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吳侯孫權又派人來了;我與趙雲一商議,決定前往;就帶了從人前去。侍者引薦入吳宮,我們這才見到吳侯孫權。打眼一看,孫權果然如史書所說,碧眼紫髯,倒是頗似外國人多些!
當下拜見了,孫權賜座。
我們坐定,孫權便道:“汝家主公劉使君最近如何?”
趙雲笑道:“我家主公身體康健,謝吳侯問候。”
孫權見我一言不發,便問道:“靈烈將軍為何不言語?”
我淡淡道:“不知吳侯所問者何人?”
孫權嘲笑道:“孤問汝家主公如何!”
我平靜說道:“我既然身在東吳,所思者當然與東吳相關。吳侯若是問‘吾妹夫如何’,我就知道。”
孫權笑道:“這竟是孤的不是?好好,孤妹夫如何?”
“自然極好,”我迴答。
孫權又問:“西蜀如今若何?”
“人心安定,四方安寧,”我迴答。
“孤為何聽說,前些日子漢中被曹操圍攻甚急?”孫權問道。
我淡淡一笑道:“吳侯所聞者不可信,不過是小股魏兵侵擾,何謂圍攻甚急?”
“哦?”孫權疑道,“曹仁、曹洪、夏侯惇、張郃,卻隻是小股襲擾?願聞其詳。”
“我早知吳侯親情人倫重於天下,否則按女子三從四德之論,女子未嫁從父、出嫁從夫,今吳侯既非父也非夫,卻仍取孫夫人歸省,雖是得了我家主公許可,但就是主公不許,吳侯不也是無可奈何?”我微微一笑道,“然我家主公愛屋及烏,念及吳侯、國太與夫人親情孝義,特地命人火速尋了良醫良藥陪夫人歸省。此舉更是因為主公知道,吳侯也是重親情、重孝道之人,與主公相似,所謂惺惺相惜。吳侯如此重視親情,而我家主公在漢中征討之時卻不發一兵一卒相助,必是明知隻是小股魏兵侵擾,因此不肯妄動;吳侯自然心知肚明,隻是隨口問問罷了。”
孫權一愣,笑道:“自然如此,孤知張郃等輩並非劉皇叔對手。”
我笑道:“吳侯厚意,我自當轉告主公。吳侯既然如此說,則將來有一日,若魏軍大兵來襲,吳侯必然出兵相助?”
孫權笑道:“劉皇叔兵多將廣,孤不如也,如何發兵相助?”
我笑道:“吳侯身在江東,已曆三世,根基穩固、人心歸順;我家主公得荊州日久,但西蜀、漢中得之日短,隻怕人心不定。如此比較,我家主公之基業不如吳侯。”孫權嗬嗬大笑,我又道:“吳侯居江南,北有天險,兵士眾多、武將充斥,足可安居;隻是若西蜀等地有日有事,吳侯是否出兵救應?”
孫權道:“兵者國家之事,不可輕動。”
“兵事與孝道,孰輕孰重?”我反問,“孝為治國之本,自古而然。近日我家主公重孝道,送夫人歸省;若是他日西蜀有變,吳侯寧可枉顧親情,而將所謂兵事放在首位麽?若是如此,則吳侯大可想重什麽就可重什麽,反正都是吳侯有理。”
孫權道:“皇叔若是有難,孤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如此甚好,”我笑道,“我來之前,舅舅命我拜祭周公瑾、魯子敬二位故人。我願歸去之時前往拜祭。”
孫權笑道:“自然可以,未想到孔明有此心。不知諸葛子瑜為何不歸?”
我微笑道:“我離開荊州前,舅舅孔明身染微恙,臥床不起,因此為親情留諸葛大夫在荊州停留,望吳侯勿怪。舅舅兄弟三人,父母早喪,因此長兄為父,也算是孝義之情。”
孫權道:“孤不加怪罪。孤近日聽聞,將軍與趙雲將軍在漢中多立功勞,真英雄也。”
我笑道:“不敢,我身無寸功,不敢當此言,子龍倒是多立戰功。”
孫權對趙雲道:“趙將軍,久聞大名,昔日磐河一戰早已世間聞名,近來又於漢中大戰,數十騎左衝右突,又刺死夏侯惇,可謂將才!”
趙雲淡淡道:“吳侯過獎,軍中戰功,自有眾多軍士立下,吾亦無尺寸之功。”
孫權奇道:“如此說來,二位都是無名之人了?”
趙雲笑道:“這是自然,吾等無名之人,皆仰靠主公洪福。”
“蜀中人物如何?”孫權問道,趙雲道:“文有徐元直、龐士元,武有黃忠、文聘、魏延等將,其餘眾人不可勝數。”
“孤亦聽說,靈烈將軍曾監造過什麽攻城器?”孫權又問,我迴道:“不曾,這些都是龐士元在武陵郡時無事構設的,由舅舅孔明建造而成,與我無關。”
孫權笑道:“早就聽聞荊州靈烈,從不貪功,諸人皆服,令人肅然起敬。”
我笑道:“不敢,我本來無才,功勞都是他人所得。”
孫權大笑,設宴款待我與趙雲不提。筵席過,迴了驛館,趙雲道:“孫權今日所言,雲山霧罩,到底是何意?”
我淡淡笑道:“沒什麽,他隻是探探虛實吧。”說真的,我今日也不知他是什麽意思,總覺得他與呂蒙不懷好意。呂蒙倒是不必擔心,隻是這孫權實在是人傑,難以估量。轉眼我們已經住了十多天了,夫人每日去見國太,而我們則由孫權、國太三五日地賜宴,我倒是覺得長胖了不少。每次歡宴呂蒙大多在場,我還見了陸遜、諸葛恪等人,心道若是沒有這些變故,現在魯肅一死,荊州就該遭殃了。
一次,孫權賜宴與我與趙雲,當時文武都在,孫權問我道:“孤欲選一人做太子太傅,靈烈將軍可有良言?”
