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才是玩弄人心的好手,我們這些修道之人不過是螻蟻的存在。當你成為那個執棋者,你還會在意棋子的想法嗎?


    答案自然是不會的。


    它想看我難過,想看我們終日陷入惶惶不安中,我偏不隨它願。不管它是該死的命運還是劫難,我都不會聽從它的擺布。


    它所謀求的東西,我們很快就知道是什麽了。


    真大方啊,我尋古籍時發現了以前沒有在意過的一隅角落裏,寫著假死藥的藥方。這假死藥和尋常的丹藥不一樣的是,當人服下這顆藥丸,神鬼來測都是死相。服下假死藥者,容貌不變,會死去百年,百年後醒來身體不會有任何變化。藥丸的名字也很好聽,叫醉生。


    隻有蜉蝣才會醉生夢死。


    這古籍我幾乎翻爛了,我可以很篤定這是突然出現在這本古籍上的藥方。


    我無長碸是浮雲殿曆來煉丹天賦數一數二的人,隻有我自己知道,哪裏是什麽天賦,是我勤學。我能記住所有的煉丹藥方,又怎麽會從未聽過‘醉生’呢?


    我都沒有聽過的丹藥,隻能是,天降。


    看看,這藥寫的作用也太好了,如果所有人都死了,劫就破了。這麽明顯的陷阱,這是逼著我們跳下去,如果看到的人不是我無長碸,而是另一個人,他們已經敲鑼打鼓去籌備藥方了。


    藥方也很簡單,一顆‘醉生’需要一個幼童的心髒或者一個人的全部血液入藥,一命換命。


    多狠毒啊。浮雲殿正好死得隻剩下六百一十二人,犧牲剩下的一半的人,就可以活下來,度過這個劫。


    可我永州浮雲殿已經死了兩千多人,這法子現在才出現,實在是太過狠毒。


    就是這麽狠毒的法子,還要再玩一個小把戲。‘醉生’服下後,百年後醒來身體不會有任何變化。我們承受的劫難,也不會有變化。我不清楚為什麽選中的是我們,但隻要我們還活著,這個劫難或者詛咒就會如附骨之疽,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它根本就沒有打算讓我們活下來。


    就是死,我也隻會按著我自己的方式死。師父說的興許不對,我也許改變不了其他人的結局,可是我可以改變自己的。我可以接受我們命中有此一劫,可我不能也不應該接受我們的一生如同螻蟻一樣被擺布,臨了還要看我們自相殘殺。


    我明日會召集所有剩餘的弟子,我們浮雲殿或許不是道門裏最耀眼的門派,卻一定是最不聽話的棋子。想來,茅山上清派和太華永樂宮也會遭遇這種劫難吧,真不甘心啊。可我清楚,如果我選了‘醉生’,也隻不過是犧牲一半的人苟活百年。


    永州浮雲殿自祖師爺創門開始,兼濟天下,以醫者麵目行走在俗世間,我們是最接近普通人的修道者。哪怕死,也不能辜負浮雲殿的名聲。浮雲殿傳承九百二十二年,至我這代招致全門覆滅,是我之過。然不負先輩教誨,今弟子率永州浮雲殿全門奔赴黃泉,不負一世醫者之名。]


    [庚申年六月初四,永州浮雲殿第三十代掌門無長碸自戕,臨終前將‘醉生’的藥方吞入肚中。自無長碸死後,每一日的人幹數量增加,庚申年七月初三,最後死的那個弟子是蠻蠻,至此,永州浮雲殿無一生還,慘遭滅門。此劫中,永州浮雲殿內外門弟子共死亡三千一百零七人,內門弟子一千零三人,外門弟子兩千零四人。]


    “……”柳寂月說不出自己是什麽感覺,感覺整個人心裏一陣發堵。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裏麵寫著的是三千多人的性命。


    “太華永樂宮也是如此嗎?”柳寂月已經不敢點開看了,他顫顫巍巍地開口,眼神裏帶著一點希冀,“師父,這羊皮卷軸紙上寫的都不是真的吧?”


    “你說呢?”師尊的聲音清冷,如何看都覺得怪異。隻因一刻鍾前,師尊還是一個耄耋老人的形象,下一刻已經變成了一個謙謙君子的青年形象,如何看都覺得不能置信。


    柳寂月問出這句話的時候,看著師尊的容貌,心下隻能歎氣,師尊的存在恰恰就印證了羊皮紙的存在的真實性。是什麽樣的力量,能夠扭轉一個人的衰老?


