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幫窮人 官兵們挖井建房
滑頭軍閥第二部紅軍歲月 作者:張海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一會,姑娘迴來了,帶來了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
這個男人是東山村的村長,名叫周開元,劉永義向他打聽兩口井集中在東邊的原因。
“哦,井是東邊的人出錢打的,當然就打在東邊了。”
“西邊的人呢,他們幹嘛不出錢打井?”
“西邊的人都是窮人,不舍得出打井的錢,我跟他們說過幾次,他們總說:不用打了,已經有水井了,遠就遠點吧,能接受。”
“是這樣呀。”劉永義向東邊望著。
“周村長,這樣吧,我們紅軍幫你們打一口井,打在西邊,方便西邊的窮人。”想了一陣,劉永義決定道。
“好呀好呀,太好了。”周開元很高興。
“你給我們選打井的地方吧,選好了我們就動手挖。”
“地方早選好了,走,我帶你們去。”
劉永義等人跟著周開元向西走去。
在一棵大榕樹旁,周開元停了下來。
“這裏,就是這裏,一年前就選好的地方。”周開元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劃了一個大圈圈。
“好,我們就在這裏挖井,挖一口更大更深的井。”
“需要我幫你們什麽?”
“幫我們找一個會挖井的人來,讓他指揮我們挖井,工錢我們出,挖井要用的各種材料你幫我們買,材料錢也是我們出,還有,幫我們借挖井的工具,我們什麽工具都沒帶。”
周開元主張東山村出工錢和材料錢,他的態度很堅決,劉永義同意了他的意見。
周開元走去找人,過了一會,他領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
老頭叫林作財,是打井的高手,東邊的兩口井都是他指揮打的。
“東邊兩口井多深?”
“一口七米,一口八米。”
“多大?”
“都是兩米。”
“八米、兩米,我們的井要超過他們,十米深、三米寬。”
“超得太少了,團長,十二米深、四米寬。”
“超得還不夠,十五米深、五米寬。”
官兵們一個比一個豪氣。
“別這樣,別這樣。”林作財慌忙擺手,“最旱的時候,我們這裏水位也隻降到七米,挖深了沒意義,還容易塌。”
“林先生,你認為挖多深合適。”
“八米最合適,劉團長想超過他們的話,那……八米半吧,八米半深、兩米半寬。”“好,就按林先生說的辦,八米半深、兩米半寬。”
林作財寫出了打井所需的工具,周開元帶上人去借。
很快,打井工具借來了。
劉永義分出八個人看守武器,其餘人脫了上衣,他們在林作財的指揮下挖起井來。
一直幹到傍晚,他們向下挖了五米。
“行了,天黑了,今天就挖到這吧,明天再接著挖。”林作財說道。
“好的,明天接著挖,明天一定把這口井挖好,挖不好,我們就來個挑燈夜戰。”
周開元想留他們吃飯,劉永義謝絕了,他叫上楊大個他們,大家返迴了角美。
劉永義不常幹體力活,一天勞動下來,他累得渾身酸疼。
睡了一個夜晚之後,第二天起來,身體仍沒完全恢複,胳膊有些抬不起來。
劉永義不想去東山村勞動了,他想了個法子,他叫楊大個和劉黑子帶人去東山村建房挖井,自己則留在角美負責做打水用的吊杆。
“你們多帶些人,爭取今天完成。”劉永義吩咐道。
“保證今天完成。”楊大個和劉黑子答應道。
楊大個和劉黑子走後,劉永義帶了幾個人上街,買來了木料和竹子。
三團有人幹過木匠,劉永義把他們找來,指揮他們做起了吊杆。
忙碌了一個上午,吊杆做好了。
劉永義領人把吊杆抬去東山村。
一直幹到傍晚,房子和水井先後完工。
“哈哈哈哈,金老師三天才蓋起一棟房子,他哪比得上我呀,我兩天就蓋起一棟房子。”望著蓋好的房子,劉永義得意地說道。
“是呀,團長就是厲害,比金老師厲害多了。”楊大個拍著馬屁。
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水井上的水泥還沒幹,為了防止有上踩上去,水井周圍豎了欄杆,還派了專人看護。
周開元搞了一個簡單的完工儀式,他在水井旁邊搭了一個台子,然後叫人敲起鑼鼓、點燃鞭炮。
一陣“劈劈啪啪、咚咚咚咚”之後,周開元上台發言,他稱讚了紅軍的菩薩心腸、熱心助人。
周開元講完後,輪到劉永義發言,他站到台上,又對百姓宣傳起了革命,不過,他這次沒有再講升官發財,而是學著關秋紅講起了翻身解放。
周開元再次邀請劉永義吃飯,劉永義考慮到東山村角美有一段距離,喝醉了不太安全,因而還是謝絕了。“我們是紅軍,是百姓的子弟兵,幫百姓忙是應該的。”劉永義裝出很高尚的樣子。
劉永義對兩天的勞動感到滿意,晚上,他動筆寫起了文章,打算把建房挖井的過程寫成故事,寄到《紅星報》去。
林海霞跑來找劉永義,她的《四打賴村》已經寫好了,拿來給劉永義過目。
“很好,很好,寫的很好,林同學,你的水平超過張恨水、超過柳柔柔了。”劉永義一邊翻著劇本一邊稱讚。
“團長,你說話總那麽誇張。”
“不是誇張,實事求是,實事求是,哈哈哈哈。”
“行,沒什麽問題,走,我們去找關政委。”看完劇本後,劉永義站了起來。
“去找關政委?”林海霞有些心虛,沒征求意見就給別人安排了愛情,關秋紅生氣怎麽辦?
