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城縣的官吏都是在甄蒙德手下做過事的,而且都是做了很多年的,並且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他們都是些沒本事,成天隻想著混日子的人。
說他們沒有本事,每天隻想著混日子,這絕對不是誇張的說法,也不是在侮辱他們,而是事實。
因為任何一個有本事的人,都不可能願意在甄蒙德手下做事的,甚至可以說稍微有點兒廉恥心的人,都不見得願意在甄蒙德的手下做事。
如果甄蒙德隻在博城縣做了幾年的官,那麽他是沒有本事改變博城縣官場的風氣,可是他在博城縣幹了小半輩子,從外表上看,他就是成天糊裏糊塗的混日子。
可是呢,他混來混去竟然混上了縣令,而且一當就是好多年。
那麽,這就難免給博城縣的官吏們造成一種假象,就是不需要幹活兒,隻需要哼哼哈哈的混日子就行了,反正隻要不出錯,那麽有缺就能上,最後成為一個成功的官場人士。
在唐朝的這個時代,交通並不發達,信息的傳播也並不快速,甚至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家鄉,這就決定了,大多數人的見識是有限的。
在甄蒙德這個縣令的熏染之下,縣裏麵的不少人以為當官就應該這麽當的,除非是外派來的官員,但畢竟是少數,而且外派來的官員,來得快,走得也快,沒人願意在這裏浪費時間。
甄蒙德當縣官這麽久,在他的手下凡是要點兒臉的,有點兒本事的,大家都看出來了,在他這裏是沒什麽前途的,便都想辦法離開了。
那麽什麽樣的人能留下呢?也就是不怎麽太在意臉皮的,也沒什麽本事的人,才能在甄蒙德手下混上一份工食銀。
當然,說這些官吏完全沒有本事也是不對的,他們在撈錢的本事上麵,還是有點兒小手段的。
這些得了美差的官吏,當然要去外出公幹了,因為吳鵬輝分給他們的美差,就是外出公幹。
可當這些官吏們離開家出外公幹的時候,卻一直沒有人送信迴家,當然也沒有送錢迴家了。
信都送不迴來了,錢就更別提了,這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
可是對於這些官吏們等在家裏的家眷,就覺得很不高興了,既然都得到了美差,而且還是油水很大的那種肥美之差,那麽不把錢送迴家裏,這就是混蛋行為了,難不成在外麵養著其他婦人?
這些家眷們當然要想辦法打聽了,可她們能找誰打聽呢?也就是向吳鵬輝和他的手下們了,結果不打聽還好,一打聽就被關進來了。
婦人們痛哭流涕地講述著,她們是怎麽上當受騙的,吳鵬輝那個家夥不但騙了他們,而且還把她們全家都給騙來了,簡直是罪大惡極,應該被千刀萬剮。
李日知麵無表情,他聽了一會便明白了究竟是怎麽迴事,不管怎麽說,那些官吏們就算不往他們腦袋上寫“貪婪”二字,那麽“無能”或者“愚蠢”,這樣的詞安在他們的頭上也是毫不冤枉的。
至少他們的妻子可以證明這點,都被關成這樣了,她們的丈夫要是不愚蠢,難不成還要用聰明來形容他們嗎?
王二好端來了熱水,讓婦人和孩子們洗手洗臉,接著他又跑到了廚房,去做了一鍋熱湯,然後端來給婦人和孩子們喝。
當然這鍋熱湯並不是響馬們留下來的,而是王二好自己做的,做個湯也不會費多少時間,而且他也是很同情這些婦人和孩子們的。
王二好心裏麵有種想法,他這也算是跟著長安來的大官,救了官吏們的家眷,而且還這般殷勤地伺候,那麽等到事情結束之後,官吏們會不會對他進行感謝呢?
應該是會的吧,那他王二好以後豈不是發達了,說不定也能混個小官當當!
李日知不再聽婦人們發泄似的傾訴,他走到了驛站的大門口,向門外張望著,就見道路之上竟然還有行人路過,行人們似乎對驛站裏發生的一切都毫無察覺。
李日知招手叫過一名行人,他從懷中取出一串銅錢,塞到行人的手中,說道:“本官想要托你辦件事,你進城去找到縣衙,在大門口大叫‘我知道李監察使在哪’就可以了,自然會有人問你李監察使到底在哪裏,你把這些人領到我這裏來就可以了,等你再迴來的時候,我給你一兩金子!”
