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成仁的遺囑裏,把自己股份的50%留給了自己的老伴兒葉麗娟,其餘的10%給了傅子鵬,40%給了石秀紅。零時十八分,這個忙碌了一輩子的老人,終於離開了人世。
傅成仁的葬禮辦得非常體麵,送葬的花圈隊伍拖了足足有兩千米,哀樂聲中,石秀紅披麻帶孝走在隊伍的前麵。
一連陪了幹媽葉麗娟幾天,石秀紅才抽空去處理鋼鐵公司的事務,其實鋼鐵公司已是名存實忘,石秀紅隻得宣布破產,財產拍賣後剛好可以填補公司的虧空。
迴過頭來,石秀紅就精心打點她的房地產公司。
這時,秀蘭迴到江州市,她撲在姐姐的懷裏哭了,哭得非常傷心。然後她慢慢的把在溪橋鎮的情況告訴了姐姐秀紅。秀紅就讓她留在了公司,讓她幫自己打點公司日常事務。
她自己準備迴河縣一趟,想憑借自己的關係替文斌打點一下。
迴到河縣,她去溪橋初級中學找文斌,可是學校老師說,文斌出走了,她的頭腦裏“轟”了一下,覺得兩眼冒火花,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樣離開的。她後來了解到文斌的父親在河縣人民醫院住院,就來到了醫院看文斌的父親,老人聽到兒子離家出走後,精神受到很大的打擊,病情也有所加重。老人見到石秀紅來看他,眼裏含著淚說:“姑娘你知道文斌的消息嗎?”
秀紅忙笑著安慰老人:“老伯你放心好了,我是他的同學,也是他的朋友,我認識好多朋友,我已經跟他們打過招唿了,他們會盡快幫我找到文斌的,你好好養病吧。”
秀紅離開時留下了一千塊錢給文燦,讓他給父親治病,文燦推了幾迴,最後隻好收下了。
秀紅從醫院出來時,眼裏含著淚,星星還是那顆星星,今晚的月亮也還是那個月亮,可是星星不是為我而眨眼,月亮不是為而露笑臉。文斌啊,文斌,你在哪裏?為什麽做那樣的傻事?為什麽有事不去找我呢?你知道嗎?你的出走是幫了誰的忙?你的出走會傷了誰的心呢?誰會露笑臉?誰會更得意呢?
眼看春節快到了,離家的人們都在往家趕,可是你卻離家而去?是誰傷了你的心呢?
文斌的父親的病情惡化了,醫生檢查出,他得了胃癌,而且已經是晚期了。秀紅給的錢已經用光了,家裏的存款也全部用光了,能借的錢都借了,醫院的催款單又來了。
老人對兒子說:“文燦啊,爸知道這病也治不好了,就不要亂花錢了,咱迴家吧。”
文燦說什麽也不依,但父親很堅決的說:“你不讓我迴去,我就開始絕食。”晚上就真的一口粥也不肯吃,第二天也是這樣,醫生給的藥也不肯吃。
文燦隻得辦理了出院手續,去趕公交車,車上人已經滿了,售票員嘴裏喊著:“這裏有個病人,誰給這位老人讓個座?”一連喊了幾遍,卻沒有一人,肯讓座,原來坐著麵向車門的兩個年輕人,看到老人病兮兮的樣子,忙調過頭去望著窗外,那女子還拿出手帕捂著鼻子,生怕把病菌傳給她了。結果還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實在看不下去了,把座位讓給了文斌的父親。
父親迴家後沒讓文燦買一粒藥,他說了,他從此不吃一粒藥,誰給他買,他就找根繩子立即吊死在樹上。
他每天早上起來到後麵竹園裏轉幾圈,然後喝點兒稀粥,就拿著根自製的釣魚竿,到周山河裏去釣魚,有時就釣著條小魚兒,他就覺得非常高興。中途喝點兒水果汁,中飯,喝點兒湯,有時是魚湯,有時是雞湯,有時是雜燴湯。下午就去看幾個老人打麻將,人家知道他得了胃癌,都不跟他打了,他隻能在一旁過幹癮。晚上迴來吃過晚飯,就到周山河邊上,走上一走,等到月亮上來了,才慢慢的踱迴來。