“團……團長,你一個人去吧,關政委有什麽意見,你迴來告訴我。”林海霞猶豫著說道。
“哈哈,你怕關政委罵你?放心吧,關政委是識大體的人,這樣寫對革命有利,她會同意的。”
“真的,你有把握?”
“當然有把握了,關政委什麽人?革命者呀,對革命有利的事她怎麽會拒絕呢?嘻嘻,我敢斷定,關政委巴不得你這樣寫,她呀,早愛上我這個大帥哥了。”
“呸呸呸呸,自大狂。”
劉永義和林海霞拿著劇本去找關秋紅。
關秋紅拿過劇本看了起來,看著看著,她的臉紅了起來。
“劇本寫得不錯,不過,加入了太多不相關的東西。”關秋紅評論道。
“你是說愛情吧?這些東西很有用的,能吸引觀眾,現在大家喜歡看愛情戲,《四打賴村》裏沒有了愛情,老百姓不喜歡看的。”劉永義為林海霞辯護。
“我不這樣認為,《三國演義》沒有愛情,可《三國演義》的戲人人愛看,所謂‘大家喜歡看愛情戲’,小知識分子這樣認為而已,他們自己喜歡看愛情戲,就認為大家也喜歡。”
“能吸引知識分子也不錯,紅軍裏知識分子太少了,這對革命不利。”
“我們有其它方法吸引知識分子,不需要采用這種方法,紅軍有紀律,部隊裏不準談戀愛,所以,《四打賴村》裏的愛情戲必須刪掉。”
“這些愛情戲很精彩,刪掉太可惜了,至於說部隊裏不準談戀愛……對了,團長和賴麗卿的愛情沒有違反紀律,他們談戀愛的時候不在紅軍。”
“團長和政委的呢?”
“可以改時間呀,改時間就不違反紀律了,讓團長進黃埔軍校,團長和政委在黃埔軍校裏談的戀愛。”
“撲哧”,林海霞笑了起來。
“劉永義,挺有辦法的嘛,不過,黃埔軍校也不允許談戀愛。”關秋紅被林海霞笑得有些臉紅。
“黃埔軍校是國民黨的,團長政委在黃埔軍校談戀愛,違反的是國民黨的紀律,這是革命行為。”
“黃埔軍校是***和國民黨的,在黃埔軍校談戀愛,違反的也是***的紀律,這不是革命行為。”
“那就再改,改到……西北軍官學校,西北軍官學校可不是***的。”
“別改了,不管有沒有違反紀律,《四打賴村》裏的愛情戲都必須刪掉,不然,對官兵影響不好。”
“關政委,戲裏增加愛情對革命有利,有個大人物說過,有愛的地方才有幸福,《四打賴村》裏增加愛情,可以讓大家覺得紅軍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可以吸引更多人參加紅軍。”見劉永義落了下風,林海霞站出來為自己的劇本辯護。
“說的對,有愛的地方才有幸福,但是,這個愛不僅僅指愛情,我們紅軍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裏,除了愛情,其它愛都有,你可以在《四打賴村》裏增加其它愛。”
“其它愛幸福值不高,還是愛情好,一增加愛情,幸福值馬上上去了,關政委,同意增加愛情吧,這樣做,會讓紅軍這個大家庭更加幸福。”
“紅軍的宗旨是保衛幸福,不是製造幸福,任何有損這個宗旨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
“要不……改成這樣,團長向政委求愛,碰了釘子、碰了大釘子?”劉永義想出了新主意。
