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宣武跟老車夫寒暄了幾句後,轉身進了陳府。
繞過影壁,視線瞬間大闊。
韓宣武來到院前,看見陳氣昌滿臉春風的正好和一位相師打扮的老者往外麵走。
這時,陳氣昌看見韓宣武來了,眼中驚訝之色一閃而過,馬上笑罵道:“好啊,宣武,你小子今天怎麽舍得來我府上了?”
韓宣武走到兩人身邊,笑著對陳氣昌說道:“陳叔,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是有事求上門來了。”
陳氣昌哈哈一笑,拍了拍韓宣武的肩膀,痛快的說道:“你小子淨耍貧嘴,以咱爺倆的關係,哪用的上個求字。你有什麽事盡管說。”
說道這裏,他忽然話風一轉,道:“不過有句話說在前麵,我知道你小子道行高深,能讓你撓頭的事情一定不是小事情。
陳叔能耐有限,你的事我真不一定能幫得上忙。”
韓宣武微微一笑,道:“陳叔,這事你能解決。”
“哦,說來聽聽!”陳氣昌好奇心一下子上來了。
“是這樣……”
韓宣武也不繞彎子,當即把新莊主使壞要把他派去修吉壤的事情說了一遍。
說完之後,他又掏出名單,遞給陳其昌過目。
陳氣昌聽完有些苦笑不得,心說“就這?我露怯的話都當著外人的麵說出去了,你現在卻給我說這個。鼻屎大一點的事情,你小子難道真得解決不了?”
他看完派遣單,好笑的說道:“不就是這事嘛!包在我身上了。陳某在內務府還是有幾分薄麵的。”
似乎看出了陳氣昌的不以為然,韓宣武又道:“陳叔,如果僅為這事我就不來找你了。那姓韓的欺人太甚,我想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你的意思是讓那姓韓的調離義莊,然後滾去修吉壤?”陳氣昌聽完眉頭漸漸皺起,語氣深沉的反問道。
嗯,韓宣武嗯了一聲,十分確定的點了點頭。
“宣武,叔也不瞞你,這事真的很難辦。你也知道義莊是一個聚寶盆,內務府裏看著眼熱的人實在不少。那姓韓的背後靠山是內務府的一位三品銜的二等總管事。所以才能調去義莊當莊主。”
“想調他去修吉壤?一個字難。還不如暗中殺了他一了百了來的容易!”
最後,陳氣昌以開玩笑的語氣,對韓宣武提了一個建議。
韓宣武搖了搖頭,他知道陳其昌話裏的意思。
然而他有自己的原則,也並不是好殺之人。那姓韓的雖然可惡,但沒有越過他的底線,罪不至死。
另外,有時候某些人活著比死了還難受!
“咳咳!”
這時,旁邊的相師老者忽然不自在的咳嗽了兩聲,同時心裏暗暗嘀咕:“這位主顧看來不好伺候呀。當著他的麵,竟然毫不忌諱的說什麽殺人一了百了。難道當他不存在嗎?”
陳氣昌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尷尬的笑了笑,對韓宣武介紹道:“宣武,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名滿京師的風水大師曾文俊,曾大師!”
“陳大人過獎了!風水之學博大精深,曾某僅在觀山探水之上略有小成,還不敢稱風水大師。”曾文俊謙虛的笑道。
韓宣武問道:“曾先生可是形巒一派?不知是江西派,還是北方秦漢派?”
“哦,曾某早年師從楊公,楊筠鬆先生。按風水流派屬於江西巒頭派。小友這麽問,莫非風水之學有所研究?”
“略懂,略懂!”韓宣武謙遜道:“我對尋龍點穴之術略有心得。”
曾文俊眼神好奇的看著韓宣武,問道“不知小友師從何人,又是那一派中人?”
“哈,本人無門無派,自學成才!”
曾文俊聞言一愣,很快臉色一沉,失望的搖了搖頭,差點被他的話氣笑了。
風水這門學問繁雜無比,向來極為注重實踐和經驗。初學者若沒有內行人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他就算背了一肚子的風水知識,到頭來基本上也入不了門,僅僅是棒槌而已。
曾文俊懶得理會韓宣武,扭頭衝陳其昌說道:“陳大人,時候已經不早了,咱們是不是應該動身了?”
