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虛靖天師為何這麽注重名義,朱武卻本能地覺得有些不妥,和對方在是否臣服的問題上,一直僵持不下。
旁邊,一直在中書處任職、幫朱武處理日常事務的聞煥章在聽了這麽久後,忽然開口說道:
“明王要的實,天師要的是名。”
“不如讓河北、山東名義上仍歸屬宋國,實際由明國治理。”
“這樣兩全其美,豈非各得其所!”
聞言有些好奇,虛靖天師說道:
“你有什麽辦法,能夠兩全其美?”
朱武也讓他說說,有什麽更好的辦法。
聞煥章行了一禮,向兩人道:
“由明國派遣臣子,接受宋國任命在河北山東任職。這樣自然能讓河北山東名義上歸屬宋國,卻由明國治理。”
“或者讓宋國派遣知道內情的大臣主政河北山東,放任明國官員,出手治理此地。”
“這樣自然能名實兩分,兩方各得其利。”
需要的就是名義,虛靖天師在聽到聞煥章的辦法後,頓時頷首稱讚。又向聞煥章道:
“你是宿元景的好友吧?”
“他在拜訪我時沒少提到過你,果然是個人才。”
“待我迴東京後,就向皇帝推薦宿元景去河北任職,幫助你們施政。”
“山東就由晁蓋主政,讓他歸順朝廷!”
轉向朱武說著,朱武皺了皺眉,對這個辦法雖然有些認可,又有許多擔心。如果宿元景等宋國官員不配合,這件事會很麻煩:
“這些人明著為敵還好,隻需用軍隊碾壓過去就行了。”
“怕的就是他們仍舊用宋國官員的手段,到處給我拖後腿。”
“必須找個辦法,讓他們不敢搗亂!”
心中這樣想著,朱武向聞煥章道:
“宋國官製混亂,官員腐敗無能。”
“如果不能對他們任意處置,必然影響戰事。”
“必須有全權處置之權,處理兩地官員。”
這段話說得肯定,虛靖天師卻不敢答應。如果朱武願意臣服朝廷,以他在朝中的影響,能輕易推動朱武在河北山東任職,得到這兩個地方。
但是如今的朱武不肯臣服,他再把兩個地方的全權處置之權交出去,阻力就不是一般大。
即使以他如今的地位,也不敢說能辦成這件事。那些文臣別的不說,想要壞起事情,都是一把好手。
虛靖天師也沒辦法在朱武不肯臣服的情況下,交給他河北山東。
想到這裏,虛靖天師對朱武的不肯讓步,心中有些惱怒,道:
“隻要你肯臣服,我就能說服皇帝讓你做河北山東宣撫使。”
“兩地所有事情,都能任你處置。”
“但你執意不肯,這就沒辦法了。”
對這件事又陷入先前死結,感到有些惱怒。
恰在這個時候,聞煥章向兩人道:
“此事易耳!”
“即使明王不願意臣服,也能在宋國擔任官職。”
“可以讓道君皇帝把帝姬嫁過來,讓明王成為駙馬。”
“如此明王就能以駙馬都尉名義巡視河北山東,負責治理兩地。”
“宋國的官員若不配合,可以隨意處置!”
聞言神色一亮,虛靖天師頓時大聲叫好。雖然這個做法有和親的意味,但是卻解決了朱武不願臣服所帶來的爭執。在朱武成為駙馬都尉後,宋國君臣對這件事也更容易接受,在讓出河北山東的事情上,更容易達成妥協。
所以,虛靖天師在聞煥章話音落下後,便立刻道:
“就用這個辦法!”
“明國和宋國聯姻,兩國共抗金國!”
把這件事定了下來,不容朱武反對。
朱武聞言皺眉,知道這樣一來,自己的輩分不免矮了道君皇帝一輩。但是想到這樣做能兵不血刃地得到河北山東,還能再多個借口插手宋國事務,朱武覺得和宋國聯姻,並非不能接受:
“自從稱王之後,勸我納妃誕下繼承人的聲音多了許多。”
“先前之所以壓著,是想讓三娘誕下嫡子。”
“如今有虛靖天師傳下陰陽之道,這件事應該不用擔心了。”
“可以放心納妃,不用擔心其它!”
