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張楠說高考和科舉製度是分開的,王墨之的心裏當下就鬆了一口氣,蓋因為世家向皇室輸送人才,大部分還是要走科舉的路線,如果張楠是要另辟蹊徑找出一個官員選舉製度,那王墨之肯定是不同意的,不單單是王墨之,就連整個世家都是不會同意的,畢竟這涉及到他們的根本利益。
“既然如此,皇上,臣也附議。”王墨之衝著李二拱了拱手說道。
李二眯著眼睛看了王墨之一眼,王墨之心裏想的什麽,李二怎麽可能不清楚呢?不過就算王墨之不同意,李二還是會強製推行書院的。
“皇上,既然書院的事情已經確立下來了,那這書院的先生,該找什麽人教呢?”孔穎達站了出來說道。
李二一聽孔穎達這麽說,心下也是思考了起來,對呀,既然書院大開大門招收學生,可是這先生從何來而呢?蒙學還好,隻要識字,懂禮,那都可以去教孩子,可是這光識字可是不行的。
孔穎達站出來也沒有什麽別的意思,既然墨門都可以獲得一個天工部,那他們儒家怎麽就不能弄一個書院的活幹幹呢?孔穎達身為孔子的嫡孫,不僅名聲在外,門生更是有許多,孔穎達這麽說,無非就是想把書院先生這個工作給承包下來。這樣不僅可以壯大儒家的勢力,更是可以為儒家在百姓中獲得聲望。
李二捏了捏下巴,心中便思考了起來,雖然李二並不想直接把書院中所有的教書工作全部給孔穎達的門生,可是似乎不這麽做又不行,畢竟李二手上沒有這麽多的人。
“孔大人,您不要這麽著急嘛,這先生的工作,可不是想幹就能幹的,我覺得,一個人要能教書育人,教的不僅僅是學生,更是老師,一個老師,要是沒有師德,那怎麽能教出好學生呢?”張楠笑著說道,張楠才不會把書院先生的工作就這麽全部撒給孔穎達呢,當然,語文一科還是要由他們來教,但是其他課程,可就不行了。
孔穎達聽完張楠的話,還以為張楠在嘲諷自己,於是便開口反駁道:“張大人這是在說老夫的門生們沒有師德,不足以教書育人了嗎?”
“不不不,在下可沒有這麽說,隻是這書院的老師,那都是要通過考核才能上崗的,不是孔大人您說讓誰去教書,誰就能去教書的,畢竟這個校長的職位可不是孔大人您的,而是太上皇的啊。難道孔大人是想與太上皇爭一爭這個校長的職位?”張楠嘿嘿一笑說道。
聽見張楠這麽說,孔穎達立馬辯解道:“自然不是了,不過你說的話老夫倒是同意,你說考核,那便考核就是了,老夫有信心。”
“嗯,不過孔大人您的門生,估計也就隻能教個語文了。”張楠嘿嘿一笑說道。
“什麽意思?”孔穎達不解。
“孔大人莫不是覺得這新建立的皇家書院就是簡簡單單的學些之乎者也就可以了吧。”張楠故作驚訝的說道。
“不學聖人言?那學什麽?學你們穿越一門的學說嗎?對了,到現在老夫都不知道你們穿越一門到底有沒有主張。”孔穎達瞥了一眼張楠。
的確,張楠來到大唐這麽久,一直都聲稱自己是穿越家的傳人,而且連徒弟也收了,可是到現在也沒有一個係統的學說拿出來。
“關於穿越一門的學說,我們暫且不論,我們今日就單輪這個書院開設的課程。”張楠笑道。
“老夫洗耳恭聽。”
“這個新建立的皇家書院,與其它的書院不同,不單單是學簡單的經學就夠了。”張楠道。
唐朝官學的教學內容以儒家經典和史書為主,根據他們的難度和份量的不同分成所謂“大經”、“中經”和“小經”。《禮記》、《左傳》為大經;《詩經》、《周禮》和《儀禮》為中經;《易經》、《尚書》、《公羊傳》和《轂梁傳》為小經。學業有“通二經”、“通三經”和“通五經”的分別。
所謂通二經,要能學好一大、一小二經,或者兩個中經;通三經的,要大、中、小各通一經;通五經的大經全通,還要中、小經各能一通。除此之外,所有的學生都要能兼通《孝經》和《論語》。
這些東西都太過複雜了,而且張楠覺得沒有必要學這麽多儒家經典,完全可以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
“除過蒙學,到小學之後,書院會教授語文,數學二科,初中部會教授,語文,數學,曆史,地理,化學,物理六科。高中的話就分文理科,曆史地理歸為文科,化學物理歸為理科,語文數學就是通識課,文理都要學。教授的內容會根據年級的不同依次向上遞增。”張楠嘿嘿一笑,張楠想的很簡單,既然老天讓他來了大唐,那大唐的學生就不要想好過。
孔穎達根本就不知道張楠說的這化學物理都是什麽東西,但是又不好多問,隻得挑了一個感覺自己能聊的學科說道:“這個語文是什麽?”
