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馬匪和山匪
穿成團寵後她隻想認真搞事業 作者:椰子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在京郊的小清莊裏,溫若棠帶著幾個仆婢收拾了許久,直到了夕陽西下,看著那些房屋在斜陽的照射下拉出長長的影子,顯出安然美好的靜謐,心中盡是期待。
然而才迴到玄虎莊,方一進莊子,就看到一些人聚在一起,麵色驚恐地討論著什麽,他們看到溫若棠進來,趕緊起身施禮。
溫若棠皺了皺眉,“都不做事,在這裏做什麽?”
劉屹挨了板子後休養了一陣子,眼下也好了些許,撐著個拐杖一邊往這邊趕,一邊問:“姑娘沒事吧?”
溫若棠莫名其妙:“我能有什麽事?”
劉屹低聲說:“沒事就好,姑娘,聽說京郊有旅人被劫道了,而且……”
“劫道?我沒聽錯?”溫若棠再一次感到了京兆府的不靠譜,天子腳下尚且如此,別處的民眾還不知生活在怎樣水深火熱的環境裏。
“真的是劫道,聽說是結伴上京的一群人,男女都有,一夕之間就遭了難。”劉屹低聲說,“男的都被殺光了,聽聞有四個女子,全被擄走,現在怎麽樣了,還不知道。”
溫若棠神情凝重,“是什麽時候發生的事?”
“好像有七八天了,隻不過這件事官府沒有大肆去查,所以咱們也隻是聽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咱們玄虎莊晚上定要鎖好房門,出去走動也要結伴。”
“這可是個大事啊,官府沒有張貼告示提醒大家嗎?”
“張貼了,但告示上隻說最近有野獸出沒,讓大家小心,那些死去的男人沒法開口,女人又不見了,官府的人多半是怕鬧得人心惶惶,不肯多說。”
溫若棠知道,這京郊出了匪類,簡直是在打聖上的臉,要是能直接行動,端了匪類的老巢,還能勉強算個立功;但若把事情鬧大上達天聽,頭頂的烏紗帽就難保了。
那些大臣想必已經開始暗暗清查,對於他們這種平頭百姓來說,隻能祈盼這段時間內不會再有其他人遇害。
溫若棠問:“明日我要迴京,迴京的路途上,不會碰到這些劫道的吧?”
劉屹也害怕,出主意道:“要不小的多派些人手跟著姑娘?萬一姑娘出事,小的真是萬死莫辭了。”
溫若棠從不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立刻就同意了。
劉屹安排了五六個青壯漢子護送溫若棠迴京,第二日更是千叮嚀萬囑咐,不論如何要保證姑娘的安全,溫若棠自己也小心謹慎,時不時就掀起馬車簾子看一看。
這般走出一裏地,沒見到什麽山匪,倒是見到了前來接她的人。
溫亦涵和季忘歸騎馬快行,後麵的馬車裝著左溶溶,速度也很快,李深玨、奔流等都跟隨其後,顯然他們趕著城門開啟的時辰出來,所以這會兒就和溫若棠碰上了。
“大哥!”溫若棠滿心歡喜。
溫亦涵對她招手,“阿棠。”
左溶溶聽到聲音後,也探出個小腦瓜,笑眯眯地喊:“若棠姐!”
幾人相見後,難免寒暄幾句,溫若棠很高興,隻是還要客氣兩句,“太誇張了,隻是迴家而已,何必這麽多人來接。”
溫亦涵道:“知道你這兩天就要迴來,我若不來接,娘肯定要責罵我,至於溶溶,若不帶她,被她知道了,還不得尋我的麻煩?橫豎今日忘歸也無事,大家就一起來了。”
溫若棠拉著左溶溶的手,“那溶溶與我還有丹雪同坐一輛馬車,這就趕快迴城吧。”
才上了馬車沒多久,左溶溶就神神秘秘地說:“若棠姐,我偷偷告訴你,聽講最近有山匪下山打家劫舍,京郊的莊稼人要麽不出來,要麽成群結隊地出來。”
“我也聽到了些許消息,隻是他們都是口耳相傳,也不知是真是假。”溫若棠又問了一遍,“這裏可是京城附近,真能有山匪?”
