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越發穩固的根基
朱升接連數日的考察終於結束了,而有關他前往三大學院考察的消息也通過軍情司傳到了朱子明的手裏。
這就讓朱子明很奇怪了,為什麽朱升會去三所學校考察,考察完成後還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知在搗鼓些什麽玩意。
行為舉止非常奇怪,惹得朱子明也忍不住找朱升來一問究竟。
隻不過朱升並未把自己發現的一切告訴給朱子明,隻是說金陵大學堂有薈聚天下人才之奇效,建議朱子明加大對金陵大學堂的投入,如果能夠開設更多的類似金陵大學堂這樣的學校最好。
朱升的建議一般都是很獨到的,而且廣泛辦學的宗旨也契合朱子明心思,所以很快就有了在淮西廬州、淮東揚州和浙西杭州辦分校的計劃。
就連名字都給取好了,以各自的地名為名字,比如廬州的就叫廬州大學堂和廬州技術學堂,而這些學校都將由中書省的禮部統管。
再往下的基礎教育朱子明決定暫不參與,交由私塾或者地方負責,他的大學堂或者技術學堂隻負責招收完成基礎教育的學生。
當然招收學生肯定是有標準的,首先是一場統一的入學考試,就跟後世的高考差不多。
考過了就能入學,入了學學有所成基本都能做官或者成為技術型人才,為社會和國家做貢獻。
目前算上金陵的兩所學校,一共有八所學校,預計招收學生八千餘人。
其中就讀大學堂的學生計劃三千,剩餘五千則會被強製分到技術學堂之中。
說白了朱子明要利用強權強行對人才進行分流,讓更多的人才往理工科方麵發展,至於文史類的夠用就行。
朱子明的敢作敢為和大膽舉動屬實震撼到了朱升。
朱升沒想到在得到他的建議過後,居然馬上就著手開辦學校。
並趁著時間尚早,順勢在治下開展了秋季入學考試,為各大學校選拔學生。
東南中書省的行政效率在古代應該算是最高的,秋季入學考試的命令從發下到最後傳到地方,中間沒超過半個月就保證人人知曉。
杭州、廬州、揚州三地的學堂建立也是開展得如火如荼,官府把大量元廷修建的官舍和房屋撥給了學校教學所用,輕輕鬆鬆就解決了學生讀書的場地問題。
然後就剩下師資力量的分配了,教育資源的不平均是個老大難的問題,隻好由中書省強行分派教授和學者,其次則是從地方上聘請德高望重的長者充仁教授。
為了保證師資力量的均衡,朱子明甚至還想到了要對教授和講師進行培訓,各個地方之間還要進行交流。
不過因為馬上就要開學了,也隻好暫時先暫停大規模培訓計劃,但交流肯定是不能少的。
主要是杭州、揚州、廬州三地和金陵中樞的交流,要求是每月派遣三名以上的教授和講師輪流到金陵來進修,以保證把金陵大學堂中碰撞產生的新思想傳播得更遠更廣。
現在的金陵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整個江南的中心,新思想和新技術的發源地,所以到金陵去一趟已經成為了諸多年輕文人士子心中的理想。
而報考金陵大學堂和金陵技術學院的人也是最多的,可惜招生人數有限,注定要讓很多人失望了。
此番整個秋季入學考試,金陵大學堂招收了一千二百多人,金陵技術學堂招收兩千五百多人,都快占了招生計劃人數的一半了。
所以真不是金陵大學堂和金陵技術學院不招人,而是招收不了更多人了。
再說地方上發展也需要人才,怎麽也得給人留點不是,最終六所學堂,廬州大學堂和技術學堂招了近一千三百人,揚州大學堂和技術學堂招了近九百多人,剩下還有兩千多人則是杭州大學堂和技術學堂招收的。
朱子明建立了八所學堂,對全體入學學生免學雜費,並提供每月三石糧食的津貼補助,讓學校的學生們安安心心的在學校裏麵讀書上學,學有所成後再出來為官造福百姓。
隻用了簡簡單單的一招,整個江南的人心士氣全被他握在了手裏。
張士誠占據的平江路、鬆江府內的讀書人,有很多偷摸往朱子明治下跑,其中就讀最多的當屬杭州的兩所學堂。
事已至此,所有人也都明白,東南再無人可與朱子明抗衡。
有了民心士氣的加持,整個東南中書省也顯得特別的有朝氣,宛如一輪新生的朝陽,注定要將其光明灑滿大地!
