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臉上全是汗的趴在地席上,雖然有些不好受,卻不敢抬頭,隻能老實在那候著,等待寬恕。母親“嗯”了一聲,似乎先定了定神,正欲開口說話,卻先聽到外麵有人大聲通報:“太夫人……太夫人!稟……太夫人!剛才隔壁看門的兄弟說,風雲侯大人迴來了!”
“噢,如何此時才來通報?”母親的聲音威嚴而莊重,能感覺一個千斤的石頭就這般從屋裏扔了出去,晃晃悠悠,由內而外得便這般去了,讓我甚而想喊一嗓子好讓大家躲避。
“剛才小人去解手,讓隔壁兄弟幫著看一下,這才一迴來,就知道……小的知錯了。”外麵的人聲音慢慢小了下去,直到最後沒了聲息,仿佛真的被砸了,不過我覺著應該傷得還不算太重。
“荊州就這麽缺人麽,門衛都派不出兩人一起?”母親的聲音中有些無可奈何,卻還是平靜了下來,也寬恕了那個確實有些無辜似乎還被砸了一下的人:“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謝謝太夫人,小的這就下去了。”這個現在明顯有種解脫感趕忙告辭並衷心表示要求去繼續忠於職守的人就是我們家的門衛,對這次如此重大的錯誤鑄成,既然我再次欲圖推卸責任,四處找尋苦主的情況之下,最終他的那泡尿必然要負主要責任。我打算過一會兒扔一把斧頭進茅坑裏去砸死它,前提是如果我沒有被母親罵死的話,不過似乎我很快就忘了這件事情了,而且我家的斧頭我也不清楚在哪裏,更嚴重的是,我們家到底有多大是什麽樣子我都不知道,我隻知道我曾經睡在哪間屋,從門口怎麽走最近,以及這件大屋的窗戶和正門在哪裏等等,其他的我多半已經沒有印象了。
“門閂沒開,你如何進來的?”此話一出,便是終於輪到我上案板了。這個問題似乎很難正麵迴答,尤其是需要迴答正確答案的時候。以正當方式解釋或稱為扯謊起來,不外乎三條“正經”的方案:第一,我自己進了門,然後自己反身把門關上,這裏也包括用手關,用腳關,用屁股關等等方式,暫且不提;第二,別人給我開門,進來後,有人關了門,也許是我也許是他,但是我忘了,或者不重要而被母親放過;第三,我本就是從其他門進來的,無論是以什麽方式,或走進來,或跳進來,或者爬進來。但顯然這三條一條比一條更站不住腳,第一,門原本閂著,我除非隻有一塊布那麽薄才可能鑽進來,相較之下,我認為我撞進來且不出聲應該更容易些;第二,在這個屋隻有母親和小孔明,一相對證,我便無所遁形,說其他人,我甚至都不知道那些人現在在什麽地方;第三,最為嚴重的的是,我還真不清楚這個大屋到底有幾個門,且這些門都在什麽方向上,更不用說哪個門可能是開的。
“我……是從窗戶爬進來的。”最終我決定以一個正人君子的身份出場,至少在我看來我瞅著還挺老實八交,很像一個乖孩子的,尤其是沒辦法扯謊的時候。
“哎。”一種帶著無可奈何的語氣響起,我自知這次教訓難得輕了。
其實我應該想到的,既然她是琪姐的媽媽,那麽很自然可以想到這個教訓人的故事,基本上也是從混沌之初,盤古開天地,或者三皇五帝之時開始的。大體故事內容就是講很久或者很近之前,有這樣一個小孩子,他可以是很高的,也可能很聰明,甚至可能和我長得很像,進而名字和我都一樣的,總之開始他是個很不錯的小孩子,但他總是從窗口進家,或是從煙囪迴家,或是從狗洞爬迴來,於是……緊接著後來或者摔破了腿,或者腿瘸了,或者腦袋摔了個口子以後隻能歪著個脖子流口水什麽都不知道,也記不起來自己是誰的類似例證,尤以最後一個最為詳盡,甚而腦袋的那個地方上的口子,口子的大小,形狀和裏麵的狀況,以及最後這個孩子悲慘的命運:他便這樣死掉了也描述了出來。我自然不敢頂嘴,隻是衝麵前的席打了幾個哈欠,滴下幾滴汗珠罷了。
不過,這汗珠雖都是從額頭滴下去的,但既然我是一直趴著的,眼睛都不敢稍抬,那麽也完全可以被其他人看成淚珠。所以,我想很可能是這幾滴淚珠讓母親在這個孩子剛剛遭遇悲慘經曆時,也就是我得汗珠開始掛不住嘀嗒落下的時候,就原諒了我。甚而我記得當時她剛講到那個小孩子就要死的時候,她忽然發出了哽咽的聲音,便再也說不出一句話,就這樣生生哭了出來!
這迴我真的嚇慌了,趕緊靠上前去,卻不敢大聲,隻能醞釀一番,低聲細語勸慰起來。“母親,孩兒知錯了,請母親原諒了。”
卻沒想,我剛湊至近前,她竟一把將我的頭抱住,攬在懷裏哭得更大聲了。
我也哭了,我從沒有在母親的懷裏呆過。雖然這故事頗為無趣,但是我還是能感覺出母親的用心,甚而最後似乎母親真的太投入了,確實有些太投入了,出乎我的所有意料。
我也知道為何孔明也哭了,我清楚聽到了這個孩子的哭聲,他可能也想起了他的母親。隻是他的聲音忽然沉悶下去,像是被捂住了。我很想知道這孩子的樣子,隻是我的腦袋還被蒙著,我說不出話來,也看不到外麵的狀況。
忽然母親又笑了,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我。發現我也正哭得厲害,急忙用袖口替我擦拭,滿口卻是對我的抱歉:“子睿吾兒,母親想著傷心事了,卻嚇著你了。呃,迴來你還沒看過佩兒吧,哎唷,我這老婆子糊塗了。”
“母親如此年輕秀美,怎能稱為老婆子?”雖然掛著眼珠,但是我已經能笑了,而且此言一出也讓母親笑了。
“這嘴倒是挺甜的,快去看……嗯,孔明,怎麽趴在這裏……哎喲,怎麽還哭了。”母親也還掛著淚珠,隻是說到中途,發掘不對,立刻明白怎麽迴事,趕緊過去抱過孔明,一番勸慰起來,臨末了還扔給我一句,“快去後麵吧,早些休息,今兒讓佩兒就不要來給我請安了。”
不過我並沒能把這條消息給佩兒帶去,因為她先來了。
一席步輦——陳武和宋謙抬著——載著她進來的。還是我走時的打扮,隻是此刻伊人顰眉以手撐輦,努力掌住自己平衡,整個人卻隻是軟軟地坐在自己腿上。還盡力保持常態的她,卻用這種絕非常態的方式來見我,隻能讓我明白她的傷勢真的不輕。她看著我,似乎有些激動,嘴皮雖然隻是動了動,眼中滾動的光卻將屋內所有的燈火全反射到我的身上,但是她還是很恭敬地給母親先請了安,再明知故問地說了一句:“子睿迴來了?”但是母親很快把我們趕走,而且隻讓我背郭佩走,將那兩個也是一肚子想和我這個老大哥說話的人留了下來。
“襄陽今年的夏天真熱。”我有些不知該說什麽的開了頭。
“是啊,你娶了銀鈴了嗎?”她笑盈盈的。
“是啊,最近好些了嗎?”我也笑盈盈的。
“是啊,我好多了。”她依然笑著。
我不喜歡這樣躲躲閃閃,這樣不像我,所以我決定下一句無論她怎麽扯話題,我都一定要問她,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你說服父親了?”隻是她又搶了先。
“是啊。他的鼾聲真大。”我也隻好再客氣一下。
她一言不發。正當我再次決定自己將要主動出擊時,她卻又比我更主動開口:“我是否還是太自私了?”