“對對對,就這樣改,就這樣改。”林海霞急忙支持,“團長是隻癩蛤蟆,他想吃天鵝肉,被政委狠狠批評了一頓,這樣寫,不但沒違反紅軍紀律,反而維護了紅軍紀律。”
“我……政委不是天鵝。”關秋紅臉更紅了,“你們搞的這一套我明白,表麵上反對談戀愛,實際上就是談戀愛,跟你們說,《四打賴村》裏不能有愛情戲,不然,我這裏通過了,上頭也不通不過,至於吸引觀眾……你可以增加一些武打,武打大家很愛看,尤其是下層官兵和百姓。”
“《四打賴村》沒有愛情不合情理,很不合情理,男孩女孩走到一起,居然沒有談戀愛。”
“那就把政委改成男的,這樣就合情理了。”
“打住,打住,這可不能改,把政委改成男的,戲裏一個美女都沒有,你叫觀眾看誰去?”劉永義被這個建議嚇了一跳。
“林同學,算了吧,你把《四打賴村》裏的愛情戲刪掉,增加武打戲,你讓政委變成武林高手、射擊高手,背插雙刀、手持雙槍。”見關秋紅很堅決,劉永義放棄了原來的立場。
“好好好,刪掉愛情戲,讓政委成為高手。”林海霞不高興地答應道。
“還有,四打賴村,四次全是團長打的。”
“喂,這是什麽意思?你怎麽把別人的屎盆子扣到我頭上?”
“這是為了照顧兄弟部隊的感情,這個戲以後要到兄弟部隊去演,提及兄弟部隊打敗仗的事,會傷害他們的感情。”
“你就不怕傷害我的感情?我一次敗仗都沒打過,這下可好,一下就給我安排了三次敗仗。”
“你最後嬴了呀,嬴了,就什麽都賺迴來了。”
劉永義和關秋紅爭吵起來,爭吵一陣子之後,還是劉永義認領了這三次敗仗。
這個男人是東山村的村長,名叫周開元,劉永義向他打聽兩口井集中在東邊的原因。
“哦,井是東邊的人出錢打的,當然就打在東邊了。”
“西邊的人呢,他們幹嘛不出錢打井?”
“西邊的人都是窮人,不舍得出打井的錢,我跟他們說過幾次,他們總說:不用打了,已經有水井了,遠就遠點吧,能接受。”
“是這樣呀。”劉永義向東邊望著。
“周村長,這樣吧,我們紅軍幫你們打一口井,打在西邊,方便西邊的窮人。”想了一陣,劉永義決定道。
“好呀好呀,太好了。”周開元很高興。
“你給我們選打井的地方吧,選好了我們就動手挖。”
“地方早選好了,走,我帶你們去。”
劉永義等人跟著周開元向西走去。
在一棵大榕樹旁,周開元停了下來。
“這裏,就是這裏,一年前就選好的地方。”周開元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劃了一個大圈圈。
“好,我們就在這裏挖井,挖一口更大更深的井。”
“需要我幫你們什麽?”
“幫我們找一個會挖井的人來,讓他指揮我們挖井,工錢我們出,挖井要用的各種材料你幫我們買,材料錢也是我們出,還有,幫我們借挖井的工具,我們什麽工具都沒帶。”
周開元主張東山村出工錢和材料錢,他的態度很堅決,劉永義同意了他的意見。
周開元走去找人,過了一會,他領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
老頭叫林作財,是打井的高手,東邊的兩口井都是他指揮打的。
“東邊兩口井多深?”
“一口七米,一口八米。”
“多大?”
