麵喊了一嗓子:“大嫂,大哥迴來了麽?”
“文和麽?”半晌裏麵有了一個女人有些沙啞的聲音傳來。
“是啊,嫂嫂。”周密很守禮地站與內堂的外廳的廊下,朝裏麵恭敬地問候。
“你大哥還在蜀山關那裏吧?不過天黑了吧?今日他應該迴來,可能也快迴來了。”這個女子應該就是我周家弟妹,不過聲音聽起來卻像有四十歲一般,難道我的兄弟有這個方麵的愛好?我趕緊打消我的無稽念頭,一起在廳外和周密開始等待起來。
在這個天井樣的院子中的等待並不是那麽舒適的,至少大家都感覺出有些不自在,多數都對這個家現在的樣貌感到奇怪。在周密的壓製下,他們還是一次次都在低聲傳遞著是不是就要掌燈了的,可是一直都沒有人做這個事,甚至除了門口和第一進院子裏的兵丁,再沒有人在裏麵的院子內走動。隻有這個似乎是中年婦人不時地問候,讓我們能感覺到這裏還有那麽一股人氣。
我問了周密,他不告訴我,卻說讓我自己去問周倉最好。
周倉是半個時辰後迴到家的,那時,天已漆黑。當我看到他從廳中穿出時冷靜肅穆的黑色臉龐,我看到了另一個人,那個人也叫周倉,而且是將軍。
時光匆匆,卻又慢得讓人煩躁不已,不過這段日子就要過去了,我覺得,甚而達到確信的地步。
時為初平元年夏末六月十五酉時三刻,那年,我十八歲。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天變》
第二部《天邊》
第一百三十一章西行
我站了起來,慢慢地,屏住了氣,甚而也許是忘了如何唿吸。
“子實兄,你先去休息吧?”我有些不應該的茫然,不知如何為好,但還是能堅定地說上一句:“我知道了,我一定會想辦法救子玉的。”
“好的,好的……好的……快點……快……點……快……點。”子實一聲聲重複著,漸漸就變成嘟囔,或嚅囁了。最終他垂下腦袋,身體也慢慢攤了下來。他真的太困了,交待完他需要交待的,便幾乎立刻站不住腳,最終他就這樣睡在了我家的大廳前。
我命人上來把李真抬到偏房去先睡。他被抬走時,還嘟囔了幾個“快”,但他沒有對抬他的人有什麽意見,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他是在被抬著的。就像我自己不知道我該怎麽辦一樣,在他離開我們的視線時,我才終於轉過來看著我的妻,一臉不明所以的歉疚。
“對不起……”
“沒什麽,你該去的,你去吧。”她帶著笑,“既然你的老師指定你得去,子玉又是你的好兄弟,我不會阻攔你的,上次你沒有帶我走,現在我成廢人了,你又怎麽會帶我呢?”
她哭了,說完這句,她真的哭了,如我料到的那樣。
我沒法說出任何勸慰的言語,隻能上前摟著她,象是承諾,雖然隻是為不知結局的未來承諾,但對我,當時真的隻能如此而已:“我會迴來的,迴來後,我不會再離開你的。”
我一路狂奔飛馬跑到州牧府。當時正是陳哥與眾留守襄陽之人討論政務,而我卻再已等不及,與各階職守之官告歉,卻請陳哥與我望廳後隱秘處敘話。
但是陳哥聽完我的消息,卻沒有什麽著急,甚而有些冷冷地說:“我早猜到,他執意如此,我能如何?”
