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李林被除名
大秦始皇帝能夠聽到我心聲 作者:神卜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鹹陽城,禦政閣中。
始皇帝勃然大怒地拍著桌案,怒斥道:“李林這個混賬!混賬!朕明明都給他暗示了,讓他去找趙佗,直接將楚地叛亂者格殺勿論,他竟然,他竟然擅作主張,忤逆朕!”
“陛下,陛下,您的龍體要緊啊,別氣壞了身子!”
“高樞,你看看這李林的奏疏,他竟然先斬後奏,給了那項氏餘孽江南諸郡的所有調度權力,他這是想要做什麽?給項氏封為楚王嗎?”
始皇帝的臉色極差。
他本來是興致勃勃地看著李林的奏疏。
沒想到。
越看他越是氣憤。
“陛下,可能李相有他的考慮吧?”
“不!他這不是考慮,他這是在安排自己的退路!”
“什麽?”
“他,根本就沒有將自己的心放在大秦,他還想著退路,他這個混賬!”
“那可怎麽辦?”
“不不不不,剛才是朕氣糊塗了,他這是在捧殺項氏,用莫大的利益牽扯住項氏,進而來讓六國餘孽而與項氏離心離德,好一招殺人誅心。”
“啊?”
高樞被始皇帝的一驚一炸給弄懵了。
他怎麽也沒有想明白其中的關鍵。
“你現在就去傳令,讓李林即刻星夜返迴鹹陽城!”
“啊?可是馬上就要過年了啊......”
“哼哼哼,這個小兔崽子故意戲耍朕,朕讓他過得個好年?”
始皇帝忍不住地露出了笑容。
弄得高樞人都傻眼了。
剛才陛下不是要怒斥李林這個混賬玩意嗎?
怎麽迴事?
天呐。
咱家再也不敢涉及李林的事情了,那個小兔崽子,太得帝心了,先斬後奏這樣重要的事情,他都能夠做得出來,陛下還沒有對他真正動怒。
咱家羨慕得都哭了啊!
很快,李林平定江南諸郡的事情傳遍了鹹陽城。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無數的非議。
其中最為大家重視的一點就是假項氏之手,來控製江南諸郡。
雖表麵上為大秦江南總管,但實際上卻如同昔日楚王一般。
“公子,李林如此大逆不道,陛下定然對其痛恨欲絕,此時您若是上前一步,將李林彈劾,我等諸位,一定會定力相助!”
“是啊,公子,眼下您是大秦的希望了,李林這般佞臣,若是不除,大秦必亂!”
“公子,咱們就全都指望您了。”
“蒙大人,你也是這麽認為的?”
扶蘇有些驚訝,今天早上剛剛一開門,就來了這麽多的朝廷機要大臣,而且最讓他感到意外的不是別人,而是蒙毅和李信。
蒙毅雖然跟李林不對付,但兩者並沒有直接矛盾。
李信就不用多說了。
乃是李林的兄長。
他能來,就已經表明了一個態度。
李林身後的李家已經選擇站隊了,打算拋棄李林了。
“公子,不僅僅是蒙毅這樣認為,禦史大夫和宗正大人都是這般認為的。”
蒙毅拱了拱手,隨即將皮球丟給了李信和嬴林。
嬴林老奸巨猾,不著急第一個表態,此時正在閉目養神。
大家的注意力於是乎全都集中在了李信的身上。
“公子,李家已經決定放棄李林了,我們打算與李林的政治主張、立場分割,同時即日起宣告天下,李林從李家除名。”
說實話,李信也不願意如此。
但李林在江南做的事情,讓李家的所有長輩都感覺到了害怕。
害怕陛下會因此而遷怒到李家。
到時候。
就不是死那麽一兩個人那麽簡單了。
“唉,李相的這一次行為,扶蘇也是認為極為不妥,既然大家都如此認為,那扶蘇就在明日早朝之上,率先向那李相公開發難吧。”
“如此,多謝公子。”
“公子高義。”
“大秦的天下蒼生就交托在公子手中了!”
“但願吧。”
扶蘇麻木地點了點頭,他之前就被李林在小冊子上所寫的內容所震撼,所以這些時日收集了不少承建司出版的相關於李林的書籍。
越發地覺得他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
可現如今。
他這一番騷操作,讓扶蘇陷入了迷茫。
這不應該是他的作風啊,如此逆天的行徑,不符合他的一貫思路啊。
他為何會做出如此這般不智的選擇?
此時。
被朝廷眾人掛念的李林。
已經即將要抵達了會稽郡視察民情。
他知道他的奏疏到了鹹陽一定會引起軒然大波,但是他知道,陛下是決計不會反對他的。
因為陛下即將要對匈奴用兵了。
“恩師,學生這些天思慮了良久,都沒有想明白,您為何要這麽抉擇啊?”
“攘外必先安內,大秦對江南諸郡的控製力有限,如果對匈奴用兵的話,難免會顧忌不到江南諸郡。到時候這裏再發生民變該當如何?”
“這......”
“況且,自從本相讓火藥發明出來的消息讓陛下得知之後,就像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陛下絕對會在他的有生之年對匈奴用兵,而且大概率是明年的春夏之交。這個時候,本相在江南扶持一個可靠的代言人,你覺得陛下會反對嗎?”
