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囑托後事
大秦始皇帝能夠聽到我心聲 作者:神卜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郡。
李林剛剛一下馬車,就忍受不了這冬天裏麵的寒冷。
急急忙忙地跑迴了屋子裏麵。
安排下人點起香爐,讓屋子暫時暖和了起來。
“恩師這些天已經走訪了江南諸郡大半個地方,對楚地的民意調查,恐怕已經是有些眉目了吧?”
“嗯。”
他點了點頭,急忙伸出凍僵了的雙手,抽出一旁的紙張,在上麵塗塗畫畫了起來。
韓信站在他的對麵,撐著雙手,趴在一旁看著他。
“你看,這裏是陳郡,以陳郡為對稱點,向上則是中原地帶,這裏的大部分百姓們對大秦具有相當大的歸屬感,但向下,尤其是靠著會稽郡方向偏南的地方,對大秦朝廷的歸屬感極差,雖然本相沒有走訪到會稽郡,但根據沿途的百姓情況來看,這一現象恐怕越向南,越嚴重啊!”
“不錯,楚地百姓對楚地的巫術以及相應的本地貴族十分憧憬,反而對朝廷的任命十分不認同。”
“不不不,這不是百姓的錯,是當地貴族一直推行巫蠱之術,行的是愚民之術,民智未開,所以導致他們天生迷信。認為王侯將相乃是上天的貴種,反而是認命了一般。”
“恩師,那如此棘手的情況,該怎麽解決呢?”
“哈哈哈。”
他看了看皺起了眉頭的韓信,忍不住地笑了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來之前,本相就說了,我們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楚人歸心,你忘了當時本相說的幾個方麵了?”
“恩師說的是?以楚人治理楚人?”
“不錯,讓楚人的貴族成為大大小小的官吏,但在他們之上,咱們再設立一個清廉的朝廷命官,為當地老百姓做主。”
“您的意思是?”
“韓信,你想想看,什麽是貴族?什麽是賤民?”
“貴族就是一出生就擁有無窮無盡的榮華富貴,具有一定的地位的人?而賤民一出生就隻能為奴為婢,伺候別人一輩子?”
“錯了!”
“哦?恩師有何高見?”
韓信瞪大了眼睛,他認為他自己理解的表麵意思已經達到了,為何李林還說他錯了?
“貴族,就是讓普通的老百姓淪為賤民的真正元兇,兩者是對立關係,不是並行關係,既然楚地的百姓被貴族政治統治了幾百年,貴族政治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的話,那我們就要尋找這其中的兩者關係矛盾,而絕非是直接一股腦的亂殺。”
“恩師說得,韓信有所不解。”
“你不太理會我的意思,很正常,因為你沒有抓住主要矛盾。任何時候,無論敵人的堡壘如何堅固,往往都是從內部先被攻克的。百姓和貴族們在楚地上共存了幾百年,他們之間豈會沒有矛盾?他們渴望著有一個英雄來匡扶正義,這也是打抱不平的項氏一族在楚地獲得極大民心的緣故。”
“恩師,學生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咱們要讓楚人貴族做上各地郡縣的小官吏,他們與普通的老百姓們直接接觸,所發生的矛盾就不可避免,這樣一來,我們再調用朝廷的人做巡查、監察禦史亦或者是上官,替他們伸張正義,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從心底裏麵接受有一個朝廷的既定事實了!”
“不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在絕對的關係矛盾之中,隻要抓住了主要矛盾,任何次要矛盾都會迎刃而解,矛盾不會消失,消除了一個矛盾必然會產生新的矛盾,又需要我們重新來破解,這就是人活在人世間的真正意義。”
李林說罷,將他的主要治理民生的辦法和手段,都寫在了紙上。
因為他知道。
他馬上就要離開陳郡,迴到鹹陽城了。
但是,
他可以一走了之。
但楚地的百姓們呢?
要知道,他來這裏平叛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始皇帝在楚地大開殺戒且使楚地百姓的民心歸附。
平叛隻是次要的。
就算這一戰沒有抓住楚懷王熊心,就算楚地叛亂郡縣沒有聞風而降。
在項氏一族的支持下,平叛楚地也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罷了。
如果民心不能歸附,那麽這一次的行動對他而言無疑就是極為失敗的。
“恩師的言論,學生聞所未聞,但細細品鑒卻發現有無窮的奧妙所在。學生想到了曆史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采用恩師的矛盾觀點來進行闡述,甚至不僅僅能夠自圓其說,還能找到相當靠譜的原因。”
韓信的眼睛情不自禁地亮了起來,他是個何等聰明的人?
哪怕政治思維不咋地,但這並不妨礙他是一個聰明人。
一聽就明白了李林所說的矛盾思維的精髓所在。
並且還會舉一反三地進行了運用。
“哈哈哈,韓信啊,我所會的不過是些皮毛罷了。這是本相關於楚地民心歸附的所有辦法和思路,你拿著,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程度上的工作即可,江南諸郡,楚地百姓,就全靠你了!”