我目視諸大臣,然後道:“我雖想說,隻是怕人說我舉親不舉賢。”
孫權笑道:“將軍但說無妨。”
我說道:“大舅舅之子諸葛恪,頗為聰明,可以伴隨太子身邊,不知吳侯以為如何?”
話音未落,張昭道:“不可。諸葛恪與太子同年,都是二十七八,如何做的太傅?”
我聞言道:“吳侯請看,我果然說錯話了。我隻是看著表兄諸葛恪聰明、善應對,因此舉薦,誰知又失言了。”諸葛恪當時在席上,見我舉薦他頗為自喜;而當張昭說話後,諸葛恪又十分不悅。
孫權笑道:“雖是年紀小,也可伴隨太子身邊。就為太子右丞。”
諸葛恪大喜拜謝,張昭搖頭而退。
又過不久,一月期限將近。我們去求見國太,與國太言迴荊州之事;國太雖是不舍夫人,但知劉備善待自家嬌女,也是歡喜,何況身子硬朗,可待久年,便要送了去。如此,我們便去拜望吳侯乞歸,但吳侯數日托病不見;又求國太,國太也無能為力。
然而一天下午,孫權召我前去。
我到後便直言歸荊州之事;孫權笑道:“近日來與二位將軍相談,大慰平生,暫時不忍放去。請二位將軍再多留數日,待孤之妹全盡孝道,便恭送歸去。”
我說道:“來時已與國太約定日期,吳侯今日為何阻攔?若是為了全孝道,吳侯卻甘願讓母親背上違約之名,這可是孝義麽?”
孫權歎道:“孤知汝二人留不得,便許你們迴去,多留夫人幾日。”
我笑道:“我家主公不見夫人,晝夜思念,真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吳侯隻見國太親情,而不顧我家主公眷戀之情麽?我家主公是一方之主,雖不是天子帝王卻也是諸侯之一,娶妻納妾也無甚不可。然孫夫人嫁入荊州數年,主公但不目視於周圍女子,更不提納妾之事,以致現在年過半百,卻隻有一子二女。夫人至今無所出,然為人妻者,為夫家繁衍後嗣為第一要務,因此請夫人迴歸荊州。”
孫權道:“既然如此,孤自送夫人迴去,請二位將軍再留幾日。”
我笑道:“吳侯所言極是。吳侯廣納賢才,實乃人傑;隻是趙雲水土不服,連日來身體不適,若是再留下隻怕久病不愈、害了良才。可請趙雲送夫人迴荊州,我自留下與吳侯多敘話幾日可好?”
孫權大喜,就命人去準備;隻是沒想到,此時人報趙雲持劍闖入。孫權怒,命人捉住來見;從人捉了趙雲,送到殿前。趙雲大怒道:“吳侯,一月之期已到,你為何強留我們二人在此,見又不見?如此反複無常,非是王侯作風!”孫權命人暫且鬆了綁,而此時董襲、周泰、韓當均在側,持劍而立。
孫權道:“孤意已決,即日送你與夫人歸荊州。”
趙雲目視於我,道:“靈烈如何?”
孫權笑道:“靈烈自願留在東吳,多住幾日,又有何妨?”
趙雲道:“靈烈為雲之義弟,我們兄弟久在一處,不可分離,請與雲同迴。”
孫權作色道:“汝好生無禮!靈烈將軍自願留下,你又待如何?”
“必是你以事相協,逼靈烈應下!”趙雲怒道。
孫權亦怒,喝道:“你是何人,敢如此猜測孤意!不信,隻問靈烈本人!”
趙雲轉眼看我,道:“靈烈,我等引兵殺出,便是死也要做荊州鬼!”
我淡淡一笑,說道:“兄長,此時怕是要分別了。”
趙雲愣怔:“你胡說什麽?”
我笑道:“江南水鄉,我舊日一見便不願離去,又有呂蒙和大舅舅、表兄在此,我留下有何不可?且前日多聞人言,說兄長與我太過親密,有斷袖之嫌;我避嫌且不及,如何又迴去?”
趙雲怒道:“豎子之言,豈可聽從!靈烈不歸,自是應了所言。”
我說道:“兄長切勿多言,我意已決。”
趙雲大喝道:“靈烈,你受主公恩惠多年,為何如此?”
我冷冷笑道:“恩惠?趙雲,你不記得當年卻是你把我從漢江擄來,又一箭險些射死呂蒙,才逼得我投靠劉備!如今你倒是說什麽劉備之恩?簡直笑話!今日我自願留在此地,你又待如何?”
趙雲急道:“吳侯不過也是強留罷了!”
孫權聞言,笑道:“靈烈將軍愛留就留,愛走就走。”
我笑道:“你聽見了?速速去吧。”
趙雲還要再言,卻被孫權派人轟出去了。孫權笑道:“將軍,孤明日便送夫人及趙雲離去。”我笑笑道:“多謝吳侯。”
第二日,我果然見孫夫人含淚拜別母親,與趙雲出城了。孫權便叫上船,我卻說道:“吳侯,前日趙雲多有得罪吳侯之處,如今我如何知道他安然迴去?請吳侯派人送夫人及趙雲至三江口,上船到夏口離去。大江阻隔,我插翅難飛,又可見趙雲等人安然離開,如何?”
孫權淡淡笑道:“也好,不過靈烈一人相隨,不合規矩。孤命陸遜率一千人千裏相送,聊表心意。”我慨然應允,孫權便點兵命陸遜前行。呂蒙於建業門口與我作別,笑道:“到時我必求主公,命你為我副將。”
我笑道:“好,這比參事更高一級。”
我們一行人送到三江口。趁人不備,我偷空打開了孔明秘密給我的錦囊,一看大喜,便安安心心送了趙雲等人上船。可趙雲死活不上船,三番五次折迴來要救我,卻被吳兵一次次擋住。周善大怒道:“你這人好不曉事,靈將軍自願留下,你為何三番五次阻攔?”