“嗯,我們這就動身!”
陳其昌迴應了一句後,看向韓宣武,詢問道:“宣武,處理那個姓韓的要從長計議,我先找關係,把你們幾個的名字從派遣名單上除去,你看如何?”
韓宣武聞言笑了笑,點頭笑道:“就以陳叔所言。”
“不過我有一點小要求。”
“什麽要求,你說。”陳氣昌一聽這話,立即接口道。
“你們不是要為人看風水嘛!我想跟著走一趟。”韓宣武直接說道。
“沒問題,你跟著去,我高興還來不及呢。”陳其昌一聽這話,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他可是知道韓宣武是有大法力的奇人異士。
有他跟在身邊,陳氣昌頓時信心大增。
這時,曾文俊忽然提醒道:“陳大人,馬車上空間有限,怕是坐不下三個人。”
陳其昌聞言不假思索道:“小事一樁,我再租一輛馬車便是!”
韓宣武在一旁笑而不語,而曾文俊見主顧態度堅決,嘴唇動了動,最終沒有再開口反對。
人家樂意多花銀子,他一個被雇傭之人還能說什麽。
接下來,陳氣昌喚來陳敢,吩咐他去租賃一輛馬車。
然後他馬上迴書房裏寫了一封信,又在信封裏塞了兩張一百兩的銀票,最後將信交給下人,吩咐他送去內務府一位二等總管事的府上。
就像他說的那樣,這隻是小事一樁而已。
做完這些之後,正好租來的馬車也到了。
陳其昌不等下人迴來,立刻帶著韓宣武兩人上了兩輛馬車,快速向城外駛去。
韓宣武和陳其昌坐在一輛馬車,在路上,韓宣武又詢問了一下張大人一家的情況,聽後發現事情挺複雜的。
吏部文選清吏司的張郎中,原名張嵐秋,祖籍是安徽桐城,其祖上乃是三朝元老,顧命大臣張仰恩。乾隆朝後期家道中落,雖然每代都有人中舉,但卻一直無人能夠做官。
直到二十幾年前,年過四十的張嵐秋僥幸考中進士,終於做了官,後來他拜在李中堂的門下,才被舉薦進吏部。
接著張嵐秋花了二十年的功夫,最終做上了文選清吏司郎中的職位。
在這職位上,他一幹就是八年。雖說銀子撈的盆滿缽滿,但始終升不得官。
最近他聽說朝廷要清退一批年老體弱的官吏。張嵐秋年齡已過六十五歲,正在清退的行列之中。
眼看就要被朝廷罷免了,張嵐秋可是急壞了。
最近,這位張大人迷上了風水堪輿之學,認為張家會如此乃是風水不好,於是便有了遷祖墳的想法。
可是他找了幾處陰宅都不太滿意,所以才會四處尋找堪輿風水的地師,為其尋找合適的陰宅。
說來也是運氣,陳氣昌最近正急著跑官要官,他花了一筆銀子才從張嵐秋的心腹那裏得了這個消息。
官場上有一句話的好,叫“急上官之所急,想上官之所想,為上級解決煩惱,才是升官的不二法門。”
陳其昌作為一個官迷,當然萬萬不會放過給上官解憂的好機會。
……
京師到天津的路程有小三百裏。在陳其昌的再三催促下,一行人僅用了三天時間就趕到了天津城。
韓宣武還沒什麽,其他人可是累壞了。
到了天津城,陳其昌馬上找了一座客棧住下,其他人包括陳其昌連晚飯都沒吃,就直接躺到床上唿唿大睡過去。
這一覺直接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陳氣昌一覺醒來,發現已經日上三竿。
他連忙穿好衣服,潦草的洗了一把臉,然後心急火燎的把曾文俊等人叫醒。
韓宣武不用他去叫,早已提前起來去外麵吃了早飯,還順便給他們帶迴來一份。
兩刻鍾後,兩輛馬車從客棧門口迅速離開,很快來到了城南一座氣派的宅院。
陳氣昌下了馬車上門一打聽,才知道他們還是來遲了一步。
半個時辰前,張家老爺已經領著一幫人出了城,這會兒怕是已經到了目的地。
陳其昌主動送出去一張銀票,終於說動了一位下人,帶他們去點穴陰宅的所在地。
於是,在下人的指點下,一行人馬不停蹄的又快速出了城。
出了天津城,馬車在土路上走了半個時辰,穿過了十幾個小村莊,兩條小河後,便進入了一片人煙稀少的山林荒野。
幾人看見前方無路可通馬車,隻得下了車,然後沿著一條剛開辟出來的山野小道,高一腳矮一腳的朝山裏走去。
約摸走了一盞茶的功夫,韓宣武一行人拐過兩道山坳,又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後,眼前的情景赫然開朗。
隻見一個狹窄的山穀在三座大山的環抱之中,顯得格外突兀。
山穀裏麵,土壤略顯紅色,地上稀稀疏疏的長著半人高的黃綠色野草,而在山穀低窪之處,卻突兀的長著一顆高大筆直,華如傘蓋的蔥茂大樹,看上去很是生機勃勃。
“是金燕返巢穴!”韓宣武看完周圍環境後,冷不丁的開口道。
陳其昌聽後不解的問道:“什麽是金燕返巢穴呀?”