“恩師?您這是什麽意思?”
“本相明天就打算上路了,按照我們來的時候的路程來看,迴到鹹陽城,恐怕是要兩個月的時間啊。若是在這裏過年,迴到鹹陽估計就要拖到春夏之交了,到時候恐怕沒有時間給本相準備陛下的戰事了。”
“這......若是陛下不急詔於恩師,恩師會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迴去嗎?”
“唉,計劃趕不上變化啊。陛下哪怕明察秋毫,能夠辨別本相的行為,但那群大臣們,那群愚昧之人,斷然是考慮不明白的,他們在陛下麵前百般汙蔑本相,陛下就算是再怎麽信任本相,也不得不將本相給調迴去啊!”
“這倒是!”
韓信點了點頭,他是覺得大秦朝廷裏麵的官員上下加起來都沒有自己的恩師李林一個人有頭腦,而且每一次他們都在背後下絆子。
當然,他是沒有經曆過宋、明兩朝,那兩朝,後方的文人恨不得把武將的帶兵權都給撤掉。
前方打的要死要活。
後方的文人不斷地在皇帝麵前上前方欲血奮戰的將士們的眼藥。
其中典型的就是嶽飛了。
被身後投降派文臣和一個思想上已經完全被投降占領頭腦高地的皇帝給坑慘了。
要換做是韓信帶兵,早就反了他丫的。
“對了,虞府的那兩個女人,韓信,你懂得,要麽在本相走之後殺了,要麽就把她們發揮利益的最大收益。”
“恩師您的意思是?”
“項羽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他的頭腦比較簡單,而且為人極其重義氣,本相的意思你明白了嗎?”
“恩師的意思,學生明白了。”
“好了,本相該囑咐的已經囑咐了,接下來就看你如何主政一方了。你先暫時統轄管理陳郡、南郡、會稽郡這三個地方的郡守吧,三地的權柄本相都交托在你一人的手上了,至於項梁的江南諸郡總管,你不用管,他不會忤逆你的,因為你的背後是本相。”
“諾!”
“迴到鹹陽後,本相會給你封一個正式的職位,讓你統管江南的所有事務,地位在項梁之上。”
“多謝恩師栽培,學生一定不會辜負恩師的期望!”
“好,好!”
李林點了點頭,韓信是非常有才能的一個人,就是政治上太過於幼稚,缺少一個引路人。
如果韓信能夠使用的好,未來是有極大用處的。
這個人能文能武,隻要他認真地執行計劃,不出三年,江南的地界差不多就可以真正地算是穩定了下來。
李林剛剛一下馬車,就忍受不了這冬天裏麵的寒冷。
急急忙忙地跑迴了屋子裏麵。
安排下人點起香爐,讓屋子暫時暖和了起來。
“恩師這些天已經走訪了江南諸郡大半個地方,對楚地的民意調查,恐怕已經是有些眉目了吧?”
“嗯。”
他點了點頭,急忙伸出凍僵了的雙手,抽出一旁的紙張,在上麵塗塗畫畫了起來。
韓信站在他的對麵,撐著雙手,趴在一旁看著他。
“你看,這裏是陳郡,以陳郡為對稱點,向上則是中原地帶,這裏的大部分百姓們對大秦具有相當大的歸屬感,但向下,尤其是靠著會稽郡方向偏南的地方,對大秦朝廷的歸屬感極差,雖然本相沒有走訪到會稽郡,但根據沿途的百姓情況來看,這一現象恐怕越向南,越嚴重啊!”
“不錯,楚地百姓對楚地的巫術以及相應的本地貴族十分憧憬,反而對朝廷的任命十分不認同。”
“不不不,這不是百姓的錯,是當地貴族一直推行巫蠱之術,行的是愚民之術,民智未開,所以導致他們天生迷信。認為王侯將相乃是上天的貴種,反而是認命了一般。”
“恩師,那如此棘手的情況,該怎麽解決呢?”
“哈哈哈。”
他看了看皺起了眉頭的韓信,忍不住地笑了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來之前,本相就說了,我們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楚人歸心,你忘了當時本相說的幾個方麵了?”
“恩師說的是?以楚人治理楚人?”
“不錯,讓楚人的貴族成為大大小小的官吏,但在他們之上,咱們再設立一個清廉的朝廷命官,為當地老百姓做主。”
“您的意思是?”
“韓信,你想想看,什麽是貴族?什麽是賤民?”
“貴族就是一出生就擁有無窮無盡的榮華富貴,具有一定的地位的人?而賤民一出生就隻能為奴為婢,伺候別人一輩子?”
“錯了!”
“哦?恩師有何高見?”
韓信瞪大了眼睛,他認為他自己理解的表麵意思已經達到了,為何李林還說他錯了?
