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想拉攏 蔣介石慷慨許諾
滑頭軍閥第二部紅軍歲月 作者:張海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攻下土圍子後,劉永義繳獲了七百多件武器、近千名靖衛團。
劉永義想擴充實力,他打算利用這些人和槍,在三團再搞一個獨立營。
22日上午,劉永義把關秋紅和李得田叫來,把成立獨立營的想法告訴了他們。
李得田覺得這是件好事,他表示讚成。
關秋紅表示了異議。
“贛州城下,三軍團遭受了很大損失,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讓三軍團恢複元氣,我覺得,這些人和槍應當送給三軍團。”
“讓三軍團恢複元氣,那是中央那些大大幹部考慮的事情,不是我們這些小小蝦米考慮的事情,我們對三軍團夠意思的了,再給他們送人送槍,隻怕他們都不好意思接受。”
“在我們紅軍,互相幫助是傳統,今天他們有困難我們幫助他們,明天我們有困難他們幫助我們,這些事情我們自然而然去做,從不把幫助他人看成恩賜,這種互相幫助的優良傳統讓我們渡過了重重難關,我認為,我們三團也應當學習這種傳統。”
“關政委說的有道理,三弟,你就聽關政委的話,把人和槍給三軍團送去吧。”
“二哥就是耳根軟,關政委說什麽你就聽什麽,我們當然要互相幫助,不過,互相幫助是大家的事,應當一軍團、五軍團、地方部隊、赤衛隊,大家一齊來幫助三軍團,這方麵我領個頭,我決定,我們團給三軍團補充五十個人、五十條槍。”
“喲,那麽小氣,五十個人、五十條槍?你送給赤衛隊的都不止這個數。”
“那就增加一倍,一百個人,一百條槍。”劉永義非常慷慨,“剩下的我們拿來組建獨立營。”
“這樣很好,不過,一百個人應當是青壯,一百條槍應當是好槍,別把那些老弱病殘、破銅爛鐵拿給別人。”
“我會這樣做嗎?我劉永義送東西,要麽不送,要麽送最好的,從來不玩糊弄人的鬼把戲,我馬上把楊連長叫來,叫他挑出一百青壯、一百好槍。”
就在這時,師長打來了電話,劉永義於是跑去接電話。
贛州戰役中,三軍團遭受了慘重損失,對此焦急萬分的中央軍委向各部隊發出了命令,命令各部隊立即出人出槍幫助三軍團,並給各部隊分配了幫助數額。
師長告訴劉永義,五軍團已經收到了軍委的命令,並已經將幫助數額分解給了各部隊。
“你們團的幫助數額是:三百個人、三百條槍。”
“哇,你獅子大開口呀,你是不是把全軍團的數額分給了我?”
“什麽話?全軍團有這麽少嘛?
跟你說實話,分給你們團的數額是多了些,一團、二團是五十個人、五十條槍,可你是財主呀,人多槍多錢多,財主不出多些誰出多些?”
“財主?我什麽時候得了這麽個綽號?”
“剛得的,剛得的,哈哈哈哈,嘿,這個綽號挺適合你的,在國軍那裏,你是最有錢的,在紅軍這裏,你還是最有錢的。”
“所以你們就來我這裏‘打土豪’來了?”劉永義大為不滿,“師長,我的錢是勤勞致富掙來的,不是巧取豪奪搶來的,這麽好的財主你不能打吧?”
“沒打你,沒打你,我在求你,求你,哈哈哈哈,喂,趕緊把人和槍給三軍團送去,想不通的話就跟關政委談談,跟關政委一談,你就想通了。”
“我才不和她談,好吧,我把人和槍給三軍團送去。”劉永義不高興地放下電話。
“財主?劉永義叫財主,哈哈哈哈,這個綽號,太適合你了。”關秋紅哈哈大笑。
“還有心思笑,你是不是三團的人?關政委,我們的獨立營報銷了,被別人消滅了,全部消滅了,哼,這個三軍團,以怨報德,豈有此理!”