說罷周善與周圍各武將漸漸圍住。
我冷喝一聲:“都住手!”周善等人罷手,迴望我道:“將軍欲待如何?”
我笑道:“不用諸將麻煩,我讓他走。”
於是,我走到趙雲身前,冷聲道:“你我非親兄弟,你三番五次攔我卻是為何?你如今再不走,我便與你割袍斷義,從此永不相見!”說著我取出隨身長劍,扯開袍子,一劍揮了下去,袍袖斷作兩截。周善等人驚詫,趙雲愣了片刻,苦道:“原來你早有預謀!你即便想走,何妨告訴了主公再走!我已立下軍令狀,你如此便讓我如何?”
我冷笑道:“你太遲鈍,現在才知道?我就是早有預謀,可笑你們竟然都不察覺。你若怕軍令狀,不妨與我一同留下。你是劉備大將,吳侯必然厚待與你。”周善等人聞言大笑道:“靈烈將軍所言甚是,趙雲何不一同留下?”
趙雲咬牙吐血,怒道:“我無你這等不忠不義的兄弟!就此告別!”趙雲大怒而去,船起航了,漸漸消失在大江盡頭。我對周善笑道:“正是要這人趕緊走,他整日在我身邊看得太嚴,脫身不得。”
周善道:“將軍前日與吾弟周群一敘,壯誌淩雲,如今在吳侯麾下正可大展宏圖。”
我拱手笑道:“正是。”此時,一直沒出聲的陸遜道:“將軍,既然如此,便請迴建業。”
我笑笑,正要點頭,卻見周圍一片青草淒淒,問道:“我來之前,曾報與吳侯知道,要與兩位大都督憑吊,不知如今兩位安眠何處?”周善歎道:“二位都督,都是安葬在此三江口一處小山之上,臨近漢江。”
我歎道:“陸將軍,不知我可否去憑吊?”
陸遜沉吟道:“主公並未提起過此事。”
我不悅道:“你立刻飛鴿傳書給吳侯,要是他不曾明言,我就死在這裏陪葬不遲!”
陸遜笑道:“既然將軍如此說,也未嚐不可,我這就去準備祭祀之物。”
我點點頭,與周善談論,等著陸遜的人買香花祭奠東西迴來。陸遜問道:“將軍曾與大都督相識?”
我歎息道:“卻是認得,不止周都督,連孫討虜將軍也曾見過一麵,那時我正在建業。周都督赤壁之戰前,我曾經隨孔明見過幾次;當年多有得罪,多虧大都督心懷寬厚、不加計較,本想再與大都督想見,不想天妒英才,大都督竟然……”說著我潸然淚下,不覺吟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吟畢,隻見麵前吳人盡皆悲戚。周善哽咽道:“不想周都督與將軍如此交厚!”
我泣道:“我平生極敬重此人,隻是人生無常,我再來之時,他卻沒了!”
這時,祭祀之物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啟程來到周瑜墓前,我親手點上線香祭奠,又遍撒紙錢來祭祀,眾人落淚。我卻見水中冷寒清澈,便不悅道:“你們吳人薄情寡性,為何隻在土地上祭奠?周都督善用水軍、統領三江,為何不以水祭?”
周善不解道:“何謂水祭?”
我看周圍人都是一副呆頭鵝狀,不由笑道:“去給我找紙和細蠟燭來。”
幾人去了,不消多時迴來。我親自坐在地上,折了數隻紙船,將幾支蠟燭點燃了放入水中隨波逐流,道:“這便是水祭。我以後在建業隻怕難來,隻請守墳之人記住、學會了,周都督為東吳大功,不可薄待。”幾人應了,跟上來一起疊;我親手教他們,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就疊了一堆,我們紛紛點燃蠟燭,把蠟燭樹立放在紙船上,紛紛放下送入江水之中。
說時遲那時快,突然一人從水中暴起,將我一扯便拉下水去,順手將一隻蘆葦管塞進我嘴裏唿吸,就帶著我在水下遊了起來;遊了一會,我覺得透不過氣,便扯扯那人衣袖要上去,沒想到那人立刻加力把我摁下去,差點淹死我。我氣得在那隻手上狠狠擰了一下,又遊了很久,直到牙齒打戰,那人才把我撈起來,帶到一條小船上。
我咳嗽得要命,隻聽那人說:“將軍請先披衣取暖,吾自撐船帶將軍返迴夏口。”展目一看,周圍還有數條船相隨,都打著蜀漢的旗號。
那聲音很熟,是個熟人——文聘??
他笑道:“衣服就在船頭。”我哆哆嗦嗦咬牙抓了一堆衣服蓋在身上,仍然冷得不行,便哆嗦道:“我說文將軍,你快點成麽?我都……都快凍死了,不是順流麽?”文聘隻顧撐船,道:“將軍,片刻就到。”
就在我渾身就快凍僵之時,船靠岸了。
當先幾個人一起圍攏過來,抓住船頭;文聘扶著我走,我幾乎邁不動步子,僵立著下了船。我想起一個比喻“僵硬得像根拐棍”,想笑一下又張不開嘴。此時好幾個人上來拿毯子把我裹住,一人焦急道:“快送迴去。”
我迴頭一看,竟然是孔明,便哆嗦道:“舅舅……”
孔明目光含淚,道:“哎,沒事。”隨後我被人架進了一間烘烤得極為暖和的屋子裏,屋子裏爐火熊熊。我打著顫把人全遣散,連噓寒問暖的都紛紛轟出去,這才把濕透的內衣,連從匈奴弄來的鐵甲也水淋淋脫了去,換上幹衣服後才好些,卻依然止不住哆嗦。我把鐵甲用爐火烤幹,才重新穿上。
就在這時,隻聽門外孔明道:“靈烈,主公到了。”
我嚇一跳,連忙又抓了一堆衣服蓋在身上,方才開口道:“不敢勞煩。”
話音未落,門便開了,幾個人魚貫而入。最先進來的,還是劉備;他快步走到我麵前,關切道:“靈烈無恙?吾已經備下了參湯,你們快去端來!”我笑笑謝過,問道:“文將軍呢?他可好?”