“沒有,怎麽會?”
“怎麽不會?”她這句話似乎不是對我說的,眼神看著地麵,說完便沉默了,我說不出話,隻好在她的身後用手加緊了些,像是安慰她。
“你這個月(悅)……還好嗎?”
“那小妮子還好,隻是納蘭把她養得胖嘟嘟的,不知以後會怎樣?”
“呃,那就好!”明知她是故意,我卻還是說不出什麽話。
那夜,我睡不著,一肚子話幾乎一句沒有說出來,我又怎麽能睡著?夜空明潔,窗外明月高掛,將帳幕上印出一片燦爛星河,隨風不停在我眼前流動。說到風,入夜的涼風也確能讓心中煩躁被少許吹散,顯得舒適了很多,原本真該是一幅雋永美景之卷,可慢慢欣賞,無憂無慮。可惜,似乎缺了什麽入畫,便是美圖也不能多賞。
不想再看,便輕輕翻轉過身來,隻見一雙清澈見底仿佛能讓一切融化的雙眸,就在這月光下的帳幕中閃動,徹底讓我失去了方向。我的一切想法都沒了,隻有身體按著不知何處的動力自己上了去,緊緊抱著她。
我竟又哭了!
今年的襄陽比往常熱很多,窗外雖然早就沒那麽多公雞頭子叫了,但天蒙蒙亮的時候,我還是被熱醒了。伊人還在熟睡,我也沒有任何要動的意思。便這樣在身邊慢慢看著她,應該說是欣賞。
我夫人的臉色不算很好,早晨的她臉有些幹澀,還有一些蠟黃,我知道她吃得少,吃的少的人大多是這種臉色,比如方涵、薑泳。而吃得多的如我之流總是臉色很好。她的腿則很漂亮,光滑紅潤的肌膚,嫩嫩地像能掐出水來的桃,沒想到和臉色竟差了如許之多,可偏偏現在出問題的就是這對很漂亮的腿,讓我不禁輕歎。她的腳小的可怕,我之所以用這個詞來形容是因為我真的很難想象這樣一對小巧玲瓏的寶貝能支撐郭佩整個身體在地上行走,我自然會讓我的腳去對對,大約是我的一半,我隻能歎口氣讚歎上蒼的靈巧了。不過現時,這一對暫時休息了,而且不知道何時才會再……心中告誡自己不要太悲情,畢竟她告訴我師娘已經迴來看過,說能好。
“能好!”雖然隻有兩個字,但從師娘的口中出來,便有了分量,我雖不知到底病情到底如何,卻也有些釋然了,便連當時我所想問的起因,也覺得沒什麽必要問了,甚而有些怕問,怕問出她一段傷心迴憶。我自己還念叨了幾句這話“能好!”,卻自我感覺沒有任何可以信任的感覺,話還是一樣,隻是換了人說,便差了很多。不禁嗟歎,數月前,我教訓陳武的話,這迴卻迴到我的耳朵裏了:“你得有本事!”
這幾個字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真的不易啊。隻說我曾和她言的每日勤練武藝,便沒堅持幾日,就疏懶了。這日早晨,深覺慚愧的我,便自己在榻上偷偷練開了,以後我還堅持了好長一段時間。
方法比較簡單,我不想弄出聲來,所以我的方式就是用各種方式把自己頂起來,不過沒有考慮用一些其他特殊器官,隻用了手,開始還用了腳。發現手腳並用太簡單,便換作隻用手了,先是用雙手把自己整個人托起來,這讓我明白了平衡的重要和有趣,我必須把手放在腰下麵一點,再向上使勁,才能讓自己不至於兩頭亂翹而能撐起,這樣果然比原本的支撐多用了不少勁,有時還得展開我的大腿,免得自己左傾或者右傾,讓自己盡量不要朝任何一邊摔下去。接著我便嚐試各種更難的方法,直到自己再也沒法把自己抬離榻麵為止。
郭佩比我的那位夫人睡得好很多,其中一個可以作為理由的事實便是她在我旁邊隨由我折騰了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任何醒的跡象,仿佛我什麽聲響都沒有出似的。
這當然不可能,就憑我那一手粗手粗腳的動作幅度,我擁有極度的自信自己沒有這個本事,所以我必然明白隻能是我的老婆能睡。最近我越來越喜歡進行推理了,隻是這次推理很是無趣,且沒有任何難度。
但是我還是錯了。就當我滿身是汗,疲憊不堪的躺在榻上喘著粗氣休息時。她忽然“醒”了:“子睿,去洗洗吧?”
我知道這個人在裝睡,至少在後麵裝了一段時間,隻是時間長短而已。但我也隻能裝作不知道而關切地問:“哦,是我把你弄醒了吧?對不住夫人了。”
“沒事的,今年夏日太熱了,天一亮便睡不著了。”
“是啊。今天我得去拜見一下師父,陳哥他們。”
“那是自然,那是應該的。”最後一句說得好慢,但是她還是隻說這麽多。
我也許永遠沒有辦法和她建立起一種我和銀鈴般的推心置腹,當然有時候我和銀鈴更像是早已心意相通,沒有什麽能隱藏。也許是我們兩個人都太有禮了,以至於我們總是沒有辦法把我們想說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出來,而隻是互相問候,問候,還是問候。我背著她還去看了小亦悅,小丫頭果然胖了,我們兩個都笑著,看著這個下一代。
於是,我們像一對普通但卻很恩愛的小夫妻,隻是妻子站不起來,丈夫笑不起來,就這樣生活著。
而且至少今天似乎就要這麽過了。
師父這天第一個殺奔到我家來,那是一大清早,我剛洗漱完畢,在我還沒有為沒有先去拜見他而告罪時,他卻一把抓住我,仔細端詳了我一陣。最終說了一句,“看來銀鈴娶到手了。”
他沒有和我敘說很多,最後隻說我學壞了,不知在何時何地學了這麽多煩人的禮數。
再遲些時候,王威便被北海領到我家來,他是夜裏動的身。他一見麵便說,他不放心。我問他,他為什麽不放心?他說在這裏,他隻放心我。我不得不琢磨著,是不是我顯得太蠢了所以顯得好欺負。
這天的天氣對我來說有些怪,雖說日頭高掛,旁人皆單衣薄衫,蟬聲也聒噪得緊。但早晨還感覺熱的我竟感覺有了些寒意,甚而有些心中冷冷。雖然額頭上水珠常有低落,可我竟有些不寒而栗,不知事從何而起。
“子睿!”一個熟悉的聲音忽然響起:“你迴來了?”
