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知道:“那個小村子修建得還不錯,看得出來是用了心了!”
他心裏著實納悶兒,響馬們不把財物搬走,卻還不怕費力氣的大力建了個給皇帝和皇後休息的村子,這是在討皇帝和皇後的歡心嗎?
強盜討皇帝的歡心,這個當真是聞所未聞了,如果強盜有盡忠之意,那還何必當強盜,從理論上來講,這說不通啊!
王二好把李日知帶到了城外三裏多地的一座驛所裏,這驛站孤零零的建在道邊,看麵積不算小,因為有防備盜賊的用途,所以圍牆比較高,進出隻有一扇大門,大門的裏麵還挖出一扇小門,小門上麵並且還有小窗,此時門窗都關著,周圍也沒有行人。
王二好指著驛站,道:“那些家眷就被關在這裏。”
看了周邊的環境,李日知倒是相信官吏的家眷是被關在這裏的,可相信歸相信,怎麽進去呢,他們就兩個人,沒法衝進去救人的!
大道那邊忽然傳來馬蹄聲,李日知和王二好連忙躲進路邊的樹後,就見一個穿著衙役衣服的人騎馬奔過,一直奔到了驛所的門口,這人跳下馬來,砰砰地砸門。
小窗打開,裏麵有人探出頭來,叫道:“怎麽的了,出什麽事兒了?”
外麵這人說了幾句話,然後上馬,又從原路返迴了。
不大會兒的工夫,驛所大門打開,從裏麵奔出五六個人來,都是穿著衙役的衣服,騎馬奔出,每個人的馬背上都帶著包裹。
出門之後,其中一人想要把大門重新關上,可被另一人喝止,大門便沒有關,反而打開了一半,幾人縱馬奔馳離開,從騎姿上來看,這幾人都是馬術嫻熟之人,一般的衙役可沒他們這麽好的本事。
目送那幾個人離去,李日知從樹後出來,道:“估計這夥響馬要逃,這是開始撤離了,不過這樣也好,我們可以進去救人了!”
王二好小跑著到了驛所的門前,道:“這些響馬竟然連門都不關,他們不怕有人進去嗎,那不就把人都給救走了麽!”
李日知哼了聲,道:“他們就是要讓別人進去救人的,如果沒人進去救人,那萬一裏麵的人被餓死了,或是出了什麽意外,那官府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不會放過他們的,可如果不出人命,那事情總會有遮掩過去的可能!”
王二好也算是在縣衙裏討生活的人,雖然隻是一個仆人,但起碼的見識還是有一點的,聽了之後連連點頭,到現在為止,博城縣衙門裏麵還真沒鬧出人命,至於那個真縣令是不是被害了,他就不知道了。
進了驛所,就見院子裏麵很幹淨,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情況,兩人穿過前院,到了後院之後,就見後院幾間正房都上著鎖,屋子裏麵靜悄悄的,也不知有沒有人。
李日知上前拍了拍窗子,問道:“裏麵有人嗎?”
屋子裏麵沒人迴答,一點兒聲音都沒有。
李日知推了推窗子,沒推開,他又道:“響馬逃走了,本官是長安派來解救你們的,你們是博城縣官吏的家眷吧?”
屋子裏隨即便有人小聲說話,過了片刻,說話聲音大了起來,又有哭聲傳了出來,接著有人大喊救命,有人撞門窗!
王二好連忙在院子裏麵找來一塊石頭,把門鎖砸開,屋子裏麵黑漆漆的,裏麵有不少的人,陽光照射進來之後,這些人全都手擋眼睛,發出驚唿。
李日知也看清了屋裏的人,都是女子和小孩,大概有十多個人,從衣著上來看,都還算整齊,似乎並沒有受到虐待。
李日知衝著屋裏麵叫道:“你們都是博城縣官吏的家眷嗎?有誰不是?”
裏麵的女人和小孩沒有人迴答這句話,如果說現在的情況是默認的話,那麽這就說明他們都是博城縣官吏的家眷。
接著李日知又問了一句:“那麽你們誰是博城縣官吏的家眷?”
這句話立刻就得到了迴應,屋子裏麵所有的婦人同時都大哭了出來,小孩子們看到女人哭了,他們也跟著嚎啕大哭起來!