“行了行了,別發牢騷了,這不關三軍團的事,這是軍委操作不當,軍委太心急了,幫助三軍團這件事本應用協商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簡單粗暴下命令、規定數額,太不應該了,這樣會傷害同誌之間感情的。”
“關政委居然批評軍委?新鮮,新鮮。”
“批評軍委怎麽了?不管是誰,做錯了就應該批評,小官做錯了批評,大官做錯了也要批評,個人做錯了批評,集體做錯了也要批評。”
“關政委真是個理想主義者,哈哈哈哈,哎,跟你比,我太慚愧了,一身市儈。”
劉永義出去找楊大個。
迴到橋頭村後,劉永義把財主的家眷放了,每人給了六塊錢路費,財主和靖衛團則集中起來進行政治教育,現在紅軍的俘虜政策有了改變,抓住俘虜之後不再就地釋放了,改為集中起來進行一段時間的政治教育後再釋放,青壯則爭取加入紅軍。
負責政治教育的是瑞金派來的一個12人的工作隊,
楊大個負責看守財主和靖衛團,他對成立獨立營的事很關心,他估摸著,獨立營成立後,劉永義很可能任命自己當營長。
得知獨立營泡了湯,楊大個大為不滿。
“這個三軍團,簡直太豈有此理了,咱們救了他們,他們反而訛上咱們了,恩將仇報,呸!”
“行了行了,別發牢騷了,既然決定送東西給別人,那就高高興興送,送出東西交迴朋友,像你那樣罵罵咧咧送,送出東西結下仇人,虧大了。”
財主和靖衛團分成了六隊接受工作隊的政治教育,楊大個帶劉永義去看工作隊的政治教育。
看著聽政治教育的靖衛團,劉永義忽然有了主意。
“楊連長,我有辦法了,我決定,馬上成立獨立營。”
“成立獨立營?你不打算給三軍團人槍了?”
“給呀,三百青壯、三百好槍全給。”
“那你還拿什麽成立獨立營?要知道,靖衛團雖然有一千人,可青壯也就三百多,七百多支槍中,好槍也就三百支。”
“嘻嘻,我打算這麽辦。”劉永義貼近楊大個的耳朵悄悄說道。
“好辦法,好辦法,對了,團長,這個獨立營的營長讓我當怎麽樣?”
“你?怎麽可能呢?你不識字,當連長都很勉強了,當營長,先認好字再說吧。”
“先當不行嗎?我可以一邊當一邊認字。”
“先當當然不行,打起仗來,我給你發命令,你看不明白怎麽辦?”
“我可以叫手下人念給我聽呀。”
“你手下有認字的嗎?有嗎?跟你說,這個獨立營營長不是什麽好差使,到了三軍團,他們多半把你們降一級,營長變連長,連長變排長。”
“這樣呀,哎,算了,我還是繼續當我的連長吧,都是連長,這裏當還更自在一些。”
“喂,從現在起,趕緊讀書認字,不讀書認字,那就一輩子當連長吧,別夢想什麽營長團長。”
“馬上認,馬上認。”
劉永義走迴團部,他叫人把關秋紅和李得田找來。
“關政委,李團長,我決定了,馬上成立獨立營。”
“成立獨立營?怎麽,你反悔了,不給三軍團人槍了?”
“怎麽會呢?一切行動聽指揮,軍委交代的事情,我劉永義怎麽會不辦呢?我是這樣想的,贛州之戰中,三軍團損失嚴重,幹部損失尤為嚴重,我們呀,索性幫人幫到底,把獨立營的架子搭起來,把營連排幹部配齊,訓練上一陣子,再把獨立營開到三軍團去。”
關秋紅懷疑地看著劉永義。
“劉永義,你又在玩什麽鬼把戲?你是不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把不合格的人塞進三軍團當幹部?”
