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要說一下,如果在野外不小心崴住腳了,或者是骨折了,一些緊急的應對方案。


    崴腳常見的損傷後果有:軟組織挫傷水腫、韌帶撕裂韌帶斷裂、骨折。


    損傷的部位也不盡相同:腓骨遠端、遠端脛腓關節、距骨、第五蹠骨等等,所以腫脹的位置通常也會與具體損傷部位有一定的相關。


    在受傷發生的瞬間是否出現了大的聲響?


    大到旁邊的人都聽見了。那這種情況要小心了,聲響意味著骨骼在損傷瞬間發生了快速的移動或撞擊,還有可能就是韌帶斷裂。


    當然聽到了聲音也別擔心,還可以繼續觀察。畢竟有些人不受傷都能吧骨頭弄得劈啪響不是?


    受傷後腳踝還能幹什麽也能幫助我們大約去判斷嚴重程度。


    畢竟如果隻是輕微的軟組織扭傷,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可以繼續運動的,那說明腳踝功能幾乎無下降,也間接意味著損傷不嚴重。


    但是如果受傷後,已經單腳鐵拐李了,那可要小心了!我們將損傷後的腳踝功能排序如下:


    可繼續運動。


    停止運動但可正常行走。


    停止運動,跛行。


    停止運動,有人輔助下跛行。


    停止運動,有人輔助下患側腿不負重。


    停止運動,且不可移動。


    如果損傷越嚴重,對於腳踝功能的影響越大,對你活動的影響就會越大。


    受傷瞬間,腳踝軟組織受到快速撕扯會導致大量組織液滲出,從而迅速引發腫脹。


    如果損傷程度越大,引發的組織液滲出也會越多,在體表的反應就是快速出現的、持續擴散的、大麵積的腫脹,甚至出現明顯的瘀斑。


    所以,如果受傷後腫脹範圍持續擴大,且出現了明顯的皮膚顏色改變,則代表了廣泛的軟組織撕裂。


    崴腳,用專業術語說它稱踝關節扭傷,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疾病,在全身各關節和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


    由於它的解剖和生理特點,踝關節在蹠屈位(也就是勾腳時)活動度更大,關節也就更鬆,因此踝關節在蹠屈時比較容易發生外翻內翻扭傷。


    但由於踝關節內側三角韌帶還是比較堅硬的,所以內翻扭傷發生的幾率還是很小的。


    韌帶有助於穩定關節,防止過度活動,當韌帶被迫超出其正常運動範圍時,就會發生踝關節扭傷,它可能導致的損傷包括外踝的距腓前韌帶及跟腓韌帶,內踝的三角韌帶,以及關節附近的肌肉,但大多數發生都是外側韌帶損傷。


    1級損傷隻是輕微的扭傷;韌帶依然保持完整,踝關節感覺穩定。可能會有些疼痛和僵硬


    2級損傷為一條或多條韌帶部分撕裂或部分斷裂;拍mri,可見纖維明顯撕裂。關節不穩定,伴有腫脹和中度疼痛


    3級損傷為一條或多條韌帶完全斷裂,這種情況往往就比較嚴重,通常是遭受了巨大外力導致的損傷,而且會伴隨骨折和其他韌帶的損傷。這種扭傷出現的骨折可能是撕脫性骨折。


    一般在扭傷當天可以采用短時間的冰敷,以減少毛細血管出血,之後可以采取相對應的方法進行後期康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孤島求生開局飄來女上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蜂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蜂者並收藏孤島求生開局飄來女上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