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墓室裏,韓宣武從床下的暗格裏取出幾本陳舊的線裝書,看著書封上寫著《賴氏尋龍點穴密字十三要》、《十六字陰陽風水訣》、《重陽子逆死轉生經》等字眼。


    “沒想到這賴傳相竟然是風水地師奇人賴布衣的後人。”韓宣武翻閱著手中風水秘籍,自言自語道:“隻可惜好好的祖傳絕學不去學,卻偏偏學這些旁門左道!”


    賴傳相為人孤僻,從小對祖傳的尋龍點穴,望氣觀風等風水之術不太感興趣,卻對高祖賴天昧所著的《賴氏葬學本經》十分沉迷。


    賴家人丁單薄,賴傳相成年之後,不得不接過賴氏地師之名。


    二十年前,賴傳相跟家族長輩鬧翻,一氣之下卷走了家族兩部真傳秘籍,之後浪跡天涯。


    直到五年前,賴傳相在陝西西安附近的一個大型陵墓中無意找到了一本名為《重陽子逆死轉生經》的邪道經書。


    這本邪經是邪道修煉者重陽子借鑒道家陰極陽生的至高理念,創出了一種以陰鬼為中介汲取太陰月華,然後通過煉化鬼物,提煉出足量的九華玉露。


    最後修煉者以九陰玉露為藥引,通過輔助添加種種陽屬性靈材,九返九還之後煉出一顆九陽玉丹。


    據經書記載,九陽玉丹有返老還童,逆轉生死的神奇功效。


    賴傳相得到這本邪經後如獲至寶,不過煉製九陽玉丹不僅步驟繁瑣,靈材難得,更需要消耗金山銀海般的錢財。


    為了斂財,賴傳相輾轉來到京師,並秘密創立了還陽教,隨後他暗地裏在太監中宣揚可以通過修煉一種名為生根還陽法的功法,令他們重新生出根來。


    賴傳相混跡修煉界幾十年,早就精通各種騙人的手法,他通過種種詭異幻術手段,成功使大批太監相信了他的鬼話,並爭相拜入還陽教中。


    五年來,賴傳相收斂了超過十萬兩的金銀,而還陽教也在紫禁城裏大肆的招收信徒,並成功拉大批有品級的太監下水。


    眼見還陽教蒸蒸日上,就連九華玉露也提煉出了一滴,賴傳相誌可謂誌得意滿。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今夜禍從天降。韓宣武突然找上門來。


    他也沒想到自己的大殺手鐧居然沒起一點作用,反而被連累的丟了性命。


    此時,韓宣武完全掌握了賴氏葬學本經的所有精髓,他再看向墓室的風水布置,目光已經跟剛才全然不同了。


    這處墓穴是賴傳相精心挑選出來的藏身之地,他也通過種種精妙布置,將此地風水人為扭轉,憑空造出了一個名為“覆陰藏陽穴”的風水寶地,其穴眼就在那座秦朝太監像座下。


    覆陰藏陽穴有驅除陰穢煞氣,聚斂真陽的功效。人若住在此處寶穴裏麵,不僅不用擔心被周圍陰穢煞氣侵蝕身體,反而對身體大為有益。


    韓宣武看完暮穴風水後,按照賴傳相的記憶,找到了一處密室,裏麵不僅堆著一大堆黃白之物,更有東虹劍,天地羅盤等寶物和傀木法訣等寶物羅列其中。


    因為陰陽真武牌空間有限,韓宣武不得不一連跑了三趟,才堪堪將密室裏的東西搬空。


    忙完這些事情之後,韓宣武不辭辛苦將太館墳場裏殘存的鬼物,也一並勾銷了賬。最後有得了一些功德和金銀。


    這時候,他才突然發現在此地所得的獎勵大多以金銀和古董為主,功德和技能卻很少。


    這跟太監給世人的印象十分相符,畢竟太監愛財和不學無術可謂天下皆知。


    ……


    一連忙活了三天,韓宣武雖然所得異常豐厚,但也難免有些疲憊。


    於是,他決定暫時收手,先緩幾天再說,反正那些墳場墓地也跑不了,根本不用累得跟孫子似的。


    正好義莊也從屍癬症的風波裏漸漸恢複正常,因為前幾天耽誤了功夫,如今積壓下大批待處理的貴客。


    因此,這幾天義莊上下簡直忙成了狗,韓宣武看不過去,於是主動跟著忙活了兩天。


    兩天之後,當把最後一批貴客安置進棺堂之後,義莊上下總算放下心來。


    在這期間,韓宣武閑暇之餘,突然對賴氏風水術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韓宣武身為化神宗師,又有過目不忘的天賦,僅僅一個時辰不到,已經將賴氏尋龍點穴術和十六字陰陽風水法訣兩本風水寶典倒背如流。