“可是這樣一來的話,豈不是讓郡縣製麵臨極大的挑戰?”
“哈哈哈,韓信啊,因地製宜啊,此一時彼一時也,項氏存在的意義就是在本相將大秦完成全麵革新前的江南穩定劑罷了,等到時間差不多了,也就會被撤掉的。”
“恩師......真乃神人也,韓信佩服!”
韓信一臉崇拜的表情,讓李林都有些慚愧了。
他這個選擇不過是借鑒了漢景帝為了平息七國之亂,答應把皇位傳給當時堅持在戰爭一線的梁王罷了。
可憐的梁王,真的認為皇位會傳給他。
用盡了梁國的力量,抵抗住了七國叛軍。
結果呢?
皇位傳給他了嗎?
沒有。
傳給了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劉徹。
如今用項氏管理江南諸郡也是如此,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兩害取其輕,先讓始皇帝騰出手將匈奴的邊患解決了先。
畢竟新政和對匈奴作戰的兩件大事就已經夠他李林喝上一壺了。
這時候江南再不穩定,豈不是要讓他李某人焦頭爛額?
“丞相大人,前麵就是會稽郡了,郡守大人正在城外三十裏等候著丞相大人!”
“知道了,走吧,韓信,咱們出去見見這位地方父母官。”
“諾!”
他剛剛走出馬車,還沒有從馬車上下來。
突然飛馬來報。
“報,丞相大人,陛下急詔!”
“什麽?”
他馬上就將詔書攤開,上麵寫著始皇帝對他的訓斥,以及一些關懷的話語。
這讓他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
臨了看了末尾,他頓時露出了苦瓜色的表情,“這個陛下,真的是會來事,居然讓我火速迴到鹹陽,馬上就要過年了啊!”
他歎了一口氣。
“怎麽了,恩師?”
“你看吧!”
韓信接過來了詔書,看完了後,驚訝道:“陛下為何如此著急讓您迴去啊?”
“估計是這一次的先斬後奏,讓陛下動怒了吧?”
李林搖了搖頭,剛剛準備走下馬車的,臨了迴到了馬車裏麵,直接調轉馬頭,原路返迴了。
這讓出城三十裏外早早地就準備迎接李林的會稽地方官員們大失所望,他們在外麵受凍了大半天就是為了等候丞相大人的大駕光臨,結果這丞相大人還走了。
一個個心裏麵都不太好受啊,甚至有的人表麵上沒什麽,但在心裏麵卻已經是在問候李林的祖宗十八代了。
始皇帝勃然大怒地拍著桌案,怒斥道:“李林這個混賬!混賬!朕明明都給他暗示了,讓他去找趙佗,直接將楚地叛亂者格殺勿論,他竟然,他竟然擅作主張,忤逆朕!”
“陛下,陛下,您的龍體要緊啊,別氣壞了身子!”
“高樞,你看看這李林的奏疏,他竟然先斬後奏,給了那項氏餘孽江南諸郡的所有調度權力,他這是想要做什麽?給項氏封為楚王嗎?”
始皇帝的臉色極差。
他本來是興致勃勃地看著李林的奏疏。
沒想到。
越看他越是氣憤。
“陛下,可能李相有他的考慮吧?”
“不!他這不是考慮,他這是在安排自己的退路!”
“什麽?”
“他,根本就沒有將自己的心放在大秦,他還想著退路,他這個混賬!”
“那可怎麽辦?”
“不不不不,剛才是朕氣糊塗了,他這是在捧殺項氏,用莫大的利益牽扯住項氏,進而來讓六國餘孽而與項氏離心離德,好一招殺人誅心。”
“啊?”
高樞被始皇帝的一驚一炸給弄懵了。
他怎麽也沒有想明白其中的關鍵。
“你現在就去傳令,讓李林即刻星夜返迴鹹陽城!”
“啊?可是馬上就要過年了啊......”
“哼哼哼,這個小兔崽子故意戲耍朕,朕讓他過得個好年?”
始皇帝忍不住地露出了笑容。
弄得高樞人都傻眼了。
剛才陛下不是要怒斥李林這個混賬玩意嗎?
怎麽迴事?
天呐。
咱家再也不敢涉及李林的事情了,那個小兔崽子,太得帝心了,先斬後奏這樣重要的事情,他都能夠做得出來,陛下還沒有對他真正動怒。
咱家羨慕得都哭了啊!
很快,李林平定江南諸郡的事情傳遍了鹹陽城。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無數的非議。
其中最為大家重視的一點就是假項氏之手,來控製江南諸郡。
雖表麵上為大秦江南總管,但實際上卻如同昔日楚王一般。
“公子,李林如此大逆不道,陛下定然對其痛恨欲絕,此時您若是上前一步,將李林彈劾,我等諸位,一定會定力相助!”
“是啊,公子,眼下您是大秦的希望了,李林這般佞臣,若是不除,大秦必亂!”
“公子,咱們就全都指望您了。”
“蒙大人,你也是這麽認為的?”
