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周家莊依山傍水,莊旁邊是兩條清澈的小山溪,迤邐繞莊而過,而後在周家宅第前不遠處,匯合成一道大溪流,向東拐去。莊子四周竹林密布,鬆濤成片,相映成趣。

    周家莊後麵是姬峰,都是百丈高的大山岩,綿延數裏,峰頂上都是紅土,植有大片的茶樹。因為峰頂上常年雲霧繚繞,這裏出產的茶葉,十分精嫩,遠近聞名,也是貢茶。從成化年間起,便深得宮中的垂青,後來嘉靖皇帝賜名“明茶”,名聲於是大播於天下。

    如今姬峰上的“明茶”,除了每年春秋兩季進貢給宮裏的數十斤細芽之外,剩下的都是由周太公的大女婿劉思任采購了去,然後在江南一帶以重金出售,富豪們趨之若騖,一斤“明茶”,往往價值十五兩銀子,比一般茶葉的價格,要高出好多倍。而清明前采摘的“明茶”,即是貢茶,更是貴重。

    劉思任剛剛走過小溪,周府門口已經有人眼尖看見了,就進去通報。不一會老管家趙及遠遠地迎了出來。趙及笑著說:“大姑爺,你終於來了!老爺跟太太都快要望眼欲穿了。”

    劉思任笑著執起趙及的手:“趙老爺子,看你滿臉紅潤的,可是沒見老啊!”說著,另一隻手從懷裏掏出一把小金豆來,合共約有四、五兩,納在趙及手裏:“這是前些時我在南京,從留守內務司的太監那裏換的小玩意兒,老爺子拿去玩吧。你呀,多吃點東西,要是年年都能看到你,我心裏高興!”

    趙及笑哈哈地把金豆接過來,揣進懷裏:“還不是托太公跟姑爺你們的福。唉,你每次來都要給我帶東西,我老不好意思的。”

    劉思任笑著說:“老爺子要這樣說就見外了。”

    兩人笑著來到大門口,劉思任說:“對了,趙老爺子,這次我到福州來,同行還帶了一個在武昌邂逅的年輕女子,她要到閩南去尋親的。她可能在今天早上就先到了莊上了。不知道你們見到她沒有?”

    趙及愣了一下:“姑爺,莊上這幾天除了來給老爺賀壽的客人之外,都沒有其他的陌生人來過,更不用說一個陌生的女子了。”他知道這位姑爺一向憐香惜玉,但是把一個女子帶到莊上來,這卻是頭一迴,其中必有蹊蹺,不過他也不好意思細問。

    劉思任聽說湞娘沒來周家莊,一下子就呆住了。他想,湞娘這次玩笑開的大了,她一個女人家,四處遊蕩,鬼知道會生出什麽事來。如果她真出事了,他是於心有愧的。但是自己似乎也沒有什麽對不住她的地方,倘若她真要自暴自棄,也隻好由她了。不過,他的心裏仍然不免有些焦灼。他囑咐趙及說:“你讓人到莊前去看看,如果那個女子來了,你趕緊讓她來見我。”

    趙及終於忍不住了:“大姑爺,這女子是誰呀?讓你這麽掛念的?!”

    劉思任笑著指著他說:“老爺子,你可別想差了。”

    周府的門楣上,高懸著崇禎皇帝禦筆書寫的匾額“高風亮節”四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

    周家是福州府的望族,明初永樂初年就從江南來到這裏落戶了,到如今已經衍息了兩百多年。周太公名獻,字子恭,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後來官至鬆江府學教授,蘇州知府,翰林院大學士,吏部左侍郎,文淵閣大學士。晚年致仕辭官歸家後,自號“節閑”,人稱節公,是德高望重的縉紳。

    周太公身下有兩男二女。大兒子周修涵,係原配夫人徐氏嫡出,崇禎元年進士,如今是詹事府少詹事,算是崇禎皇帝的貼身近臣,掌管東宮事務的。大女兒周莘,也就是劉思任的夫人,也是徐氏所出,徐氏生下她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周太公中年喪妻,十分淒涼。後來在蘇州知府任上時,又娶了一房太太,名叫方竹枝,為人賢惠敦實。方氏的父親原是留都南京太醫院的太醫,後來退隱在家,方氏因此除了女工之外,還學會了一手精妙的岐黃之術。二兒子周修流與二女兒周菊,都是周太公五十歲左右所生,晚年得子,太公難免視如璧玉,疼愛有加。而他和方竹枝更是相依為命,在致仕之後,更是如此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無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無衣並收藏血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