韓宣武笑了笑沒有迴答。
曾文俊驚異的看了他一眼,然後搶著解釋道:“金燕返巢穴是風水吉穴的一種,所謂金燕返巢位格極高,楊師以前仔細為這種吉穴堪輿過。
他曾斷言‘吉燕返巢文章顯,富貴堆金積滿巢’。所以下葬此穴的人,其後代必然大富大貴,高官厚祿,算是地穴中的上乘陰宅。”
“真有這麽好?”
陳其昌對於這些玄學之事,向來是三分信七分疑,見到曾文俊將這地穴說得神乎其神,又看見韓宣武笑而不語。
於是便蹲下身子,半開玩笑的問道:“難道葬在此穴之人的後代什麽也不做,也能大富大貴,高官厚祿?”
這時,韓宣武接口道:“那當然不行。有道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決定人一生前途的因素有很多,風水僅是其中一個方麵而已。”
說道這裏,他神色極為嚴肅的說道:“所謂地穴陰宅之功隻不過是增加後人的先天氣運,最終能否有所成就,還是看自身的努力。”
見韓宣武說的義正言辭,陳其昌不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韓小友,說的沒錯,陰宅風水向來是錦上添花,決定後代一生前途的還是他自己本人。”曾文俊也讚同的說道。
韓宣武忍不住對他側目而視,沒想到一個風水先生,居然並不迷信風水的力量,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曾先生,你說下麵的一幫同行會很快將七形位全找出來嗎?”韓宣武掃看了一下穀內的情況,看見張家人分別帶著七八位堪輿師在山穀四周爬上爬下,正在尋找七形位的所在,不過看情形還沒有找到。
韓宣武等人沒有入穀,此時正站在山穀的邊緣,恰好將下麵的忙活的景象看在眼裏。
曾文俊視線轉移到山穀的同行身上,默默觀察了一會兒,突然冷冷一笑,道:“金燕返巢穴的七形位又豈是那麽容易找到的!不明山形流勢,單靠羅盤水法,這些堪輿地師隻怕會事倍功半!”
金燕返巢穴雖然隻是世俗富貴吉穴,但是並不是整個地穴都富貴之極,此穴分為七形位和三陰生金穴,
如果說生金位就是地穴的龍眼所在,葬在此處之人的後代便可受此穴氣運的庇護。
那麽三陰位則是地穢所在,若是有人葬在這裏,那麽這人的後代便會受此穴煞氣所衝,禍事不斷,三代必亡。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找齊七形位,然後通過這七個氣點,順騰摸瓜找到生金和三陰兩大關鍵穴眼。
韓宣武所用的乃是賴世尋龍點穴之術,而曾文俊則是按照山巒走勢和山間氣流運動,間接尋找七形位的所在。
韓宣武神識強大之極,無需刻意遵循風水相法,心念一動,精神上立刻便能有所感應。很快他便找到的正確的七形位所在。
旁邊曾文俊依舊不急不躁的推演著。陳其昌不懂風水,也不敢打擾兩人,隻好安靜的待在一旁。
繞過影壁,視線瞬間大闊。
韓宣武來到院前,看見陳氣昌滿臉春風的正好和一位相師打扮的老者往外麵走。
這時,陳氣昌看見韓宣武來了,眼中驚訝之色一閃而過,馬上笑罵道:“好啊,宣武,你小子今天怎麽舍得來我府上了?”