孔明笑道:“文聘自幼在江上長大,習水性,完好無損。倒是靈烈,怎麽想出在周瑜墓前紮紙船的辦法,真是妙計。”
我笑道:“誰叫他們笨,跟我一起做,不久紙船滿江、火光瑩瑩,還想在江底找我?”我一笑,咳嗽幾聲;此時參湯到了,我一口氣全都喝下,覺得舒服不少。這時我才看見趙雲一直默默站著,垂目看我,不言不語;孔明笑道:“靈烈此次,可探明了?”
劉備、趙雲皆不解其意。我淡淡道:“探明了。呂蒙總領水軍,陸遜此人雖多才,但孫權不知為何忌諱他,因此不堪大用,隻是若遇危險,此人則長於破敵製勝,十分可怕;至於內堂,人雖多,不日便百葉凋零。我所薦者,諸葛恪也,諸葛大夫獨子,乞為太子右丞。”
孔明大笑道:“孫權以為我但求孫夫人來歸,便無其他;誰知被靈烈暗裏早探明一切。不知為何推薦諸葛恪?此人自幼聰明。”
我笑道:“孫權喜歡他,推薦又有何不可?隻是此人將來必然自取大禍,使東吳內耗。諸葛瑾自己都說過,諸葛恪聰明盡顯於外,若是一朝大權在握,孫權宗族怎能容忍?隻看多少年後,就見分曉!”
劉備讚歎道:“靈烈真是敏銳之人!此番又成大功!”他迴顧見趙雲默然,問道:“子龍為何一言不發?”
趙雲突然拜道:“雲有眼無珠,不識靈烈之心,妄自冤枉數次,我……”
劉備歎道:“子龍也是忠心,叵耐智謀不及爾。”
我淡淡說道:“在三江口割袍斷義,實屬無奈,請兄長無怪。”
趙雲連連道:“是雲之錯!”
孔明笑道:“好了,主公,我等先迴,留下子龍照看則可。”劉備從之,善言數句方才不舍離去;孔明握了握我的手,說:“靈烈好好休息,夫人我已星夜送入蜀中,此事不會再發生。”
我笑道:“有勞舅舅。”
屋裏人都走光後,我這才歎了口氣:現在還是初秋呢,我合甲墜江也能凍得半死,不知當年黃蓋年長高齡,在隆冬之時合甲墜下是什麽銷魂滋味……想著便苦笑出聲。趙雲在一旁,低聲道:“靈烈哪裏不適?”
我迴神,笑道:“沒有。我來問你,三江口之事你不會真以為我要投東吳去吧。”
趙雲不響,半晌道:“你當時說得真,我以為……”
我氣笑道:“趙大將軍,你以後別在我眼前了,省得氣死我!”
話說離開夏口之前,孔明秘密派人叫了我去,給我一個錦囊,說萬一吳侯不放迴,就可按錦囊從事;一月之後,我見孫權無意放迴,就打開來看,知道周瑜葬在三江口,可先送趙雲與孫尚香迴來,再前往祭奠,水邊早已伏下一人相助。隻是我沒想到,那人是文聘。
至於孔明托我的事,我並未查證,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去查實了,那麽隻怕惹來殺身之禍,至少也無法再迴來。再說孔明當時說了,可探便探,不可探則不必管,因此我就不管了;再說我說的也是事實,至少在三國演義上是,陸遜、呂蒙都是大將,也不算錯。
趙雲知道了起因來由,這才歎道:“我並不知此事,軍師機謀深重,而靈烈你更是裝得如此相像,我不得不信。可那日與我割袍斷義,又是為何?”
我閉上眼睛,道:“當時周善人多勢大,若是害你,孫夫人自然不管;我明麵已經應了孫權,也不能管。你便白白被害,所以不得不逼你走。”
趙雲半晌沒答言,我卻覺得睡意深沉,便沉沉睡去。
——————————————@@分割線@@———————————
趙雲自然沒那麽笨,隻是當日三江口一事,靈烈居然割袍斷義,逼得他不得不無功而返;他一時竟懷疑靈烈本有預謀投靠東吳,傷人的話也脫口而出。隻等歸來後,見主公與軍師坐立難安,他不解,便問主公。主公道:“不待二人歸來,吾心不安。”
孔明道:“主公無憂,文將軍自幼習水,必然成功。”
不消多時,從人來報道:“主公、軍師,二位將軍迴來了!”
孔明立即前往迎接,而主公早命人燒火取暖,烘烤屋子;不久靈烈親衛秦昊將渾身水透的靈烈抱了迴來,文聘跟隨;這些人急忙喊著“讓開讓開”,一邊把靈烈放進了屋子裏,又全都退了出去。
趙雲心神急切,急於看靈烈安好,卻被秦昊等人攔下,守在門口。孔明笑道:“子龍不必憂心。”
趙雲站在門外,而文聘等人也退下了,劉備、孔明與秦昊卻一直等候;之間孔明對趙雲說了錦囊妙計之事,劉備也證實了,趙雲方暗歎自己錯怪靈烈,也不知她如此文弱,是否能逃過此劫?
等靈烈說話,趙雲隨即入內,隻見靈烈臉色蒼白,雖未著涼卻也傷了身子,不由心中暗悔。靈烈與自己從磐河相識至今,已經五六年光景,與自己從無爭執,為人又慷慨善良,為什麽這次不相信他?若是信了、看出來了並配合好,靈烈就不會怕吳侯害自己,也就不必專門送自己至三江口、由水中離開,以致險些淹死……
當下拜見了,孫權賜座。
我們坐定,孫權便道:“汝家主公劉使君最近如何?”