如果說學堂的建立是幫助朱子明穩固了根基,那麽今年秋稅的收獲便是幫住朱子明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吳國公府的未來也將因為秋稅豐收充滿無限的可能。
在十月的時候,戶部的胡惟庸終於拿出了朱子明期盼已久的秋稅統計數據。
民田有六千三百萬畝的耕地獲得收獲,屯田共計一千二百萬畝。
其中民田有近五千八百萬畝生產小麥和水稻兩大主糧,小麥一千二百萬畝,水稻四千六百萬餘畝(單季稻三千三百餘萬畝,兩季稻一千三百餘萬畝)。
民田收獲主糧一點八億石,獲得秋稅兩千萬石(部分地區免稅)。
算上夏稅近六百萬石,全年共計收獲稅糧兩千六百萬石。
民田還種植亞麻、大豆、油菜等作物共計五百萬畝,各類作物繳納稅收價值近三百萬貫。
最後就是屯田的收入,一千二百萬畝屯田收獲吳國公府和百姓五五分成,收了糧食一千零八十萬石。
糧食收入少了一點,不過棉花收入卻成了大頭,七十畝的棉田收獲棉花一百零六萬石。
棉花是經濟作物,吳國公府以一石四貫的市場價格從屯民手中大量收購。
然後送入棉紗生產廠,在水力帶動的紡紗機日夜不停的紡織下,每天都能生產將近一萬錠棉紗。
一錠棉紗(三十斤)要賣三貫,一石棉花一百二十斤能紡出三點六錠棉紗。
算下來一石棉花就要給朱子明賺取將近六貫的純利潤,一百零萬石棉花工廠收了九十萬石,算下來一年就要替他賺五百四十萬貫,利潤堪比鹽業,實在是恐怖!
不過棉花的經濟價值並不是朱子明最在乎的,他在乎的反而是棉花的大量生產為治下百姓提供了防寒保暖的衣物,未來或許有望實現天下無饑饉的偉大願景!
……(未完待續)
朱升接連數日的考察終於結束了,而有關他前往三大學院考察的消息也通過軍情司傳到了朱子明的手裏。
這就讓朱子明很奇怪了,為什麽朱升會去三所學校考察,考察完成後還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知在搗鼓些什麽玩意。
行為舉止非常奇怪,惹得朱子明也忍不住找朱升來一問究竟。
隻不過朱升並未把自己發現的一切告訴給朱子明,隻是說金陵大學堂有薈聚天下人才之奇效,建議朱子明加大對金陵大學堂的投入,如果能夠開設更多的類似金陵大學堂這樣的學校最好。
朱升的建議一般都是很獨到的,而且廣泛辦學的宗旨也契合朱子明心思,所以很快就有了在淮西廬州、淮東揚州和浙西杭州辦分校的計劃。
就連名字都給取好了,以各自的地名為名字,比如廬州的就叫廬州大學堂和廬州技術學堂,而這些學校都將由中書省的禮部統管。
再往下的基礎教育朱子明決定暫不參與,交由私塾或者地方負責,他的大學堂或者技術學堂隻負責招收完成基礎教育的學生。
當然招收學生肯定是有標準的,首先是一場統一的入學考試,就跟後世的高考差不多。
考過了就能入學,入了學學有所成基本都能做官或者成為技術型人才,為社會和國家做貢獻。
目前算上金陵的兩所學校,一共有八所學校,預計招收學生八千餘人。
其中就讀大學堂的學生計劃三千,剩餘五千則會被強製分到技術學堂之中。
說白了朱子明要利用強權強行對人才進行分流,讓更多的人才往理工科方麵發展,至於文史類的夠用就行。
朱子明的敢作敢為和大膽舉動屬實震撼到了朱升。
朱升沒想到在得到他的建議過後,居然馬上就著手開辦學校。
並趁著時間尚早,順勢在治下開展了秋季入學考試,為各大學校選拔學生。
東南中書省的行政效率在古代應該算是最高的,秋季入學考試的命令從發下到最後傳到地方,中間沒超過半個月就保證人人知曉。
杭州、廬州、揚州三地的學堂建立也是開展得如火如荼,官府把大量元廷修建的官舍和房屋撥給了學校教學所用,輕輕鬆鬆就解決了學生讀書的場地問題。