扶蘇有些驚訝,今天早上剛剛一開門,就來了這麽多的朝廷機要大臣,而且最讓他感到意外的不是別人,而是蒙毅和李信。
蒙毅雖然跟李林不對付,但兩者並沒有直接矛盾。
李信就不用多說了。
乃是李林的兄長。
他能來,就已經表明了一個態度。
李林身後的李家已經選擇站隊了,打算拋棄李林了。
“公子,不僅僅是蒙毅這樣認為,禦史大夫和宗正大人都是這般認為的。”
蒙毅拱了拱手,隨即將皮球丟給了李信和嬴林。
嬴林老奸巨猾,不著急第一個表態,此時正在閉目養神。
大家的注意力於是乎全都集中在了李信的身上。
“公子,李家已經決定放棄李林了,我們打算與李林的政治主張、立場分割,同時即日起宣告天下,李林從李家除名。”
說實話,李信也不願意如此。
但李林在江南做的事情,讓李家的所有長輩都感覺到了害怕。
害怕陛下會因此而遷怒到李家。
到時候。
就不是死那麽一兩個人那麽簡單了。
“唉,李相的這一次行為,扶蘇也是認為極為不妥,既然大家都如此認為,那扶蘇就在明日早朝之上,率先向那李相公開發難吧。”
“如此,多謝公子。”
“公子高義。”
“大秦的天下蒼生就交托在公子手中了!”
“但願吧。”
扶蘇麻木地點了點頭,他之前就被李林在小冊子上所寫的內容所震撼,所以這些時日收集了不少承建司出版的相關於李林的書籍。
越發地覺得他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
可現如今。
他這一番騷操作,讓扶蘇陷入了迷茫。
這不應該是他的作風啊,如此逆天的行徑,不符合他的一貫思路啊。
他為何會做出如此這般不智的選擇?
此時。
被朝廷眾人掛念的李林。
已經即將要抵達了會稽郡視察民情。
他知道他的奏疏到了鹹陽一定會引起軒然大波,但是他知道,陛下是決計不會反對他的。
因為陛下即將要對匈奴用兵了。
“恩師,學生這些天思慮了良久,都沒有想明白,您為何要這麽抉擇啊?”
“攘外必先安內,大秦對江南諸郡的控製力有限,如果對匈奴用兵的話,難免會顧忌不到江南諸郡。到時候這裏再發生民變該當如何?”
“這......”
“況且,自從本相讓火藥發明出來的消息讓陛下得知之後,就像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陛下絕對會在他的有生之年對匈奴用兵,而且大概率是明年的春夏之交。這個時候,本相在江南扶持一個可靠的代言人,你覺得陛下會反對嗎?”
“可是這樣一來的話,豈不是讓郡縣製麵臨極大的挑戰?”
“哈哈哈,韓信啊,因地製宜啊,此一時彼一時也,項氏存在的意義就是在本相將大秦完成全麵革新前的江南穩定劑罷了,等到時間差不多了,也就會被撤掉的。”
“恩師......真乃神人也,韓信佩服!”
韓信一臉崇拜的表情,讓李林都有些慚愧了。
他這個選擇不過是借鑒了漢景帝為了平息七國之亂,答應把皇位傳給當時堅持在戰爭一線的梁王罷了。
可憐的梁王,真的認為皇位會傳給他。
用盡了梁國的力量,抵抗住了七國叛軍。
結果呢?
皇位傳給他了嗎?
沒有。
傳給了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劉徹。
如今用項氏管理江南諸郡也是如此,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兩害取其輕,先讓始皇帝騰出手將匈奴的邊患解決了先。
畢竟新政和對匈奴作戰的兩件大事就已經夠他李林喝上一壺了。
這時候江南再不穩定,豈不是要讓他李某人焦頭爛額?
“丞相大人,前麵就是會稽郡了,郡守大人正在城外三十裏等候著丞相大人!”
“知道了,走吧,韓信,咱們出去見見這位地方父母官。”
“諾!”
他剛剛走出馬車,還沒有從馬車上下來。
突然飛馬來報。
“報,丞相大人,陛下急詔!”
“什麽?”
他馬上就將詔書攤開,上麵寫著始皇帝對他的訓斥,以及一些關懷的話語。
這讓他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
臨了看了末尾,他頓時露出了苦瓜色的表情,“這個陛下,真的是會來事,居然讓我火速迴到鹹陽,馬上就要過年了啊!”
他歎了一口氣。
“怎麽了,恩師?”
“你看吧!”
韓信接過來了詔書,看完了後,驚訝道:“陛下為何如此著急讓您迴去啊?”
“估計是這一次的先斬後奏,讓陛下動怒了吧?”
李林搖了搖頭,剛剛準備走下馬車的,臨了迴到了馬車裏麵,直接調轉馬頭,原路返迴了。
這讓出城三十裏外早早地就準備迎接李林的會稽地方官員們大失所望,他們在外麵受凍了大半天就是為了等候丞相大人的大駕光臨,結果這丞相大人還走了。
一個個心裏麵都不太好受啊,甚至有的人表麵上沒什麽,但在心裏麵卻已經是在問候李林的祖宗十八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