“都是兩米。”
“八米、兩米,我們的井要超過他們,十米深、三米寬。”
“超得太少了,團長,十二米深、四米寬。”
“超得還不夠,十五米深、五米寬。”
官兵們一個比一個豪氣。
“別這樣,別這樣。”林作財慌忙擺手,“最旱的時候,我們這裏水位也隻降到七米,挖深了沒意義,還容易塌。”
“林先生,你認為挖多深合適。”
“八米最合適,劉團長想超過他們的話,那……八米半吧,八米半深、兩米半寬。”“好,就按林先生說的辦,八米半深、兩米半寬。”
林作財寫出了打井所需的工具,周開元帶上人去借。
很快,打井工具借來了。
劉永義分出八個人看守武器,其餘人脫了上衣,他們在林作財的指揮下挖起井來。
一直幹到傍晚,他們向下挖了五米。
“行了,天黑了,今天就挖到這吧,明天再接著挖。”林作財說道。
“好的,明天接著挖,明天一定把這口井挖好,挖不好,我們就來個挑燈夜戰。”
周開元想留他們吃飯,劉永義謝絕了,他叫上楊大個他們,大家返迴了角美。
劉永義不常幹體力活,一天勞動下來,他累得渾身酸疼。
睡了一個夜晚之後,第二天起來,身體仍沒完全恢複,胳膊有些抬不起來。
劉永義不想去東山村勞動了,他想了個法子,他叫楊大個和劉黑子帶人去東山村建房挖井,自己則留在角美負責做打水用的吊杆。
“你們多帶些人,爭取今天完成。”劉永義吩咐道。
“保證今天完成。”楊大個和劉黑子答應道。
楊大個和劉黑子走後,劉永義帶了幾個人上街,買來了木料和竹子。
三團有人幹過木匠,劉永義把他們找來,指揮他們做起了吊杆。
忙碌了一個上午,吊杆做好了。
劉永義領人把吊杆抬去東山村。
一直幹到傍晚,房子和水井先後完工。
“哈哈哈哈,金老師三天才蓋起一棟房子,他哪比得上我呀,我兩天就蓋起一棟房子。”望著蓋好的房子,劉永義得意地說道。
“是呀,團長就是厲害,比金老師厲害多了。”楊大個拍著馬屁。
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水井上的水泥還沒幹,為了防止有上踩上去,水井周圍豎了欄杆,還派了專人看護。
周開元搞了一個簡單的完工儀式,他在水井旁邊搭了一個台子,然後叫人敲起鑼鼓、點燃鞭炮。
一陣“劈劈啪啪、咚咚咚咚”之後,周開元上台發言,他稱讚了紅軍的菩薩心腸、熱心助人。
周開元講完後,輪到劉永義發言,他站到台上,又對百姓宣傳起了革命,不過,他這次沒有再講升官發財,而是學著關秋紅講起了翻身解放。
周開元再次邀請劉永義吃飯,劉永義考慮到東山村角美有一段距離,喝醉了不太安全,因而還是謝絕了。“我們是紅軍,是百姓的子弟兵,幫百姓忙是應該的。”劉永義裝出很高尚的樣子。
劉永義對兩天的勞動感到滿意,晚上,他動筆寫起了文章,打算把建房挖井的過程寫成故事,寄到《紅星報》去。
林海霞跑來找劉永義,她的《四打賴村》已經寫好了,拿來給劉永義過目。
“很好,很好,寫的很好,林同學,你的水平超過張恨水、超過柳柔柔了。”劉永義一邊翻著劇本一邊稱讚。
“團長,你說話總那麽誇張。”
“不是誇張,實事求是,實事求是,哈哈哈哈。”
“行,沒什麽問題,走,我們去找關政委。”看完劇本後,劉永義站了起來。
“去找關政委?”林海霞有些心虛,沒征求意見就給別人安排了愛情,關秋紅生氣怎麽辦?
“團……團長,你一個人去吧,關政委有什麽意見,你迴來告訴我。”林海霞猶豫著說道。
“哈哈,你怕關政委罵你?放心吧,關政委是識大體的人,這樣寫對革命有利,她會同意的。”
“真的,你有把握?”