“借我一營兵士,我要去救子玉,我也定能救下子玉。”聽了此言,我必然急了。
“不行!你胡鬧,我們去救,那不明擺著我們要造反了?”陳哥勃然大怒,我也有些緩過神來,卻待再求,他不依不饒地繼續罵道:“子玉咎由自取,我有什麽辦法,你勸不動他,那就是他執意自己尋死,你拉不住。他既然這樣,就不要連累我等。”
雖然心中感覺自己的要求是有些不妥,可我還是帶著一些僥幸了,也帶著一種哀求,“幫幫子玉兄吧?他和我們一起多少年了,我們一起讀書,一起長大。”
“我可比你們大二十歲,我可不是和你們一起長大的。”陳梁似乎意識到剛才的聲音過大,聲量小了一些,卻冷了很多。
“哦,對了,您比我們大很多,你自然不會理解這些,我隻問您,你幫不幫我?”他搖搖頭甚而還說了一句:“老師沒給我命令,我不會出一兵一卒。”
我真的麻木了,陳哥竟然罔顧子玉兄的生死,我竟然尊稱他陳哥這麽久,早知當年黃巾之亂時,便應該知道他的心是冷的,我還以為他和我交了心,便會改變,我真是太天真了,太傻了。
我確實太天真,太傻了。
茫然失措的離開府衙,翻身上馬,不再狂奔,隻能一路慢慢隨由馬帶我迴家。
我很難受,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按說平時這個時候,我不會感到如此的。我應該最有主意的,可是今天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仿佛我換了個人似的。
我閉上眼睛,眼中全是陳梁的臉,耳邊也全是他說的話。
我不知道,怎麽就會這樣,我心中荊州兄弟們中間的感情怎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怎麽能這樣?我大聲問自己,沒有人替我迴答。
不過迴到家時,我已經有了決定,“平安風雲侯,我畢竟是平安風雲侯!”我咬牙切齒起來,“我不信我一點用都沒有。”
在正屋槍架上取下被那些船上的人帶迴來的天狼,沒有取槍。輕輕剝去上麵包袱的獸皮,黯淡的銀灰色的它便在我得眼前了。“兄弟,也許隻有我們兩個了。”
“還有我。”一聲堅定帶著些戲謔的聲音在背後響起。
心中一熱,我轉過頭。北海渾身甲胄地站在我的身後,提著斧子,背著長弓。
“不行不行,你有孩子有老婆,不行不行,你要是出個什麽好歹,我怎麽對得起……我怎麽對得起弟妹。”
“沒事,我已經和婉兒說過了……哎,女人麽,哭了,沒辦法,但她還是給我把衣服都收拾好了。”
“那就你了,但是別告訴小南。”
“當然……”
“那就好。”心中稍微把自己對弟妹的歉疚感減弱了些。
“不,我是說我當然告訴小南了。”他倒還想當然起來。
“他才十六!”我差點跳了起來。
“他都十六了。”我承認我們兩個之間有了些隔閡,他還接著說:“大哥你打漢中之役時不才十七麽?反正你隻是使喚他,又不要他作決斷的。”
我沒話了,因為緊接著,一個背了一座山的小南便拈著叉衝了進來,興奮不已,完全沒了在船上當時的文靜,看來匈奴人好鬥的脾性終究是蓋不住的。
“姐姐真是麻煩,這個也讓我帶,那個也讓我帶。姐夫,這些都是你的,你拿走,快把我壓死了。”
我揮揮手,帶著笑:“隨便你們了。”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你們怎麽知道的。”
“今早王威巡城,碰上李真了。王威不認識他,見他樣子不對勁,便攔下了他。其他士兵有認識李真的,便告訴王威,李真才沒被他投到牢裏。王威便問他幹什麽,他說要見你,王威怕你還在休息,便帶著李真來找兄弟我了,我與李真也算是好交情了,他見是我,也滿心歡喜,便告訴我情況,我自然說我也去幫忙。”
