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至4月5日是學習政治的時間,由於多數幹部對政治不感興趣,因此,這段時間劉永義出盡了風頭,他成了課堂上最活躍的人。

    政治課結束後,開始上軍事課,軍事課講授的內容以紅軍自己的戰鬥經驗為主,結合了一些當時蘇聯的軍事經驗和其他國家的軍事經驗。

    6日,老師給大家講授遊擊戰術,首先介紹“十六字訣”。

    老師剛講完,很多人就舉手發言。

    “我覺得,‘敵進我退’這個提法不妥,按照老師的介紹,‘敵進我退’的真正意思是與敵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始終給敵人造成一定的威脅,而不是敵人來了我就往後退,退得遠遠的,因此,‘敵進我退’沒能反映出這種戰法的精髓,我覺得,用‘敵進我繞’更恰當一些。”李仕勳第一個發言。

    “不,‘敵進我繞’不好,‘敵進我轉’更好一些,在敵人身邊打轉轉,比‘敵進我繞’更形象。”

    老師否定了“敵進我繞”和“敵進我轉”的提法。

    “我們使用‘敵進我退’是為了強調一點:打遊擊時要敢於暫時放棄自己的根據地,‘敵進我繞’、‘敵進我轉’都沒有強調這一點,所以,‘敵進我繞’和‘敵進我轉’都不能用。”

    爭吵完‘敵進我退’後,大家又開始爭吵‘敵駐我擾’。

    “我覺得‘敵駐我擾’不好,‘敵駐我擾’的真正意思是始終不停騷擾敵人,使敵人因得不到休息而疲憊不堪,而不是敵人駐紮之後才騷擾,因此,我覺得用‘不停騷擾’更好一些。”

    “對對對,老師,改成‘不停騷擾’吧?”

    “不,不能改成‘不停騷擾’,雖然打遊擊時騷擾是自始至終的,敵人行軍時可以騷擾,駐紮時也可以騷擾,但最好的騷擾時機是敵人駐紮的時候,這個時候敵人正打算休息,警惕性也比較低,這個時候騷擾敵人,難度較小,成果較大。”

    爭吵完“敵駐我擾”,大家又開始議論“敵疲我打”。

    “我認為,‘敵疲我打’不恰當,改成‘敵弱我打’更好一些,打的時候不一定要等敵人疲憊,如果敵人較弱,比如碰上了28師,就算他們精神百倍,咱們也照打不誤。”

    “對對對,‘敵弱我打’更好,應當改成‘敵弱我打’。”

    幹部們興奮地議論著。

    幹部們普遍對軍事感興趣,軍事課時他們踴躍發言,前幾天出盡風頭的劉永義被擠到了一邊,一次發言機會都沒撈到。

    見風頭被別人搶去,劉永義暗暗著急,他開始動腦子,怎樣才能把風頭搶迴來呢?

    劉永義開始思索,想著想著,他想到了紅軍衝鋒時存在的一個問題:衝鋒隊形過於密集,這樣做雖然增強了火力,但也帶來了傷亡較大的問題。

    想出問題後,劉永義開始思索解決的方法,想了一陣,他想出了解決的方法。

    “嘿,我馬上動筆寫一篇文章,我要靠這篇文章把風頭搶迴來。”

    劉永義動筆寫了起來,文章的題目是“紅軍衝鋒時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他洋洋灑灑,一口氣寫了三千多字。

    文章中,劉永義指出了紅軍衝鋒時隊形過於密集的問題,這樣做雖然增強了火力,但卻造成了較大的傷亡,他認為,不能光靠增加人數來增強火力,而應通過增加武器的數量和質量來增強火力,他提議,在衝鋒部隊中增加一定數量的輕型火炮,衝鋒部隊用輕型火炮壓製敵人的火力。

    第二天,劉永義把寫好的文章拿給李得田看,征求他的意見。

    “嗯……你說的問題確實存在,不過,你提出的解決方法不太恰當,我們有這些小炮,我們可以這麽做,可其他紅軍沒有這些小炮,他們不能這麽做。”

    “那就想辦法買呀,從商人那裏購買這些小炮。”

    “談何容易,蔣光頭把我們圍得死死的,商人沒辦法把武器運進來,我看,還是換個方法吧,我們在衝鋒部隊中增加自動武器的數量,比如說,多帶一些機槍、衝鋒槍,這樣同樣可以增強火力。”

    “增加自動武器?好方法,這個方法確實比我的實用。”

    自動武器增加到多少合適呢?討論一陣後他們認為,應當把一個班分成兩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六人,配備一挺輕機槍、兩支步槍、兩支衝鋒槍,輕機槍負責壓製敵人,步槍和衝鋒槍負責掩護機槍,衝入敵人陣地後,衝鋒槍還可用來清除戰壕內的敵人。

    劉永義把李得田的建議寫了上去,隨後,他要李得田在上麵簽名。

    “我就不簽了吧,文章是你寫的,我不過提了點意見而已。”

    “你提的意見很重要,解決了大問題,所以,文章上應當有你的簽名。”

