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第477章 換一箱
錦繡重生:天價豪門千金 作者:沐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洋收起臉上的笑容,不屑地瞥了霍思寧那邊一眼,對著李萱冰壓低了聲音道:
“那個季坤教授十有八|九是在吹牛皮,這會兒怕是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你看那個霍思寧分明就是個菜鳥,她連放大鏡都不會用呢,一看就是個新手!”
李萱冰微微一愣,她剛剛一直在忙著看她分到的箱子,沒顧得上看霍思寧那邊,這會兒聽到馮洋這麽說,連忙抬頭朝著霍思寧那邊看去,隻是這一看,她也愣住了。
“周世濤收她當徒弟,真不知道是看重了她什麽。你看她辨玉的樣子就知道她的實力不怎麽樣,尤其是她那速度這麽快,以為是在挑白菜嗎?這麽挑挑揀揀的,迴頭咱們不是還得給她重新篩選一遍?”
馮洋一邊鄙夷霍思寧鑒定玉器的潦草一邊露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得意模樣。
這迴李萱冰沒有迴應。
她原本也和馮洋一樣抱著看輕霍思寧的心態,可是丁亮的那番話讓她警醒,對霍思寧這個女孩她也有些看不明白了。
一個隻用了二十分鍾就從百贗箱裏挑出僅有的十件真品,而且命中率百分百的人,誰也不敢小瞧了她;
可是從霍思寧鑒定玉石的架勢看起來,她又確實像是個外行,沒有手電筒也不用放大鏡,怎麽看都覺得怪異。
李萱冰不敢懷疑丁亮說的那番話的真實性,她記得丁亮當時的複雜表情,對於霍思寧他分明是又佩服又嫉妒,一眼就能看出來他把霍思寧當成了一個挑戰的對手。
能夠做丁亮對手的人,絕對不會是一個一文不名的草包。
霍思寧自顧自地按照自己的方法鑒定她麵前的箱子,當然沒有經曆注意馮洋和李萱冰那邊的竊竊私語。
和其他人鑒定的方法不一樣,霍思寧箱子裏的東西她都挨個兒抓起來檢查。
有過琺琅彩和卵白釉這兩次撿漏之後,霍思寧心中已經認定,古玩這東西肉眼所見不一定為實,所以即便是那種一眼就能判斷出是假貨的東西,她也還是更願意相信她的天眼。
因為天眼能明確地告訴她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哪怕用的是霧隱法隱藏的東西在她麵前也無所遁形。
雖然是這樣,怕自己表現得太突出,霍思寧刻意放緩了速度,實在是她怕速度太快會引起其他人的懷疑。
玉器的作假手法不多,要麽染色要麽做舊,這些東西霍思寧直接無視,拿到手裏一驗便知。
整箱玉器都是現代製作的工藝品,沒有一件是古董。
這個時候,那邊李萱冰和馮洋已經找出了好幾件疑似真品的東西交到了各自的教授那兒。
眼看著那兩人箱子裏未鑒定的東西隻剩下了兩三件,霍思寧這才不緊不慢地將她鑒定過的東西全部斂入箱子裏,然後一股腦搬到了季坤的跟前。
“一個也沒有?”