“這……”聽到這個情況,我忽然明白過來,大罵自己心亂了,竟沒了往日自以為傲的急智。我該想到的,這種時節,我們中間的人確實一個都不該出現,否則,便真是造反,其實到時候,我也最好別出現。我現在能領會老師的意思了,或許老師的意思就是讓我帶著我收的這眾天南地北的兄弟們一起出發,那確實是隻有我了。這也許就是李真看到破六韓烈牙如此快樂的緣故。於是,我的腦袋立刻想到了我的一個兄弟,他在西麵,好久不聯係的一個兄弟,那個西麵而來的異族人:斯巴達克斯。我立刻開始埋怨自己了,我居然把這檔子事給忘了。想到這裏,我不禁黯然,想到剛才我與陳哥的態度,我真是太魯莽了。不禁歎氣搖頭,緊接著轉臉對著這兩條滿臉帶著期望的好漢:“好的,我們馬上準備。你們去把能調動的人全部動員起來,準備些便裝。多準備些幹糧和馬,但是,不許泄漏一點秘密,尤其是小南,不許和任何人說,誰也不許。把所有和我們有關的線索全部去掉,不許帶荊州的旌旗。晚上夜深了我們再出發。”
“是!”他們先去布置,而我在他們走後,搖搖頭,歎了口氣,自嘲了一番後,慢慢將天狼放迴遠處,像是勸慰:“兄弟,這迴你還是歇歇吧。”
我慢慢推開了房門。我知道她會在這裏,我甚至知道她會在幹什麽。她上次就是這樣把我送走的。可這次她沒有哭,她把包裹推給我,卻不肯看著我,扭轉頭說道:“保重,一路保重,辦完事就趕緊迴來。”
我還在那裏停了很久,但終究隻道了一句便離開了:“我很快迴來。”
希望這次能早些迴來,我的心中也真就這麽想。我剛離開銀鈴迴襄陽來,卻沒想到這會兒又離開佩兒了。這番離別對我似乎已經是再正常不過一般,也許我的小名應該叫阿離,或者叫阿別。
離開時,我帶了那杆長槍,又隨便找了件士兵的甲胄穿上,丟下了所有可以證明我身份的東西,沒有和任何人道別,甚而還專門叮囑了佩兒,此事誰都不能說。我沒有叮囑陳哥,我相信他明白。
夜深人靜的街上,仍然有人在納涼歇息,不過勞累一天的他們已經不會在乎一個靜靜路過的人了。我讓大家都單獨出去,避免惹人注目,我們三個加上十幾個最優秀的鮮卑戰士,這便是我現在所能調動的所有人馬。
出城門沒有任何難度,王威在那裏,他知道我要去做大事,但他很明事理的什麽都沒有問。
出城三裏地的河邊,我們約好了在這裏碰頭。馬兒不耐炎熱拖著我在河邊飲水,我也隨由它了,心道,下麵幾天有得你苦,你先歇歇吧。
兄弟們本來散在草叢中,此時全聚到我的身邊來。小南自是最快的那個,雙手來迴撕扯馬韁免得撞上我,一手攥著叉子,很是焦急地說道:“子睿大哥,下麵怎麽辦?”
年輕人身上果真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我如一個五十歲的人一般的想著。但是口中卻是一個三十歲的大叔的口氣:“你姐夫呢?”
不用他迴答,由著馬蹄聲,數十條好漢便一字在這個月光下的河邊排開。
也不用我說話,北海先帶給我一個消息:“晚上我出城的時候,陳梁大人要我們接管一支剛被招安的義勇。”
“我怎麽在襄陽一直沒聽說?”我暗自沉吟,心中一亮。不顧小南在那裏抱怨,“都什麽時候了,還得先給他做活。”
“在哪裏?”我有些恢複了二十歲的活力。
“沿河向上遊走十五裏就是,說把他們順路帶到上庸,剩下的他就不管了。”
我雙手抱拳對著襄陽方向拱手,心中卻像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般樂開了花。
如果相信襄陽城外沿襄水十八裏向上會有什麽真正的鄉勇是完全愚蠢的,就如相信小南的頭上的熱氣是他的頭發燒著了一樣。那裏離任何一個鎮子都有十幾裏遠,大水後,那裏一片荒蕪,隻有雜草。在那裏的隻會有我的熟人,隻是不知道是哪幾個。
於是半個時辰後,當小南在驚驚咋咋地叫,北海在那裏愣著笑時,我卻已經直接馬踏入鄉勇陣中,找人敘話。
“鄉勇們。”下麵便是一片笑聲,我繼續道:“你們的頭是誰?”