“孔大人這個問題問的好,那在下就給孔大人解釋解釋,語文這二字,單看字麵上,語文的“語”,意為“自己及他人的言論”通俗點說就是你說話時運用的語言,“文”意為“文字”、“書麵言論”。語文二字連起來的意思則為自己及他人的言論與文字。”張楠道。
那還不是學習聖人之言嗎?孔穎達在心中翻了一個白眼說道。
“這個工作可是非孔師的弟子不能完成啊。”張楠笑道。
孔穎達沒有說話,但是聽見張楠這麽說,孔穎達的心中還是蠻高興的,於是衝著張楠拱了拱手。
“嗯,這個語文朕倒是明白了,這個數學,莫不是算學?”李二坐在龍椅上問道。
“沒有錯,這個算學可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開設這麽課程,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張楠雖然是個數學學渣,但是張楠也知道,數學沒有表麵上那麽沒有用,數學的分支可是涉及到很多東西的,不過張楠能做的也就是把大唐領進門,至於走多遠,那就要看天意了。
“既然如此,皇上,臣也附議。”王墨之衝著李二拱了拱手說道。
李二眯著眼睛看了王墨之一眼,王墨之心裏想的什麽,李二怎麽可能不清楚呢?不過就算王墨之不同意,李二還是會強製推行書院的。
“皇上,既然書院的事情已經確立下來了,那這書院的先生,該找什麽人教呢?”孔穎達站了出來說道。
李二一聽孔穎達這麽說,心下也是思考了起來,對呀,既然書院大開大門招收學生,可是這先生從何來而呢?蒙學還好,隻要識字,懂禮,那都可以去教孩子,可是這光識字可是不行的。
孔穎達站出來也沒有什麽別的意思,既然墨門都可以獲得一個天工部,那他們儒家怎麽就不能弄一個書院的活幹幹呢?孔穎達身為孔子的嫡孫,不僅名聲在外,門生更是有許多,孔穎達這麽說,無非就是想把書院先生這個工作給承包下來。這樣不僅可以壯大儒家的勢力,更是可以為儒家在百姓中獲得聲望。
李二捏了捏下巴,心中便思考了起來,雖然李二並不想直接把書院中所有的教書工作全部給孔穎達的門生,可是似乎不這麽做又不行,畢竟李二手上沒有這麽多的人。
“孔大人,您不要這麽著急嘛,這先生的工作,可不是想幹就能幹的,我覺得,一個人要能教書育人,教的不僅僅是學生,更是老師,一個老師,要是沒有師德,那怎麽能教出好學生呢?”張楠笑著說道,張楠才不會把書院先生的工作就這麽全部撒給孔穎達呢,當然,語文一科還是要由他們來教,但是其他課程,可就不行了。
孔穎達聽完張楠的話,還以為張楠在嘲諷自己,於是便開口反駁道:“張大人這是在說老夫的門生們沒有師德,不足以教書育人了嗎?”