見霍思寧搖頭,季坤詫異地看了霍思寧手中的箱子一眼。
雖然他對霍思寧的水平有一定的信心,但是玉器鑒定的確不是霍思寧擅長的領域。
季坤記得很清楚,當初在和田的時候,霍思寧可是請教過他有關和田籽玉的辨別情況,因此對於霍思寧提交給他的這個結果,季坤有些懷疑。
不過分組之前就已經有過約定,學員們的測試教授們不得插手,所以季坤縱然懷疑,聞言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大略掃了一眼就點了點頭:
“行,你先把這個箱子放到篩選去,那邊還有三口箱子,你挑一個接著看,動作慢點不打緊,重要的是仔細,任何一個疑點都不能馬虎地放過。”
霍思寧點頭,因為比李萱冰和馮洋的速度略快,所以第二口箱子她優先選擇,這一迴霍思寧自然是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裝滿瓷器的箱子。
那邊馬立文當然也看到了霍思寧在挑箱子,看到霍思寧選了瓷器,頓時氣結,狠狠地瞪了那邊磨磨蹭蹭的馮洋一眼,似乎在責備他不該這麽慢讓人捷足先登。
馮洋被馬立文這麽一瞪,心裏一陣發慌。
馬立文的性格他十分清楚,極為看重輸贏,早上吃飯的時候就一再跟他強調不能讓霍思寧出了風頭。
為了打壓霍思寧,馬立文甚至將第一箱子瓷器搶先分到了馮洋的手中,可是馮洋心中也有些鬱悶,霍思寧不擅長玉器,可是他擅長的也未必就是瓷器啊。
馮洋跟馬立文有好幾年了,主修的是古畫鑒賞,在瓷器上的研究不算深,對於瓷器的鑒定也多是一知半解,因此馬立文將一箱子瓷器交給他,不是在刁難霍思寧,而是在為難他。
麵對一整箱子瓷器,馮洋隻覺得束手束腳,擔心出現紕漏,他不得不小心謹慎仔細觀察,因此速度當然比不過霍思寧。
好在他在鑒定過程中時不時偷瞄幾眼霍思寧那邊,發現霍思寧連放大鏡都不會用。
馮洋覺得霍思寧隻是個菜鳥,箱子交得這麽快十有八|九是敷衍了事,心裏頓時就有了幾分底氣,認為他再怎麽差也並不至於被一個菜鳥給比下去。
因為不會使用放大鏡,馮洋就給霍思寧打上了菜鳥的標簽,所以他注定要輸給霍思寧,為他的自負,也為他的輕敵。
這一迴拿到手裏的箱子是瓷器,雖然霍思寧對瓷器的了解不比玉器多,但是能讓馬立文吃癟著急的事她很樂意去做。
比起上一箱子玉器仿製品,這一迴她手中的這批瓷器的做工顯然就要高檔得多,裏麵也不乏工藝精品。
瓷器所含的紫氣濃度代表了它的年代,不過可惜的是,縱然這些瓷器做工精湛,但是霍思寧的鑒定結果依然是仿品。
看了這麽多依然一無所獲,霍思寧不免有些懷疑,會不會是顧敘他們搞錯了?
就在她準備放棄的時候,一排茶碗引起了霍思寧的注意。
那是一批青瓷茶碗,整整十隻,茶托口沿卷曲作荷葉狀,茶碗則為花瓣形。
這是一批高仿柴窯,仿古瓷器的釉色和釉質雖然進行了做舊處理,但是它的側麵又用墨釉鐫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字樣,底部戳印為“乾隆年製”。
“那個季坤教授十有八|九是在吹牛皮,這會兒怕是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你看那個霍思寧分明就是個菜鳥,她連放大鏡都不會用呢,一看就是個新手!”
李萱冰微微一愣,她剛剛一直在忙著看她分到的箱子,沒顧得上看霍思寧那邊,這會兒聽到馮洋這麽說,連忙抬頭朝著霍思寧那邊看去,隻是這一看,她也愣住了。
“周世濤收她當徒弟,真不知道是看重了她什麽。你看她辨玉的樣子就知道她的實力不怎麽樣,尤其是她那速度這麽快,以為是在挑白菜嗎?這麽挑挑揀揀的,迴頭咱們不是還得給她重新篩選一遍?”
馮洋一邊鄙夷霍思寧鑒定玉器的潦草一邊露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得意模樣。
這迴李萱冰沒有迴應。
她原本也和馮洋一樣抱著看輕霍思寧的心態,可是丁亮的那番話讓她警醒,對霍思寧這個女孩她也有些看不明白了。
一個隻用了二十分鍾就從百贗箱裏挑出僅有的十件真品,而且命中率百分百的人,誰也不敢小瞧了她;
可是從霍思寧鑒定玉石的架勢看起來,她又確實像是個外行,沒有手電筒也不用放大鏡,怎麽看都覺得怪異。
李萱冰不敢懷疑丁亮說的那番話的真實性,她記得丁亮當時的複雜表情,對於霍思寧他分明是又佩服又嫉妒,一眼就能看出來他把霍思寧當成了一個挑戰的對手。
能夠做丁亮對手的人,絕對不會是一個一文不名的草包。
霍思寧自顧自地按照自己的方法鑒定她麵前的箱子,當然沒有經曆注意馮洋和李萱冰那邊的竊竊私語。
和其他人鑒定的方法不一樣,霍思寧箱子裏的東西她都挨個兒抓起來檢查。
有過琺琅彩和卵白釉這兩次撿漏之後,霍思寧心中已經認定,古玩這東西肉眼所見不一定為實,所以即便是那種一眼就能判斷出是假貨的東西,她也還是更願意相信她的天眼。
因為天眼能明確地告訴她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哪怕用的是霧隱法隱藏的東西在她麵前也無所遁形。
雖然是這樣,怕自己表現得太突出,霍思寧刻意放緩了速度,實在是她怕速度太快會引起其他人的懷疑。
玉器的作假手法不多,要麽染色要麽做舊,這些東西霍思寧直接無視,拿到手裏一驗便知。
整箱玉器都是現代製作的工藝品,沒有一件是古董。
這個時候,那邊李萱冰和馮洋已經找出了好幾件疑似真品的東西交到了各自的教授那兒。
眼看著那兩人箱子裏未鑒定的東西隻剩下了兩三件,霍思寧這才不緊不慢地將她鑒定過的東西全部斂入箱子裏,然後一股腦搬到了季坤的跟前。
“一個也沒有?”