“大頭還是小頭。”又是一片哄笑。
“不瞞您說,大頭太大,小頭又太小。”哄笑更大了。
“那大頭留著,小頭割掉。”我不動聲色地迴答,立刻幾乎可以把這裏夷平的笑聲把兩個人卷了出來。
“這是陳大人給您的。”一個操鄂煥聲音的人立刻湊近遞了一卷帛給我,隨即火把也遞了過來,讓我確信這個人就是他,也可以看手中的帛書。此外宋玉東也帶著笑出現了:“我們剛迴來,在江陵派人去報告陳梁大人,結果等我們迴襄陽走到半路,他一張帛書便讓我們來這裏了。”
“這裏多少人?”我一麵展開帛,一麵問他們。
“一百個,按陳大人要求,都是最棒的。”鄂煥拍了下胸脯,向我展示了一下他身後的兄弟,滿麵的紅光。
帛不大,上麵的字也就這幾個:“能與爾者,盡與爾矣。”下署名:“紹貂。”
我立刻把帛卷上火把,片刻它便把這裏映得通紅,將一個個帶著笑的純樸無欺的紅臉膛顯露出來。好兄弟們,我必須要把所有的人帶迴來,我咬牙發誓道。我還朝襄陽的方向又抱拳躬禮,陳哥想的真周到。想想他們同行的那幫人,若把**調來,難保不出事,周昕新來,陳哥難免不放心,不過這個人來到還是能幫上忙的。不過,也許這次應該帶上羽兒和他娘的,不過我真不知道他們現在在什麽地方,迴來後我就沒見過他們,而且當時我也不知道陳哥會有這一手。
待殘帛燒盡,周圍稍暗,讓眾人稍事休息,我與他們到稍遠處便開始商計起來,我把事情說明,他們便討論開了。不過在他們各執己見,如北海的自宛城、冠軍、葉城直接分股入關洛陽集中之法,及鄂煥翻山越嶺遇水搭橋之計,甚而有小南冒充匈奴人衝殺入關之式時。宋玉東卻忽然決定卜上一卦,堪其吉兇。這結果倒當真有趣,卻與我想得一樣。
“今向北。”宋玉東在火光下看著卦象,周圍正自互相討論之中,貞言曰:“大兇。”
“今向東。”宋玉東在火光下繼續看著卦象,周圍卻沒了聲音,貞言曰:“兇。”
“今向西。”小南在火光下看著卦象,周圍依舊沒有聲音,但是宋玉東有:“你把你的腦袋移開點,哦,半吉。”
“今向南呢?”小南好奇地問,合上一堆腦袋在火光下等著出卦象,周圍仍然沒有聲音,但我有:“大吉。”
“果然是大吉。”宋點頭。
“大哥,您在外麵,怎麽知道的?”
“洛陽在北麵,我們向南走,等到即便子玉兄老死,我們都到不了洛陽,當然是大吉。”對這種傻問題,我甚而有些愜意地伸著懶腰說道。
眾皆笑:“今往何處而去?”
“向西,我帶你們去見一個你們都沒見過,但應該聽說過的人,相對來說這條路也最吉利了。”我笑道,馬已自不老實地帶著我到處亂竄了。
“可洛陽在北,我們往西,那子玉兄怎麽辦呢?”
“既然老師說隻有我能救,還讓我知道,便是他定能拖到我去。”我歎了口氣,這個是我想好了的:“我急也沒有用,為了成功進去,還要平安迴來,我需要兩個地方的人幫忙。沒關係,離秋天還有二十天,還來得及。”
“哪兩個地方?”北海帶著一臉的疑問,“一個是輕的族人那邊吧?好像在西涼。”
我點點頭,順便看看四周情況。
“還有一個呢?”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還有人問和這秋天有什麽關係,我剛看了看他,他就被他大義凜然的姐夫揍了一巴掌,訓了一句小孩子不要亂問;不過後來他姐夫也偷偷問我這個問題,又被我大義凜然地揍了一巴掌。後來我自己也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想想,嗬嗬一笑,又打了小南一巴掌,小南不明所以,但我明所以,但是我沒說:他靠我最近,隨手能打到。