年二十八的早上,老人沒有起來去後麵的竹園轉悠,因為他再也起不來了,他嘴裏喊著:“文斌,我的兒……”就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送葬的人不多也不少,除了本家還有親戚朋友,人群裏唯獨沒有文斌,送葬的隊伍裏隻有兩個花圈,一個是秀紅送的,一個是陳秋雨校長代表學校送的,沒有哀樂,也沒有吹打,不過寒冷的風發出了哀號聲,那是悲哀的哭泣,它在訴說著老人一生的悲哀。
秀紅讓仲秀涓把文斌的照片傳真給各在外辦事處,要他們留意文斌的消息。
紅色凱越轎車在公路上飛快的奔馳著,路兩邊的樹向後飛快的倒下。樹上已經開始長出嫩芽,楊柳枝兒在微風輕輕的飄蕩。
車在海濱前停下,對麵是一個太陽起得不是太早,月亮爬得不是太高的一個島嶼,人們在海濱談天、喝酒、說笑,螃蟹在周圍的沙灘上亂跑。這就是北海的潿洲島,島的四周煙波浩淼,全島綠樹茂密,氣候宜人,風光旖旎,堪稱人間天堂,蓬萊寶島。
可是,秀紅一點兒心情也沒有,泊了車,改乘輪船,登上了潿洲島,也沒什麽心情欣賞那“仙人洞”、“通天洞”、“海蝕蘑菇”等景點了,就徑直奔天主教堂去了。19世紀60年代,法國傳教士到潿洲島傳教,1870年始建潿洲島教堂,1880年建成盛塘村的“潿洲天主教堂”,1882年建成城仔村的“法國天主聖母教堂”。
潿洲島盛塘村的天主教堂,掩映在一片綠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蘿蜜樹林中,是清末“雷廉”地區一座最為宏偉的教堂。
它的建造與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國人有機會上島傳教有關。在清代,清政府因潿洲島“孤懸大海,最易藏奸”而發出“永遠封禁”令。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利用這一機會,派法籍神父上島傳教。
當時上島的移民“幾乎全是客家人或從本省其他地方移來的,總數約6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羅馬天主教徒”。由於教徒人數眾多,在潿洲傳教的法籍範神父,為解決宗教活動場所,於同治八年(1869年)在教徒最多的聚居點聖堂村(今盛塘村),花了十年時間,用島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這座占地麵積近千平方米的教堂。
當時主持建造天主堂的兩位神父中,一位是範神父,另一位是麥神父,範神父是建築工程師,他親自指導島上的民工(絕大部分是教徒)加工石塊。有些重要的石塊構件,兩位神父還親自加工,使天主堂能按設計的方案建造。在沒有專業施工隊和生產工具異常落後的一百多年前,建成這座哥特式教堂的確難能可貴。
高大雄偉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襯托下,顯得規模龐大,頗有氣勢。正門頂端是鍾樓,高聳著羅馬式的尖塔,有著隨時“向天一擊”的動勢,造成一種“天國神秘”的幻覺,堪稱別具一格。
朋友介紹的這些景點,應該是挺不錯的,要是在平時,那可以正好享受一通這裏的自然風光呢。潿洲島的盛塘村,一個以農耕為主的村落,石砌的圍牆,挨挨擠擠的房舍,屋旁巷頭的空地上堆著柴草,拴著牛,很自然而原始的村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世外桃源。她的自然純樸,古香古色,水天一色,海灘、陽光、海風。多麽的迷人,多麽的讓人陶醉。可是秀紅的心情一點兒也沒好起來,在朋友的陪同下,粗粗的參觀了教堂的內部構造,並在外麵拍了幾十張外觀照片,準備在下一處建築當中把這些參照進去。
後來又參觀了歐洲鄉村哥特式的小教堂城仔聖母堂。
在和朋友吃飯的時候,秀蘭打來了電話:“姐,有文斌的消息了。”
秀紅突然來了精神:“快說,他在什麽地方?”