早就和金芝公主定下婚約,而且也答應遼國降臣迎娶天壽公主,朱武對迎娶宋國帝姬並無多少排斥,更多地在考慮其它方麵。
所以,他決定在扈三娘懷孕、確定誕下嫡子後,迎娶幾位公主。免得因為私事,攪動朝堂不安。
將這件事確定下來,朱武提出的三個條件,都被虛靖天師接受。兩人以道心為誓,相約遵守諾言。
完成誓言之後,虛靖天師哈哈大笑,指著自己向朱武道:
“神將煉法、陰陽之道、修道體悟,盡在此身之中。”
“將軍可要收好,不可辜負了它!”
說完身體一震,這個精神虛影,已經變成有形無質的神念,除了虛靖天師特意留下的知識外,再也沒有其它。
見此有些欣喜,卻也不敢大意,朱武將他鏡像後,仔細收了起來。
讓聞煥章和玄通道人商議具體事務,朱武並沒有停止發動兵馬。完顏宗峻和金兀術此時已經隨完顏宗翰進入河東,即將進入河北,威脅燕京南部。在宋國兵馬很難擋住的情況下,朱武隻能用自己的軍隊,趕走這支金兵。
同時,在確定山海關一時半會兒不會陷落後,朱武還命令陳達、楊春兩人,盡快從山海關返迴。接收龍虎二將,獲得本源靈魄:
“這兩個靈魄已經被煉製成神將,蘊含有許多神力。”
“如果陳達、楊春能接受其中力量,就能像我之前一樣靠精神強行踏入神通境界,成為見神武者。”
“這兩人會實力大增,真正成為我的左膀右臂!”
對陳達、楊春一直很看重,並且給了他們許多機會成長。但是似乎是因為靈魄缺失,這兩人這些年雖然一直有進步,卻隻能在一流人物中墊底。
如今在得到以他們的靈魄煉成的龍虎二將後,朱武有信心把他們的實力提升一大截,成為頂尖人物。
尤其是想到徐達、常遇春在朱元璋身邊的功績,朱武更是對他們抱以厚望,絕不像先前那麽不在意。
仔細研究神將煉製法門,朱武在了解一會兒後,又查看陰陽法門,希望找到辦法,盡快誕下子嗣:
“龍虎就是坎離,也可以稱水火,或者說是陰陽。”
“龍虎山對陰陽之道的研究,遠在其它道派之上。”
“難怪他們能開發出陰陽雙修之術,擁有這種法門。”
仔細研究,朱武發現除了雙修法門外,還有一門神通,這讓他又驚又喜,明白了為何能利用這種法門得到子嗣:
“導出元陽,把元陽逼出來渡給對方,壯大對方生機。”
“這樣就能夠減少差異,在對方體內形成和自己身體相似的環境,孕育出來胎兒。”
“真是沒有想到,這門神通還能這樣用!”
被前輩的創造所驚,朱武實在沒有想到導出元陽這個治病救人的法門,還有這個用法。這讓他興致勃勃地查看虛靖天師對這門神通的感悟,以及如何修煉。
研究神通法門,在扈三娘身上試驗,朱武在陳達、楊春迴京後,又把龍虎二將的靈魄,返還給了二人。在神將中神力的作用下,兩人直接就達到了神通境,成為明國上下、數得上的高手。
而且,或許是得到了自身靈魄,陳達、楊春二人十多年的積累,此時一朝爆發,無論是武功謀略,都達到極高程度,在朱武看來能獨當一麵、堪比盧俊義和林衝。
這讓即將出兵,苦於統兵大將短缺的朱武,頓時喜形於色。安排陳達迴山海關守衛關隘,負責東線防禦,朱武讓楊春前往山東,配合晁蓋等人,奪取整個山東。
陳達、楊春兩人在實力大進後,同樣躍躍欲試。按照朱武的命令,前往山海關和梁山泊。
朱武在燕京一麵吸收虛靖天師的經驗,一麵等東京的消息傳來,準備南下河北。
隻是,虛靖天師在朱武這裏許諾得雖好,在東京城卻一時半會兒無法說服宋國君臣把河北、山東讓出來,更別說送帝姬去明國聯姻,有和親的嫌疑。
朱武在燕京得到這個消息,感慨宋國君臣沒有自知之明的同時,也覺得箭在弦上,已經不得不發:
“在河東的金兵即將東進,如果再等下去,就要錯失良機了。”
“實在談不攏的話,我就強行南下,派兵進入河北!”