    再加上有賴傳相的記憶做備注,韓宣武不費吹灰之力的就得到了賴氏積累千年的風水點穴經驗,


    因此,他在短短幾天時間裏就從一個門外人,飛速成長為一位精通風水點穴之術的地師。


    雖然他這個地師毫無經驗,但說到紙上談兵和眼力卻遠遠超越了修煉界裏絕大部分地師。


    成為地師之後,韓宣武這才真正明白京師地脈死穴的真正含義。


    原來所謂的地脈死穴通常是指一條地脈最薄弱的地方。通常一方地域的死氣陰氣也會匯聚到死穴之中。


    任何一個風水地師都知道,但凡地脈有任何變動,死穴往往是最先出現異象的地方。


    這句話翻過來也可以這樣理解:死穴一旦有變,那麽任何地脈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動。而往往這代表著地陷,地震,地脈和水脈走向改變等等天象災禍。


    用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句話來形容地脈死穴是在恰當不過的了。


    義莊恰恰處在這一要害之處。


    明白了這一點後,韓宣武十分想不通,當年景族權貴們的腦袋是不是統一被驢踢了,才會愚蠢到在地脈死穴上修建屍神窟。


    當年要是有人故意使壞毀了死穴,京師方圓百裏豈不毀於地龍翻身。到那時京師死傷人數起碼在十萬以上。


    韓宣武望向後院的屍家重地,眼睛裏閃爍著驚疑之色,心裏思緒萬千:“當年是誰有如此驚天手段,居然說服了多爾袞,大玉兒等景族最頂尖的權貴們?建造屍神窟的真正目的是什麽?莫非正如李老道所言是為了複活一個大人物?”


    ……


    這天,韓宣武將棺堂裏新出現的八隻幽魂全部勾銷完,一共才得了六點功德,銀子寥寥,有一點用的也就一門心算技能,其他的不值一提。


    走出棺堂後,他忍不住失望的歎了一口氣。


    比起城外墳場裏的豐厚收獲,韓宣武發現義莊這裏越來越像是一個雞肋。


    對於這點獎勵,說實在的他已經有些看不上眼了。


    就在他考慮以後要不要放棄義莊這裏之時,守夜人小六子突然急匆匆的跑到他眼前,喘息道:“武爺,莊主說有事,要請您過去?”


    “嗯,他說是什麽事了嗎?”韓宣武抬頭問道。


    小六子想了一下,說道:“沒說,不過看莊主好像心情不錯,應該是一件好事。”


    韓宣武摸了摸他的腦袋,笑著說道:“你說錯了,他心情好,反而說明這是一件壞事。”


    “呃!對啊!”小六子眼睛眨巴了幾下,好像想明白了什麽。


    “你迴去告訴他,就說有事親自過來跟我談。我正忙,沒工夫搭理他。”


    “好咧!我這就去迴稟莊主。”


    說著,小六子轉身,又匆匆的離開了。


    沒一會兒功夫,小六子就領著一個身材富態的中年人來到了韓宣武身邊。


    這個中年人就是在義莊裏毫無存在感的莊主。


    韓宣武僅僅瞅了他一眼,並沒有搭理他。


    這位新莊主貌似一點也不在意,笑容滿麵的開口道:“武爺,我這裏有件事關係到您,不得不來告訴你。”


    “什麽事?”韓宣武神態懶散的問道。


    新莊主說道:“是這樣,內務府正在遵化縣給皇爺修吉壤,最近那裏急缺人手。於是內務府總管大臣就下令抽調一批人手,派到遵化去。咱們義莊隸屬於內務府管轄,所以也在抽調範圍之內。


    不巧的是,武爺您也在抽調人員的名單上。”


    “哦,這麽巧嗎?”韓宣武臉色平靜道。


    “是啊,誰也沒想到,咱莊裏也就幾個派遣名額,偏偏裏麵卻有武爺您。”新莊主笑得十分得意。


    為了做成這件事,他可是廢了一番手腳,還花了不少錢。


    這時後,,小六子已經聽明白了,不由氣的直跳腳,憤怒的大喊大叫:“姓金的,是不是你做的手腳?否則武爺怎麽可能被派出修吉壤。”


    吉壤往往一修就是十幾二十年,武爺一去遵化,大概率是迴不來了。


    這樣一來,義莊豈不是落入這個姓金的手裏。而大家夥早已得罪了他,到那時他們可就慘了。


    韓宣武攔住小六子,冷淡的衝新莊主說道:“名單裏有誰?什麽時候動身?”