“關政委,不要老是疑神疑鬼嘛,我不是說過嘛,我劉永義送東西,要麽不送,要麽送最好的,把獨立營搞起來,配齊營連幹部,訓練訓練,再送到三軍團不是更好嗎?省了他們好多功夫。
對了,為了避嫌,今天下午開會討論成立獨立營的時候,獨立營的幹部人選由連營幹部來推選,你的人、我的人都有推選權。”
“什麽你的人、我的人,以後不要這麽說話,他們都是三團的人。”
“好好好,三團的人,總而言之,推選獨立營的幹部人選時,連營幹部有推選權,政委們也有推選權,你們也有推選權,就我一個沒有推選權,這樣,關政委就可以放心了。”
“不要說這些氣話嘛,下午開會時大家一齊推選吧,有大家看著,不會有什麽鬼的,關政委,我覺得劉團長沒有惡意,這是個好主意,比光送人送槍好多了。”李得田支持劉永義。
“那好吧,就按劉永義的主意辦。”
天空中傳來了飛機的轟鳴聲,跟著,傳單紛紛揚揚從天而降。
三個人走出了房間。
劉永義彎腰拾起一張傳單看著。
“嘿,光頭出息了,知道橋頭村駐紮的是我們團了,撒的傳單也有針對性了。”
過去,蔣介石的飛機對三團撒過幾次傳單,這些傳單的宣傳對象都是原26路軍全體官兵,這次的傳單略有不同,傳單是以劉致中的名義寫的,專門針對原75旅五團的官兵。
“咦,二弟,看,這是蔣光頭專門寫給你的。”
“蔣光頭專門寫給我的?我有這麽重要?給我看看。”劉永義從李得田手裏接過了傳單。
傳單確實是以蔣介石的名義寫給劉永義的,蔣介石在傳單中慷慨許諾,隻要劉永義率部迴歸國軍,立馬升他為國軍的少將旅長。
“少將旅長,嘿,光頭真慷慨。”劉永義看著有些動心,少將,那可是他十年的奮鬥目標。
“給我看看。”關秋紅把傳單拿了過去。
“哼!蔣介石,什麽時候都是這一套,升官發財。”
“喂,你們找找,看看有沒有給李團長和關政委的,我倒想看看,光頭給李團長和關政委許了什麽官?”劉永義吩咐道。
官兵們找了一陣,沒有找到給李得田和關秋紅的。
“什麽意思嘛,死光頭,是不是說我沒他們兩個革命?”劉永義大為不滿。
關秋紅叫來了一個排的士兵,叫他們把傳單撿起來,集中到一起燒掉。
劉永義想擴充實力,他打算利用這些人和槍,在三團再搞一個獨立營。
22日上午,劉永義把關秋紅和李得田叫來,把成立獨立營的想法告訴了他們。
李得田覺得這是件好事,他表示讚成。
關秋紅表示了異議。
“贛州城下,三軍團遭受了很大損失,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讓三軍團恢複元氣,我覺得,這些人和槍應當送給三軍團。”
“讓三軍團恢複元氣,那是中央那些大大幹部考慮的事情,不是我們這些小小蝦米考慮的事情,我們對三軍團夠意思的了,再給他們送人送槍,隻怕他們都不好意思接受。”
“在我們紅軍,互相幫助是傳統,今天他們有困難我們幫助他們,明天我們有困難他們幫助我們,這些事情我們自然而然去做,從不把幫助他人看成恩賜,這種互相幫助的優良傳統讓我們渡過了重重難關,我認為,我們三團也應當學習這種傳統。”
“關政委說的有道理,三弟,你就聽關政委的話,把人和槍給三軍團送去吧。”
“二哥就是耳根軟,關政委說什麽你就聽什麽,我們當然要互相幫助,不過,互相幫助是大家的事,應當一軍團、五軍團、地方部隊、赤衛隊,大家一齊來幫助三軍團,這方麵我領個頭,我決定,我們團給三軍團補充五十個人、五十條槍。”
“喲,那麽小氣,五十個人、五十條槍?你送給赤衛隊的都不止這個數。”
“那就增加一倍,一百個人,一百條槍。”劉永義非常慷慨,“剩下的我們拿來組建獨立營。”
“這樣很好,不過,一百個人應當是青壯,一百條槍應當是好槍,別把那些老弱病殘、破銅爛鐵拿給別人。”
“我會這樣做嗎?我劉永義送東西,要麽不送,要麽送最好的,從來不玩糊弄人的鬼把戲,我馬上把楊連長叫來,叫他挑出一百青壯、一百好槍。”
就在這時,師長打來了電話,劉永義於是跑去接電話。
贛州戰役中,三軍團遭受了慘重損失,對此焦急萬分的中央軍委向各部隊發出了命令,命令各部隊立即出人出槍幫助三軍團,並給各部隊分配了幫助數額。
師長告訴劉永義,五軍團已經收到了軍委的命令,並已經將幫助數額分解給了各部隊。
“你們團的幫助數額是:三百個人、三百條槍。”
“哇,你獅子大開口呀,你是不是把全軍團的數額分給了我?”
