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分毽子
穿成團寵後她隻想認真搞事業 作者:椰子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溫若棠想勸,但是又有點哭笑不得。
剛剛的娘親分明不是這樣的啊,沒有爹爹在的時候,她可是要多穩重有多穩重!
不過甭管溫夫人先前什麽樣,溫景煥當真是心疼壞了,輕輕地撫著她的背,盡量讓自己的語氣柔一點、再柔一點,“我會平安迴來的,不過是棋陽縣而已,總比去西邊吃沙子好,而且流寇僅是流寇,人數也沒有,我大錦兵將,必會所向披靡……你要信我……不哭了啊,眼睛給哭腫了……”
溫夫人輕輕啜泣,溫景煥就低聲哄她,十分有耐心。
溫亦涵顯然已經見怪不怪了,等溫夫人的心情終於緩過來後,他才認真地道:“此次出征,聖上很看重爹的建議,跟隨的兩個副將都是爹親自選的,還有,忘歸也會一起去,聖上對忘歸的重視有目共睹,真正危險的地方是不會讓他去的,所以娘大可放心。”
溫若棠訝然了,“季忘歸?他……他去打仗?”
溫夫人也急切地道:“忘歸怎麽能去,那孩子身體一直都不好,便是長途跋涉,都能讓他送去半條命。”
溫景煥捋著胡子說:“我和你之前的感覺一樣,會覺得忘歸身體弱,難堪大任,但後來我覺得,眼見未必全為實。而且身體好與不好不重要,單從他主動請纓來看,這孩子就比很多人有骨氣。骨氣,是一個男人最重要的東西。”
“骨氣有性命重要嗎?”溫夫人問:“聖上竟然就這麽同意了?真是瞎胡鬧。”
“哎呀,哎呀,怎麽又這樣不敬……”溫景煥看了看周遭,還好歸耘堂附近的人早就被溫亦涵打發走了,“聖上本來也是不讓他去的,奈何忘歸執意要前往,還說若他賺得軍功,懇請聖上應他一件事。”
溫夫人順嘴就問:“什麽事?”
“忘歸沒說。”
溫若棠心裏突突地跳了兩下,如果不曾知道季忘歸的想法,或者是在得到消息前未曾見過季忘歸,她可能還不會往自己身上帶,可現在……
季忘歸的請求,不會真的與自己有關吧?
戰場上刀劍無眼,就算他有武功,也很有可能因為沒有經驗而擋住了明槍防不住暗箭,季忘歸就算真的想娶她,也不至於……也不至於……
“他家裏人怎麽肯?該勸住的呀。”溫若棠忍不住說。
溫景煥道:“我猜他根本沒和家裏人商量,隻是憑著一腔熱血,站在了聖上麵前,所以這孩子當真是有擔當。”
有什麽啊!你們根本不知道啊!他可能就是為了娶媳婦才站出來的!這就是色令智昏啊!
溫若棠心中呐喊,偏偏這話又不能宣之於口。
溫夫人搖搖頭道:“真是荒唐,那樣孱弱的一個孩子,竟然說上戰場就上戰場,不過是同你學了幾天騎馬射箭,最多打打拳,哪裏就有那個本事了,你可千萬要照顧好他,別讓他與人拚命。”
溫景煥道:“你看看,你就沒有忘歸的豪情,他說了,這次去戰場,不為求死,隻為求生,這麽多年來越國公府深負聖恩,定要拿出他父親年輕時的氣勢,為大錦的民眾守住這片土地,別說聖上了,連我都是聞之動容。”
溫若棠一下子又迷茫起來,這個季忘歸,見一個人就有一種說法,偏偏當著聖上的麵,還能做到這般冠冕堂皇,他對自己,到底是何態度?自己究竟要不要接受越國公府這樣強有力的助力?
想到最後,溫若棠告訴自己,算了,這些問題,還是等季忘歸活著迴來再說吧。
迴穀雨軒的路上,溫若棠有意把季忘歸的事撇到一邊,她的好處向來是隻要思考和生意有關的問題,其他所有都會拋諸腦後,正好一進院子,看到地上的麻袋,溫若棠抿了抿唇,道:“走,咱們再出一趟,把毽子分給同街的孩子們。”
丹雪憂愁道:“姑娘,咱們還有心情做這件事呢?”