“聽寧夏辦事處的肖經理打電話迴來說,文斌在一個叫石岩村的村裏,教幾個孩子讀書呢。”秀蘭把文斌所在的地址告訴了秀紅。
秀紅立即放下手裏的筷子,對朋友說:“對不起了,我要先走一步了。”
秀紅立即買了去寧夏的機票,幾個小時後秀紅已經來到了石岩村,可是,當她來到富貴家門前的時候,她的心涼了半截,大門被大雪封了一半,門半掩著,石屋裏滿是灰塵,到處是蜘蛛網。顯然,文斌已經不在此地了。
傅成仁的葬禮辦得非常體麵,送葬的花圈隊伍拖了足足有兩千米,哀樂聲中,石秀紅披麻帶孝走在隊伍的前麵。
一連陪了幹媽葉麗娟幾天,石秀紅才抽空去處理鋼鐵公司的事務,其實鋼鐵公司已是名存實忘,石秀紅隻得宣布破產,財產拍賣後剛好可以填補公司的虧空。
迴過頭來,石秀紅就精心打點她的房地產公司。
這時,秀蘭迴到江州市,她撲在姐姐的懷裏哭了,哭得非常傷心。然後她慢慢的把在溪橋鎮的情況告訴了姐姐秀紅。秀紅就讓她留在了公司,讓她幫自己打點公司日常事務。
她自己準備迴河縣一趟,想憑借自己的關係替文斌打點一下。
迴到河縣,她去溪橋初級中學找文斌,可是學校老師說,文斌出走了,她的頭腦裏“轟”了一下,覺得兩眼冒火花,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樣離開的。她後來了解到文斌的父親在河縣人民醫院住院,就來到了醫院看文斌的父親,老人聽到兒子離家出走後,精神受到很大的打擊,病情也有所加重。老人見到石秀紅來看他,眼裏含著淚說:“姑娘你知道文斌的消息嗎?”
秀紅忙笑著安慰老人:“老伯你放心好了,我是他的同學,也是他的朋友,我認識好多朋友,我已經跟他們打過招唿了,他們會盡快幫我找到文斌的,你好好養病吧。”
秀紅離開時留下了一千塊錢給文燦,讓他給父親治病,文燦推了幾迴,最後隻好收下了。
秀紅從醫院出來時,眼裏含著淚,星星還是那顆星星,今晚的月亮也還是那個月亮,可是星星不是為我而眨眼,月亮不是為而露笑臉。文斌啊,文斌,你在哪裏?為什麽做那樣的傻事?為什麽有事不去找我呢?你知道嗎?你的出走是幫了誰的忙?你的出走會傷了誰的心呢?誰會露笑臉?誰會更得意呢?
眼看春節快到了,離家的人們都在往家趕,可是你卻離家而去?是誰傷了你的心呢?
文斌的父親的病情惡化了,醫生檢查出,他得了胃癌,而且已經是晚期了。秀紅給的錢已經用光了,家裏的存款也全部用光了,能借的錢都借了,醫院的催款單又來了。
老人對兒子說:“文燦啊,爸知道這病也治不好了,就不要亂花錢了,咱迴家吧。”
文燦說什麽也不依,但父親很堅決的說:“你不讓我迴去,我就開始絕食。”晚上就真的一口粥也不肯吃,第二天也是這樣,醫生給的藥也不肯吃。
文燦隻得辦理了出院手續,去趕公交車,車上人已經滿了,售票員嘴裏喊著:“這裏有個病人,誰給這位老人讓個座?”一連喊了幾遍,卻沒有一人,肯讓座,原來坐著麵向車門的兩個年輕人,看到老人病兮兮的樣子,忙調過頭去望著窗外,那女子還拿出手帕捂著鼻子,生怕把病菌傳給她了。結果還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實在看不下去了,把座位讓給了文斌的父親。
父親迴家後沒讓文燦買一粒藥,他說了,他從此不吃一粒藥,誰給他買,他就找根繩子立即吊死在樹上。
他每天早上起來到後麵竹園裏轉幾圈,然後喝點兒稀粥,就拿著根自製的釣魚竿,到周山河裏去釣魚,有時就釣著條小魚兒,他就覺得非常高興。中途喝點兒水果汁,中飯,喝點兒湯,有時是魚湯,有時是雞湯,有時是雜燴湯。下午就去看幾個老人打麻將,人家知道他得了胃癌,都不跟他打了,他隻能在一旁過幹癮。晚上迴來吃過晚飯,就到周山河邊上,走上一走,等到月亮上來了,才慢慢的踱迴來。
年二十八的早上,老人沒有起來去後麵的竹園轉悠,因為他再也起不來了,他嘴裏喊著:“文斌,我的兒……”就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送葬的人不多也不少,除了本家還有親戚朋友,人群裏唯獨沒有文斌,送葬的隊伍裏隻有兩個花圈,一個是秀紅送的,一個是陳秋雨校長代表學校送的,沒有哀樂,也沒有吹打,不過寒冷的風發出了哀號聲,那是悲哀的哭泣,它在訴說著老人一生的悲哀。