    在劉永義的堅持下,李得田在文章上麵簽了名。

    “走,我們找劉校長去,讓他看看我們的能耐。”

    “找劉校長,不用了吧?把文章交到出版科得了,讓出版科檢查、發表。”

    “不行,不能交到出版科,出版科那些人什麽水平?文章交到他們手裏,八成石沉大海,還是直接交給劉校長好,劉校長是‘川中名將’,他是個識貨的人。”

    劉永義和李得田去校長室找了劉校長,果然,劉校長看後非常欣賞,認為文章寫得很好,很有參考價值。

    “我馬上叫出版科翻印這篇文章,發下去供大家討論,衝鋒時傷亡過大的問題一直存在,你們想出了解決的好方法。”

    劉永義聽了很得意,他對劉校長說道:“你能不能在我的文章上麵加個按語?文章上有了你的按語,大家會更重視,起的作用也會更大。”

    “好呀,我在上麵加個按語,按語這麽說:文章中提到的問題很重要,各級指揮員要引起重視,大家群策群力,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劉校長做事雷厲風行,劉永義八日送去文章,九日,文章就被印刷多份交到了學員手裏。

    學員們開始討論衝鋒的問題,牆報上出現了多篇文章,都是討論衝鋒時如何增強火力的,有人提議增加神槍手,有人提議給馬克沁換上輕型槍架放到衝鋒部隊中。

    劉永義重新搶迴了風頭,這讓他很得意。

    劉永義又想出新花樣,10日,他又去找劉校長,要求在紅軍學校搞一次演習。

    “這次演習我想動用四個連,一個連防守,三個連進攻,用於進攻的三個連,一個連不加強,一個連用輕型火炮加強,一個連用機槍和衝鋒槍加強,三個連各進攻一次,通過對比來顯示新戰法的優勢。”

    “演習?嗯……這樣做很好,可以更快促使指揮員轉變觀念,可是,輕型火炮從哪來?我們紅軍學校沒有輕型火炮,你們團有嗎?”

    “我們團有一些60毫米迫擊炮,但沒有37毫米平射炮,不過其他部隊有,我們可以從其他部隊借來使用。”

    “那就好,你去寫一個演習方案吧,寫好後交給我,我從學校裏抽出四個連來搞這個演習,就由你來指揮這次演習。”

    劉永義非常高興,迴到宿舍後,他叫上同宿舍的幾個人,大家一起寫起了演習方案。

    演習方案寫好後,劉永義把方案送到了劉校長那裏。

    4月12日,五軍團幹部的軍校學習結束,當天下午,紅軍學校為他們舉辦了一個簡短的結業典禮。

    五軍團的幹部沒有馬上迴部隊,13日,他們來到了離瑞金不遠的汗頭村觀摩演習,那裏聚集了四個連的紅軍,正打算進行一次進攻演習。

    進攻目標是藍軍一個連防守的山頭。

    三個步兵連依次進攻山頭,第一次是不加強的步兵連,第二次是加強了機槍和衝鋒槍的步兵連,第三次是加強了輕型火炮的步兵連。

    進攻的路線上站著裁判,他們對進攻的情況打分,並對進攻的傷亡情況進行估計。

    進攻的結果是,不加強的步兵連傷亡最大,連續進攻三次才耗盡防守一方的力量並最終攻占山頭,傷亡57人,加強了機槍和衝鋒槍的步兵連傷亡較小,一次進攻即攻下山頭,傷亡45人,加強了輕型火炮的步兵連傷亡最小,由於攜帶的火炮有效壓製並摧毀了對方的機槍,他們一次進攻即拿下山頭,傷亡31人。

    演習結束後,劉校長對演習進行了簡單的總結。

    “進攻時,為了攻下防守方的陣地,進攻方肯定要在火力上勝過防守方,可是,在火力上勝過防守方有多種方法,通過增加人的數量來增強火力是一種方法,把衝鋒隊伍弄得很龐大,人多槍多,火力自然就勝過了對方;通過增加人的質量來增強火力也是一種方法,把多個神槍手集中到衝鋒部隊當中,這樣也可以讓自己的火力勝過對方;通過增加武器的數量和質量來增強火力是第三種方法,在衝鋒部隊中增加輕型火炮和自動武器,這樣同樣可以讓自己的火力勝過對方,這三種方法孰優孰劣,大家剛才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希望我們的指揮員在以後的戰鬥中,多采用後兩種方法,少用增加人數的方法。”

    劉永義對劉校長的總結很滿意,他又一次在大家麵前露了臉。

    劉永義對自己的軍校生涯是滿意的,他在學校出盡了風頭,給老師、同學留下了一個聰明能幹的好印象。

    劉永義唯一不滿的是沒能在紅軍學校找到漂亮女孩子,這讓他計劃好的軍校愛情夢破滅了。

    14日傍晚,劉永義迴到了橋頭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滑頭軍閥第二部紅軍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海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海祥並收藏滑頭軍閥第二部紅軍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