兵馬已準備好,外部的形勢也越來越危險,朱武不會在燕京坐等,放任宋國君臣拖延。
也就是在這時,一則消息從河東傳迴,大宋朝廷上下,頓時驚慌失措。童貫放棄河東的兵馬南逃,代州、忻州守將紛紛投降金國,金兵臨近太原,即將攻打此地。
而且,在前往太原的同時,金國還分出一支兵馬東進,走井陘進入河北,和真定府的官兵展開激戰,進入河北地界。
這個消息傳迴,東京宋國君臣,更是驚慌不已。想到河北兵馬在童貫帶領下前往河東後,已經所剩不多,金兵此時南下,有誰能夠抵擋?
一時間,許多臣子都有南逃之意,身為皇帝的趙佶,同樣有了此念。很快,他就任命皇太子趙桓為開封牧,想要讓太子以監國名義,代自己留守東京。
這個做法,遭到了主戰派李綱的反對,他認為不傳位給太子,不足以招攬天下豪傑、收攏將士之心。道君皇帝見金兵越來越近,中間也沒有兵馬能夠抵抗,急於逃命之下,裝病把皇位傳給太子,同時下嫁帝姬,讓朱武南下救援。
就這樣,宋明兩國在金國的逼迫下,放下先前矛盾,合力對抗金兵。朱武也以駙馬都尉身份主政河北山東,獲得這兩個地方。
早就心癢難耐,朱武在得到東京的任命後,很快下達命令,率二十萬明軍南下。河北州縣在見到這個聲勢後,即使還沒有接到朝廷命令,同樣紛紛投降,投靠朱武麾下。
這讓朱武的進軍順利許多,除了有一些零星的戰鬥外,他在河北地界,沒遭到多少抵抗。唯有保州和安肅軍,稍微抵抗了一下。但是在朝廷命令發布、由新任河北宣撫使宿元景傳到這裏後,這兩地同樣投降,
然後,朱武便西進中山府,經過此地之後,前往金兵所在的真定府。
路上,得知金兵打敗五千宋兵、真定府岌岌可危後,朱武以盧俊義為先鋒,帶本部第一師騎兵和欒廷玉、方傑帶領的47師,前去救援真定。
完顏宗峻和金兀術麾下大多都是漢軍,除了一部分合紮猛安外,並無多少精銳。但是合紮猛安的性質,又決定了他們以保護主將的性命為先。這讓兩人在知道盧俊義率著四萬大軍前來後,急忙率軍離開。
“明國怎麽有這麽多兵馬?”
“二哥不是說過,他會派兵在山海關和古北口,吸引明國主力嗎?”
“怎麽明國還能派這麽多兵馬南下,一個先鋒軍就有四萬人。”
對此疑惑不解,完顏宗峻和金兀術實在沒有想到,明國的兵力這麽多,而且和宋國結盟,把軍隊派到河北。這讓他們從河北攻打燕京的謀劃,直接完全落空。
沒有達到目的,也不敢用麾下數萬兵馬和數量龐大的明軍硬拚,完顏宗峻和金兀術想要順著原路返迴,卻又不甘心重迴完顏宗翰麾下,多番商議之後,決定率兵南下:
“河北兵馬空虛,我們就一路南下,攪亂一下宋國。”
“如果能抵達東京,就能把宋國君臣嚇住,讓他們不敢小覷。”
帶著麾下兵馬,一路南下東京。他們很快就破了信德府,勢如破竹一般,直抵黃河北岸。
看到金兵到來,守衛黃河的宋軍,竟然望風潰敗,唯有韓世忠奮戰突圍,焚橋後退往東京。
此時,趙佶已成為太上皇帝,把皇位傳給太子,得知這個消息後,急忙逃亡鎮江。留下新皇帝趙桓,和大臣守衛東京。
朱武一路追趕,率領兵馬來到黃河北岸,卻因為礙於誓言,沒有繼續進軍。
旁邊,一直在中書處任職、幫朱武處理日常事務的聞煥章在聽了這麽久後,忽然開口說道:
“明王要的實,天師要的是名。”
“不如讓河北、山東名義上仍歸屬宋國,實際由明國治理。”
“這樣兩全其美,豈非各得其所!”