我相信會防著我們的大有人在,他們也必然會找人看著我們,既要救人,又要防止他們抓我們的把柄。所以,我已經在考慮如何進洛陽,以及如何出去的同時,還要想好這一路未進關內前的路線。先往西行顯然是目前來說最好的。
襄水之北的夏夜又熱又幹。因為路長,我們決定,其實也不得不逢到過河便喝水休息一下。一聲令下,很多人便都脫得赤條條地拉著馬往水裏鑽,一聲唿哨,便也不擦身體,衝了出來,上馬再走。往複幾次,以致剛聽到水聲,有人便開始脫衣服了,甚而還有一直隻穿褲衩子的。休息時,便連人帶馬紮到水裏,好好涼快一下,不管渴不渴,都想喝一些水。在水中時,有些人甚而都抽筋了。我想定是這番累苦了這些剛迴來的兄弟們,總是疲勞不堪,所以體力不濟而致。不過詢問之下,他們卻說沒什麽,說最後都是坐船的,還在江陵整休了一日,無甚關係,這症候估計是渾身太熱了,進水中一冷,給激地抽筋了。聽口音發現其中有明孜的,讓我心緊了一番,心中更是決意要將所有的人帶迴來。
天慢慢亮了起來,周圍沒有霧,我們都毫無遮蔽地暴露在曠野中,仿佛一陣風都能把我們所有的人卷走,悠悠之於天上,不再迴來。其時真的有風,風就從前麵吹來,帶著青灰色――那是黎明山的顏色,飄入眼簾的也隻有這種顏色。更遠的是暗藍色的天幕,兩邊沒有什麽農田,如果有,也是荒田,否則現在絕不是一片空曠的原野,隻有阡陌縱橫隱隱交通於其間,此刻的農夫們大多在南邊工地上負著徭役,或者光和七年被董卓給當黃巾軍屠殺光了。這算什麽事情,我嘴裏忽然大罵道。不過一路馬蹄,沒有人注意到我在說什麽。
很多人真是怪,偏喜歡什麽亂世英雄,壯烈寄懷,叱吒風雲,縱橫捭闔雲雲。豈知亂世英雄背後,何曾不是千裏白骨,血流成河,老百姓能得多少好處,興亡更替,風光的是公侯,悲戚的是百姓,羨慕什麽?其實即便沒有戰事,逢上天災老百姓已經不堪重負,何況這幾年一直沒有消停!也許便是那句:隻要事不關己,管他多少無辜顛沛流離。且問,俟亂世降臨,看你如何神氣!
我認為真正的英雄孕於平時,或拔於民族危亡之刻,而非為個人私欲的而起的內禍之事,我必須更正剛剛自己想法中的偏激,李廣衛青霍去病仍是我大漢真正的民族英雄。而我自己的生身父親也是個真正英雄,他正直無私,剛正不阿,曾令貪官汙吏聞風喪膽,而及至故去,百姓泣如喪父。試想當年父親登高一唿之時,當真英雄年少,風姿勃發。可我手上沾的全是我大漢人之血,未能為一地百姓帶去安逸富足之日,卻枉被人稱為英雄,此羞難堪,無顏麵對泉下生父,慚愧慚愧。
隻能搖搖頭,說歸說,終究還是很多人喜歡這個調調,即便自己,小的時候不是也沉迷衛青霍去病之業績,也想著匈奴再度南侵,自己投筆從戎,作一番大事跡麽?現在我能想著點老百姓,多半是銀鈴的功績,也不知銀鈴現在在哪裏,趕緊打消自己的兒女思情。思來想去之間,我覺著還是當年蕭何曹參兩位丞相做得好:“無為”。
若真為老百姓好,真如當年那樣,體恤民力,無為之治便是了,還需做什麽?還不如在家和老婆好好過日子,想著又想笑,便又笑了出來。
思慮間,風中有了金色,紅色,眼前有了太陽,夕陽,一日便這麽過了。
第三日,對我而言可謂舊地重遊。不過原本我隻是虛空地畫了一個圈,現在卻成了真的關隘和鎮子了:山坡上營帳整齊,旌旗招展,各式作坊民居點綴周邊,炊煙嫋嫋,還有鳥聲啾啾於其間,在落日下當真和諧靜謐。不過也許這隻是在沒有戰事的時候。
忽然從西北吹來一陣風,卷起沙石驚了馬,讓我迴過身來,衝著後麵看著前麵雄關、軍鎮嘖嘖稱道的和我一起趕了兩天兩夜的兄弟們說道:“趕緊繼續上路,晚上在漢中好好休息,換一下馬,帶好幹糧,我們還有幾天的路呢。現在別歇,歇下來,今日我們就走不到漢中了。快點快點!”