    得是師父的修為再進上一大階才行。短時間內想要突破,無異於天方夜譚,尤其是師尊卡在元嬰初期巔峰已經很久了。


    隻是說來奇怪,原本元嬰期大能的壽命足足幾百歲,現在的師父歲數推算也應當隻是個中年人,怎麽會普通耄耋老人一般。


    這些疑惑都埋在柳寂月的腦袋裏,他不敢問也不能問,因為師父沒有提,他作為弟子不能夠過分逾越,去探究師父的事情。


    如果說永州浮雲殿的敘事平鋪直敘,夾雜著永州浮雲殿第三十代掌門的無長碸的自述讓人看著簡單明了。那麽在柳寂月點開太華長樂宮的時候,羊皮紙上的內容就變得艱澀難懂了起來。


    [太華永樂宮,門派建派人畢方,建派於北涼元年,覆滅於辛未年,門派傳承一千五百五十年。]


    [戊申年,靈氣落,劫將至。派內陷入焦灼,人心惶恐不安,一年後忽聞噩耗。派中歲夕顛倒,時間混沌。人人自危而不得救,然天不滅永樂宮,降下福祉,以五行轉神陣逆轉風水氣象,換得門中安定。至此一脈相傳,傳至江賦止。]


    柳寂月試圖去觸碰這行字,羊皮紙上的字跡跳動著,卻始終不得重新排列,像是在抗拒著透露更多的東西。就在柳寂月第三次觸碰這行字的時候,羊皮紙上終於不情不願一般顯現出來了新的文字。


    【太華永樂宮全門擅長陣法,以一己之力布陣,逆轉吉兇,更改布局。靈氣落,末法近時,五行轉神陣的代價是九十九個人獻祭,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集齊五行七死之地,才能結陣完成。然布陣期間多出半煞,招致陣法半成。劫難隻破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延續在存活的太華永樂宮血脈身上。傳至江賦一代時,由於江賦擅自涉入不該他踏入的因果輪迴,江賦身死,最後一個永樂宮血脈至此消亡。】


    這行字消失的速度十分之快,好在柳寂月一目十行,還是把大概的內容全部記在了腦海裏。可在字體消失後,他再嚐試觸碰這行字卻是毫無變化。


    見柳寂月執著地點著[戊申年,靈氣落,劫將至。]這段話,師尊終於看不下去了,他伸手攔住柳寂月,目光中透露著深邃:“別點了,再點也不會有任何變化。它能讓你看見的是基於你的悟性,要知道你師父一開始點這行字的時候,並沒有後麵這段話。它能讓你看見的,都是它想讓你看見的真相。不該你現在知道的事情,它也不會透露分毫。為師讓你記住的,是這幾個地方。”


    師尊慘白的手指虛空落在羊皮紙的最上方,除了【永州浮雲殿】【茅山上清派】【太華永樂宮】外的幾個名字。順著師尊的手指方向,柳寂月看見的是隱隱跳動著的幾個名字。


    【蛇山】、【赤水】、【帝都山】、【泑山】


    四個地名,隱隱帶著黑色的霧氣。


    如果說後麵三個地方還勉強從師父的嘴裏聽到過,第一個名字就是他從來沒有看見過的。任何一本古籍以及茅山上清派的記載裏,從來沒有出現夠的地方。


    少年的手指點在【蛇山】上,頓時羊皮紙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不再是字體跳動著重新排列,而是整張羊皮紙被一層薄霧覆蓋,所有的字跡被掩蓋在霧氣後,等霧氣散去後顯現出來的是一篇文章。


    [蛇山,地偏,極北,極寒。蛇山向南,有一山名為崇吾。北望塚遂山,南望澤山,西望帝之捕獸之丘,東望焉淵。山中有一獸蠻蠻,其狀如鳧,見則天下大水。視為不詳之端,然其性溫順,不為外人得見。傳聞食蠻蠻之心可解陰陽逆亂,佑一世太平。]


    柳寂月的視線定在了‘蠻蠻’兩個字上,一時之間內心有些雜亂如麻,在羊皮紙上第二次見到這個名字,可這個蠻蠻形容的卻隻是一隻異獸,而那個蠻蠻是一個可愛的女娃娃。這是巧合嗎?柳寂月不得而知,但終歸他被蛇山的這段描寫感到了不安。