“貴族,就是讓普通的老百姓淪為賤民的真正元兇,兩者是對立關係,不是並行關係,既然楚地的百姓被貴族政治統治了幾百年,貴族政治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的話,那我們就要尋找這其中的兩者關係矛盾,而絕非是直接一股腦的亂殺。”
“恩師說得,韓信有所不解。”
“你不太理會我的意思,很正常,因為你沒有抓住主要矛盾。任何時候,無論敵人的堡壘如何堅固,往往都是從內部先被攻克的。百姓和貴族們在楚地上共存了幾百年,他們之間豈會沒有矛盾?他們渴望著有一個英雄來匡扶正義,這也是打抱不平的項氏一族在楚地獲得極大民心的緣故。”
“恩師,學生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咱們要讓楚人貴族做上各地郡縣的小官吏,他們與普通的老百姓們直接接觸,所發生的矛盾就不可避免,這樣一來,我們再調用朝廷的人做巡查、監察禦史亦或者是上官,替他們伸張正義,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從心底裏麵接受有一個朝廷的既定事實了!”
“不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在絕對的關係矛盾之中,隻要抓住了主要矛盾,任何次要矛盾都會迎刃而解,矛盾不會消失,消除了一個矛盾必然會產生新的矛盾,又需要我們重新來破解,這就是人活在人世間的真正意義。”
李林說罷,將他的主要治理民生的辦法和手段,都寫在了紙上。
因為他知道。
他馬上就要離開陳郡,迴到鹹陽城了。
但是,
他可以一走了之。
但楚地的百姓們呢?
要知道,他來這裏平叛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始皇帝在楚地大開殺戒且使楚地百姓的民心歸附。
平叛隻是次要的。
就算這一戰沒有抓住楚懷王熊心,就算楚地叛亂郡縣沒有聞風而降。
在項氏一族的支持下,平叛楚地也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罷了。
如果民心不能歸附,那麽這一次的行動對他而言無疑就是極為失敗的。
“恩師的言論,學生聞所未聞,但細細品鑒卻發現有無窮的奧妙所在。學生想到了曆史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采用恩師的矛盾觀點來進行闡述,甚至不僅僅能夠自圓其說,還能找到相當靠譜的原因。”
韓信的眼睛情不自禁地亮了起來,他是個何等聰明的人?
哪怕政治思維不咋地,但這並不妨礙他是一個聰明人。
一聽就明白了李林所說的矛盾思維的精髓所在。
並且還會舉一反三地進行了運用。
“哈哈哈,韓信啊,我所會的不過是些皮毛罷了。這是本相關於楚地民心歸附的所有辦法和思路,你拿著,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程度上的工作即可,江南諸郡,楚地百姓,就全靠你了!”
“恩師?您這是什麽意思?”
“本相明天就打算上路了,按照我們來的時候的路程來看,迴到鹹陽城,恐怕是要兩個月的時間啊。若是在這裏過年,迴到鹹陽估計就要拖到春夏之交了,到時候恐怕沒有時間給本相準備陛下的戰事了。”
“這......若是陛下不急詔於恩師,恩師會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迴去嗎?”
“唉,計劃趕不上變化啊。陛下哪怕明察秋毫,能夠辨別本相的行為,但那群大臣們,那群愚昧之人,斷然是考慮不明白的,他們在陛下麵前百般汙蔑本相,陛下就算是再怎麽信任本相,也不得不將本相給調迴去啊!”
“這倒是!”
韓信點了點頭,他是覺得大秦朝廷裏麵的官員上下加起來都沒有自己的恩師李林一個人有頭腦,而且每一次他們都在背後下絆子。
當然,他是沒有經曆過宋、明兩朝,那兩朝,後方的文人恨不得把武將的帶兵權都給撤掉。
前方打的要死要活。
後方的文人不斷地在皇帝麵前上前方欲血奮戰的將士們的眼藥。
其中典型的就是嶽飛了。
被身後投降派文臣和一個思想上已經完全被投降占領頭腦高地的皇帝給坑慘了。
要換做是韓信帶兵,早就反了他丫的。
“對了,虞府的那兩個女人,韓信,你懂得,要麽在本相走之後殺了,要麽就把她們發揮利益的最大收益。”
“恩師您的意思是?”
“項羽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他的頭腦比較簡單,而且為人極其重義氣,本相的意思你明白了嗎?”
“恩師的意思,學生明白了。”
“好了,本相該囑咐的已經囑咐了,接下來就看你如何主政一方了。你先暫時統轄管理陳郡、南郡、會稽郡這三個地方的郡守吧,三地的權柄本相都交托在你一人的手上了,至於項梁的江南諸郡總管,你不用管,他不會忤逆你的,因為你的背後是本相。”
“諾!”
“迴到鹹陽後,本相會給你封一個正式的職位,讓你統管江南的所有事務,地位在項梁之上。”
“多謝恩師栽培,學生一定不會辜負恩師的期望!”
“好,好!”
李林點了點頭,韓信是非常有才能的一個人,就是政治上太過於幼稚,缺少一個引路人。
如果韓信能夠使用的好,未來是有極大用處的。
這個人能文能武,隻要他認真地執行計劃,不出三年,江南的地界差不多就可以真正地算是穩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