聞言有些好奇,虛靖天師說道:
“你有什麽辦法,能夠兩全其美?”
朱武也讓他說說,有什麽更好的辦法。
聞煥章行了一禮,向兩人道:
“由明國派遣臣子,接受宋國任命在河北山東任職。這樣自然能讓河北山東名義上歸屬宋國,卻由明國治理。”
“或者讓宋國派遣知道內情的大臣主政河北山東,放任明國官員,出手治理此地。”
“這樣自然能名實兩分,兩方各得其利。”
需要的就是名義,虛靖天師在聽到聞煥章的辦法後,頓時頷首稱讚。又向聞煥章道:
“你是宿元景的好友吧?”
“他在拜訪我時沒少提到過你,果然是個人才。”
“待我迴東京後,就向皇帝推薦宿元景去河北任職,幫助你們施政。”
“山東就由晁蓋主政,讓他歸順朝廷!”
轉向朱武說著,朱武皺了皺眉,對這個辦法雖然有些認可,又有許多擔心。如果宿元景等宋國官員不配合,這件事會很麻煩:
“這些人明著為敵還好,隻需用軍隊碾壓過去就行了。”
“怕的就是他們仍舊用宋國官員的手段,到處給我拖後腿。”
“必須找個辦法,讓他們不敢搗亂!”
心中這樣想著,朱武向聞煥章道:
“宋國官製混亂,官員腐敗無能。”
“如果不能對他們任意處置,必然影響戰事。”
“必須有全權處置之權,處理兩地官員。”
這段話說得肯定,虛靖天師卻不敢答應。如果朱武願意臣服朝廷,以他在朝中的影響,能輕易推動朱武在河北山東任職,得到這兩個地方。
但是如今的朱武不肯臣服,他再把兩個地方的全權處置之權交出去,阻力就不是一般大。
即使以他如今的地位,也不敢說能辦成這件事。那些文臣別的不說,想要壞起事情,都是一把好手。
虛靖天師也沒辦法在朱武不肯臣服的情況下,交給他河北山東。
想到這裏,虛靖天師對朱武的不肯讓步,心中有些惱怒,道:
“隻要你肯臣服,我就能說服皇帝讓你做河北山東宣撫使。”
“兩地所有事情,都能任你處置。”
“但你執意不肯,這就沒辦法了。”
對這件事又陷入先前死結,感到有些惱怒。
恰在這個時候,聞煥章向兩人道:
“此事易耳!”
“即使明王不願意臣服,也能在宋國擔任官職。”
“可以讓道君皇帝把帝姬嫁過來,讓明王成為駙馬。”
“如此明王就能以駙馬都尉名義巡視河北山東,負責治理兩地。”
“宋國的官員若不配合,可以隨意處置!”
聞言神色一亮,虛靖天師頓時大聲叫好。雖然這個做法有和親的意味,但是卻解決了朱武不願臣服所帶來的爭執。在朱武成為駙馬都尉後,宋國君臣對這件事也更容易接受,在讓出河北山東的事情上,更容易達成妥協。
所以,虛靖天師在聞煥章話音落下後,便立刻道:
“就用這個辦法!”
“明國和宋國聯姻,兩國共抗金國!”
把這件事定了下來,不容朱武反對。
朱武聞言皺眉,知道這樣一來,自己的輩分不免矮了道君皇帝一輩。但是想到這樣做能兵不血刃地得到河北山東,還能再多個借口插手宋國事務,朱武覺得和宋國聯姻,並非不能接受:
“自從稱王之後,勸我納妃誕下繼承人的聲音多了許多。”
“先前之所以壓著,是想讓三娘誕下嫡子。”
“如今有虛靖天師傳下陰陽之道,這件事應該不用擔心了。”
“可以放心納妃,不用擔心其它!”