“不不不,在下可沒有這麽說,隻是這書院的老師,那都是要通過考核才能上崗的,不是孔大人您說讓誰去教書,誰就能去教書的,畢竟這個校長的職位可不是孔大人您的,而是太上皇的啊。難道孔大人是想與太上皇爭一爭這個校長的職位?”張楠嘿嘿一笑說道。
聽見張楠這麽說,孔穎達立馬辯解道:“自然不是了,不過你說的話老夫倒是同意,你說考核,那便考核就是了,老夫有信心。”
“嗯,不過孔大人您的門生,估計也就隻能教個語文了。”張楠嘿嘿一笑說道。
“什麽意思?”孔穎達不解。
“孔大人莫不是覺得這新建立的皇家書院就是簡簡單單的學些之乎者也就可以了吧。”張楠故作驚訝的說道。
“不學聖人言?那學什麽?學你們穿越一門的學說嗎?對了,到現在老夫都不知道你們穿越一門到底有沒有主張。”孔穎達瞥了一眼張楠。
的確,張楠來到大唐這麽久,一直都聲稱自己是穿越家的傳人,而且連徒弟也收了,可是到現在也沒有一個係統的學說拿出來。
“關於穿越一門的學說,我們暫且不論,我們今日就單輪這個書院開設的課程。”張楠笑道。
“老夫洗耳恭聽。”
“這個新建立的皇家書院,與其它的書院不同,不單單是學簡單的經學就夠了。”張楠道。
唐朝官學的教學內容以儒家經典和史書為主,根據他們的難度和份量的不同分成所謂“大經”、“中經”和“小經”。《禮記》、《左傳》為大經;《詩經》、《周禮》和《儀禮》為中經;《易經》、《尚書》、《公羊傳》和《轂梁傳》為小經。學業有“通二經”、“通三經”和“通五經”的分別。
所謂通二經,要能學好一大、一小二經,或者兩個中經;通三經的,要大、中、小各通一經;通五經的大經全通,還要中、小經各能一通。除此之外,所有的學生都要能兼通《孝經》和《論語》。
這些東西都太過複雜了,而且張楠覺得沒有必要學這麽多儒家經典,完全可以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
“除過蒙學,到小學之後,書院會教授語文,數學二科,初中部會教授,語文,數學,曆史,地理,化學,物理六科。高中的話就分文理科,曆史地理歸為文科,化學物理歸為理科,語文數學就是通識課,文理都要學。教授的內容會根據年級的不同依次向上遞增。”張楠嘿嘿一笑,張楠想的很簡單,既然老天讓他來了大唐,那大唐的學生就不要想好過。
孔穎達根本就不知道張楠說的這化學物理都是什麽東西,但是又不好多問,隻得挑了一個感覺自己能聊的學科說道:“這個語文是什麽?”
“孔大人這個問題問的好,那在下就給孔大人解釋解釋,語文這二字,單看字麵上,語文的“語”,意為“自己及他人的言論”通俗點說就是你說話時運用的語言,“文”意為“文字”、“書麵言論”。語文二字連起來的意思則為自己及他人的言論與文字。”張楠道。
那還不是學習聖人之言嗎?孔穎達在心中翻了一個白眼說道。
“這個工作可是非孔師的弟子不能完成啊。”張楠笑道。
孔穎達沒有說話,但是聽見張楠這麽說,孔穎達的心中還是蠻高興的,於是衝著張楠拱了拱手。
“嗯,這個語文朕倒是明白了,這個數學,莫不是算學?”李二坐在龍椅上問道。
“沒有錯,這個算學可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開設這麽課程,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張楠雖然是個數學學渣,但是張楠也知道,數學沒有表麵上那麽沒有用,數學的分支可是涉及到很多東西的,不過張楠能做的也就是把大唐領進門,至於走多遠,那就要看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