    什麽樣的異獸的心髒能夠解陰陽逆亂,陰陽二字也被形容光暗,陰為黑夜,陽為白日,陰陽逆亂也可以形容是日夜顛倒混亂。一般的陰陽逆亂形容的是經脈裏的氣血倒行,因此周身氣息陰陽逆亂。


    但,和蠻蠻扯上關係之後,柳寂月的直覺告訴他,這個陰陽逆亂並不是單單指經脈逆亂這麽簡單。


    他深吸了一口氣,接著點開【赤水】二字,而這一次出現的詞卻讓他整個人後背一陣發涼。


    [赤水,西海之南,流沙之濱,有異獸名畢方,見則預見天下大火。]


    [傳聞黃帝花七年時間兼並了東方諸國,隨後又在中條山諸猛獸的協助下消滅了南方的競爭者蚩尤,終於讓中原王國的疆域擴張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首席大臣風後卻不識時務地用沉重的措辭向國王呈送新的戰報。風後說,零星的叛亂並未因此平息。蚩尤的殘部依舊侵犯著邊境各地的平靜。東南方向,著名的統帥相柳正重新招集蛇蟲,依托茂密的森林隨時準備反撲。西北方向,靈媒們也正加緊趕製招魂的法器,準備聚集蚩尤的魂魄,組建亡魂的軍隊,與黃帝再作搏殺。黃帝聽到這樣的報道,心裏充滿恐懼。他再也無法站穩,直直地向後傾倒。幸虧侍女敏捷,輕輕抱住國王,他才不至於硬生跌倒。風後趕緊將瓦解敵人的方法和盤托出。


    數日後,黃帝獨自乘著一輛由各種火的符號裝飾的戰車,馳向泰山。這輛巨大的戰車載著黃帝在泰山顛簸的小路上奔馳了五天。到第六天時,黃帝忽然發現戰車前閃過一團黑影子。這影子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漸漸分出了頭頸與眉眼。它麵朝戰車,向後飛行,背後的影子逐漸聚集過來,而正麵的影子卻因為被風帶動,逐漸消散。


    盡管如此,黃帝還是很快分辨出了它的形象。這個形象黃帝相當熟悉,此前,他曾經統帥軍隊,與之戰鬥,也曾經下令在北方極端寒冷之地砍下他的頭顱,即使這樣寒風依然無法立即封凍腔中的黑血,名為蚩的甲蟲因此爬滿了北方的國土。它是蚩尤。黃帝大驚失色,完全癱軟在戰車中。他看到蚩尤的影子被一股疾風吹動,快速地析出一部分,逐漸凝結成手臂伸向自己。黃帝不知道對方想幹什麽,哀叫著抬起手,用袖子遮住臉,試圖阻止蚩尤的襲擊。


    沒人聽到黃帝的哀叫。因為這叫聲被另一陣尖銳的聲音掩蓋了。黃帝隻覺得一陣紅光閃過,象群便得了命令一樣停下了沉重的腳步。國王放下袖子再看,黑色的影子已經消散,遠處,一隻紅色的大鳥越飛越遠。四周安靜了下來,連草葉生長、蚯蚓呢喃的聲音也聽不到。


    多年以後,風後才又向黃帝提起了那隻紅色的鳥。他說,這隻鳥名叫畢方,形態與鶴相似,畢方的羽毛是深淺不一的紅色,喙相當寬大,黑色並帶有白色的花紋。正是這隻鳥,將黃帝征討四方時殺死的敵軍封鎖在泰山之中。當然,借助這隻鳥也可以將那支亡魂組成的軍隊釋放出來。隻是博學的風後也並不知道方法罷了。


    從那以後,一共過了四千六百年,畢方再沒有在中原出現過。


    然傳聞丙戌夏四月有畢方繞自南南,垂趐於小梅關側。十九日大水,知府周保修築太平橋諸處。


    後人謂【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


    後麵這一大段話是介紹了畢方的來曆以及故事,柳寂月無意識點到紙上時,紙上的內容又悠悠哉地多出了一句話。


    輕飄飄的一句話,讓柳寂月的後背瞬間被汗打濕。


    [傳聞以畢方的心頭血和逆羽入藥,可延長壽命,能讓毫無根基的人獲取靈根。]


    因為他想到了茅山派初代掌門人的名字。——鹿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末世影後白切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子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子餘並收藏重生之末世影後白切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