“子玉?”對他來說,也是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你迴來了!我說怎麽感覺後背發涼,原來你迴來了。”
“哈哈,我有這麽可怕嗎?”
子玉本在洛陽供職,此時天下混沌難分,正值朝廷中的狀況最緊要時刻,偏巧這個時候,他迴到襄陽,絕非什麽正常之事。我心中拿定,當時心中發涼定是預兆此事。
不過身後跟著王威,我真的不好與他仔細解說。那地正好在州府衙前,便說一同去陳哥那裏敘話。
卻沒想他卻有異議:“不了,我剛被罵出來的。”他苦笑著搖頭,俊美的臉上原本的自信消失了,卻有著一種猶豫和彷徨,眼光也沒了神采,隻管低頭看著靴下的光景,看了看我,便接著看著下麵了,不經意說一聲:“你先去見陳哥吧,迴頭我與你敘話,我有些事情要和你說。”
我不明白出了什麽事情,陳哥一向和藹,這番江瑋竟被他罵了出來,這事情定是很大。卻沒想我這裏思緒未定,這邊王威便給我添亂:“這位陳大人是否脾氣很糟?”說完整個人都有些緊張。畢竟王威也隻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而已,陣仗上即便見得比我們多,也多不到哪裏去。而這個天下所有的老頭們這會兒全在洛陽囉嗦著,不過偏巧唯一的例外便是這衙門內的這個。稱陳哥是老頭似乎不好,不過和我們差上十幾歲,已經讓我們覺得這是一段好久遠的時光了,更不要說其他方麵的差距了。不過我知道了陳哥的事情,他曾告訴我他的故事,在他身為護羌將軍時,那段悲傷和仇恨交織的故事。在我的想象中,現在的陳哥應該是很和氣、公正和大度的,如果他竟罵了子玉兄,而且子玉兄的出現,著實讓我很是奇怪和不對勁,我便覺得此中便肯定有子玉兄的不是了。
我與子玉兄告別,便步入衙門裏,所有的衛兵都沒有說話,卻都是對我一點頭便放行了。王威便這樣被我帶了進來。
陳哥帶著會心地笑著看著我,讓我更加覺得子玉兄定是犯了什麽錯事,一打照麵,陳哥先發話:“子睿,迴來了啊!齊人之福如何啊?”
“兄長取笑了,日子也就這樣吧。”我覺得我的話已經算很輕鬆了,我也找不到什麽好的詞來形容。
“兩個弟妹人都很好,別負了她們。不過我相信你不會的,所以,也別傷了自己。”陳哥的話很有意思。仿佛他已經知道我心中之事。
閑話告一段落便是正事,陳哥對王威很客氣,被老頭子一肯定,王威便不知道東南西北,陳哥給了個差事他便屁顛屁顛地去了。不過還是陳哥心細,讓個手下的老兵,跟著他,免得他甚至不知道襄陽裏麵怎麽走。
這個事情一結束,便是我問子玉之事,未想陳哥也想著這個事,卻說要我幫忙。這下我才知道子玉那事的由來。
“為情困啊!”最終這個老頭子表示了他的不滿,便讓我想辦法,說是我迴來的第一要務,並說,如事成,這大功一件我當首功。
我和他想得不一樣,我不是指事成我攤不上首功,我是指我根本不相信我能完成這一要務。因為子玉兄的脾氣我能不明白麽。
這個事情得從江叔說起,當我準備總結時,必須認定江叔是個有一些矛盾的人作為前提,這才能給子玉兄定下一個框架。開始,他似乎總要保護子玉兄,仿佛他嫩得隨便人一碰就破般,八歲之前,我從來沒有見過他。以我六歲開始逐漸成為橫行襄陽到處打滾的小惡霸的閱曆,第一次見他之時,我甚而以為他新搬來襄陽的。而後來,由不遺餘力讓子玉兄學這學那,任由他兒子隨我們胡鬧。老師出任州牧以後,更是鼓勵他建功立業,我打漢中之時,江叔曾親自在路上攔著我讓我帶子玉去,不過,也讓我關照著別讓他出事。當時我沒注意,今日想起來,才真是奇怪,我甚而能感覺似乎他把子玉看得非常重,重過一切。而且他和老爹那一段莫名其妙不為人所知的故事,以致我到現在都一點都明白不過來。但是在這樣的總是有些矛盾和不解的關照下,子玉兄卻硬氣得緊,一杆子走到底,從沒有任何猶豫和遲疑。這上麵和我的脾氣有些相近,但是卻和江叔的脾氣差得遠了。江叔年輕時,很可能也是這般性格,這從江叔一身武藝便可推想當年那個作為父親麾下武將的江將軍是何等英姿勃發,我還能記得十幾歲時,被江叔隨意在棒的那頭翹了起來的事情,隻是這幾年染了風濕,不怎麽走動才身體差的。思來想去,問題似乎還是出在江叔離開父親那件事上。
我沒有和江瑋約好,但是我知道他會在哪。子聖,子涉不在,子玉便是我在這裏最好的朋友和兄弟,甚而我覺得和他才更像兄弟,而那兩個屬於死黨。那麽必然我會清楚我的這位兄弟會在那裏。
學堂依然寂寥,唯有蟬叫。
“執二子手,與子偕老。”屋內人聽我栓馬便直接說了出來:“你的日子可好?”
“你是想聽好的,還是壞的。”我漫步走進去,直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看著他,想盡量找個愉快點的開頭。
“先聽好的吧,最近都沒什麽好消息了。”
“好消息就是沒壞到哪裏去。”
“就這麽簡單?那壞的呢?”子玉已經開始笑了。
“沒好到哪裏去。”我一本正經地說道。
“看來你過得還行,比我好。”他有些疲倦地倚在原本他的幾案上,而我則趴在自己的幾案上,如同我在課堂經常做的一樣。這裏還是原來布置,我知道這裏又被當作學堂,孔明他們就在這裏上課,隻是今天似乎課業休息,也許是夏天太熱的緣故。不過正好,可以用來作為我們兄弟敘舊的地方。
“你又是要睡著的樣子,你下午總會在課堂裏睡著。”他一臉嘲笑我的惡趣味表情。
“不行麽?”我也笑著:“你現在看著比我更像想要睡覺的樣子。”
“我才迴來,一路沒睡覺,當然困了,哪像你,女曰雞鳴,男曰繼續,哈哈!”
“別亂開我玩笑,我日子沒你想象得那麽好……哦,你還沒迴去麽?”
“還沒有,不知道怎麽和老爹說。”
“你知不知道你在幹什麽?我的子玉兄啊。”既然已經提起,我決定開始,但是一開始我便沒有什麽信心,而且很快我便被他感染,甚而站到他一麵去了,很顯然,我們就是兄弟的料,我隻能這麽解釋,或者說我心底就有一種支持他的想法。
“我麽,唉,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注1)啊!”