“什麽話?全軍團有這麽少嘛?
跟你說實話,分給你們團的數額是多了些,一團、二團是五十個人、五十條槍,可你是財主呀,人多槍多錢多,財主不出多些誰出多些?”
“財主?我什麽時候得了這麽個綽號?”
“剛得的,剛得的,哈哈哈哈,嘿,這個綽號挺適合你的,在國軍那裏,你是最有錢的,在紅軍這裏,你還是最有錢的。”
“所以你們就來我這裏‘打土豪’來了?”劉永義大為不滿,“師長,我的錢是勤勞致富掙來的,不是巧取豪奪搶來的,這麽好的財主你不能打吧?”
“沒打你,沒打你,我在求你,求你,哈哈哈哈,喂,趕緊把人和槍給三軍團送去,想不通的話就跟關政委談談,跟關政委一談,你就想通了。”
“我才不和她談,好吧,我把人和槍給三軍團送去。”劉永義不高興地放下電話。
“財主?劉永義叫財主,哈哈哈哈,這個綽號,太適合你了。”關秋紅哈哈大笑。
“還有心思笑,你是不是三團的人?關政委,我們的獨立營報銷了,被別人消滅了,全部消滅了,哼,這個三軍團,以怨報德,豈有此理!”
“行了行了,別發牢騷了,這不關三軍團的事,這是軍委操作不當,軍委太心急了,幫助三軍團這件事本應用協商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簡單粗暴下命令、規定數額,太不應該了,這樣會傷害同誌之間感情的。”
“關政委居然批評軍委?新鮮,新鮮。”
“批評軍委怎麽了?不管是誰,做錯了就應該批評,小官做錯了批評,大官做錯了也要批評,個人做錯了批評,集體做錯了也要批評。”
“關政委真是個理想主義者,哈哈哈哈,哎,跟你比,我太慚愧了,一身市儈。”
劉永義出去找楊大個。
迴到橋頭村後,劉永義把財主的家眷放了,每人給了六塊錢路費,財主和靖衛團則集中起來進行政治教育,現在紅軍的俘虜政策有了改變,抓住俘虜之後不再就地釋放了,改為集中起來進行一段時間的政治教育後再釋放,青壯則爭取加入紅軍。
負責政治教育的是瑞金派來的一個12人的工作隊,
楊大個負責看守財主和靖衛團,他對成立獨立營的事很關心,他估摸著,獨立營成立後,劉永義很可能任命自己當營長。
得知獨立營泡了湯,楊大個大為不滿。
“這個三軍團,簡直太豈有此理了,咱們救了他們,他們反而訛上咱們了,恩將仇報,呸!”
“行了行了,別發牢騷了,既然決定送東西給別人,那就高高興興送,送出東西交迴朋友,像你那樣罵罵咧咧送,送出東西結下仇人,虧大了。”
財主和靖衛團分成了六隊接受工作隊的政治教育,楊大個帶劉永義去看工作隊的政治教育。
看著聽政治教育的靖衛團,劉永義忽然有了主意。
“楊連長,我有辦法了,我決定,馬上成立獨立營。”
“成立獨立營?你不打算給三軍團人槍了?”
“給呀,三百青壯、三百好槍全給。”
“那你還拿什麽成立獨立營?要知道,靖衛團雖然有一千人,可青壯也就三百多,七百多支槍中,好槍也就三百支。”
“嘻嘻,我打算這麽辦。”劉永義貼近楊大個的耳朵悄悄說道。
“好辦法,好辦法,對了,團長,這個獨立營的營長讓我當怎麽樣?”