趙雲笑道:“我家主公身體康健,謝吳侯問候。”
孫權見我一言不發,便問道:“靈烈將軍為何不言語?”
我淡淡道:“不知吳侯所問者何人?”
孫權嘲笑道:“孤問汝家主公如何!”
我平靜說道:“我既然身在東吳,所思者當然與東吳相關。吳侯若是問‘吾妹夫如何’,我就知道。”
孫權笑道:“這竟是孤的不是?好好,孤妹夫如何?”
“自然極好,”我迴答。
孫權又問:“西蜀如今若何?”
“人心安定,四方安寧,”我迴答。
“孤為何聽說,前些日子漢中被曹操圍攻甚急?”孫權問道。
我淡淡一笑道:“吳侯所聞者不可信,不過是小股魏兵侵擾,何謂圍攻甚急?”
“哦?”孫權疑道,“曹仁、曹洪、夏侯惇、張郃,卻隻是小股襲擾?願聞其詳。”
“我早知吳侯親情人倫重於天下,否則按女子三從四德之論,女子未嫁從父、出嫁從夫,今吳侯既非父也非夫,卻仍取孫夫人歸省,雖是得了我家主公許可,但就是主公不許,吳侯不也是無可奈何?”我微微一笑道,“然我家主公愛屋及烏,念及吳侯、國太與夫人親情孝義,特地命人火速尋了良醫良藥陪夫人歸省。此舉更是因為主公知道,吳侯也是重親情、重孝道之人,與主公相似,所謂惺惺相惜。吳侯如此重視親情,而我家主公在漢中征討之時卻不發一兵一卒相助,必是明知隻是小股魏兵侵擾,因此不肯妄動;吳侯自然心知肚明,隻是隨口問問罷了。”
孫權一愣,笑道:“自然如此,孤知張郃等輩並非劉皇叔對手。”
我笑道:“吳侯厚意,我自當轉告主公。吳侯既然如此說,則將來有一日,若魏軍大兵來襲,吳侯必然出兵相助?”
孫權笑道:“劉皇叔兵多將廣,孤不如也,如何發兵相助?”
我笑道:“吳侯身在江東,已曆三世,根基穩固、人心歸順;我家主公得荊州日久,但西蜀、漢中得之日短,隻怕人心不定。如此比較,我家主公之基業不如吳侯。”孫權嗬嗬大笑,我又道:“吳侯居江南,北有天險,兵士眾多、武將充斥,足可安居;隻是若西蜀等地有日有事,吳侯是否出兵救應?”
孫權道:“兵者國家之事,不可輕動。”
“兵事與孝道,孰輕孰重?”我反問,“孝為治國之本,自古而然。近日我家主公重孝道,送夫人歸省;若是他日西蜀有變,吳侯寧可枉顧親情,而將所謂兵事放在首位麽?若是如此,則吳侯大可想重什麽就可重什麽,反正都是吳侯有理。”
孫權道:“皇叔若是有難,孤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如此甚好,”我笑道,“我來之前,舅舅命我拜祭周公瑾、魯子敬二位故人。我願歸去之時前往拜祭。”
孫權笑道:“自然可以,未想到孔明有此心。不知諸葛子瑜為何不歸?”
我微笑道:“我離開荊州前,舅舅孔明身染微恙,臥床不起,因此為親情留諸葛大夫在荊州停留,望吳侯勿怪。舅舅兄弟三人,父母早喪,因此長兄為父,也算是孝義之情。”
孫權道:“孤不加怪罪。孤近日聽聞,將軍與趙雲將軍在漢中多立功勞,真英雄也。”
我笑道:“不敢,我身無寸功,不敢當此言,子龍倒是多立戰功。”
孫權對趙雲道:“趙將軍,久聞大名,昔日磐河一戰早已世間聞名,近來又於漢中大戰,數十騎左衝右突,又刺死夏侯惇,可謂將才!”
趙雲淡淡道:“吳侯過獎,軍中戰功,自有眾多軍士立下,吾亦無尺寸之功。”
孫權奇道:“如此說來,二位都是無名之人了?”
趙雲笑道:“這是自然,吾等無名之人,皆仰靠主公洪福。”
“蜀中人物如何?”孫權問道,趙雲道:“文有徐元直、龐士元,武有黃忠、文聘、魏延等將,其餘眾人不可勝數。”
“孤亦聽說,靈烈將軍曾監造過什麽攻城器?”孫權又問,我迴道:“不曾,這些都是龐士元在武陵郡時無事構設的,由舅舅孔明建造而成,與我無關。”
孫權笑道:“早就聽聞荊州靈烈,從不貪功,諸人皆服,令人肅然起敬。”
我笑道:“不敢,我本來無才,功勞都是他人所得。”
孫權大笑,設宴款待我與趙雲不提。筵席過,迴了驛館,趙雲道:“孫權今日所言,雲山霧罩,到底是何意?”
我淡淡笑道:“沒什麽,他隻是探探虛實吧。”說真的,我今日也不知他是什麽意思,總覺得他與呂蒙不懷好意。呂蒙倒是不必擔心,隻是這孫權實在是人傑,難以估量。轉眼我們已經住了十多天了,夫人每日去見國太,而我們則由孫權、國太三五日地賜宴,我倒是覺得長胖了不少。每次歡宴呂蒙大多在場,我還見了陸遜、諸葛恪等人,心道若是沒有這些變故,現在魯肅一死,荊州就該遭殃了。
一次,孫權賜宴與我與趙雲,當時文武都在,孫權問我道:“孤欲選一人做太子太傅,靈烈將軍可有良言?”