看來這事是不好談,無論是我還是他都不好說,要不然他也不會用詩經的話來表達。原本我的《詩》背得頗爛,要不是我的平國夫人小時以罰跪相威脅,我估計根本不會去學這些我感覺很傻的東西,很多都是重複,且頗是無聊的,隻是到後麵才體會出來內中精妙,也幸得此,我今日能與他說話。
“有女如玉乎,有女懷春乎?莫非你已經舒而,脫脫兮(注2)了?”
子玉暴起,卻也隻能微笑著搖搖頭指著我,因為我甚而還沒見他起,隻一說完,便開始搖著手表示自己錯了而求饒。
“哎。”他有些費力的坐下,似乎很是疲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有不予,怎禁我心。”
“噢,似是窈窕淑女,君子好仇(或逑)。我等兄弟還以你是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呢?”
“倒也沒那麽恐怖,其實官場上,一件小事各位大人也要天保定兒來,亦孔之固去,把時間都放閑過了。相反,那些真正的大事,卻都一個個維鵜在梁,不濡其翼,一點而過,輕飄飄的,最終也沒個說法。”
“你卻說,到底是那些大事。不要藏私,之子於歸,豈能無嗣音?”
“不說也罷,說也一句話,大家似乎都想得到些非常實際的好處,土地,官爵這些。僅此而已,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那是自然,還是說你吧。你的那位到底是誰?”
“說實話,不怕你笑話,我也隻知道她是皇親國戚家的郡主吧,因為每次見都是在宮城內,她說不方便讓我知道,怕我知了,不願與她相好,說了沒用,我也不好勉強她。其實我怎會是那種軟骨頭?後來在那宮城中打聽了一下,那裏的多是被以前外戚宦官從地方上調來的本來有些勢力的劉氏公候,現在皇上也不會再讓他們下來繼續作大,自然在那裏日子不會非常好過。”
“你這一說,我想起來了,你說的莫非上次繞梁而走,她就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的那個不幸的女子?”我故作認真詢問狀。
“我有那麽糟糕麽?”他笑了。
“她知道你是誰麽?”
“當然知道。”
“那你豈不虧了,夙夜在公,有女一人,日夜相思,傷如之何?”
“你說不是,我原不以為……卻不想一日不見,如隔三月,男女之情,竟比想到的可怕到如此地步。”他歎氣了,這天的他和平時的江瑋當真差了很多。
“聽兄弟一問,她也喜歡你麽?”
他點點頭,肯定地笑了。
“她與我說,維子之故,是我不能餐兮,而最近見她,也眼看著就瘦了。”
“怪不得近日與我詩來詩去,卻是兄長那位好這一口。叔兮伯兮,倡予和女啊!”
“說得這麽惡心。”他瞪了我一眼,我理所應當地點頭接受了。
“那你將欲何為?”我開始決定正經起來,最後盡力一次,試圖履行一次我的任務,以示自己對得起陳哥。
“豈不爾思……畏子不敢?”最後他似乎自己問自己,甚而是堅定地反問了出來,說完他便笑了,依在椅子上,滿臉的輕鬆寫意。
我沒有再勸他,我和子玉從小長大,我對我的兄弟很清楚,他說了,便是我怎麽勸都是廢話了。我甚而沒有再費什麽口舌,還居然發出了邀請,“若事成,便來,子之還兮,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我沒有完成任務,我甚而沒有真正地做出一點努力。因為當時我就是覺得他是對的,也許是我錯了,可是張凱和劉雯的幸福是我看在眼裏的,他們現在還在襄陽幸福的生活,為什麽他們不能成一對逍遙愛侶呢,而且或許這個對那個小郡主也是一種解脫吧,甚而兩個他們最後可以去的地方都想好了:一個明孜,一個我老丈人家。既然如此,我為何要拆散這對,就讓私奔來得更猛烈些吧。感覺自己最後想的話有些蹊蹺,卻不明所以(注3)。
迴頭,見了陳哥,沒有說話,搖搖頭,他有些愣了,看著我,良久,也搖搖頭。
那邊事情按下,迴到我的生活中來。頭幾日是非常累的,趕上天氣好,偷不得懶,每日早起練武,倒也像模像樣。接下來,各家跑遍,腿上嘴上功夫也少不得的。每日多半迴不了家,吃上午飯晚飯,這迴來麵對夫人,覲見母親,這反省認識錯誤也是馬虎不得的。
時間便這麽過了,那幾日我也隻記得我做過什麽,不知道做了什麽了。
第四日早上,子玉來向我道別,他說,他可能到時不迴來了。我說你還是迴來吧,至少找我,我有辦法把你們藏起來。他說藏那,我說當然藏山裏,就是東邊還是西邊的關係。他想想,點了點頭,最後他還與我相擁拍肩許久,頗有赴死告別之感,我想了沒敢說,私奔也需這麽莊重。我隻說了:“迴來,兄弟一定幫你!記得,兄弟說話了,有事迴來!”
下麵幾日和頭幾日沒有絲毫變化,隻是這般忙慢慢也清閑下來了。要說太平日子當真不錯,即便名臣良將卻與街邊閑漢一樣過。
但說那天,我在家與夫人在廳中說話,忽然李真跑了進來,那天他也完全沒了平時的從容和瀟灑,手中緊緊攥著馬鞭,倚在門口,滿眼血絲,頭發散亂地衝著我用手指著北麵說:
“子玉下獄了,皇上要斬他!老師說隻有你可能救他!快快快……”
那天,忽然下雨了。
那月,是初平元年的夏,可是似乎天下又要開始不安定起來了。
那年,我還是十八歲,江瑋還是十九歲,李真還是十八歲,郭佩還是二十三歲。
注1:語出《詩經》,名字叫《草蟲》,這幾句話比較簡單,原意是表現女子對心儀男子的思念,多被人引用作思念之意。“憂心忡忡”便出自這首詩。如果有興趣,自己看詩經風部吧,後麵幾段都源自詩經,好像也都是風部的,有些稍作修改(其實是記得不清了,大學時看的,沒有時間再去仔細研究了)。
注2:語出《詩經》中《野有死麇(jun一聲,原字已經變成這個字了)》,這篇在曆史上有爭議,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這首有些露骨,所以儒家拒絕承認它屬於詩經。所以很可能你們查有些版本的詩經中會沒有這篇。原文應是: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木敕(su第四聲),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巾兌(shui第四聲)兮!無使尨(mang第二聲)也吠。其中舒而,脫脫兮,的意思是注意點,規矩些。但是因為本身字義在秦漢後已經和現代有些像了(我想這就是為什麽那些衛道士們一定要刪這篇的原因),所以在這裏自然也可以隨大家所想,作者笑注。下麵的詩經就不一一注明了,因為我選用的詩字麵都比較簡單。
注三,看得覺得眼熟的可以翻一翻高爾基的《海燕》(好像是,我已經記得不太清楚了)。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臉上全是汗的趴在地席上,雖然有些不好受,卻不敢抬頭,隻能老實在那候著,等待寬恕。母親“嗯”了一聲,似乎先定了定神,正欲開口說話,卻先聽到外麵有人大聲通報:“太夫人……太夫人!稟……太夫人!剛才隔壁看門的兄弟說,風雲侯大人迴來了!”