我原本沒有打算與周倉見麵,雖不願說我的這個兄弟笨,可這位兄弟在我的印象中終究還是有些粗心的。深怕他無意中漏了風聲,而一旦知道我在,這裏的士兵也難保不會來圍觀我,或者亂傳我的事情。這一下子,一傳十,十傳百,我的行蹤終究會為天下所有想知道的人都知道的。但是在我們荊州西麵的漢中及以北的西涼,馬匹的管理全都在我們的軍隊的手中。所以,我們又必須得現個身,不過這次可以不包括我。
漢中的景象讓我嚇了一跳。其他倒沒什麽,城東竟平白多了很多墳塚。原想當然以為是當年漢中之戰士兵的骸骨所埋之處,但滿目盡是老百姓在其中哭泣,半個士兵全無。算來日子是六月月當中,倒是祭祀的日子,或許可以解釋眼前此種景象。但是個中關鍵問題是,如此多的墳頭,卻是為何?漢中出了怎麽樣的大事呢?為何我在襄陽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過。
不敢耽擱,趕緊先進城,安頓好大家,再找人敘話問詢。不過這次,一切都不是我牽頭。我就像一個普通士兵隱藏在兄弟們中間。但這不妨礙我仔細看這個城市,上次這裏還是一片帳幕旌旗,到處都是成堆戰士的景象,我還能記得這堵牆下一個我們的戰士和亞瑪遜人女人在打架,忽然一個我們的士兵跑過,去追一個前麵的女孩子,這一幕幕依然在我的腦海裏,不曾忘卻,甚而非常的清晰,就如是昨天發生的那樣。
現在城市中已遍布新砌或修繕的房屋,有了城市的模樣。但卻沒了我眼中曾有的生氣,現在仍是夏末,城市裏卻已有些秋後的蕭瑟,路上沒有什麽人,邊上行道的槐樹本就是暗綠色的葉子和灰褐色的樹幹在風中更顯得有些蔫,沒有應有的生氣。風中飄著微微淡淡的煙塵,或許是祭掃人燃盡的紙劄童馬等物留下的悲傷痕跡。
日頭,已近黃昏。
宋玉東不是武人,他單薄的身體自然被兩日路程折騰得不輕,雖然還想堅持一起去做事,但是還是被我們勸去去睡了。
我們也不是什麽文人,所以我們個個依然帶著莫名的興奮繼續做事。不過既然不是我牽頭,所以,我們等得久一些,也是可以想見的。尤其是看到鄂煥這般兇神惡煞的,任是我也會讓他們在外麵多候一陣。破六韓烈牙加忽薩烈南國這一對姐夫加小舅子扛斧豎叉,雙雙挎弓背箭的貨也不象什麽善類。而這時隊伍中最像好人的偏在驛站睡覺,而我目前隻是個隱藏在隊伍中的小兵。這一輪等候就有些無奈及無聊了。這段時光甚而讓我哈欠連天,小南也受我的影響,幾乎要打起盹來,不過那兩個還是很有勁頭,聊打仗聊得很是起勁,甚而要互相比劃一番,顯得更可怕
等到一個穿得頗怪、長得更怪的人走後,終於輪到已經在私下閑聊半天的我們進去。我們一進去,周密的眼中立刻充滿了奇怪和驚異。見到我不說話,眼中卻朝他傳遞信息,他便按照我的意思打發了所有衛兵下去,然後笑著斜坐在中間,“子睿兄,一年多不見了!”