早就和金芝公主定下婚約,而且也答應遼國降臣迎娶天壽公主,朱武對迎娶宋國帝姬並無多少排斥,更多地在考慮其它方麵。
所以,他決定在扈三娘懷孕、確定誕下嫡子後,迎娶幾位公主。免得因為私事,攪動朝堂不安。
將這件事確定下來,朱武提出的三個條件,都被虛靖天師接受。兩人以道心為誓,相約遵守諾言。
完成誓言之後,虛靖天師哈哈大笑,指著自己向朱武道:
“神將煉法、陰陽之道、修道體悟,盡在此身之中。”
“將軍可要收好,不可辜負了它!”
說完身體一震,這個精神虛影,已經變成有形無質的神念,除了虛靖天師特意留下的知識外,再也沒有其它。
見此有些欣喜,卻也不敢大意,朱武將他鏡像後,仔細收了起來。
讓聞煥章和玄通道人商議具體事務,朱武並沒有停止發動兵馬。完顏宗峻和金兀術此時已經隨完顏宗翰進入河東,即將進入河北,威脅燕京南部。在宋國兵馬很難擋住的情況下,朱武隻能用自己的軍隊,趕走這支金兵。
同時,在確定山海關一時半會兒不會陷落後,朱武還命令陳達、楊春兩人,盡快從山海關返迴。接收龍虎二將,獲得本源靈魄:
“這兩個靈魄已經被煉製成神將,蘊含有許多神力。”
“如果陳達、楊春能接受其中力量,就能像我之前一樣靠精神強行踏入神通境界,成為見神武者。”
“這兩人會實力大增,真正成為我的左膀右臂!”
對陳達、楊春一直很看重,並且給了他們許多機會成長。但是似乎是因為靈魄缺失,這兩人這些年雖然一直有進步,卻隻能在一流人物中墊底。
如今在得到以他們的靈魄煉成的龍虎二將後,朱武有信心把他們的實力提升一大截,成為頂尖人物。
尤其是想到徐達、常遇春在朱元璋身邊的功績,朱武更是對他們抱以厚望,絕不像先前那麽不在意。
仔細研究神將煉製法門,朱武在了解一會兒後,又查看陰陽法門,希望找到辦法,盡快誕下子嗣:
“龍虎就是坎離,也可以稱水火,或者說是陰陽。”
“龍虎山對陰陽之道的研究,遠在其它道派之上。”
“難怪他們能開發出陰陽雙修之術,擁有這種法門。”
仔細研究,朱武發現除了雙修法門外,還有一門神通,這讓他又驚又喜,明白了為何能利用這種法門得到子嗣:
“導出元陽,把元陽逼出來渡給對方,壯大對方生機。”
“這樣就能夠減少差異,在對方體內形成和自己身體相似的環境,孕育出來胎兒。”
“真是沒有想到,這門神通還能這樣用!”
被前輩的創造所驚,朱武實在沒有想到導出元陽這個治病救人的法門,還有這個用法。這讓他興致勃勃地查看虛靖天師對這門神通的感悟,以及如何修煉。
研究神通法門,在扈三娘身上試驗,朱武在陳達、楊春迴京後,又把龍虎二將的靈魄,返還給了二人。在神將中神力的作用下,兩人直接就達到了神通境,成為明國上下、數得上的高手。
而且,或許是得到了自身靈魄,陳達、楊春二人十多年的積累,此時一朝爆發,無論是武功謀略,都達到極高程度,在朱武看來能獨當一麵、堪比盧俊義和林衝。
這讓即將出兵,苦於統兵大將短缺的朱武,頓時喜形於色。安排陳達迴山海關守衛關隘,負責東線防禦,朱武讓楊春前往山東,配合晁蓋等人,奪取整個山東。
陳達、楊春兩人在實力大進後,同樣躍躍欲試。按照朱武的命令,前往山海關和梁山泊。
朱武在燕京一麵吸收虛靖天師的經驗,一麵等東京的消息傳來,準備南下河北。
隻是,虛靖天師在朱武這裏許諾得雖好,在東京城卻一時半會兒無法說服宋國君臣把河北、山東讓出來,更別說送帝姬去明國聯姻,有和親的嫌疑。
朱武在燕京得到這個消息,感慨宋國君臣沒有自知之明的同時,也覺得箭在弦上,已經不得不發:
“在河東的金兵即將東進,如果再等下去,就要錯失良機了。”
“實在談不攏的話,我就強行南下,派兵進入河北!”
