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人具有的成長潛力和可能性已經在他的人生中表現化了的話,那麽他就具備了該方麵的天賦器量。


    天賦也可以被理解為人從小到大被動接受和養成的人格特點,根據小時候還沒發育完全的大腦受所在環境的誘導和影響來分類的話,天賦值也有所不同。而這個天賦是不可逆的。


    一舉兩得,唐中既在宋棋來麵前誇讚了一番趙思遠,同時,他也在點撥著宋棋來。


    依他看來,宋棋來也絕不簡單。她隻是缺少一個激發她天賦的機會,因為不是每個人的實力增進都是順水推舟的,總有些人卡在瓶頸上。


    事物在變化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障礙),進入一個艱難時期。這個階段就像瓶子的頸部一樣是一個關口,跨過它,就能更上一層樓。反之,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頸處。


    這也正是,老掌門讓宋棋來下山的原因。他相信,經曆這劍門關“試劍大會”一行,宋棋來將能夠突破瓶頸。


    瓶頸期如何度過,熬過?破罐子破摔?還是挺起胸躺尋找挑戰,尋找機會?宋棋來選擇了後者。


    無論是武功、道法還是學習、之類,凡事都會有個瓶頸的階段。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有些武林的前輩,閉關苦練數十年但功力依舊停滯不前,這也就是可怕的瓶頸期所使了。


    所謂“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有些人臥薪嚐膽度過瓶頸期,所以他們的功力境界一躍而上、突飛猛進。


    然而有些人,終究是鬱鬱多年而不得,可悲的是,這類人往往占據大多數。多少人抱憾終生而故,畢生精力傾注在此,卻無有所成,最終迎接他們的卻是鬱鬱而終。


    更甚至,還有些人,墮入了魔道形神俱廢。


    所以說,此途即使宋棋來突破瓶頸,同時,也是她尋找真我的必經之路。


    此時,趙思遠舞畢、還劍。


    他對李或說:“青罡是把好劍,幸得此劍,一定要好生相待。”


    對於青罡劍來說,趙思遠他隻是個伯樂而已。但是他沒想到的是,他竟然能夠再次不計前嫌,又一次的將自己托付給了李或。


    要知道,這次青罡可是將香鄉姑娘的村子,擾的一團亂糟。趙思遠竟然沒有遷怒與自己,真是讓他沒想到。


    昔日裏邪氣傍身,青罡未能有良知。


    今日邪氣已驅除,若說青罡不感動那這真是假了,草木尚且有知,何況是得了靈氣的寶劍呢。


    眾人沒有計較他舊日犯下的過錯,為此青罡有所感慨。雖然他仍舊是對趙思遠一言不發,但李或卻從中讀出來了一絲感激之情。


    之於他們此行,唐中也就隻能點撥這麽多了。接著就剩下,解釋一些事情了。


    見大家還是有些怵他,唐中笑道:“你們別怕,我剛剛都是裝的,現在事情解決了,我也算是不辱使命了。也就不嚇唬你們了。”


    他這一笑,那雙細長的眸子瞬間眯成了一條縫兒。


    他終於要說說劉小賽之死這件事情了嗎?眾人淚目,他終於想起來自己還有些事情沒說清楚了。


    孫弘文:“什麽裝的?”


    李或:“唐門主,您這是什麽意思?”


    趙思遠:“什麽什麽呀,您為什麽要殺劉小賽,唐伯伯,這究竟怎麽一迴事兒?”


    眾人紛紛發問,可就是有一個人,一直未發言。萬玲她獨自站在了角落裏,望向廟外,躲避著唐中的眼神。


    對於眾人這些疑問,唐中一一做了解釋。


    “我閉關修煉六年之久,近日才出關。出關當日就聽說了劉小賽師父已故的消息,我與他師父向來交好,聞之此事我也是十分痛心的。


    又忽然想起了,他師父曾經同我說過,他說萬一自己有什麽閃失,希望我去教導劉小賽,不要讓他無所依靠、誤入歧途。


    劉小賽還未學成,便沒了師父。我也於心不忍,所以便前來尋找他。”


    孫弘文接著問:“那您為什麽要殺了他呢?又為什麽要易容呢?”


    這句話問到了點上,是啊既然是來尋找劉小賽的,那為什麽要一掌殺了他呢?又為什麽要扮成他人的樣子呢?


    唐中殺了劉小賽,這絕非是他的失手所致。


    唐中迴答:“因為劉小賽親手殺了他師父,這次我扮作了他的師父,殺掉他,就是要解開他的心結。這孩子,自從沒了師父後受了心魔的驅使,惡行頗多。事到如今,我已經救不了他了,說實話我實在是愧對於他的師父,所以就想著,於其讓他接受天劫,不如趁早結束了他的性命。”