左溶溶把食指比在唇間,噓了一聲,“小聲些,我也是聽哥哥說的,本來這事就丟人,現在也隻敢暗暗地查,生怕被聖上知道了。”
溫若棠遲疑地道:“大錦還不至於艱難困苦到這種地步吧?連京郊都有人被逼的落草為寇?”
“不是京郊的人。”左溶溶附耳過去,“我哥說,是南方來的流寇。”
流寇……溫若棠似乎也聽說過,可這明明是個很遙遠的詞,怎麽轉瞬就已經到了身邊?
“數量很大麽?為何不想辦法為他們謀個差事?”
“數量大不大不曉得,但謀個差事哪有那麽容易,而且這些都是流民啊,進京了吃不飽肚子還是要鬧事,好些朝廷命官也反對,說怕裏麵有烏月國來的奸細……總之種種理由,就是不能讓他們入京。”
溫若棠皺了皺眉,“總說是流寇流寇,這些流寇究竟因何而起?”
“大錦南邊和烏月國接壤你是知道的,烏月國的邊境去年就出現了一股馬匪,打家劫舍,無惡不作,烏月國你也知道的嘛,歌舞是一流,打起仗來有時還要管大錦借兵,哪裏管得了他們,隻能放任。結果這股馬匪聲勢越來越壯大,不滿足手頭上的那點子東西,開始到大錦境內掠奪。”
溫若棠問:“總不至於我們大錦的軍隊也連一股馬匪都打不過吧?”
“還真至於。”左溶溶歎氣,“我隨爹爹去南方的時候,才知道不是所有地方都如同京城一樣富庶,尤其是邊陲小鎮,他們連防守的刀劍都不齊全。”
“那為什麽大錦……到現在還沒有滅國?”
“你膽子可真大,這話迴了京中可千萬千萬不能說呀!”左溶溶壓低了聲音,認真解釋,“其實大錦、烏月國,和西邊的羌國,本就是相互牽製的,而且不管哪兩方起了衝突,第三方都會坐收漁翁之利,所以誰也不敢輕舉妄動,而且大錦和烏月國相對交好,自然也不太看重防守了。”
溫若棠問:“這些都是你父親教給你的?”
“嗯。”左溶溶的神色有些黯然,“我爹說,大錦如果還這樣下去,再過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不需要那麽久,一定會出現問題,隻能祈禱大錦出一個天縱的英才,可以力挽狂瀾。”
然而才迴到玄虎莊,方一進莊子,就看到一些人聚在一起,麵色驚恐地討論著什麽,他們看到溫若棠進來,趕緊起身施禮。
溫若棠皺了皺眉,“都不做事,在這裏做什麽?”
劉屹挨了板子後休養了一陣子,眼下也好了些許,撐著個拐杖一邊往這邊趕,一邊問:“姑娘沒事吧?”
溫若棠莫名其妙:“我能有什麽事?”
劉屹低聲說:“沒事就好,姑娘,聽說京郊有旅人被劫道了,而且……”
“劫道?我沒聽錯?”溫若棠再一次感到了京兆府的不靠譜,天子腳下尚且如此,別處的民眾還不知生活在怎樣水深火熱的環境裏。
“真的是劫道,聽說是結伴上京的一群人,男女都有,一夕之間就遭了難。”劉屹低聲說,“男的都被殺光了,聽聞有四個女子,全被擄走,現在怎麽樣了,還不知道。”
溫若棠神情凝重,“是什麽時候發生的事?”
“好像有七八天了,隻不過這件事官府沒有大肆去查,所以咱們也隻是聽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咱們玄虎莊晚上定要鎖好房門,出去走動也要結伴。”
“這可是個大事啊,官府沒有張貼告示提醒大家嗎?”
“張貼了,但告示上隻說最近有野獸出沒,讓大家小心,那些死去的男人沒法開口,女人又不見了,官府的人多半是怕鬧得人心惶惶,不肯多說。”
溫若棠知道,這京郊出了匪類,簡直是在打聖上的臉,要是能直接行動,端了匪類的老巢,還能勉強算個立功;但若把事情鬧大上達天聽,頭頂的烏紗帽就難保了。
那些大臣想必已經開始暗暗清查,對於他們這種平頭百姓來說,隻能祈盼這段時間內不會再有其他人遇害。
溫若棠問:“明日我要迴京,迴京的路途上,不會碰到這些劫道的吧?”