“噢,如何此時才來通報?”母親的聲音威嚴而莊重,能感覺一個千斤的石頭就這般從屋裏扔了出去,晃晃悠悠,由內而外得便這般去了,讓我甚而想喊一嗓子好讓大家躲避。
“剛才小人去解手,讓隔壁兄弟幫著看一下,這才一迴來,就知道……小的知錯了。”外麵的人聲音慢慢小了下去,直到最後沒了聲息,仿佛真的被砸了,不過我覺著應該傷得還不算太重。
“荊州就這麽缺人麽,門衛都派不出兩人一起?”母親的聲音中有些無可奈何,卻還是平靜了下來,也寬恕了那個確實有些無辜似乎還被砸了一下的人:“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謝謝太夫人,小的這就下去了。”這個現在明顯有種解脫感趕忙告辭並衷心表示要求去繼續忠於職守的人就是我們家的門衛,對這次如此重大的錯誤鑄成,既然我再次欲圖推卸責任,四處找尋苦主的情況之下,最終他的那泡尿必然要負主要責任。我打算過一會兒扔一把斧頭進茅坑裏去砸死它,前提是如果我沒有被母親罵死的話,不過似乎我很快就忘了這件事情了,而且我家的斧頭我也不清楚在哪裏,更嚴重的是,我們家到底有多大是什麽樣子我都不知道,我隻知道我曾經睡在哪間屋,從門口怎麽走最近,以及這件大屋的窗戶和正門在哪裏等等,其他的我多半已經沒有印象了。
“門閂沒開,你如何進來的?”此話一出,便是終於輪到我上案板了。這個問題似乎很難正麵迴答,尤其是需要迴答正確答案的時候。以正當方式解釋或稱為扯謊起來,不外乎三條“正經”的方案:第一,我自己進了門,然後自己反身把門關上,這裏也包括用手關,用腳關,用屁股關等等方式,暫且不提;第二,別人給我開門,進來後,有人關了門,也許是我也許是他,但是我忘了,或者不重要而被母親放過;第三,我本就是從其他門進來的,無論是以什麽方式,或走進來,或跳進來,或者爬進來。但顯然這三條一條比一條更站不住腳,第一,門原本閂著,我除非隻有一塊布那麽薄才可能鑽進來,相較之下,我認為我撞進來且不出聲應該更容易些;第二,在這個屋隻有母親和小孔明,一相對證,我便無所遁形,說其他人,我甚至都不知道那些人現在在什麽地方;第三,最為嚴重的的是,我還真不清楚這個大屋到底有幾個門,且這些門都在什麽方向上,更不用說哪個門可能是開的。
“我……是從窗戶爬進來的。”最終我決定以一個正人君子的身份出場,至少在我看來我瞅著還挺老實八交,很像一個乖孩子的,尤其是沒辦法扯謊的時候。
“哎。”一種帶著無可奈何的語氣響起,我自知這次教訓難得輕了。
其實我應該想到的,既然她是琪姐的媽媽,那麽很自然可以想到這個教訓人的故事,基本上也是從混沌之初,盤古開天地,或者三皇五帝之時開始的。大體故事內容就是講很久或者很近之前,有這樣一個小孩子,他可以是很高的,也可能很聰明,甚至可能和我長得很像,進而名字和我都一樣的,總之開始他是個很不錯的小孩子,但他總是從窗口進家,或是從煙囪迴家,或是從狗洞爬迴來,於是……緊接著後來或者摔破了腿,或者腿瘸了,或者腦袋摔了個口子以後隻能歪著個脖子流口水什麽都不知道,也記不起來自己是誰的類似例證,尤以最後一個最為詳盡,甚而腦袋的那個地方上的口子,口子的大小,形狀和裏麵的狀況,以及最後這個孩子悲慘的命運:他便這樣死掉了也描述了出來。我自然不敢頂嘴,隻是衝麵前的席打了幾個哈欠,滴下幾滴汗珠罷了。
不過,這汗珠雖都是從額頭滴下去的,但既然我是一直趴著的,眼睛都不敢稍抬,那麽也完全可以被其他人看成淚珠。所以,我想很可能是這幾滴淚珠讓母親在這個孩子剛剛遭遇悲慘經曆時,也就是我得汗珠開始掛不住嘀嗒落下的時候,就原諒了我。甚而我記得當時她剛講到那個小孩子就要死的時候,她忽然發出了哽咽的聲音,便再也說不出一句話,就這樣生生哭了出來!
這迴我真的嚇慌了,趕緊靠上前去,卻不敢大聲,隻能醞釀一番,低聲細語勸慰起來。“母親,孩兒知錯了,請母親原諒了。”
卻沒想,我剛湊至近前,她竟一把將我的頭抱住,攬在懷裏哭得更大聲了。
我也哭了,我從沒有在母親的懷裏呆過。雖然這故事頗為無趣,但是我還是能感覺出母親的用心,甚而最後似乎母親真的太投入了,確實有些太投入了,出乎我的所有意料。
我也知道為何孔明也哭了,我清楚聽到了這個孩子的哭聲,他可能也想起了他的母親。隻是他的聲音忽然沉悶下去,像是被捂住了。我很想知道這孩子的樣子,隻是我的腦袋還被蒙著,我說不出話來,也看不到外麵的狀況。
忽然母親又笑了,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我。發現我也正哭得厲害,急忙用袖口替我擦拭,滿口卻是對我的抱歉:“子睿吾兒,母親想著傷心事了,卻嚇著你了。呃,迴來你還沒看過佩兒吧,哎唷,我這老婆子糊塗了。”
“母親如此年輕秀美,怎能稱為老婆子?”雖然掛著眼珠,但是我已經能笑了,而且此言一出也讓母親笑了。
“這嘴倒是挺甜的,快去看……嗯,孔明,怎麽趴在這裏……哎喲,怎麽還哭了。”母親也還掛著淚珠,隻是說到中途,發掘不對,立刻明白怎麽迴事,趕緊過去抱過孔明,一番勸慰起來,臨末了還扔給我一句,“快去後麵吧,早些休息,今兒讓佩兒就不要來給我請安了。”
不過我並沒能把這條消息給佩兒帶去,因為她先來了。
一席步輦——陳武和宋謙抬著——載著她進來的。還是我走時的打扮,隻是此刻伊人顰眉以手撐輦,努力掌住自己平衡,整個人卻隻是軟軟地坐在自己腿上。還盡力保持常態的她,卻用這種絕非常態的方式來見我,隻能讓我明白她的傷勢真的不輕。她看著我,似乎有些激動,嘴皮雖然隻是動了動,眼中滾動的光卻將屋內所有的燈火全反射到我的身上,但是她還是很恭敬地給母親先請了安,再明知故問地說了一句:“子睿迴來了?”但是母親很快把我們趕走,而且隻讓我背郭佩走,將那兩個也是一肚子想和我這個老大哥說話的人留了下來。
“襄陽今年的夏天真熱。”我有些不知該說什麽的開了頭。
“是啊,你娶了銀鈴了嗎?”她笑盈盈的。
“是啊,最近好些了嗎?”我也笑盈盈的。
“是啊,我好多了。”她依然笑著。
我不喜歡這樣躲躲閃閃,這樣不像我,所以我決定下一句無論她怎麽扯話題,我都一定要問她,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你說服父親了?”隻是她又搶了先。
“是啊。他的鼾聲真大。”我也隻好再客氣一下。
她一言不發。正當我再次決定自己將要主動出擊時,她卻又比我更主動開口:“我是否還是太自私了?”