然後就剩下師資力量的分配了,教育資源的不平均是個老大難的問題,隻好由中書省強行分派教授和學者,其次則是從地方上聘請德高望重的長者充仁教授。
為了保證師資力量的均衡,朱子明甚至還想到了要對教授和講師進行培訓,各個地方之間還要進行交流。
不過因為馬上就要開學了,也隻好暫時先暫停大規模培訓計劃,但交流肯定是不能少的。
主要是杭州、揚州、廬州三地和金陵中樞的交流,要求是每月派遣三名以上的教授和講師輪流到金陵來進修,以保證把金陵大學堂中碰撞產生的新思想傳播得更遠更廣。
現在的金陵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整個江南的中心,新思想和新技術的發源地,所以到金陵去一趟已經成為了諸多年輕文人士子心中的理想。
而報考金陵大學堂和金陵技術學院的人也是最多的,可惜招生人數有限,注定要讓很多人失望了。
此番整個秋季入學考試,金陵大學堂招收了一千二百多人,金陵技術學堂招收兩千五百多人,都快占了招生計劃人數的一半了。
所以真不是金陵大學堂和金陵技術學院不招人,而是招收不了更多人了。
再說地方上發展也需要人才,怎麽也得給人留點不是,最終六所學堂,廬州大學堂和技術學堂招了近一千三百人,揚州大學堂和技術學堂招了近九百多人,剩下還有兩千多人則是杭州大學堂和技術學堂招收的。
朱子明建立了八所學堂,對全體入學學生免學雜費,並提供每月三石糧食的津貼補助,讓學校的學生們安安心心的在學校裏麵讀書上學,學有所成後再出來為官造福百姓。
隻用了簡簡單單的一招,整個江南的人心士氣全被他握在了手裏。
張士誠占據的平江路、鬆江府內的讀書人,有很多偷摸往朱子明治下跑,其中就讀最多的當屬杭州的兩所學堂。
事已至此,所有人也都明白,東南再無人可與朱子明抗衡。
有了民心士氣的加持,整個東南中書省也顯得特別的有朝氣,宛如一輪新生的朝陽,注定要將其光明灑滿大地!
如果說學堂的建立是幫助朱子明穩固了根基,那麽今年秋稅的收獲便是幫住朱子明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吳國公府的未來也將因為秋稅豐收充滿無限的可能。
在十月的時候,戶部的胡惟庸終於拿出了朱子明期盼已久的秋稅統計數據。
民田有六千三百萬畝的耕地獲得收獲,屯田共計一千二百萬畝。
其中民田有近五千八百萬畝生產小麥和水稻兩大主糧,小麥一千二百萬畝,水稻四千六百萬餘畝(單季稻三千三百餘萬畝,兩季稻一千三百餘萬畝)。
民田收獲主糧一點八億石,獲得秋稅兩千萬石(部分地區免稅)。
算上夏稅近六百萬石,全年共計收獲稅糧兩千六百萬石。
民田還種植亞麻、大豆、油菜等作物共計五百萬畝,各類作物繳納稅收價值近三百萬貫。
最後就是屯田的收入,一千二百萬畝屯田收獲吳國公府和百姓五五分成,收了糧食一千零八十萬石。
糧食收入少了一點,不過棉花收入卻成了大頭,七十畝的棉田收獲棉花一百零六萬石。
棉花是經濟作物,吳國公府以一石四貫的市場價格從屯民手中大量收購。
然後送入棉紗生產廠,在水力帶動的紡紗機日夜不停的紡織下,每天都能生產將近一萬錠棉紗。
一錠棉紗(三十斤)要賣三貫,一石棉花一百二十斤能紡出三點六錠棉紗。
算下來一石棉花就要給朱子明賺取將近六貫的純利潤,一百零萬石棉花工廠收了九十萬石,算下來一年就要替他賺五百四十萬貫,利潤堪比鹽業,實在是恐怖!
不過棉花的經濟價值並不是朱子明最在乎的,他在乎的反而是棉花的大量生產為治下百姓提供了防寒保暖的衣物,未來或許有望實現天下無饑饉的偉大願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