周密居然又胖了,原本有就是張胖嘟嘟的小孩臉的他,現在看起來更像地主老財家的小惡少了。這讓我有理由相信這個人最近在享福。具體是什麽樣的福,我不好妄加猜測。原以為在這裏他會受不少苦,看來是我嚴重了。不過原本讓他在這裏,我也覺得有些過分,而且是從漢中之戰後一直留到了現在,足夠再養一頭小白,並又讓它上鍋了,對一個這樣的孩子簡直是一種摧殘。也許是我的比喻不太確當,不過提到小白,我覺得現在周密的眼神都和它有些像了。忽然想起當時似乎是我下的各種命令,竟覺得自己有當酷吏的天賦。
或者下次我們家再次開圈圈養豬的時候,我可以把我家養的新豬選一頭長得和他像的叫小密,隻要他沒什麽意見。我再一次胡思亂想一番後,帶著相對複雜的笑容說道:“是啊!我還覺得昨天你還在我家吃豬肉呢。”
“啊,小白!”他終於帶上一種孩子般的笑容。而似乎我和小白之間的感情不深,至少沒這兩個胖家夥這麽深,因為居然需要我想一會才能想起那是我們家曾養過的一頭豬的名字,或許是因為它經常和我在姐姐心中作為一樣的東西來思考表述,這讓我很是不滿,興許有種不共戴天的仇敵甚而競爭者的感覺也不一定。
不過對於這兩句話,雖然我頭腦中肆意暢想,我帶來的兄弟們卻肯定還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而我們兩個人似乎都有些心懷鬼胎,說完相對而笑。而所有人看著我們,也許都在猜測一個叫小白的東西和一種叫做豬肉的東西之間的聯係而不能自拔。
“子詳,”我先發話了,“城東那麽多墳頭怎麽迴事?”
“你從哪個門進來的?”他倒先問了我了。
“當然是南門。”
“噢,如果你進北門,一看就知道了。”他還是沒說,卻在傻笑。
“那你也得告訴我啊,我從襄陽過來的,當然從南門進來了,難道你認為我會走北門進漢中嗎?”
“不一定啊,據說你進洛陽就是走北門的,當時你也是從襄陽向北噢。”原來這傻的還是我,這小子居然擺著套等我。看著周圍一幫跟著傻笑,隻好換個更進一步的話題。
“到底怎麽迴事?”我帶出一副認真的神情。
“失火了。”他恢複了一些冷靜,甚而有些低沉,顯得很是鬱悶:“被人放的。幾個西涼鬼子冒充西川人從蜀山關混進來,這幫畜牲在漢中北麵市集和官舍那裏放的火。十幾天前燒的,那天還趕上風大,北城燒了兩裏,西市半條街都燒了,很多商賈的全部家當幾乎都毀了。花了我們半夜才撲滅的,死了不少人,就在東城,你應該看見了吧……前幾日逮住那幾個放火的王八羔子,剛剛都宰了掛在蜀山關口了。”
他說得不像他的年紀,倒和陳哥似的,帶著一絲冷冷地憎惡提到這些縱火者的下場。
“城內情況現在怎麽樣了?”
“這場火影響不小,我們這個城的人本多數是逃難的西川人,其間商人大賈不少,這一把火燒死了不少。還燒跑了一些,秋收包括以後都挺麻煩的,其中米布鹽鐵的缺口不小,我讓陳哥來幫忙,不知道他怎麽給我填這個口子。”他甚而也想三十歲的樣子搖了搖頭,以一種四十歲的人的口氣來說話。
我感覺我有些殘忍,或者說老師有些,抑或是這個時代,我們中間很多人本不應該承擔這許多煩惱事。可是我們正在做,這個時代當真錯了,卻不知道錯在哪裏了。
我們都有些沉默,不過還是周密又給我一條喜訊打斷這有些沉悶的氣氛:“周倉結婚了。”
“噢。”這當真出乎我的意料,我曾非常焦心我這個傻兄弟的婚事,卻沒想到他倒挺有本事。
“不過,到時候見了,可能會更出乎你的意料。”他看了我的臉色,忽然補了一句,臉上帶上他本應有的那種狡黠的少年般的笑容。