我目視諸大臣,然後道:“我雖想說,隻是怕人說我舉親不舉賢。”
孫權笑道:“將軍但說無妨。”
我說道:“大舅舅之子諸葛恪,頗為聰明,可以伴隨太子身邊,不知吳侯以為如何?”
話音未落,張昭道:“不可。諸葛恪與太子同年,都是二十七八,如何做的太傅?”
我聞言道:“吳侯請看,我果然說錯話了。我隻是看著表兄諸葛恪聰明、善應對,因此舉薦,誰知又失言了。”諸葛恪當時在席上,見我舉薦他頗為自喜;而當張昭說話後,諸葛恪又十分不悅。
孫權笑道:“雖是年紀小,也可伴隨太子身邊。就為太子右丞。”
諸葛恪大喜拜謝,張昭搖頭而退。
又過不久,一月期限將近。我們去求見國太,與國太言迴荊州之事;國太雖是不舍夫人,但知劉備善待自家嬌女,也是歡喜,何況身子硬朗,可待久年,便要送了去。如此,我們便去拜望吳侯乞歸,但吳侯數日托病不見;又求國太,國太也無能為力。
然而一天下午,孫權召我前去。
我到後便直言歸荊州之事;孫權笑道:“近日來與二位將軍相談,大慰平生,暫時不忍放去。請二位將軍再多留數日,待孤之妹全盡孝道,便恭送歸去。”
我說道:“來時已與國太約定日期,吳侯今日為何阻攔?若是為了全孝道,吳侯卻甘願讓母親背上違約之名,這可是孝義麽?”
孫權歎道:“孤知汝二人留不得,便許你們迴去,多留夫人幾日。”
我笑道:“我家主公不見夫人,晝夜思念,真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吳侯隻見國太親情,而不顧我家主公眷戀之情麽?我家主公是一方之主,雖不是天子帝王卻也是諸侯之一,娶妻納妾也無甚不可。然孫夫人嫁入荊州數年,主公但不目視於周圍女子,更不提納妾之事,以致現在年過半百,卻隻有一子二女。夫人至今無所出,然為人妻者,為夫家繁衍後嗣為第一要務,因此請夫人迴歸荊州。”
孫權道:“既然如此,孤自送夫人迴去,請二位將軍再留幾日。”
我笑道:“吳侯所言極是。吳侯廣納賢才,實乃人傑;隻是趙雲水土不服,連日來身體不適,若是再留下隻怕久病不愈、害了良才。可請趙雲送夫人迴荊州,我自留下與吳侯多敘話幾日可好?”
孫權大喜,就命人去準備;隻是沒想到,此時人報趙雲持劍闖入。孫權怒,命人捉住來見;從人捉了趙雲,送到殿前。趙雲大怒道:“吳侯,一月之期已到,你為何強留我們二人在此,見又不見?如此反複無常,非是王侯作風!”孫權命人暫且鬆了綁,而此時董襲、周泰、韓當均在側,持劍而立。
孫權道:“孤意已決,即日送你與夫人歸荊州。”
趙雲目視於我,道:“靈烈如何?”
孫權笑道:“靈烈自願留在東吳,多住幾日,又有何妨?”
趙雲道:“靈烈為雲之義弟,我們兄弟久在一處,不可分離,請與雲同迴。”
孫權作色道:“汝好生無禮!靈烈將軍自願留下,你又待如何?”
“必是你以事相協,逼靈烈應下!”趙雲怒道。
孫權亦怒,喝道:“你是何人,敢如此猜測孤意!不信,隻問靈烈本人!”
趙雲轉眼看我,道:“靈烈,我等引兵殺出,便是死也要做荊州鬼!”
我淡淡一笑,說道:“兄長,此時怕是要分別了。”
趙雲愣怔:“你胡說什麽?”
我笑道:“江南水鄉,我舊日一見便不願離去,又有呂蒙和大舅舅、表兄在此,我留下有何不可?且前日多聞人言,說兄長與我太過親密,有斷袖之嫌;我避嫌且不及,如何又迴去?”
趙雲怒道:“豎子之言,豈可聽從!靈烈不歸,自是應了所言。”
我說道:“兄長切勿多言,我意已決。”
趙雲大喝道:“靈烈,你受主公恩惠多年,為何如此?”
我冷冷笑道:“恩惠?趙雲,你不記得當年卻是你把我從漢江擄來,又一箭險些射死呂蒙,才逼得我投靠劉備!如今你倒是說什麽劉備之恩?簡直笑話!今日我自願留在此地,你又待如何?”
趙雲急道:“吳侯不過也是強留罷了!”
孫權聞言,笑道:“靈烈將軍愛留就留,愛走就走。”
我笑道:“你聽見了?速速去吧。”
趙雲還要再言,卻被孫權派人轟出去了。孫權笑道:“將軍,孤明日便送夫人及趙雲離去。”我笑笑道:“多謝吳侯。”
第二日,我果然見孫夫人含淚拜別母親,與趙雲出城了。孫權便叫上船,我卻說道:“吳侯,前日趙雲多有得罪吳侯之處,如今我如何知道他安然迴去?請吳侯派人送夫人及趙雲至三江口,上船到夏口離去。大江阻隔,我插翅難飛,又可見趙雲等人安然離開,如何?”
孫權淡淡笑道:“也好,不過靈烈一人相隨,不合規矩。孤命陸遜率一千人千裏相送,聊表心意。”我慨然應允,孫權便點兵命陸遜前行。呂蒙於建業門口與我作別,笑道:“到時我必求主公,命你為我副將。”
我笑道:“好,這比參事更高一級。”
我們一行人送到三江口。趁人不備,我偷空打開了孔明秘密給我的錦囊,一看大喜,便安安心心送了趙雲等人上船。可趙雲死活不上船,三番五次折迴來要救我,卻被吳兵一次次擋住。周善大怒道:“你這人好不曉事,靈將軍自願留下,你為何三番五次阻攔?”