劉屹也害怕,出主意道:“要不小的多派些人手跟著姑娘?萬一姑娘出事,小的真是萬死莫辭了。”
溫若棠從不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立刻就同意了。
劉屹安排了五六個青壯漢子護送溫若棠迴京,第二日更是千叮嚀萬囑咐,不論如何要保證姑娘的安全,溫若棠自己也小心謹慎,時不時就掀起馬車簾子看一看。
這般走出一裏地,沒見到什麽山匪,倒是見到了前來接她的人。
溫亦涵和季忘歸騎馬快行,後麵的馬車裝著左溶溶,速度也很快,李深玨、奔流等都跟隨其後,顯然他們趕著城門開啟的時辰出來,所以這會兒就和溫若棠碰上了。
“大哥!”溫若棠滿心歡喜。
溫亦涵對她招手,“阿棠。”
左溶溶聽到聲音後,也探出個小腦瓜,笑眯眯地喊:“若棠姐!”
幾人相見後,難免寒暄幾句,溫若棠很高興,隻是還要客氣兩句,“太誇張了,隻是迴家而已,何必這麽多人來接。”
溫亦涵道:“知道你這兩天就要迴來,我若不來接,娘肯定要責罵我,至於溶溶,若不帶她,被她知道了,還不得尋我的麻煩?橫豎今日忘歸也無事,大家就一起來了。”
溫若棠拉著左溶溶的手,“那溶溶與我還有丹雪同坐一輛馬車,這就趕快迴城吧。”
才上了馬車沒多久,左溶溶就神神秘秘地說:“若棠姐,我偷偷告訴你,聽講最近有山匪下山打家劫舍,京郊的莊稼人要麽不出來,要麽成群結隊地出來。”
“我也聽到了些許消息,隻是他們都是口耳相傳,也不知是真是假。”溫若棠又問了一遍,“這裏可是京城附近,真能有山匪?”
左溶溶把食指比在唇間,噓了一聲,“小聲些,我也是聽哥哥說的,本來這事就丟人,現在也隻敢暗暗地查,生怕被聖上知道了。”
溫若棠遲疑地道:“大錦還不至於艱難困苦到這種地步吧?連京郊都有人被逼的落草為寇?”
“不是京郊的人。”左溶溶附耳過去,“我哥說,是南方來的流寇。”
流寇……溫若棠似乎也聽說過,可這明明是個很遙遠的詞,怎麽轉瞬就已經到了身邊?
“數量很大麽?為何不想辦法為他們謀個差事?”
“數量大不大不曉得,但謀個差事哪有那麽容易,而且這些都是流民啊,進京了吃不飽肚子還是要鬧事,好些朝廷命官也反對,說怕裏麵有烏月國來的奸細……總之種種理由,就是不能讓他們入京。”
溫若棠皺了皺眉,“總說是流寇流寇,這些流寇究竟因何而起?”
“大錦南邊和烏月國接壤你是知道的,烏月國的邊境去年就出現了一股馬匪,打家劫舍,無惡不作,烏月國你也知道的嘛,歌舞是一流,打起仗來有時還要管大錦借兵,哪裏管得了他們,隻能放任。結果這股馬匪聲勢越來越壯大,不滿足手頭上的那點子東西,開始到大錦境內掠奪。”
溫若棠問:“總不至於我們大錦的軍隊也連一股馬匪都打不過吧?”
“還真至於。”左溶溶歎氣,“我隨爹爹去南方的時候,才知道不是所有地方都如同京城一樣富庶,尤其是邊陲小鎮,他們連防守的刀劍都不齊全。”
“那為什麽大錦……到現在還沒有滅國?”
“你膽子可真大,這話迴了京中可千萬千萬不能說呀!”左溶溶壓低了聲音,認真解釋,“其實大錦、烏月國,和西邊的羌國,本就是相互牽製的,而且不管哪兩方起了衝突,第三方都會坐收漁翁之利,所以誰也不敢輕舉妄動,而且大錦和烏月國相對交好,自然也不太看重防守了。”
溫若棠問:“這些都是你父親教給你的?”
“嗯。”左溶溶的神色有些黯然,“我爹說,大錦如果還這樣下去,再過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不需要那麽久,一定會出現問題,隻能祈禱大錦出一個天縱的英才,可以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