“沒有,怎麽會?”
“怎麽不會?”她這句話似乎不是對我說的,眼神看著地麵,說完便沉默了,我說不出話,隻好在她的身後用手加緊了些,像是安慰她。
“你這個月(悅)……還好嗎?”
“那小妮子還好,隻是納蘭把她養得胖嘟嘟的,不知以後會怎樣?”
“呃,那就好!”明知她是故意,我卻還是說不出什麽話。
那夜,我睡不著,一肚子話幾乎一句沒有說出來,我又怎麽能睡著?夜空明潔,窗外明月高掛,將帳幕上印出一片燦爛星河,隨風不停在我眼前流動。說到風,入夜的涼風也確能讓心中煩躁被少許吹散,顯得舒適了很多,原本真該是一幅雋永美景之卷,可慢慢欣賞,無憂無慮。可惜,似乎缺了什麽入畫,便是美圖也不能多賞。
不想再看,便輕輕翻轉過身來,隻見一雙清澈見底仿佛能讓一切融化的雙眸,就在這月光下的帳幕中閃動,徹底讓我失去了方向。我的一切想法都沒了,隻有身體按著不知何處的動力自己上了去,緊緊抱著她。
我竟又哭了!
今年的襄陽比往常熱很多,窗外雖然早就沒那麽多公雞頭子叫了,但天蒙蒙亮的時候,我還是被熱醒了。伊人還在熟睡,我也沒有任何要動的意思。便這樣在身邊慢慢看著她,應該說是欣賞。
我夫人的臉色不算很好,早晨的她臉有些幹澀,還有一些蠟黃,我知道她吃得少,吃的少的人大多是這種臉色,比如方涵、薑泳。而吃得多的如我之流總是臉色很好。她的腿則很漂亮,光滑紅潤的肌膚,嫩嫩地像能掐出水來的桃,沒想到和臉色竟差了如許之多,可偏偏現在出問題的就是這對很漂亮的腿,讓我不禁輕歎。她的腳小的可怕,我之所以用這個詞來形容是因為我真的很難想象這樣一對小巧玲瓏的寶貝能支撐郭佩整個身體在地上行走,我自然會讓我的腳去對對,大約是我的一半,我隻能歎口氣讚歎上蒼的靈巧了。不過現時,這一對暫時休息了,而且不知道何時才會再……心中告誡自己不要太悲情,畢竟她告訴我師娘已經迴來看過,說能好。
“能好!”雖然隻有兩個字,但從師娘的口中出來,便有了分量,我雖不知到底病情到底如何,卻也有些釋然了,便連當時我所想問的起因,也覺得沒什麽必要問了,甚而有些怕問,怕問出她一段傷心迴憶。我自己還念叨了幾句這話“能好!”,卻自我感覺沒有任何可以信任的感覺,話還是一樣,隻是換了人說,便差了很多。不禁嗟歎,數月前,我教訓陳武的話,這迴卻迴到我的耳朵裏了:“你得有本事!”
這幾個字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真的不易啊。隻說我曾和她言的每日勤練武藝,便沒堅持幾日,就疏懶了。這日早晨,深覺慚愧的我,便自己在榻上偷偷練開了,以後我還堅持了好長一段時間。
方法比較簡單,我不想弄出聲來,所以我的方式就是用各種方式把自己頂起來,不過沒有考慮用一些其他特殊器官,隻用了手,開始還用了腳。發現手腳並用太簡單,便換作隻用手了,先是用雙手把自己整個人托起來,這讓我明白了平衡的重要和有趣,我必須把手放在腰下麵一點,再向上使勁,才能讓自己不至於兩頭亂翹而能撐起,這樣果然比原本的支撐多用了不少勁,有時還得展開我的大腿,免得自己左傾或者右傾,讓自己盡量不要朝任何一邊摔下去。接著我便嚐試各種更難的方法,直到自己再也沒法把自己抬離榻麵為止。
郭佩比我的那位夫人睡得好很多,其中一個可以作為理由的事實便是她在我旁邊隨由我折騰了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任何醒的跡象,仿佛我什麽聲響都沒有出似的。
這當然不可能,就憑我那一手粗手粗腳的動作幅度,我擁有極度的自信自己沒有這個本事,所以我必然明白隻能是我的老婆能睡。最近我越來越喜歡進行推理了,隻是這次推理很是無趣,且沒有任何難度。
但是我還是錯了。就當我滿身是汗,疲憊不堪的躺在榻上喘著粗氣休息時。她忽然“醒”了:“子睿,去洗洗吧?”
我知道這個人在裝睡,至少在後麵裝了一段時間,隻是時間長短而已。但我也隻能裝作不知道而關切地問:“哦,是我把你弄醒了吧?對不住夫人了。”
“沒事的,今年夏日太熱了,天一亮便睡不著了。”
“是啊。今天我得去拜見一下師父,陳哥他們。”
“那是自然,那是應該的。”最後一句說得好慢,但是她還是隻說這麽多。
我也許永遠沒有辦法和她建立起一種我和銀鈴般的推心置腹,當然有時候我和銀鈴更像是早已心意相通,沒有什麽能隱藏。也許是我們兩個人都太有禮了,以至於我們總是沒有辦法把我們想說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出來,而隻是互相問候,問候,還是問候。我背著她還去看了小亦悅,小丫頭果然胖了,我們兩個都笑著,看著這個下一代。
於是,我們像一對普通但卻很恩愛的小夫妻,隻是妻子站不起來,丈夫笑不起來,就這樣生活著。
而且至少今天似乎就要這麽過了。
師父這天第一個殺奔到我家來,那是一大清早,我剛洗漱完畢,在我還沒有為沒有先去拜見他而告罪時,他卻一把抓住我,仔細端詳了我一陣。最終說了一句,“看來銀鈴娶到手了。”
他沒有和我敘說很多,最後隻說我學壞了,不知在何時何地學了這麽多煩人的禮數。
再遲些時候,王威便被北海領到我家來,他是夜裏動的身。他一見麵便說,他不放心。我問他,他為什麽不放心?他說在這裏,他隻放心我。我不得不琢磨著,是不是我顯得太蠢了所以顯得好欺負。
這天的天氣對我來說有些怪,雖說日頭高掛,旁人皆單衣薄衫,蟬聲也聒噪得緊。但早晨還感覺熱的我竟感覺有了些寒意,甚而有些心中冷冷。雖然額頭上水珠常有低落,可我竟有些不寒而栗,不知事從何而起。
“子睿!”一個熟悉的聲音忽然響起:“你迴來了?”