韓宣武走到兩人身邊,笑著對陳氣昌說道:“陳叔,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是有事求上門來了。”
陳氣昌哈哈一笑,拍了拍韓宣武的肩膀,痛快的說道:“你小子淨耍貧嘴,以咱爺倆的關係,哪用的上個求字。你有什麽事盡管說。”
說道這裏,他忽然話風一轉,道:“不過有句話說在前麵,我知道你小子道行高深,能讓你撓頭的事情一定不是小事情。
陳叔能耐有限,你的事我真不一定能幫得上忙。”
韓宣武微微一笑,道:“陳叔,這事你能解決。”
“哦,說來聽聽!”陳氣昌好奇心一下子上來了。
“是這樣……”
韓宣武也不繞彎子,當即把新莊主使壞要把他派去修吉壤的事情說了一遍。
說完之後,他又掏出名單,遞給陳其昌過目。
陳氣昌聽完有些苦笑不得,心說“就這?我露怯的話都當著外人的麵說出去了,你現在卻給我說這個。鼻屎大一點的事情,你小子難道真得解決不了?”
他看完派遣單,好笑的說道:“不就是這事嘛!包在我身上了。陳某在內務府還是有幾分薄麵的。”
似乎看出了陳氣昌的不以為然,韓宣武又道:“陳叔,如果僅為這事我就不來找你了。那姓韓的欺人太甚,我想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你的意思是讓那姓韓的調離義莊,然後滾去修吉壤?”陳氣昌聽完眉頭漸漸皺起,語氣深沉的反問道。
嗯,韓宣武嗯了一聲,十分確定的點了點頭。
“宣武,叔也不瞞你,這事真的很難辦。你也知道義莊是一個聚寶盆,內務府裏看著眼熱的人實在不少。那姓韓的背後靠山是內務府的一位三品銜的二等總管事。所以才能調去義莊當莊主。”
“想調他去修吉壤?一個字難。還不如暗中殺了他一了百了來的容易!”
最後,陳氣昌以開玩笑的語氣,對韓宣武提了一個建議。
韓宣武搖了搖頭,他知道陳其昌話裏的意思。
然而他有自己的原則,也並不是好殺之人。那姓韓的雖然可惡,但沒有越過他的底線,罪不至死。
另外,有時候某些人活著比死了還難受!
“咳咳!”
這時,旁邊的相師老者忽然不自在的咳嗽了兩聲,同時心裏暗暗嘀咕:“這位主顧看來不好伺候呀。當著他的麵,竟然毫不忌諱的說什麽殺人一了百了。難道當他不存在嗎?”
陳氣昌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尷尬的笑了笑,對韓宣武介紹道:“宣武,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名滿京師的風水大師曾文俊,曾大師!”
“陳大人過獎了!風水之學博大精深,曾某僅在觀山探水之上略有小成,還不敢稱風水大師。”曾文俊謙虛的笑道。
韓宣武問道:“曾先生可是形巒一派?不知是江西派,還是北方秦漢派?”
“哦,曾某早年師從楊公,楊筠鬆先生。按風水流派屬於江西巒頭派。小友這麽問,莫非風水之學有所研究?”
“略懂,略懂!”韓宣武謙遜道:“我對尋龍點穴之術略有心得。”
曾文俊眼神好奇的看著韓宣武,問道“不知小友師從何人,又是那一派中人?”
“哈,本人無門無派,自學成才!”
曾文俊聞言一愣,很快臉色一沉,失望的搖了搖頭,差點被他的話氣笑了。
風水這門學問繁雜無比,向來極為注重實踐和經驗。初學者若沒有內行人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他就算背了一肚子的風水知識,到頭來基本上也入不了門,僅僅是棒槌而已。
曾文俊懶得理會韓宣武,扭頭衝陳其昌說道:“陳大人,時候已經不早了,咱們是不是應該動身了?”