兵馬已準備好,外部的形勢也越來越危險,朱武不會在燕京坐等,放任宋國君臣拖延。
也就是在這時,一則消息從河東傳迴,大宋朝廷上下,頓時驚慌失措。童貫放棄河東的兵馬南逃,代州、忻州守將紛紛投降金國,金兵臨近太原,即將攻打此地。
而且,在前往太原的同時,金國還分出一支兵馬東進,走井陘進入河北,和真定府的官兵展開激戰,進入河北地界。
這個消息傳迴,東京宋國君臣,更是驚慌不已。想到河北兵馬在童貫帶領下前往河東後,已經所剩不多,金兵此時南下,有誰能夠抵擋?
一時間,許多臣子都有南逃之意,身為皇帝的趙佶,同樣有了此念。很快,他就任命皇太子趙桓為開封牧,想要讓太子以監國名義,代自己留守東京。
這個做法,遭到了主戰派李綱的反對,他認為不傳位給太子,不足以招攬天下豪傑、收攏將士之心。道君皇帝見金兵越來越近,中間也沒有兵馬能夠抵抗,急於逃命之下,裝病把皇位傳給太子,同時下嫁帝姬,讓朱武南下救援。
就這樣,宋明兩國在金國的逼迫下,放下先前矛盾,合力對抗金兵。朱武也以駙馬都尉身份主政河北山東,獲得這兩個地方。
早就心癢難耐,朱武在得到東京的任命後,很快下達命令,率二十萬明軍南下。河北州縣在見到這個聲勢後,即使還沒有接到朝廷命令,同樣紛紛投降,投靠朱武麾下。
這讓朱武的進軍順利許多,除了有一些零星的戰鬥外,他在河北地界,沒遭到多少抵抗。唯有保州和安肅軍,稍微抵抗了一下。但是在朝廷命令發布、由新任河北宣撫使宿元景傳到這裏後,這兩地同樣投降,
然後,朱武便西進中山府,經過此地之後,前往金兵所在的真定府。
路上,得知金兵打敗五千宋兵、真定府岌岌可危後,朱武以盧俊義為先鋒,帶本部第一師騎兵和欒廷玉、方傑帶領的47師,前去救援真定。
完顏宗峻和金兀術麾下大多都是漢軍,除了一部分合紮猛安外,並無多少精銳。但是合紮猛安的性質,又決定了他們以保護主將的性命為先。這讓兩人在知道盧俊義率著四萬大軍前來後,急忙率軍離開。
“明國怎麽有這麽多兵馬?”
“二哥不是說過,他會派兵在山海關和古北口,吸引明國主力嗎?”
“怎麽明國還能派這麽多兵馬南下,一個先鋒軍就有四萬人。”
對此疑惑不解,完顏宗峻和金兀術實在沒有想到,明國的兵力這麽多,而且和宋國結盟,把軍隊派到河北。這讓他們從河北攻打燕京的謀劃,直接完全落空。
沒有達到目的,也不敢用麾下數萬兵馬和數量龐大的明軍硬拚,完顏宗峻和金兀術想要順著原路返迴,卻又不甘心重迴完顏宗翰麾下,多番商議之後,決定率兵南下:
“河北兵馬空虛,我們就一路南下,攪亂一下宋國。”
“如果能抵達東京,就能把宋國君臣嚇住,讓他們不敢小覷。”
帶著麾下兵馬,一路南下東京。他們很快就破了信德府,勢如破竹一般,直抵黃河北岸。
看到金兵到來,守衛黃河的宋軍,竟然望風潰敗,唯有韓世忠奮戰突圍,焚橋後退往東京。
此時,趙佶已成為太上皇帝,把皇位傳給太子,得知這個消息後,急忙逃亡鎮江。留下新皇帝趙桓,和大臣守衛東京。
朱武一路追趕,率領兵馬來到黃河北岸,卻因為礙於誓言,沒有繼續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