李日知粗略地掃了一眼屋內婦人們的表情,發現所有婦人的表情都是真情流露,絕非作偽,他便放下心來。
李日知讓婦人們帶著小孩都出來,然後對王二好說道:“你去廚房找些熱水來,讓大家都洗洗臉擦擦手,還有如果有熱湯或者吃食,你也一並端來!”
王二好有心勸李日知,趕快離開這裏,畢竟這裏還算是險地,留在這裏恐怕有危險,萬一響馬們去而複返,那豈不是糟糕,直接就能把他們堵在驛站裏麵,想逃都逃不掉。
可是,李日知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隻是擺了擺手,讓王二好立刻去做事,王二好無奈,隻好硬著頭皮去端水找食物了。
李日知讓婦人們帶著小孩來到了院子裏麵,站在院子裏麵,空間變大,婦人和孩子們心裏的恐懼這才有所緩解,情緒也慢慢地恢複正常起來。
李日知皺起眉頭,問道:“你們既然都是博城縣官吏的家眷,那麽怎麽會被一起關在這裏呢,到底是怎麽迴事?你們且說給我聽,我是長安中書省派來的監察使,我姓李,你們有什麽委屈可以說給我聽,我可以為你們做主!”
他這話說得大包大攬,但是聽在婦人們的耳中,卻是讓她們大大地放下心來。
於是婦人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說起事情的經過來,她們都親身經曆了可怕的事情,所以講起來當然也非常的苦情,幾乎到了說一句,便要哭一聲的地步。
李日知並不插言,基本上婦人們說什麽,他都隻是默默地聽著,隻是偶爾哼哈幾聲,代表著他還在聽著,而且還算是同情婦人們的遭遇。
其實如果把婦人們所說的話,其中的苦情部分去掉,那麽這些婦人們可以算是又可憐又可惡了,隻不過她們的行為連累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卻是無辜的,算是跟著她們倒了黴。
這些婦人們的丈夫全都是博城縣的官吏,而且都是職位比較高的官吏,這些官吏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從吳鵬輝的手裏得到了一份美差。
他心裏著實納悶兒,響馬們不把財物搬走,卻還不怕費力氣的大力建了個給皇帝和皇後休息的村子,這是在討皇帝和皇後的歡心嗎?
強盜討皇帝的歡心,這個當真是聞所未聞了,如果強盜有盡忠之意,那還何必當強盜,從理論上來講,這說不通啊!
王二好把李日知帶到了城外三裏多地的一座驛所裏,這驛站孤零零的建在道邊,看麵積不算小,因為有防備盜賊的用途,所以圍牆比較高,進出隻有一扇大門,大門的裏麵還挖出一扇小門,小門上麵並且還有小窗,此時門窗都關著,周圍也沒有行人。
王二好指著驛站,道:“那些家眷就被關在這裏。”
看了周邊的環境,李日知倒是相信官吏的家眷是被關在這裏的,可相信歸相信,怎麽進去呢,他們就兩個人,沒法衝進去救人的!
大道那邊忽然傳來馬蹄聲,李日知和王二好連忙躲進路邊的樹後,就見一個穿著衙役衣服的人騎馬奔過,一直奔到了驛所的門口,這人跳下馬來,砰砰地砸門。
小窗打開,裏麵有人探出頭來,叫道:“怎麽的了,出什麽事兒了?”
外麵這人說了幾句話,然後上馬,又從原路返迴了。
不大會兒的工夫,驛所大門打開,從裏麵奔出五六個人來,都是穿著衙役的衣服,騎馬奔出,每個人的馬背上都帶著包裹。
出門之後,其中一人想要把大門重新關上,可被另一人喝止,大門便沒有關,反而打開了一半,幾人縱馬奔馳離開,從騎姿上來看,這幾人都是馬術嫻熟之人,一般的衙役可沒他們這麽好的本事。
目送那幾個人離去,李日知從樹後出來,道:“估計這夥響馬要逃,這是開始撤離了,不過這樣也好,我們可以進去救人了!”
王二好小跑著到了驛所的門前,道:“這些響馬竟然連門都不關,他們不怕有人進去嗎,那不就把人都給救走了麽!”