“你?怎麽可能呢?你不識字,當連長都很勉強了,當營長,先認好字再說吧。”
“先當不行嗎?我可以一邊當一邊認字。”
“先當當然不行,打起仗來,我給你發命令,你看不明白怎麽辦?”
“我可以叫手下人念給我聽呀。”
“你手下有認字的嗎?有嗎?跟你說,這個獨立營營長不是什麽好差使,到了三軍團,他們多半把你們降一級,營長變連長,連長變排長。”
“這樣呀,哎,算了,我還是繼續當我的連長吧,都是連長,這裏當還更自在一些。”
“喂,從現在起,趕緊讀書認字,不讀書認字,那就一輩子當連長吧,別夢想什麽營長團長。”
“馬上認,馬上認。”
劉永義走迴團部,他叫人把關秋紅和李得田找來。
“關政委,李團長,我決定了,馬上成立獨立營。”
“成立獨立營?怎麽,你反悔了,不給三軍團人槍了?”
“怎麽會呢?一切行動聽指揮,軍委交代的事情,我劉永義怎麽會不辦呢?我是這樣想的,贛州之戰中,三軍團損失嚴重,幹部損失尤為嚴重,我們呀,索性幫人幫到底,把獨立營的架子搭起來,把營連排幹部配齊,訓練上一陣子,再把獨立營開到三軍團去。”
關秋紅懷疑地看著劉永義。
“劉永義,你又在玩什麽鬼把戲?你是不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把不合格的人塞進三軍團當幹部?”
“關政委,不要老是疑神疑鬼嘛,我不是說過嘛,我劉永義送東西,要麽不送,要麽送最好的,把獨立營搞起來,配齊營連幹部,訓練訓練,再送到三軍團不是更好嗎?省了他們好多功夫。
對了,為了避嫌,今天下午開會討論成立獨立營的時候,獨立營的幹部人選由連營幹部來推選,你的人、我的人都有推選權。”
“什麽你的人、我的人,以後不要這麽說話,他們都是三團的人。”
“好好好,三團的人,總而言之,推選獨立營的幹部人選時,連營幹部有推選權,政委們也有推選權,你們也有推選權,就我一個沒有推選權,這樣,關政委就可以放心了。”
“不要說這些氣話嘛,下午開會時大家一齊推選吧,有大家看著,不會有什麽鬼的,關政委,我覺得劉團長沒有惡意,這是個好主意,比光送人送槍好多了。”李得田支持劉永義。
“那好吧,就按劉永義的主意辦。”
天空中傳來了飛機的轟鳴聲,跟著,傳單紛紛揚揚從天而降。
三個人走出了房間。
劉永義彎腰拾起一張傳單看著。
“嘿,光頭出息了,知道橋頭村駐紮的是我們團了,撒的傳單也有針對性了。”
過去,蔣介石的飛機對三團撒過幾次傳單,這些傳單的宣傳對象都是原26路軍全體官兵,這次的傳單略有不同,傳單是以劉致中的名義寫的,專門針對原75旅五團的官兵。
“咦,二弟,看,這是蔣光頭專門寫給你的。”
“蔣光頭專門寫給我的?我有這麽重要?給我看看。”劉永義從李得田手裏接過了傳單。
傳單確實是以蔣介石的名義寫給劉永義的,蔣介石在傳單中慷慨許諾,隻要劉永義率部迴歸國軍,立馬升他為國軍的少將旅長。
“少將旅長,嘿,光頭真慷慨。”劉永義看著有些動心,少將,那可是他十年的奮鬥目標。
“給我看看。”關秋紅把傳單拿了過去。
“哼!蔣介石,什麽時候都是這一套,升官發財。”
“喂,你們找找,看看有沒有給李團長和關政委的,我倒想看看,光頭給李團長和關政委許了什麽官?”劉永義吩咐道。
官兵們找了一陣,沒有找到給李得田和關秋紅的。
“什麽意思嘛,死光頭,是不是說我沒他們兩個革命?”劉永義大為不滿。
關秋紅叫來了一個排的士兵,叫他們把傳單撿起來,集中到一起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