“不論打不打仗,百姓的生活都要過下去,許多孩子們隻有這會兒能在外麵跑著玩著,能叫他們高興高興也好。”
丹雪趕忙道:“那我讓小廝把這些扛出去。”
溫若棠道:“我也一起出去,今天發生的事兒有些多,心裏沉甸甸的,看到孩子們還能鬆快些。”
果然如她所料,這個時候,將軍府外麵的巷子裏,不少孩子都在玩耍。
本來溫景煥就是自己打拚出來的,算不得勳貴世家,建府之時便選在了相對便宜的地界兒,左鄰右舍皆是平常百姓,他們的孩子從小就要學著做家事,到得夕陽西下時分,才有空享受童年的快樂。
自然,就算是真正的世家,這麽多年下來,周遭起起落落,又有不少的家生子會住在左近以方便服侍主子,情況多半與溫府也差不多。
小廝常在外行走,會和孩子們打交道,往道中站定,高聲道:“皮猴兒們,都過來,我們三姑娘要給你們發東西啦!”
小孩子們抬頭望過來,羊拐也不玩了,石子兒也不打了,花繩也不翻了,時間好像在那一刻靜止,唯有小巷子吹過微微的風,久久不停。
在他們眼中,站在小廝身後的那個大姐姐,冰雪一般的人兒,平常隻能遙遙地看著,碰見了大氣兒也不敢出,此刻哪裏敢接近。
小廝從麻袋裏摸出幾枚毽子,那毽子都用的公雞尾巴做的,光澤誘人,他舉在手裏,笑著問:“怎麽,都不要麽?”
又安靜了好一陣子,一個穿麻布衣裳、梳著倆羊角辮子的小姑娘,捏著衣角怯怯地說:“要錢麽?我一個銅板也沒有……”
小廝眼睛都要笑沒了,直接地把毽子塞在小姑娘手裏,道:“一個銅板也不要,這是三姑娘送大家的。”
小姑娘雙頰紅通通的,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見已經有人拿到了毽子,孩子們都湧了上來。
“我也想要……”
“我也是,我也要。”
“我想要兩個,我家裏還有兩個妹妹,我拿迴去給她們玩。”
……
小廝一邊分,一邊吩咐道:“要說‘多謝三姑娘’。”
剛剛的娘親分明不是這樣的啊,沒有爹爹在的時候,她可是要多穩重有多穩重!
不過甭管溫夫人先前什麽樣,溫景煥當真是心疼壞了,輕輕地撫著她的背,盡量讓自己的語氣柔一點、再柔一點,“我會平安迴來的,不過是棋陽縣而已,總比去西邊吃沙子好,而且流寇僅是流寇,人數也沒有,我大錦兵將,必會所向披靡……你要信我……不哭了啊,眼睛給哭腫了……”
溫夫人輕輕啜泣,溫景煥就低聲哄她,十分有耐心。
溫亦涵顯然已經見怪不怪了,等溫夫人的心情終於緩過來後,他才認真地道:“此次出征,聖上很看重爹的建議,跟隨的兩個副將都是爹親自選的,還有,忘歸也會一起去,聖上對忘歸的重視有目共睹,真正危險的地方是不會讓他去的,所以娘大可放心。”
溫若棠訝然了,“季忘歸?他……他去打仗?”
溫夫人也急切地道:“忘歸怎麽能去,那孩子身體一直都不好,便是長途跋涉,都能讓他送去半條命。”
溫景煥捋著胡子說:“我和你之前的感覺一樣,會覺得忘歸身體弱,難堪大任,但後來我覺得,眼見未必全為實。而且身體好與不好不重要,單從他主動請纓來看,這孩子就比很多人有骨氣。骨氣,是一個男人最重要的東西。”
“骨氣有性命重要嗎?”溫夫人問:“聖上竟然就這麽同意了?真是瞎胡鬧。”
“哎呀,哎呀,怎麽又這樣不敬……”溫景煥看了看周遭,還好歸耘堂附近的人早就被溫亦涵打發走了,“聖上本來也是不讓他去的,奈何忘歸執意要前往,還說若他賺得軍功,懇請聖上應他一件事。”
溫夫人順嘴就問:“什麽事?”
“忘歸沒說。”
溫若棠心裏突突地跳了兩下,如果不曾知道季忘歸的想法,或者是在得到消息前未曾見過季忘歸,她可能還不會往自己身上帶,可現在……
季忘歸的請求,不會真的與自己有關吧?