“嗯,我們這就動身!”
陳其昌迴應了一句後,看向韓宣武,詢問道:“宣武,處理那個姓韓的要從長計議,我先找關係,把你們幾個的名字從派遣名單上除去,你看如何?”
韓宣武聞言笑了笑,點頭笑道:“就以陳叔所言。”
“不過我有一點小要求。”
“什麽要求,你說。”陳氣昌一聽這話,立即接口道。
“你們不是要為人看風水嘛!我想跟著走一趟。”韓宣武直接說道。
“沒問題,你跟著去,我高興還來不及呢。”陳其昌一聽這話,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他可是知道韓宣武是有大法力的奇人異士。
有他跟在身邊,陳氣昌頓時信心大增。
這時,曾文俊忽然提醒道:“陳大人,馬車上空間有限,怕是坐不下三個人。”
陳其昌聞言不假思索道:“小事一樁,我再租一輛馬車便是!”
韓宣武在一旁笑而不語,而曾文俊見主顧態度堅決,嘴唇動了動,最終沒有再開口反對。
人家樂意多花銀子,他一個被雇傭之人還能說什麽。
接下來,陳氣昌喚來陳敢,吩咐他去租賃一輛馬車。
然後他馬上迴書房裏寫了一封信,又在信封裏塞了兩張一百兩的銀票,最後將信交給下人,吩咐他送去內務府一位二等總管事的府上。
就像他說的那樣,這隻是小事一樁而已。
做完這些之後,正好租來的馬車也到了。
陳其昌不等下人迴來,立刻帶著韓宣武兩人上了兩輛馬車,快速向城外駛去。
韓宣武和陳其昌坐在一輛馬車,在路上,韓宣武又詢問了一下張大人一家的情況,聽後發現事情挺複雜的。
吏部文選清吏司的張郎中,原名張嵐秋,祖籍是安徽桐城,其祖上乃是三朝元老,顧命大臣張仰恩。乾隆朝後期家道中落,雖然每代都有人中舉,但卻一直無人能夠做官。
直到二十幾年前,年過四十的張嵐秋僥幸考中進士,終於做了官,後來他拜在李中堂的門下,才被舉薦進吏部。
接著張嵐秋花了二十年的功夫,最終做上了文選清吏司郎中的職位。
在這職位上,他一幹就是八年。雖說銀子撈的盆滿缽滿,但始終升不得官。
最近他聽說朝廷要清退一批年老體弱的官吏。張嵐秋年齡已過六十五歲,正在清退的行列之中。
眼看就要被朝廷罷免了,張嵐秋可是急壞了。
最近,這位張大人迷上了風水堪輿之學,認為張家會如此乃是風水不好,於是便有了遷祖墳的想法。
可是他找了幾處陰宅都不太滿意,所以才會四處尋找堪輿風水的地師,為其尋找合適的陰宅。
說來也是運氣,陳氣昌最近正急著跑官要官,他花了一筆銀子才從張嵐秋的心腹那裏得了這個消息。
官場上有一句話的好,叫“急上官之所急,想上官之所想,為上級解決煩惱,才是升官的不二法門。”
陳其昌作為一個官迷,當然萬萬不會放過給上官解憂的好機會。
……
京師到天津的路程有小三百裏。在陳其昌的再三催促下,一行人僅用了三天時間就趕到了天津城。
韓宣武還沒什麽,其他人可是累壞了。
到了天津城,陳其昌馬上找了一座客棧住下,其他人包括陳其昌連晚飯都沒吃,就直接躺到床上唿唿大睡過去。
這一覺直接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陳氣昌一覺醒來,發現已經日上三竿。
他連忙穿好衣服,潦草的洗了一把臉,然後心急火燎的把曾文俊等人叫醒。
韓宣武不用他去叫,早已提前起來去外麵吃了早飯,還順便給他們帶迴來一份。
兩刻鍾後,兩輛馬車從客棧門口迅速離開,很快來到了城南一座氣派的宅院。
陳氣昌下了馬車上門一打聽,才知道他們還是來遲了一步。
半個時辰前,張家老爺已經領著一幫人出了城,這會兒怕是已經到了目的地。
陳其昌主動送出去一張銀票,終於說動了一位下人,帶他們去點穴陰宅的所在地。
於是,在下人的指點下,一行人馬不停蹄的又快速出了城。
出了天津城,馬車在土路上走了半個時辰,穿過了十幾個小村莊,兩條小河後,便進入了一片人煙稀少的山林荒野。
幾人看見前方無路可通馬車,隻得下了車,然後沿著一條剛開辟出來的山野小道,高一腳矮一腳的朝山裏走去。
約摸走了一盞茶的功夫,韓宣武一行人拐過兩道山坳,又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後,眼前的情景赫然開朗。
隻見一個狹窄的山穀在三座大山的環抱之中,顯得格外突兀。
山穀裏麵,土壤略顯紅色,地上稀稀疏疏的長著半人高的黃綠色野草,而在山穀低窪之處,卻突兀的長著一顆高大筆直,華如傘蓋的蔥茂大樹,看上去很是生機勃勃。
“是金燕返巢穴!”韓宣武看完周圍環境後,冷不丁的開口道。
陳其昌聽後不解的問道:“什麽是金燕返巢穴呀?”