夏末,日頭雖然黑得不那麽快,剛過酉時卻已經昏昏沉沉,混混沌沌。被燒的街市似乎一時還難以恢複元氣,越走進去,那股爐膛的味道便愈加刺鼻,加之一條街上都沒什麽燈光,甚是冷清寂寥,甚而有些陰森森嚇人的感覺。若是小時候,我一個人斷不敢走這條路。但現在我、子詳和眾兄弟們一起走上了這條路,前後各排了一堆人,心中便沒了怕黑的畏懼。隻有對這條路的各種遐想:遇見的人,也許也都是西川人,對他們,我心懷愧疚,不可斷絕,心頭總是被一個東西壓著,毫無辦法,或許隻有我打入蜀地,消滅董卓後,方能釋懷,也或許永遠不可能釋懷了。我最終還是決定去看周倉,不是為它,其實是必須去看他。因為這兩個姓周的小子平時分工非常明確,從不僭越,一個管城內政務,一個管軍馬。所以,我們必須還是得通過我這個曾經的傻兄弟來辦理我們的事情,雖然一年前他還是個孩子,可是現在他是周將軍,廬江周家後人了。
一路上,大家沒什麽話,就周密迴頭對我說了一個事情:“子睿兄,告訴你個事,我有新字了。江東廬江周家到襄陽去找我父親續了族譜,也不知道怎麽續上的,嗬嗬……後來還有人過來漢中把周倉也續進去了,好像甚而把周玉續了進去,原本那些人不願,可周倉不幹,直接說,如果不帶上他妹妹,他也不進,後來就這樣了唄。周氏宗祠堂按我這一係譜下了我的新字叫文和,周倉的叫文實。”
“哦,周家手真夠快的。”我有些驚歎道。腦中忽然想起了周昕,他新來,和我們未必真能同心,陳哥思量下,沒把他派來確實也是對的。陳哥果然比我強多了。
“喂!”周密以為我有些不開心,也故作不開心狀,開著玩笑緩和氣氛:“別對周家有什麽看法唉,我畢竟也姓周。”
最終,周密竟將我們帶入門朝北似乎沒燒到的院子裏。之所以令我如此驚訝,是因為這是一座黑漆漆毫無燈火的院子,讓我們所有人都打心底產生了異議。不過,這個院子還是有些護院兵丁的,這至少能讓我們確信這裏還是有人住的。但天色已黑,雖然月色不錯,可是整個大院竟然完全沒有一盞燈,一點燈火以及其他一類光亮的。若不是院內整潔,倒似一個廢棄已久的大院。在外麵我就注意到,以這條路分界,南邊還保存完整,北麵卻基本都被火給燒成廢墟了。因為總不至於為了省燈油到這般地步,所以,我在想,這裏不點火的原因怕是因為被這場火嚇的。不過如此因噎廢食也有些太過了,不過無論如何,此多半是因這女子之故。
“這是一個空園子吧,你幹嗎帶我們到這裏來?”周密卻讓我的兄弟們別出聲,隻管很利索地往裏麵走,還示意大家跟著他的步子:“你們馬上就知道了。”
他走進兩進廳堂,衝著裏麵喊了一嗓子:“大嫂,大哥迴來了麽?”
“文和麽?”半晌裏麵有了一個女人有些沙啞的聲音傳來。
“是啊,嫂嫂。”周密很守禮地站與內堂的外廳的廊下,朝裏麵恭敬地問候。
“你大哥還在蜀山關那裏吧?不過天黑了吧?今日他應該迴來,可能也快迴來了。”這個女子應該就是我周家弟妹,不過聲音聽起來卻像有四十歲一般,難道我的兄弟有這個方麵的愛好?我趕緊打消我的無稽念頭,一起在廳外和周密開始等待起來。
在這個天井樣的院子中的等待並不是那麽舒適的,至少大家都感覺出有些不自在,多數都對這個家現在的樣貌感到奇怪。在周密的壓製下,他們還是一次次都在低聲傳遞著是不是就要掌燈了的,可是一直都沒有人做這個事,甚至除了門口和第一進院子裏的兵丁,再沒有人在裏麵的院子內走動。隻有這個似乎是中年婦人不時地問候,讓我們能感覺到這裏還有那麽一股人氣。
我問了周密,他不告訴我,卻說讓我自己去問周倉最好。
周倉是半個時辰後迴到家的,那時,天已漆黑。當我看到他從廳中穿出時冷靜肅穆的黑色臉龐,我看到了另一個人,那個人也叫周倉,而且是將軍。
時光匆匆,卻又慢得讓人煩躁不已,不過這段日子就要過去了,我覺得,甚而達到確信的地步。
時為初平元年夏末六月十五酉時三刻,那年,我十八歲。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