“當然有把握了,關政委什麽人?革命者呀,對革命有利的事她怎麽會拒絕呢?嘻嘻,我敢斷定,關政委巴不得你這樣寫,她呀,早愛上我這個大帥哥了。”
“呸呸呸呸,自大狂。”
劉永義和林海霞拿著劇本去找關秋紅。
關秋紅拿過劇本看了起來,看著看著,她的臉紅了起來。
“劇本寫得不錯,不過,加入了太多不相關的東西。”關秋紅評論道。
“你是說愛情吧?這些東西很有用的,能吸引觀眾,現在大家喜歡看愛情戲,《四打賴村》裏沒有了愛情,老百姓不喜歡看的。”劉永義為林海霞辯護。
“我不這樣認為,《三國演義》沒有愛情,可《三國演義》的戲人人愛看,所謂‘大家喜歡看愛情戲’,小知識分子這樣認為而已,他們自己喜歡看愛情戲,就認為大家也喜歡。”
“能吸引知識分子也不錯,紅軍裏知識分子太少了,這對革命不利。”
“我們有其它方法吸引知識分子,不需要采用這種方法,紅軍有紀律,部隊裏不準談戀愛,所以,《四打賴村》裏的愛情戲必須刪掉。”
“這些愛情戲很精彩,刪掉太可惜了,至於說部隊裏不準談戀愛……對了,團長和賴麗卿的愛情沒有違反紀律,他們談戀愛的時候不在紅軍。”
“團長和政委的呢?”
“可以改時間呀,改時間就不違反紀律了,讓團長進黃埔軍校,團長和政委在黃埔軍校裏談的戀愛。”
“撲哧”,林海霞笑了起來。
“劉永義,挺有辦法的嘛,不過,黃埔軍校也不允許談戀愛。”關秋紅被林海霞笑得有些臉紅。
“黃埔軍校是國民黨的,團長政委在黃埔軍校談戀愛,違反的是國民黨的紀律,這是革命行為。”
“黃埔軍校是***和國民黨的,在黃埔軍校談戀愛,違反的也是***的紀律,這不是革命行為。”
“那就再改,改到……西北軍官學校,西北軍官學校可不是***的。”
“別改了,不管有沒有違反紀律,《四打賴村》裏的愛情戲都必須刪掉,不然,對官兵影響不好。”
“關政委,戲裏增加愛情對革命有利,有個大人物說過,有愛的地方才有幸福,《四打賴村》裏增加愛情,可以讓大家覺得紅軍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可以吸引更多人參加紅軍。”見劉永義落了下風,林海霞站出來為自己的劇本辯護。
“說的對,有愛的地方才有幸福,但是,這個愛不僅僅指愛情,我們紅軍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裏,除了愛情,其它愛都有,你可以在《四打賴村》裏增加其它愛。”
“其它愛幸福值不高,還是愛情好,一增加愛情,幸福值馬上上去了,關政委,同意增加愛情吧,這樣做,會讓紅軍這個大家庭更加幸福。”
“紅軍的宗旨是保衛幸福,不是製造幸福,任何有損這個宗旨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
“要不……改成這樣,團長向政委求愛,碰了釘子、碰了大釘子?”劉永義想出了新主意。
“對對對,就這樣改,就這樣改。”林海霞急忙支持,“團長是隻癩蛤蟆,他想吃天鵝肉,被政委狠狠批評了一頓,這樣寫,不但沒違反紅軍紀律,反而維護了紅軍紀律。”
“我……政委不是天鵝。”關秋紅臉更紅了,“你們搞的這一套我明白,表麵上反對談戀愛,實際上就是談戀愛,跟你們說,《四打賴村》裏不能有愛情戲,不然,我這裏通過了,上頭也不通不過,至於吸引觀眾……你可以增加一些武打,武打大家很愛看,尤其是下層官兵和百姓。”
“《四打賴村》沒有愛情不合情理,很不合情理,男孩女孩走到一起,居然沒有談戀愛。”
“那就把政委改成男的,這樣就合情理了。”
“打住,打住,這可不能改,把政委改成男的,戲裏一個美女都沒有,你叫觀眾看誰去?”劉永義被這個建議嚇了一跳。
“林同學,算了吧,你把《四打賴村》裏的愛情戲刪掉,增加武打戲,你讓政委變成武林高手、射擊高手,背插雙刀、手持雙槍。”見關秋紅很堅決,劉永義放棄了原來的立場。
“好好好,刪掉愛情戲,讓政委成為高手。”林海霞不高興地答應道。
“還有,四打賴村,四次全是團長打的。”
“喂,這是什麽意思?你怎麽把別人的屎盆子扣到我頭上?”
“這是為了照顧兄弟部隊的感情,這個戲以後要到兄弟部隊去演,提及兄弟部隊打敗仗的事,會傷害他們的感情。”
“你就不怕傷害我的感情?我一次敗仗都沒打過,這下可好,一下就給我安排了三次敗仗。”
“你最後嬴了呀,嬴了,就什麽都賺迴來了。”
劉永義和關秋紅爭吵起來,爭吵一陣子之後,還是劉永義認領了這三次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