說罷周善與周圍各武將漸漸圍住。
我冷喝一聲:“都住手!”周善等人罷手,迴望我道:“將軍欲待如何?”
我笑道:“不用諸將麻煩,我讓他走。”
於是,我走到趙雲身前,冷聲道:“你我非親兄弟,你三番五次攔我卻是為何?你如今再不走,我便與你割袍斷義,從此永不相見!”說著我取出隨身長劍,扯開袍子,一劍揮了下去,袍袖斷作兩截。周善等人驚詫,趙雲愣了片刻,苦道:“原來你早有預謀!你即便想走,何妨告訴了主公再走!我已立下軍令狀,你如此便讓我如何?”
我冷笑道:“你太遲鈍,現在才知道?我就是早有預謀,可笑你們竟然都不察覺。你若怕軍令狀,不妨與我一同留下。你是劉備大將,吳侯必然厚待與你。”周善等人聞言大笑道:“靈烈將軍所言甚是,趙雲何不一同留下?”
趙雲咬牙吐血,怒道:“我無你這等不忠不義的兄弟!就此告別!”趙雲大怒而去,船起航了,漸漸消失在大江盡頭。我對周善笑道:“正是要這人趕緊走,他整日在我身邊看得太嚴,脫身不得。”
周善道:“將軍前日與吾弟周群一敘,壯誌淩雲,如今在吳侯麾下正可大展宏圖。”
我拱手笑道:“正是。”此時,一直沒出聲的陸遜道:“將軍,既然如此,便請迴建業。”
我笑笑,正要點頭,卻見周圍一片青草淒淒,問道:“我來之前,曾報與吳侯知道,要與兩位大都督憑吊,不知如今兩位安眠何處?”周善歎道:“二位都督,都是安葬在此三江口一處小山之上,臨近漢江。”
我歎道:“陸將軍,不知我可否去憑吊?”
陸遜沉吟道:“主公並未提起過此事。”
我不悅道:“你立刻飛鴿傳書給吳侯,要是他不曾明言,我就死在這裏陪葬不遲!”
陸遜笑道:“既然將軍如此說,也未嚐不可,我這就去準備祭祀之物。”
我點點頭,與周善談論,等著陸遜的人買香花祭奠東西迴來。陸遜問道:“將軍曾與大都督相識?”
我歎息道:“卻是認得,不止周都督,連孫討虜將軍也曾見過一麵,那時我正在建業。周都督赤壁之戰前,我曾經隨孔明見過幾次;當年多有得罪,多虧大都督心懷寬厚、不加計較,本想再與大都督想見,不想天妒英才,大都督竟然……”說著我潸然淚下,不覺吟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吟畢,隻見麵前吳人盡皆悲戚。周善哽咽道:“不想周都督與將軍如此交厚!”
我泣道:“我平生極敬重此人,隻是人生無常,我再來之時,他卻沒了!”
這時,祭祀之物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啟程來到周瑜墓前,我親手點上線香祭奠,又遍撒紙錢來祭祀,眾人落淚。我卻見水中冷寒清澈,便不悅道:“你們吳人薄情寡性,為何隻在土地上祭奠?周都督善用水軍、統領三江,為何不以水祭?”
周善不解道:“何謂水祭?”
我看周圍人都是一副呆頭鵝狀,不由笑道:“去給我找紙和細蠟燭來。”
幾人去了,不消多時迴來。我親自坐在地上,折了數隻紙船,將幾支蠟燭點燃了放入水中隨波逐流,道:“這便是水祭。我以後在建業隻怕難來,隻請守墳之人記住、學會了,周都督為東吳大功,不可薄待。”幾人應了,跟上來一起疊;我親手教他們,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就疊了一堆,我們紛紛點燃蠟燭,把蠟燭樹立放在紙船上,紛紛放下送入江水之中。
說時遲那時快,突然一人從水中暴起,將我一扯便拉下水去,順手將一隻蘆葦管塞進我嘴裏唿吸,就帶著我在水下遊了起來;遊了一會,我覺得透不過氣,便扯扯那人衣袖要上去,沒想到那人立刻加力把我摁下去,差點淹死我。我氣得在那隻手上狠狠擰了一下,又遊了很久,直到牙齒打戰,那人才把我撈起來,帶到一條小船上。
我咳嗽得要命,隻聽那人說:“將軍請先披衣取暖,吾自撐船帶將軍返迴夏口。”展目一看,周圍還有數條船相隨,都打著蜀漢的旗號。
那聲音很熟,是個熟人——文聘??
他笑道:“衣服就在船頭。”我哆哆嗦嗦咬牙抓了一堆衣服蓋在身上,仍然冷得不行,便哆嗦道:“我說文將軍,你快點成麽?我都……都快凍死了,不是順流麽?”文聘隻顧撐船,道:“將軍,片刻就到。”
就在我渾身就快凍僵之時,船靠岸了。
當先幾個人一起圍攏過來,抓住船頭;文聘扶著我走,我幾乎邁不動步子,僵立著下了船。我想起一個比喻“僵硬得像根拐棍”,想笑一下又張不開嘴。此時好幾個人上來拿毯子把我裹住,一人焦急道:“快送迴去。”
我迴頭一看,竟然是孔明,便哆嗦道:“舅舅……”
孔明目光含淚,道:“哎,沒事。”隨後我被人架進了一間烘烤得極為暖和的屋子裏,屋子裏爐火熊熊。我打著顫把人全遣散,連噓寒問暖的都紛紛轟出去,這才把濕透的內衣,連從匈奴弄來的鐵甲也水淋淋脫了去,換上幹衣服後才好些,卻依然止不住哆嗦。我把鐵甲用爐火烤幹,才重新穿上。
就在這時,隻聽門外孔明道:“靈烈,主公到了。”
我嚇一跳,連忙又抓了一堆衣服蓋在身上,方才開口道:“不敢勞煩。”
話音未落,門便開了,幾個人魚貫而入。最先進來的,還是劉備;他快步走到我麵前,關切道:“靈烈無恙?吾已經備下了參湯,你們快去端來!”我笑笑謝過,問道:“文將軍呢?他可好?”