秀紅讓仲秀涓把文斌的照片傳真給各在外辦事處,要他們留意文斌的消息。
紅色凱越轎車在公路上飛快的奔馳著,路兩邊的樹向後飛快的倒下。樹上已經開始長出嫩芽,楊柳枝兒在微風輕輕的飄蕩。
車在海濱前停下,對麵是一個太陽起得不是太早,月亮爬得不是太高的一個島嶼,人們在海濱談天、喝酒、說笑,螃蟹在周圍的沙灘上亂跑。這就是北海的潿洲島,島的四周煙波浩淼,全島綠樹茂密,氣候宜人,風光旖旎,堪稱人間天堂,蓬萊寶島。
可是,秀紅一點兒心情也沒有,泊了車,改乘輪船,登上了潿洲島,也沒什麽心情欣賞那“仙人洞”、“通天洞”、“海蝕蘑菇”等景點了,就徑直奔天主教堂去了。19世紀60年代,法國傳教士到潿洲島傳教,1870年始建潿洲島教堂,1880年建成盛塘村的“潿洲天主教堂”,1882年建成城仔村的“法國天主聖母教堂”。
潿洲島盛塘村的天主教堂,掩映在一片綠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蘿蜜樹林中,是清末“雷廉”地區一座最為宏偉的教堂。
它的建造與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國人有機會上島傳教有關。在清代,清政府因潿洲島“孤懸大海,最易藏奸”而發出“永遠封禁”令。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利用這一機會,派法籍神父上島傳教。
當時上島的移民“幾乎全是客家人或從本省其他地方移來的,總數約6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羅馬天主教徒”。由於教徒人數眾多,在潿洲傳教的法籍範神父,為解決宗教活動場所,於同治八年(1869年)在教徒最多的聚居點聖堂村(今盛塘村),花了十年時間,用島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這座占地麵積近千平方米的教堂。
當時主持建造天主堂的兩位神父中,一位是範神父,另一位是麥神父,範神父是建築工程師,他親自指導島上的民工(絕大部分是教徒)加工石塊。有些重要的石塊構件,兩位神父還親自加工,使天主堂能按設計的方案建造。在沒有專業施工隊和生產工具異常落後的一百多年前,建成這座哥特式教堂的確難能可貴。
高大雄偉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襯托下,顯得規模龐大,頗有氣勢。正門頂端是鍾樓,高聳著羅馬式的尖塔,有著隨時“向天一擊”的動勢,造成一種“天國神秘”的幻覺,堪稱別具一格。
朋友介紹的這些景點,應該是挺不錯的,要是在平時,那可以正好享受一通這裏的自然風光呢。潿洲島的盛塘村,一個以農耕為主的村落,石砌的圍牆,挨挨擠擠的房舍,屋旁巷頭的空地上堆著柴草,拴著牛,很自然而原始的村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世外桃源。她的自然純樸,古香古色,水天一色,海灘、陽光、海風。多麽的迷人,多麽的讓人陶醉。可是秀紅的心情一點兒也沒好起來,在朋友的陪同下,粗粗的參觀了教堂的內部構造,並在外麵拍了幾十張外觀照片,準備在下一處建築當中把這些參照進去。
後來又參觀了歐洲鄉村哥特式的小教堂城仔聖母堂。
在和朋友吃飯的時候,秀蘭打來了電話:“姐,有文斌的消息了。”
秀紅突然來了精神:“快說,他在什麽地方?”
“聽寧夏辦事處的肖經理打電話迴來說,文斌在一個叫石岩村的村裏,教幾個孩子讀書呢。”秀蘭把文斌所在的地址告訴了秀紅。
秀紅立即放下手裏的筷子,對朋友說:“對不起了,我要先走一步了。”
秀紅立即買了去寧夏的機票,幾個小時後秀紅已經來到了石岩村,可是,當她來到富貴家門前的時候,她的心涼了半截,大門被大雪封了一半,門半掩著,石屋裏滿是灰塵,到處是蜘蛛網。顯然,文斌已經不在此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