戰場上刀劍無眼,就算他有武功,也很有可能因為沒有經驗而擋住了明槍防不住暗箭,季忘歸就算真的想娶她,也不至於……也不至於……
“他家裏人怎麽肯?該勸住的呀。”溫若棠忍不住說。
溫景煥道:“我猜他根本沒和家裏人商量,隻是憑著一腔熱血,站在了聖上麵前,所以這孩子當真是有擔當。”
有什麽啊!你們根本不知道啊!他可能就是為了娶媳婦才站出來的!這就是色令智昏啊!
溫若棠心中呐喊,偏偏這話又不能宣之於口。
溫夫人搖搖頭道:“真是荒唐,那樣孱弱的一個孩子,竟然說上戰場就上戰場,不過是同你學了幾天騎馬射箭,最多打打拳,哪裏就有那個本事了,你可千萬要照顧好他,別讓他與人拚命。”
溫景煥道:“你看看,你就沒有忘歸的豪情,他說了,這次去戰場,不為求死,隻為求生,這麽多年來越國公府深負聖恩,定要拿出他父親年輕時的氣勢,為大錦的民眾守住這片土地,別說聖上了,連我都是聞之動容。”
溫若棠一下子又迷茫起來,這個季忘歸,見一個人就有一種說法,偏偏當著聖上的麵,還能做到這般冠冕堂皇,他對自己,到底是何態度?自己究竟要不要接受越國公府這樣強有力的助力?
想到最後,溫若棠告訴自己,算了,這些問題,還是等季忘歸活著迴來再說吧。
迴穀雨軒的路上,溫若棠有意把季忘歸的事撇到一邊,她的好處向來是隻要思考和生意有關的問題,其他所有都會拋諸腦後,正好一進院子,看到地上的麻袋,溫若棠抿了抿唇,道:“走,咱們再出一趟,把毽子分給同街的孩子們。”
丹雪憂愁道:“姑娘,咱們還有心情做這件事呢?”
“不論打不打仗,百姓的生活都要過下去,許多孩子們隻有這會兒能在外麵跑著玩著,能叫他們高興高興也好。”
丹雪趕忙道:“那我讓小廝把這些扛出去。”
溫若棠道:“我也一起出去,今天發生的事兒有些多,心裏沉甸甸的,看到孩子們還能鬆快些。”
果然如她所料,這個時候,將軍府外麵的巷子裏,不少孩子都在玩耍。
本來溫景煥就是自己打拚出來的,算不得勳貴世家,建府之時便選在了相對便宜的地界兒,左鄰右舍皆是平常百姓,他們的孩子從小就要學著做家事,到得夕陽西下時分,才有空享受童年的快樂。
自然,就算是真正的世家,這麽多年下來,周遭起起落落,又有不少的家生子會住在左近以方便服侍主子,情況多半與溫府也差不多。
小廝常在外行走,會和孩子們打交道,往道中站定,高聲道:“皮猴兒們,都過來,我們三姑娘要給你們發東西啦!”
小孩子們抬頭望過來,羊拐也不玩了,石子兒也不打了,花繩也不翻了,時間好像在那一刻靜止,唯有小巷子吹過微微的風,久久不停。
在他們眼中,站在小廝身後的那個大姐姐,冰雪一般的人兒,平常隻能遙遙地看著,碰見了大氣兒也不敢出,此刻哪裏敢接近。
小廝從麻袋裏摸出幾枚毽子,那毽子都用的公雞尾巴做的,光澤誘人,他舉在手裏,笑著問:“怎麽,都不要麽?”
又安靜了好一陣子,一個穿麻布衣裳、梳著倆羊角辮子的小姑娘,捏著衣角怯怯地說:“要錢麽?我一個銅板也沒有……”
小廝眼睛都要笑沒了,直接地把毽子塞在小姑娘手裏,道:“一個銅板也不要,這是三姑娘送大家的。”
小姑娘雙頰紅通通的,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見已經有人拿到了毽子,孩子們都湧了上來。
“我也想要……”
“我也是,我也要。”
“我想要兩個,我家裏還有兩個妹妹,我拿迴去給她們玩。”
……
小廝一邊分,一邊吩咐道:“要說‘多謝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