“子玉?”對他來說,也是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你迴來了!我說怎麽感覺後背發涼,原來你迴來了。”
“哈哈,我有這麽可怕嗎?”
子玉本在洛陽供職,此時天下混沌難分,正值朝廷中的狀況最緊要時刻,偏巧這個時候,他迴到襄陽,絕非什麽正常之事。我心中拿定,當時心中發涼定是預兆此事。
不過身後跟著王威,我真的不好與他仔細解說。那地正好在州府衙前,便說一同去陳哥那裏敘話。
卻沒想他卻有異議:“不了,我剛被罵出來的。”他苦笑著搖頭,俊美的臉上原本的自信消失了,卻有著一種猶豫和彷徨,眼光也沒了神采,隻管低頭看著靴下的光景,看了看我,便接著看著下麵了,不經意說一聲:“你先去見陳哥吧,迴頭我與你敘話,我有些事情要和你說。”
我不明白出了什麽事情,陳哥一向和藹,這番江瑋竟被他罵了出來,這事情定是很大。卻沒想我這裏思緒未定,這邊王威便給我添亂:“這位陳大人是否脾氣很糟?”說完整個人都有些緊張。畢竟王威也隻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而已,陣仗上即便見得比我們多,也多不到哪裏去。而這個天下所有的老頭們這會兒全在洛陽囉嗦著,不過偏巧唯一的例外便是這衙門內的這個。稱陳哥是老頭似乎不好,不過和我們差上十幾歲,已經讓我們覺得這是一段好久遠的時光了,更不要說其他方麵的差距了。不過我知道了陳哥的事情,他曾告訴我他的故事,在他身為護羌將軍時,那段悲傷和仇恨交織的故事。在我的想象中,現在的陳哥應該是很和氣、公正和大度的,如果他竟罵了子玉兄,而且子玉兄的出現,著實讓我很是奇怪和不對勁,我便覺得此中便肯定有子玉兄的不是了。
我與子玉兄告別,便步入衙門裏,所有的衛兵都沒有說話,卻都是對我一點頭便放行了。王威便這樣被我帶了進來。
陳哥帶著會心地笑著看著我,讓我更加覺得子玉兄定是犯了什麽錯事,一打照麵,陳哥先發話:“子睿,迴來了啊!齊人之福如何啊?”
“兄長取笑了,日子也就這樣吧。”我覺得我的話已經算很輕鬆了,我也找不到什麽好的詞來形容。
“兩個弟妹人都很好,別負了她們。不過我相信你不會的,所以,也別傷了自己。”陳哥的話很有意思。仿佛他已經知道我心中之事。
閑話告一段落便是正事,陳哥對王威很客氣,被老頭子一肯定,王威便不知道東南西北,陳哥給了個差事他便屁顛屁顛地去了。不過還是陳哥心細,讓個手下的老兵,跟著他,免得他甚至不知道襄陽裏麵怎麽走。
這個事情一結束,便是我問子玉之事,未想陳哥也想著這個事,卻說要我幫忙。這下我才知道子玉那事的由來。
“為情困啊!”最終這個老頭子表示了他的不滿,便讓我想辦法,說是我迴來的第一要務,並說,如事成,這大功一件我當首功。
我和他想得不一樣,我不是指事成我攤不上首功,我是指我根本不相信我能完成這一要務。因為子玉兄的脾氣我能不明白麽。
這個事情得從江叔說起,當我準備總結時,必須認定江叔是個有一些矛盾的人作為前提,這才能給子玉兄定下一個框架。開始,他似乎總要保護子玉兄,仿佛他嫩得隨便人一碰就破般,八歲之前,我從來沒有見過他。以我六歲開始逐漸成為橫行襄陽到處打滾的小惡霸的閱曆,第一次見他之時,我甚而以為他新搬來襄陽的。而後來,由不遺餘力讓子玉兄學這學那,任由他兒子隨我們胡鬧。老師出任州牧以後,更是鼓勵他建功立業,我打漢中之時,江叔曾親自在路上攔著我讓我帶子玉去,不過,也讓我關照著別讓他出事。當時我沒注意,今日想起來,才真是奇怪,我甚而能感覺似乎他把子玉看得非常重,重過一切。而且他和老爹那一段莫名其妙不為人所知的故事,以致我到現在都一點都明白不過來。但是在這樣的總是有些矛盾和不解的關照下,子玉兄卻硬氣得緊,一杆子走到底,從沒有任何猶豫和遲疑。這上麵和我的脾氣有些相近,但是卻和江叔的脾氣差得遠了。江叔年輕時,很可能也是這般性格,這從江叔一身武藝便可推想當年那個作為父親麾下武將的江將軍是何等英姿勃發,我還能記得十幾歲時,被江叔隨意在棒的那頭翹了起來的事情,隻是這幾年染了風濕,不怎麽走動才身體差的。思來想去,問題似乎還是出在江叔離開父親那件事上。
我沒有和江瑋約好,但是我知道他會在哪。子聖,子涉不在,子玉便是我在這裏最好的朋友和兄弟,甚而我覺得和他才更像兄弟,而那兩個屬於死黨。那麽必然我會清楚我的這位兄弟會在那裏。
學堂依然寂寥,唯有蟬叫。
“執二子手,與子偕老。”屋內人聽我栓馬便直接說了出來:“你的日子可好?”
“你是想聽好的,還是壞的。”我漫步走進去,直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看著他,想盡量找個愉快點的開頭。
“先聽好的吧,最近都沒什麽好消息了。”
“好消息就是沒壞到哪裏去。”
“就這麽簡單?那壞的呢?”子玉已經開始笑了。
“沒好到哪裏去。”我一本正經地說道。
“看來你過得還行,比我好。”他有些疲倦地倚在原本他的幾案上,而我則趴在自己的幾案上,如同我在課堂經常做的一樣。這裏還是原來布置,我知道這裏又被當作學堂,孔明他們就在這裏上課,隻是今天似乎課業休息,也許是夏天太熱的緣故。不過正好,可以用來作為我們兄弟敘舊的地方。
“你又是要睡著的樣子,你下午總會在課堂裏睡著。”他一臉嘲笑我的惡趣味表情。
“不行麽?”我也笑著:“你現在看著比我更像想要睡覺的樣子。”
“我才迴來,一路沒睡覺,當然困了,哪像你,女曰雞鳴,男曰繼續,哈哈!”
“別亂開我玩笑,我日子沒你想象得那麽好……哦,你還沒迴去麽?”
“還沒有,不知道怎麽和老爹說。”
“你知不知道你在幹什麽?我的子玉兄啊。”既然已經提起,我決定開始,但是一開始我便沒有什麽信心,而且很快我便被他感染,甚而站到他一麵去了,很顯然,我們就是兄弟的料,我隻能這麽解釋,或者說我心底就有一種支持他的想法。
“我麽,唉,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注1)啊!”