說完他從懷裏掏出一把金瓜子,衝著行人晃了晃。
行人有點迷糊,縣城裏發生了什麽事,官場上有什麽變化,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他是不可能知道的,李日知讓他幹的這個事情他也無法理解,不過理解是一迴事,手裏的銅錢卻又是另外一迴事了,銅錢可是貨真價實的。
行人說道:“這位公子,你是位官老爺嗎?你讓小人去縣衙門口大喊大叫,這個倒是不難,隻要你給我錢,你讓我在哪兒叫我就在哪兒叫!但是有個事兒我得提前和你說清楚,萬一衙門裏的差役他們看到我大喊大叫,然後出來揍我,那我該怎麽辦呢?這湯藥費我怕一兩金子不夠啊!”
李日知笑了,沒想到自己找來的人,竟然是一個想法兒還挺多的小青皮,這家夥很有點無賴的氣質,竟然能想到湯藥費方麵,倒也是值得表揚一句,看來以前沒少要湯藥費。
李日知說道:“放心吧,他們不會打你的,如果萬一打了,那麽湯藥費我出十倍給你,一兩金子不夠,我給你十兩!”
這行人啊地一聲大叫:“好好,那我馬上就去!”他撒腿就往縣城那邊跑去。
李日知轉身進了驛站,他現在也想好好休息一下,響馬是不可能迴來了,如果他所料不錯,那麽根據賊吃賊越肥的道理,這個時候,說不定響馬們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內訌了。
不過響馬頭子的計劃還真是夠大膽的,在大膽方麵,就連李日知都不得不欽佩他們一二。
那個得了銅錢的行人,一路狂奔,奔跑速度之快比他打架失敗後還要快,跑到了縣衙門口,不過他倒是沒有立刻就大喊大叫。
這行人心中暗想:“反正我已經拿了這一串銅錢,如果我隻拿錢不辦事呢?反正不管我辦不辦事,這串銅錢都歸我了!
如果我這個時候在縣衙門口亂喊,被打一頓也就罷了,萬一被關進牢裏那豈不是糟糕,我又怎麽能知道那個給我錢的人是真的官員呢,萬一他隻是開我的玩笑,是有錢人拿我們這些窮人耍著玩兒的玩笑,那我豈不是倒黴,根本不可能拿到剩下的金子啊!”
他這麽一猶豫,就耽誤時間了,他在縣衙的門口徘徊了好半天,這才一跺腳,富貴險中求,他要是如果不冒險,哪可能得到金子花呢?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總之還是試一試吧!
他站到了門口,放開喉嚨叫道:“我知道李監察使在哪兒,我知道李監察使在哪兒!”
說他們沒有本事,每天隻想著混日子,這絕對不是誇張的說法,也不是在侮辱他們,而是事實。
因為任何一個有本事的人,都不可能願意在甄蒙德手下做事的,甚至可以說稍微有點兒廉恥心的人,都不見得願意在甄蒙德的手下做事。
如果甄蒙德隻在博城縣做了幾年的官,那麽他是沒有本事改變博城縣官場的風氣,可是他在博城縣幹了小半輩子,從外表上看,他就是成天糊裏糊塗的混日子。
可是呢,他混來混去竟然混上了縣令,而且一當就是好多年。
那麽,這就難免給博城縣的官吏們造成一種假象,就是不需要幹活兒,隻需要哼哼哈哈的混日子就行了,反正隻要不出錯,那麽有缺就能上,最後成為一個成功的官場人士。
在唐朝的這個時代,交通並不發達,信息的傳播也並不快速,甚至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家鄉,這就決定了,大多數人的見識是有限的。
在甄蒙德這個縣令的熏染之下,縣裏麵的不少人以為當官就應該這麽當的,除非是外派來的官員,但畢竟是少數,而且外派來的官員,來得快,走得也快,沒人願意在這裏浪費時間。
甄蒙德當縣官這麽久,在他的手下凡是要點兒臉的,有點兒本事的,大家都看出來了,在他這裏是沒什麽前途的,便都想辦法離開了。
那麽什麽樣的人能留下呢?也就是不怎麽太在意臉皮的,也沒什麽本事的人,才能在甄蒙德手下混上一份工食銀。
當然,說這些官吏完全沒有本事也是不對的,他們在撈錢的本事上麵,還是有點兒小手段的。
這些得了美差的官吏,當然要去外出公幹了,因為吳鵬輝分給他們的美差,就是外出公幹。
可當這些官吏們離開家出外公幹的時候,卻一直沒有人送信迴家,當然也沒有送錢迴家了。
信都送不迴來了,錢就更別提了,這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
可是對於這些官吏們等在家裏的家眷,就覺得很不高興了,既然都得到了美差,而且還是油水很大的那種肥美之差,那麽不把錢送迴家裏,這就是混蛋行為了,難不成在外麵養著其他婦人?