見霍思寧搖頭,季坤詫異地看了霍思寧手中的箱子一眼。
雖然他對霍思寧的水平有一定的信心,但是玉器鑒定的確不是霍思寧擅長的領域。
季坤記得很清楚,當初在和田的時候,霍思寧可是請教過他有關和田籽玉的辨別情況,因此對於霍思寧提交給他的這個結果,季坤有些懷疑。
不過分組之前就已經有過約定,學員們的測試教授們不得插手,所以季坤縱然懷疑,聞言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大略掃了一眼就點了點頭:
“行,你先把這個箱子放到篩選去,那邊還有三口箱子,你挑一個接著看,動作慢點不打緊,重要的是仔細,任何一個疑點都不能馬虎地放過。”
霍思寧點頭,因為比李萱冰和馮洋的速度略快,所以第二口箱子她優先選擇,這一迴霍思寧自然是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裝滿瓷器的箱子。
那邊馬立文當然也看到了霍思寧在挑箱子,看到霍思寧選了瓷器,頓時氣結,狠狠地瞪了那邊磨磨蹭蹭的馮洋一眼,似乎在責備他不該這麽慢讓人捷足先登。
馮洋被馬立文這麽一瞪,心裏一陣發慌。
馬立文的性格他十分清楚,極為看重輸贏,早上吃飯的時候就一再跟他強調不能讓霍思寧出了風頭。
為了打壓霍思寧,馬立文甚至將第一箱子瓷器搶先分到了馮洋的手中,可是馮洋心中也有些鬱悶,霍思寧不擅長玉器,可是他擅長的也未必就是瓷器啊。
馮洋跟馬立文有好幾年了,主修的是古畫鑒賞,在瓷器上的研究不算深,對於瓷器的鑒定也多是一知半解,因此馬立文將一箱子瓷器交給他,不是在刁難霍思寧,而是在為難他。
麵對一整箱子瓷器,馮洋隻覺得束手束腳,擔心出現紕漏,他不得不小心謹慎仔細觀察,因此速度當然比不過霍思寧。
好在他在鑒定過程中時不時偷瞄幾眼霍思寧那邊,發現霍思寧連放大鏡都不會用。
馮洋覺得霍思寧隻是個菜鳥,箱子交得這麽快十有八|九是敷衍了事,心裏頓時就有了幾分底氣,認為他再怎麽差也並不至於被一個菜鳥給比下去。
因為不會使用放大鏡,馮洋就給霍思寧打上了菜鳥的標簽,所以他注定要輸給霍思寧,為他的自負,也為他的輕敵。
這一迴拿到手裏的箱子是瓷器,雖然霍思寧對瓷器的了解不比玉器多,但是能讓馬立文吃癟著急的事她很樂意去做。
比起上一箱子玉器仿製品,這一迴她手中的這批瓷器的做工顯然就要高檔得多,裏麵也不乏工藝精品。
瓷器所含的紫氣濃度代表了它的年代,不過可惜的是,縱然這些瓷器做工精湛,但是霍思寧的鑒定結果依然是仿品。
看了這麽多依然一無所獲,霍思寧不免有些懷疑,會不會是顧敘他們搞錯了?
就在她準備放棄的時候,一排茶碗引起了霍思寧的注意。
那是一批青瓷茶碗,整整十隻,茶托口沿卷曲作荷葉狀,茶碗則為花瓣形。
這是一批高仿柴窯,仿古瓷器的釉色和釉質雖然進行了做舊處理,但是它的側麵又用墨釉鐫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字樣,底部戳印為“乾隆年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