李日知哼了聲,道:“他們就是要讓別人進去救人的,如果沒人進去救人,那萬一裏麵的人被餓死了,或是出了什麽意外,那官府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不會放過他們的,可如果不出人命,那事情總會有遮掩過去的可能!”
王二好也算是在縣衙裏討生活的人,雖然隻是一個仆人,但起碼的見識還是有一點的,聽了之後連連點頭,到現在為止,博城縣衙門裏麵還真沒鬧出人命,至於那個真縣令是不是被害了,他就不知道了。
進了驛所,就見院子裏麵很幹淨,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情況,兩人穿過前院,到了後院之後,就見後院幾間正房都上著鎖,屋子裏麵靜悄悄的,也不知有沒有人。
李日知上前拍了拍窗子,問道:“裏麵有人嗎?”
屋子裏麵沒人迴答,一點兒聲音都沒有。
李日知推了推窗子,沒推開,他又道:“響馬逃走了,本官是長安派來解救你們的,你們是博城縣官吏的家眷吧?”
屋子裏隨即便有人小聲說話,過了片刻,說話聲音大了起來,又有哭聲傳了出來,接著有人大喊救命,有人撞門窗!
王二好連忙在院子裏麵找來一塊石頭,把門鎖砸開,屋子裏麵黑漆漆的,裏麵有不少的人,陽光照射進來之後,這些人全都手擋眼睛,發出驚唿。
李日知也看清了屋裏的人,都是女子和小孩,大概有十多個人,從衣著上來看,都還算整齊,似乎並沒有受到虐待。
李日知衝著屋裏麵叫道:“你們都是博城縣官吏的家眷嗎?有誰不是?”
裏麵的女人和小孩沒有人迴答這句話,如果說現在的情況是默認的話,那麽這就說明他們都是博城縣官吏的家眷。
接著李日知又問了一句:“那麽你們誰是博城縣官吏的家眷?”
這句話立刻就得到了迴應,屋子裏麵所有的婦人同時都大哭了出來,小孩子們看到女人哭了,他們也跟著嚎啕大哭起來!
李日知粗略地掃了一眼屋內婦人們的表情,發現所有婦人的表情都是真情流露,絕非作偽,他便放下心來。
李日知讓婦人們帶著小孩都出來,然後對王二好說道:“你去廚房找些熱水來,讓大家都洗洗臉擦擦手,還有如果有熱湯或者吃食,你也一並端來!”
王二好有心勸李日知,趕快離開這裏,畢竟這裏還算是險地,留在這裏恐怕有危險,萬一響馬們去而複返,那豈不是糟糕,直接就能把他們堵在驛站裏麵,想逃都逃不掉。
可是,李日知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隻是擺了擺手,讓王二好立刻去做事,王二好無奈,隻好硬著頭皮去端水找食物了。
李日知讓婦人們帶著小孩來到了院子裏麵,站在院子裏麵,空間變大,婦人和孩子們心裏的恐懼這才有所緩解,情緒也慢慢地恢複正常起來。
李日知皺起眉頭,問道:“你們既然都是博城縣官吏的家眷,那麽怎麽會被一起關在這裏呢,到底是怎麽迴事?你們且說給我聽,我是長安中書省派來的監察使,我姓李,你們有什麽委屈可以說給我聽,我可以為你們做主!”
他這話說得大包大攬,但是聽在婦人們的耳中,卻是讓她們大大地放下心來。
於是婦人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說起事情的經過來,她們都親身經曆了可怕的事情,所以講起來當然也非常的苦情,幾乎到了說一句,便要哭一聲的地步。
李日知並不插言,基本上婦人們說什麽,他都隻是默默地聽著,隻是偶爾哼哈幾聲,代表著他還在聽著,而且還算是同情婦人們的遭遇。
其實如果把婦人們所說的話,其中的苦情部分去掉,那麽這些婦人們可以算是又可憐又可惡了,隻不過她們的行為連累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卻是無辜的,算是跟著她們倒了黴。
這些婦人們的丈夫全都是博城縣的官吏,而且都是職位比較高的官吏,這些官吏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從吳鵬輝的手裏得到了一份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