這些家眷們當然要想辦法打聽了,可她們能找誰打聽呢?也就是向吳鵬輝和他的手下們了,結果不打聽還好,一打聽就被關進來了。
婦人們痛哭流涕地講述著,她們是怎麽上當受騙的,吳鵬輝那個家夥不但騙了他們,而且還把她們全家都給騙來了,簡直是罪大惡極,應該被千刀萬剮。
李日知麵無表情,他聽了一會便明白了究竟是怎麽迴事,不管怎麽說,那些官吏們就算不往他們腦袋上寫“貪婪”二字,那麽“無能”或者“愚蠢”,這樣的詞安在他們的頭上也是毫不冤枉的。
至少他們的妻子可以證明這點,都被關成這樣了,她們的丈夫要是不愚蠢,難不成還要用聰明來形容他們嗎?
王二好端來了熱水,讓婦人和孩子們洗手洗臉,接著他又跑到了廚房,去做了一鍋熱湯,然後端來給婦人和孩子們喝。
當然這鍋熱湯並不是響馬們留下來的,而是王二好自己做的,做個湯也不會費多少時間,而且他也是很同情這些婦人和孩子們的。
王二好心裏麵有種想法,他這也算是跟著長安來的大官,救了官吏們的家眷,而且還這般殷勤地伺候,那麽等到事情結束之後,官吏們會不會對他進行感謝呢?
應該是會的吧,那他王二好以後豈不是發達了,說不定也能混個小官當當!
李日知不再聽婦人們發泄似的傾訴,他走到了驛站的大門口,向門外張望著,就見道路之上竟然還有行人路過,行人們似乎對驛站裏發生的一切都毫無察覺。
李日知招手叫過一名行人,他從懷中取出一串銅錢,塞到行人的手中,說道:“本官想要托你辦件事,你進城去找到縣衙,在大門口大叫‘我知道李監察使在哪’就可以了,自然會有人問你李監察使到底在哪裏,你把這些人領到我這裏來就可以了,等你再迴來的時候,我給你一兩金子!”
說完他從懷裏掏出一把金瓜子,衝著行人晃了晃。
行人有點迷糊,縣城裏發生了什麽事,官場上有什麽變化,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他是不可能知道的,李日知讓他幹的這個事情他也無法理解,不過理解是一迴事,手裏的銅錢卻又是另外一迴事了,銅錢可是貨真價實的。
行人說道:“這位公子,你是位官老爺嗎?你讓小人去縣衙門口大喊大叫,這個倒是不難,隻要你給我錢,你讓我在哪兒叫我就在哪兒叫!但是有個事兒我得提前和你說清楚,萬一衙門裏的差役他們看到我大喊大叫,然後出來揍我,那我該怎麽辦呢?這湯藥費我怕一兩金子不夠啊!”
李日知笑了,沒想到自己找來的人,竟然是一個想法兒還挺多的小青皮,這家夥很有點無賴的氣質,竟然能想到湯藥費方麵,倒也是值得表揚一句,看來以前沒少要湯藥費。
李日知說道:“放心吧,他們不會打你的,如果萬一打了,那麽湯藥費我出十倍給你,一兩金子不夠,我給你十兩!”
這行人啊地一聲大叫:“好好,那我馬上就去!”他撒腿就往縣城那邊跑去。
李日知轉身進了驛站,他現在也想好好休息一下,響馬是不可能迴來了,如果他所料不錯,那麽根據賊吃賊越肥的道理,這個時候,說不定響馬們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內訌了。
不過響馬頭子的計劃還真是夠大膽的,在大膽方麵,就連李日知都不得不欽佩他們一二。
那個得了銅錢的行人,一路狂奔,奔跑速度之快比他打架失敗後還要快,跑到了縣衙門口,不過他倒是沒有立刻就大喊大叫。
這行人心中暗想:“反正我已經拿了這一串銅錢,如果我隻拿錢不辦事呢?反正不管我辦不辦事,這串銅錢都歸我了!
如果我這個時候在縣衙門口亂喊,被打一頓也就罷了,萬一被關進牢裏那豈不是糟糕,我又怎麽能知道那個給我錢的人是真的官員呢,萬一他隻是開我的玩笑,是有錢人拿我們這些窮人耍著玩兒的玩笑,那我豈不是倒黴,根本不可能拿到剩下的金子啊!”
他這麽一猶豫,就耽誤時間了,他在縣衙的門口徘徊了好半天,這才一跺腳,富貴險中求,他要是如果不冒險,哪可能得到金子花呢?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總之還是試一試吧!
他站到了門口,放開喉嚨叫道:“我知道李監察使在哪兒,我知道李監察使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