韓宣武笑了笑沒有迴答。
曾文俊驚異的看了他一眼,然後搶著解釋道:“金燕返巢穴是風水吉穴的一種,所謂金燕返巢位格極高,楊師以前仔細為這種吉穴堪輿過。
他曾斷言‘吉燕返巢文章顯,富貴堆金積滿巢’。所以下葬此穴的人,其後代必然大富大貴,高官厚祿,算是地穴中的上乘陰宅。”
“真有這麽好?”
陳其昌對於這些玄學之事,向來是三分信七分疑,見到曾文俊將這地穴說得神乎其神,又看見韓宣武笑而不語。
於是便蹲下身子,半開玩笑的問道:“難道葬在此穴之人的後代什麽也不做,也能大富大貴,高官厚祿?”
這時,韓宣武接口道:“那當然不行。有道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決定人一生前途的因素有很多,風水僅是其中一個方麵而已。”
說道這裏,他神色極為嚴肅的說道:“所謂地穴陰宅之功隻不過是增加後人的先天氣運,最終能否有所成就,還是看自身的努力。”
見韓宣武說的義正言辭,陳其昌不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韓小友,說的沒錯,陰宅風水向來是錦上添花,決定後代一生前途的還是他自己本人。”曾文俊也讚同的說道。
韓宣武忍不住對他側目而視,沒想到一個風水先生,居然並不迷信風水的力量,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曾先生,你說下麵的一幫同行會很快將七形位全找出來嗎?”韓宣武掃看了一下穀內的情況,看見張家人分別帶著七八位堪輿師在山穀四周爬上爬下,正在尋找七形位的所在,不過看情形還沒有找到。
韓宣武等人沒有入穀,此時正站在山穀的邊緣,恰好將下麵的忙活的景象看在眼裏。
曾文俊視線轉移到山穀的同行身上,默默觀察了一會兒,突然冷冷一笑,道:“金燕返巢穴的七形位又豈是那麽容易找到的!不明山形流勢,單靠羅盤水法,這些堪輿地師隻怕會事倍功半!”
金燕返巢穴雖然隻是世俗富貴吉穴,但是並不是整個地穴都富貴之極,此穴分為七形位和三陰生金穴,
如果說生金位就是地穴的龍眼所在,葬在此處之人的後代便可受此穴氣運的庇護。
那麽三陰位則是地穢所在,若是有人葬在這裏,那麽這人的後代便會受此穴煞氣所衝,禍事不斷,三代必亡。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找齊七形位,然後通過這七個氣點,順騰摸瓜找到生金和三陰兩大關鍵穴眼。
韓宣武所用的乃是賴世尋龍點穴之術,而曾文俊則是按照山巒走勢和山間氣流運動,間接尋找七形位的所在。
韓宣武神識強大之極,無需刻意遵循風水相法,心念一動,精神上立刻便能有所感應。很快他便找到的正確的七形位所在。
旁邊曾文俊依舊不急不躁的推演著。陳其昌不懂風水,也不敢打擾兩人,隻好安靜的待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