    “呶,都在上麵寫著呢。”


    說著,新莊主從袖口掏出一張折疊起來的紙張,主動遞給韓宣武。


    韓宣武打開一看,上麵赫然寫著老酒鬼,小六子兩個的名字,另外幾個也是莊裏比較高調的人。


    “知道了!”


    看完,韓宣武點頭迴應了三個字,接著把名單收入懷裏,絲毫沒有還給他的意思。


    姓金的見了這一幕,尷尬的笑了笑,也沒敢要迴名單。


    又見韓宣武沒一點交談的興趣,他忍不住冷哼一聲,背起雙手,得意的走了。


    等他一走,小六子哭喪著臉,高聲嚷嚷道:”武爺,這可怎麽辦呀?”


    “沒事!有人自不量力而已。放心,隻有小爺不願意,沒人能趕得走我。過幾天,你就知道了。”


    說完,韓宣武拍了拍小六子的肩膀,然後溜溜達達走了。


    離開義莊後,韓宣武尋思了一下,心道這事情關係到內務府,要找一個在內務府裏說得上話的人。


    略一思索,陳氣昌的名字忽然從他心裏蹦了出來。


    陳其昌剛好在內務府當過兩年的小管事,算是內務府裏頭的人,再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


    想到這裏,韓宣武腳下一變,轉身向東城草瓦胡同走去,陳氣昌的家就在那裏。


    約摸一盞茶的功夫,韓宣武來到一座小院前,門口的牌匾上寫著陳府兩個燙金大字。


    韓宣武到這裏的時候,看見陳府的馬車停在大門口,老車夫陳敢抱著馬鞭正依靠在車廂旁。


    韓宣武走上前,笑著打招唿道:“三叔,你這是要到哪裏去呀?”


    陳敢年紀大了,眼神不好,聽到熟悉的聲音後,才認出是韓宣武,不由笑道:“原來是小武呀!我當是誰呢。你今天是來找老爺的?”


    “嗯,有點小事要麻煩陳叔。”韓宣武笑眯眯的說道。


    “哎呀,你來的不巧,老爺馬上要出一趟遠門。你趕緊進去吧!如果事情不大,老爺一定會抓緊時間給你解決。”陳敢急忙催促道。


    韓宣武一點也不著急,要是陳氣昌沒時間的話,他找別人也一樣,比如張仁儉就非常樂意幫他的忙。


    “陳叔,不是剛捐了一個四品知府嗎?他現在不急著去吏部排隊栓選,為何非要出一趟遠門?”


    老車夫陳敢一拍大腿,說道:“老爺正是為跑官的事情,才必須出去的。你不知道,這裏麵有門道。”


    說著,陳敢便簡略的其中內情說了一遍。


    原來在大齋捐官隻是一個虛銜,要想得到真正的官職,必須去吏部文選清吏司,先通過吏部栓選,然後排隊等候。等到有地方官員出缺了,吏部會下派官員補缺,而這時往往有一大幫候補官員主動給吏部送銀子,以求得到這個實缺。


    文選清吏司是兩部四司之首是專門管這個的,拿到現在來說,就是中央組織部中的核心部門。


    有了陳偉清的大力支持,陳其昌順利的通過了吏部栓選,但下一步卻卡在了補缺授職這一步上。


    在大齋朝,有的是候補官員,可是官職卻十分有限,堪稱僧多粥少。


    而這時候,文選清吏司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陳氣昌之所以要出一趟遠門,就是為了討好文選司的其中一位吏部郎中。


    “…老爺一聽說這位張大人最近要遷祖墳,馬上請來一位有名的風水先生,跟他去張大人的祖墳那裏,看看能不能幫上忙。”老車夫陳敢一臉唏噓的說道。


    韓宣武聽完,臉色很是怪異,心說這不是巧了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義莊守夜人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道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道字並收藏從義莊守夜人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