    仇恨心、貪念、妄念、執念、怨念等都屬於心魔。心魔可以一直存在、可以突然產生、可以隱匿、可以成長、可以吞噬人、也可以曆練人。


    常說的“戰勝自己”“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其實都是指心魔。


    親手殺死了自己師父這一罪過,使劉小賽產生了負罪感,又因為一些所謂道義的風言風語,逼得他無處遁藏。所以,他逐漸喪失了一切情誌。


    雖說劉小賽在武功、道法之上極具天賦,但是在為人處世、如何端正態度這些方麵,他都是沒有悟性的。


    劉小賽的師父春秋,是一位好師父,他待劉小賽極好。可就是少了他陪伴身旁的劉小賽,凡是都沒有了主心骨。


    沒有了師父教導的劉小賽,開始思考起了人生的意義。他覺得能夠物化的東西,才是值得此生去追求的,可是他忘記了自己與師父之間的感情。


    之前,一切不懂得事情,都有春秋師父為他解答,犯了事也都是春秋替他頂著。


    師徒父子,這不就是形如親情的師徒情誼嗎。劉小賽雖然從未表露過心聲,但是他心底一直對師父春秋充滿敬重、仰慕、感謝……


    他一直認為,這些無形的、虛無飄渺的東西,看不見握不住,會讓人患得患失。但他忽略的是,這些東西才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就比如說,雖然春秋早已離世,但當師父的麵容再一次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時候,劉小賽心裏的波動,以及每每他一想到自己師父時的那種心痛的感受,這不是真情是什麽?


    所以說,真情不會消失的。


    若是劉小賽能夠明白這一點,也許今日就不會被唐中給一掌拍死。


    “那麽說,前輩您為什麽要殺了他呢?您還未迴答這一問題。”李或一針見血的指了出來。


    是啊,目前為止唐中他隻不過是講了一番舊事罷了,他殺死劉小賽真正的原因,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我這是送劉小賽去見他師父。若是他師徒二人能在地府裏相見,那便是極好的。能被自己的師父殺死,相信劉小賽死而無憾了。”


    這樣的說法,還是第一次聽說。但是轉念來想一想也的確是這樣的,雖然劉小賽的師父曾托孤於唐中,但是唐中他卻也沒有包庇劉小賽的惡行。


    實在是鐵麵無私。朱閣當中,就算是縱觀整個天下,能做出這番事情的人,除了唐中還有幾個?


    萬玲暗自感歎,沒想到還是被朱閣的人給撞見了。但是幸好遇見的是唐中,他應該不會對自己怎樣。


    李軒成掐指一算。開口言道:“殺人償命,劉小賽天劫在此,就算是今日前輩放他一馬,日後還是會又人來取走他的性命。或是仇家、或是路人,總之劉小賽是活不過明天的。”


    “希望來世,他們還能夠做師徒。”宋棋來輕輕一言。


    這些事情誰都說不準,但是畢竟死者為大,生者還是要懷著敬畏之心的。


    趙思遠安慰起了唐中。“但是無論是怎麽說,唐伯伯您也算是對得起劉小賽的師父了。劉小賽今日一死,相信他師父也不會怪罪於您的。”


    “大丈夫行得正坐得端,該講江湖義氣的時候就要講義氣,但是若是牽連起人命、家國的話,那就要另當別論了。”唐中可真是好心境。


    是的沒錯,儒不以文亂法,俠不以武犯禁,人主兼禮之,那麽天下才會清平無事、國泰民安。


    無論何時,都要先要無愧於天下道義。


    《孟子·離婁上》中有言: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但往往江湖人士隻是將前半句奉為了圭臬,忽視了後半句“惟義所在”。


    “信”、“義”,古來信、義難以兩難全。


    許多俠者為了江湖義氣,不惜離經叛道,在“私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變為置爭議於一側的朋友義氣,再變為謹守綠林集團內部利益的“行幫道德”。


    江湖之內自有乾坤,他就像是一個大雜燴,又像是墳墓,外麵的人想進去,裏麵的人想出來。無論是塞北高原,還是大漠孤煙,哪裏都是江湖。


    處於江湖,莫問來處,或是卓爾不言,或是一笑泯恩仇,總之江湖並不神秘也不僅僅隻有殺伐之氣。


    有些人可能會做出一些事情,在你的認知中所謂出格的事情,但之於他來言再平淡不過。有些時候去留無意,有些時候卻又銖錙必較。


    話不能都說,但該說的唐中都說出來,剩下的就留給他們自己去體會。


    唐中雖然是個急性子,但卻也是粗中有細,懂得循序善進的。


    現在話都說開了,懂或是不懂,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了。


    唐中看向了李或:“解鈴還須係鈴人,劉小賽的心魔就是他的師父春秋。現在他的師父已經沒了,所以說已經沒有人可以救他了。


    但是李或就不一樣了,他已經打開了心結,已經做到了釋然。現在解開了怒氣結的你,是不是更加通透了。”


    說著,他輕輕拍了拍李或的肩膀。


    “通透談不上,隻是活得更明白了一些而已。”李或感慨道。


    唐中接著問:“相信你日後與青罡劍也能和平共處,對吧,李或。”


    攥緊了劍鞘,李或不假思索迴答道:“那是當然,既來之便安之。我與青罡一見如故,今日我們便又是緊緊的拴在了一起。既來之則安之,我二者今後便就是共死生了。”


    “嗯。接下來,該怎麽做,你自己清楚吧。”當然,唐中指的是李或與劉達生之間的恩怨。


    劉小賽既已死,那麽敵對方的話,就剩下劉達生一人了。


    李或:“前輩,在下知道分寸。”


    唐中:“那就去吧,是時候做個了結了。”


    顯然,唐中很是相信他,他相信李或無論是在劍術上,還是在處理事情上都已經有了可觀的進步。


    “好。”說著李或飛身離去,健步如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浣劍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布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布拉風並收藏少年浣劍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