孔明笑道:“文聘自幼在江上長大,習水性,完好無損。倒是靈烈,怎麽想出在周瑜墓前紮紙船的辦法,真是妙計。”
我笑道:“誰叫他們笨,跟我一起做,不久紙船滿江、火光瑩瑩,還想在江底找我?”我一笑,咳嗽幾聲;此時參湯到了,我一口氣全都喝下,覺得舒服不少。這時我才看見趙雲一直默默站著,垂目看我,不言不語;孔明笑道:“靈烈此次,可探明了?”
劉備、趙雲皆不解其意。我淡淡道:“探明了。呂蒙總領水軍,陸遜此人雖多才,但孫權不知為何忌諱他,因此不堪大用,隻是若遇危險,此人則長於破敵製勝,十分可怕;至於內堂,人雖多,不日便百葉凋零。我所薦者,諸葛恪也,諸葛大夫獨子,乞為太子右丞。”
孔明大笑道:“孫權以為我但求孫夫人來歸,便無其他;誰知被靈烈暗裏早探明一切。不知為何推薦諸葛恪?此人自幼聰明。”
我笑道:“孫權喜歡他,推薦又有何不可?隻是此人將來必然自取大禍,使東吳內耗。諸葛瑾自己都說過,諸葛恪聰明盡顯於外,若是一朝大權在握,孫權宗族怎能容忍?隻看多少年後,就見分曉!”
劉備讚歎道:“靈烈真是敏銳之人!此番又成大功!”他迴顧見趙雲默然,問道:“子龍為何一言不發?”
趙雲突然拜道:“雲有眼無珠,不識靈烈之心,妄自冤枉數次,我……”
劉備歎道:“子龍也是忠心,叵耐智謀不及爾。”
我淡淡說道:“在三江口割袍斷義,實屬無奈,請兄長無怪。”
趙雲連連道:“是雲之錯!”
孔明笑道:“好了,主公,我等先迴,留下子龍照看則可。”劉備從之,善言數句方才不舍離去;孔明握了握我的手,說:“靈烈好好休息,夫人我已星夜送入蜀中,此事不會再發生。”
我笑道:“有勞舅舅。”
屋裏人都走光後,我這才歎了口氣:現在還是初秋呢,我合甲墜江也能凍得半死,不知當年黃蓋年長高齡,在隆冬之時合甲墜下是什麽銷魂滋味……想著便苦笑出聲。趙雲在一旁,低聲道:“靈烈哪裏不適?”
我迴神,笑道:“沒有。我來問你,三江口之事你不會真以為我要投東吳去吧。”
趙雲不響,半晌道:“你當時說得真,我以為……”
我氣笑道:“趙大將軍,你以後別在我眼前了,省得氣死我!”
話說離開夏口之前,孔明秘密派人叫了我去,給我一個錦囊,說萬一吳侯不放迴,就可按錦囊從事;一月之後,我見孫權無意放迴,就打開來看,知道周瑜葬在三江口,可先送趙雲與孫尚香迴來,再前往祭奠,水邊早已伏下一人相助。隻是我沒想到,那人是文聘。
至於孔明托我的事,我並未查證,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去查實了,那麽隻怕惹來殺身之禍,至少也無法再迴來。再說孔明當時說了,可探便探,不可探則不必管,因此我就不管了;再說我說的也是事實,至少在三國演義上是,陸遜、呂蒙都是大將,也不算錯。
趙雲知道了起因來由,這才歎道:“我並不知此事,軍師機謀深重,而靈烈你更是裝得如此相像,我不得不信。可那日與我割袍斷義,又是為何?”
我閉上眼睛,道:“當時周善人多勢大,若是害你,孫夫人自然不管;我明麵已經應了孫權,也不能管。你便白白被害,所以不得不逼你走。”
趙雲半晌沒答言,我卻覺得睡意深沉,便沉沉睡去。
——————————————@@分割線@@———————————
趙雲自然沒那麽笨,隻是當日三江口一事,靈烈居然割袍斷義,逼得他不得不無功而返;他一時竟懷疑靈烈本有預謀投靠東吳,傷人的話也脫口而出。隻等歸來後,見主公與軍師坐立難安,他不解,便問主公。主公道:“不待二人歸來,吾心不安。”
孔明道:“主公無憂,文將軍自幼習水,必然成功。”
不消多時,從人來報道:“主公、軍師,二位將軍迴來了!”
孔明立即前往迎接,而主公早命人燒火取暖,烘烤屋子;不久靈烈親衛秦昊將渾身水透的靈烈抱了迴來,文聘跟隨;這些人急忙喊著“讓開讓開”,一邊把靈烈放進了屋子裏,又全都退了出去。
趙雲心神急切,急於看靈烈安好,卻被秦昊等人攔下,守在門口。孔明笑道:“子龍不必憂心。”
趙雲站在門外,而文聘等人也退下了,劉備、孔明與秦昊卻一直等候;之間孔明對趙雲說了錦囊妙計之事,劉備也證實了,趙雲方暗歎自己錯怪靈烈,也不知她如此文弱,是否能逃過此劫?
等靈烈說話,趙雲隨即入內,隻見靈烈臉色蒼白,雖未著涼卻也傷了身子,不由心中暗悔。靈烈與自己從磐河相識至今,已經五六年光景,與自己從無爭執,為人又慷慨善良,為什麽這次不相信他?若是信了、看出來了並配合好,靈烈就不會怕吳侯害自己,也就不必專門送自己至三江口、由水中離開,以致險些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