看來這事是不好談,無論是我還是他都不好說,要不然他也不會用詩經的話來表達。原本我的《詩》背得頗爛,要不是我的平國夫人小時以罰跪相威脅,我估計根本不會去學這些我感覺很傻的東西,很多都是重複,且頗是無聊的,隻是到後麵才體會出來內中精妙,也幸得此,我今日能與他說話。
“有女如玉乎,有女懷春乎?莫非你已經舒而,脫脫兮(注2)了?”
子玉暴起,卻也隻能微笑著搖搖頭指著我,因為我甚而還沒見他起,隻一說完,便開始搖著手表示自己錯了而求饒。
“哎。”他有些費力的坐下,似乎很是疲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有不予,怎禁我心。”
“噢,似是窈窕淑女,君子好仇(或逑)。我等兄弟還以你是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呢?”
“倒也沒那麽恐怖,其實官場上,一件小事各位大人也要天保定兒來,亦孔之固去,把時間都放閑過了。相反,那些真正的大事,卻都一個個維鵜在梁,不濡其翼,一點而過,輕飄飄的,最終也沒個說法。”
“你卻說,到底是那些大事。不要藏私,之子於歸,豈能無嗣音?”
“不說也罷,說也一句話,大家似乎都想得到些非常實際的好處,土地,官爵這些。僅此而已,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那是自然,還是說你吧。你的那位到底是誰?”
“說實話,不怕你笑話,我也隻知道她是皇親國戚家的郡主吧,因為每次見都是在宮城內,她說不方便讓我知道,怕我知了,不願與她相好,說了沒用,我也不好勉強她。其實我怎會是那種軟骨頭?後來在那宮城中打聽了一下,那裏的多是被以前外戚宦官從地方上調來的本來有些勢力的劉氏公候,現在皇上也不會再讓他們下來繼續作大,自然在那裏日子不會非常好過。”
“你這一說,我想起來了,你說的莫非上次繞梁而走,她就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的那個不幸的女子?”我故作認真詢問狀。
“我有那麽糟糕麽?”他笑了。
“她知道你是誰麽?”
“當然知道。”
“那你豈不虧了,夙夜在公,有女一人,日夜相思,傷如之何?”
“你說不是,我原不以為……卻不想一日不見,如隔三月,男女之情,竟比想到的可怕到如此地步。”他歎氣了,這天的他和平時的江瑋當真差了很多。
“聽兄弟一問,她也喜歡你麽?”
他點點頭,肯定地笑了。
“她與我說,維子之故,是我不能餐兮,而最近見她,也眼看著就瘦了。”
“怪不得近日與我詩來詩去,卻是兄長那位好這一口。叔兮伯兮,倡予和女啊!”
“說得這麽惡心。”他瞪了我一眼,我理所應當地點頭接受了。
“那你將欲何為?”我開始決定正經起來,最後盡力一次,試圖履行一次我的任務,以示自己對得起陳哥。
“豈不爾思……畏子不敢?”最後他似乎自己問自己,甚而是堅定地反問了出來,說完他便笑了,依在椅子上,滿臉的輕鬆寫意。
我沒有再勸他,我和子玉從小長大,我對我的兄弟很清楚,他說了,便是我怎麽勸都是廢話了。我甚而沒有再費什麽口舌,還居然發出了邀請,“若事成,便來,子之還兮,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我沒有完成任務,我甚而沒有真正地做出一點努力。因為當時我就是覺得他是對的,也許是我錯了,可是張凱和劉雯的幸福是我看在眼裏的,他們現在還在襄陽幸福的生活,為什麽他們不能成一對逍遙愛侶呢,而且或許這個對那個小郡主也是一種解脫吧,甚而兩個他們最後可以去的地方都想好了:一個明孜,一個我老丈人家。既然如此,我為何要拆散這對,就讓私奔來得更猛烈些吧。感覺自己最後想的話有些蹊蹺,卻不明所以(注3)。
迴頭,見了陳哥,沒有說話,搖搖頭,他有些愣了,看著我,良久,也搖搖頭。
那邊事情按下,迴到我的生活中來。頭幾日是非常累的,趕上天氣好,偷不得懶,每日早起練武,倒也像模像樣。接下來,各家跑遍,腿上嘴上功夫也少不得的。每日多半迴不了家,吃上午飯晚飯,這迴來麵對夫人,覲見母親,這反省認識錯誤也是馬虎不得的。
時間便這麽過了,那幾日我也隻記得我做過什麽,不知道做了什麽了。
第四日早上,子玉來向我道別,他說,他可能到時不迴來了。我說你還是迴來吧,至少找我,我有辦法把你們藏起來。他說藏那,我說當然藏山裏,就是東邊還是西邊的關係。他想想,點了點頭,最後他還與我相擁拍肩許久,頗有赴死告別之感,我想了沒敢說,私奔也需這麽莊重。我隻說了:“迴來,兄弟一定幫你!記得,兄弟說話了,有事迴來!”
下麵幾日和頭幾日沒有絲毫變化,隻是這般忙慢慢也清閑下來了。要說太平日子當真不錯,即便名臣良將卻與街邊閑漢一樣過。
但說那天,我在家與夫人在廳中說話,忽然李真跑了進來,那天他也完全沒了平時的從容和瀟灑,手中緊緊攥著馬鞭,倚在門口,滿眼血絲,頭發散亂地衝著我用手指著北麵說:
“子玉下獄了,皇上要斬他!老師說隻有你可能救他!快快快……”
那天,忽然下雨了。
那月,是初平元年的夏,可是似乎天下又要開始不安定起來了。
那年,我還是十八歲,江瑋還是十九歲,李真還是十八歲,郭佩還是二十三歲。
注1:語出《詩經》,名字叫《草蟲》,這幾句話比較簡單,原意是表現女子對心儀男子的思念,多被人引用作思念之意。“憂心忡忡”便出自這首詩。如果有興趣,自己看詩經風部吧,後麵幾段都源自詩經,好像也都是風部的,有些稍作修改(其實是記得不清了,大學時看的,沒有時間再去仔細研究了)。
注2:語出《詩經》中《野有死麇(jun一聲,原字已經變成這個字了)》,這篇在曆史上有爭議,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這首有些露骨,所以儒家拒絕承認它屬於詩經。所以很可能你們查有些版本的詩經中會沒有這篇。原文應是: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木敕(su第四聲),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巾兌(shui第四聲)兮!無使尨(mang第二聲)也吠。其中舒而,脫脫兮,的意思是注意點,規矩些。但是因為本身字義在秦漢後已經和現代有些像了(我想這就是為什麽那些衛道士們一定要刪這篇的原因),所以在這裏自然也可以隨大家所想,作者笑注。下麵的詩經就不一一注明了,因為我選用的詩字麵都比較簡單。
注三,看得覺得眼熟的可以翻一翻高爾基的《海燕》(好像是,我已經記得不太清楚了)。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