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這一天,我有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貼春聯。
說到貼春聯這一習俗,它的曆史也是由來已久,據說春聯是由“桃符”演變而來。在古代,桃符是由桃木做成,據說桃木有壓邪驅鬼的作用,古代人就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鬱壘”二位神仙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圖像,懸掛、嵌綴或者張貼於自家門首,意在祈福滅禍。之所以用他們二位神仙的名字,古代留有這樣的傳說。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裏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迴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幹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再迴來,到了朱元璋的年代,“春聯”被他大力的推廣開來。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禦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麽原因,侍從迴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迴宮廷時,又路過這裏,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麽迴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迴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
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布禦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爺爺家是那種三層的農村小洋房,每層有三間房,中間是客廳,左右兩側,一間是主臥,一間是次臥,廚房是單獨的一間。下麵一層是爺爺奶奶住,上麵一層我們住,最上麵是用於放些雜物。除了這些房間,還有豬圈,這些大大小小的房間加在一起有十幾個門,所以現在貼春聯真不是個輕鬆的活,不像我小時候,家裏就三間平房。
年三十這一天,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氣的姿色,爺爺奶奶天沒亮就起床了,奶奶去鎮上買菜,爺爺就開始殺雞,並拿到河水裏去清洗。
“趙波,起床了,馬上都快中午了,快起床去貼春聯了。”奶奶買菜迴來站在我們的房門口喊我。
“知道了,馬上就來。”
窗外的陽光清澈的照射在床上,好溫暖,我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儲玲玲還躲在被窩裏懶得起床。我穿好衣服,走到陽台上,大口唿吸著新鮮的空氣。
爺爺家周圍種了好多樹,左側有冬青樹,有桂花樹,還有梅花樹,梅花樹上粉紅色的花朵伴著冬青樹和桂花樹的綠葉,雖然是冬天,卻還能感受到春天的意境。場地的正前麵有一片菜園子,再到前麵是大片的農田。我們老家的農田是那種梯田,順著小山坡一級一級往下蔓延,一直蔓延到公路邊,而房子背後是大山的山林。爺爺他們這個村莊就處在這半山中間,中間還夾雜著大大小小的池塘,池塘裏的鵝、鴨在嘰嘰喳喳地叫喚著,似乎也在感受著過年的喜慶氣氛。
隔壁鄰居的許叔叔,也就是許冬梅的父親,正在清理著大門上舊春聯,這是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做的事情。除掉舊的春聯,在貼上新的春聯,一方麵有辭舊迎新的寓意,另一方麵貼出來的春聯也整潔好看。每棟房子的正大門相當於每戶人家的臉麵,誰都想搞的漂漂亮亮的。
許叔叔在我的映像中,我很少能見到他,他常年在外麵開車,除了過年過節,他一般很少在家。
“趙波,可下來了?馬上都吃中午飯了。”母親又來催我。
“來了,來了。”
我下樓走去廚房端了盆水,在拿個不用的清潔球,來到正大門前開始清洗爺爺家的正大門。
“這不是趙波嗎?什麽時候迴來的啊?”張阿姨剛剛買菜迴來,看見了我,就向我打招唿。
我們這個村子,我家是最靠近公路的一家,村裏所有人去鎮上都要經過我家門前的水泥路。
“哦,是張阿姨啊,我昨天傍晚到家的,路上堵車哦,許冬梅他們今天也迴來吧?”
“她們在電話裏說是今天迴來,估計也是堵車了吧。”
張阿姨是許冬梅的母親,當年我和許冬梅沒能走到一起,有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她在從中阻攔。不過,現在都已經過去好久了,也沒必要再提了,再說,我們兩家是鄰居,也不可能長期見麵不說話。
“張阿姨,聽說許冬梅他們也買車了啊?”
“是哦,上個月才買的。你這車買了多少錢?”
農村人的思想觀念都以房子和車來論身份,如果什麽都沒有,基本上是沒有人願意和你聊天。
“這車也就買了十來萬吧。”
“哦,那不便宜啊,我們家冬梅講她的車子好像買了二十多萬,她車不知道怎麽買的,買那麽貴。”張阿姨一邊說著,一邊準備往家走,故意把二十萬這幾個字提高了分貝。
“那他們的車子質量肯定比我們這低檔次車的好多了。”我接著張阿姨的話語附和著。
聽了我這話,張阿姨心裏美的合不攏嘴,隨即轉過身去,提起菜籃子迴家了,臨走前時,還跟我說了句口是心非的謙虛話語,“那質量能好到哪去。”
說到貼春聯這一習俗,它的曆史也是由來已久,據說春聯是由“桃符”演變而來。在古代,桃符是由桃木做成,據說桃木有壓邪驅鬼的作用,古代人就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鬱壘”二位神仙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圖像,懸掛、嵌綴或者張貼於自家門首,意在祈福滅禍。之所以用他們二位神仙的名字,古代留有這樣的傳說。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裏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迴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幹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再迴來,到了朱元璋的年代,“春聯”被他大力的推廣開來。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禦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麽原因,侍從迴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迴宮廷時,又路過這裏,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麽迴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迴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
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布禦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爺爺家是那種三層的農村小洋房,每層有三間房,中間是客廳,左右兩側,一間是主臥,一間是次臥,廚房是單獨的一間。下麵一層是爺爺奶奶住,上麵一層我們住,最上麵是用於放些雜物。除了這些房間,還有豬圈,這些大大小小的房間加在一起有十幾個門,所以現在貼春聯真不是個輕鬆的活,不像我小時候,家裏就三間平房。
年三十這一天,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氣的姿色,爺爺奶奶天沒亮就起床了,奶奶去鎮上買菜,爺爺就開始殺雞,並拿到河水裏去清洗。
“趙波,起床了,馬上都快中午了,快起床去貼春聯了。”奶奶買菜迴來站在我們的房門口喊我。
“知道了,馬上就來。”
窗外的陽光清澈的照射在床上,好溫暖,我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儲玲玲還躲在被窩裏懶得起床。我穿好衣服,走到陽台上,大口唿吸著新鮮的空氣。
爺爺家周圍種了好多樹,左側有冬青樹,有桂花樹,還有梅花樹,梅花樹上粉紅色的花朵伴著冬青樹和桂花樹的綠葉,雖然是冬天,卻還能感受到春天的意境。場地的正前麵有一片菜園子,再到前麵是大片的農田。我們老家的農田是那種梯田,順著小山坡一級一級往下蔓延,一直蔓延到公路邊,而房子背後是大山的山林。爺爺他們這個村莊就處在這半山中間,中間還夾雜著大大小小的池塘,池塘裏的鵝、鴨在嘰嘰喳喳地叫喚著,似乎也在感受著過年的喜慶氣氛。
隔壁鄰居的許叔叔,也就是許冬梅的父親,正在清理著大門上舊春聯,這是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做的事情。除掉舊的春聯,在貼上新的春聯,一方麵有辭舊迎新的寓意,另一方麵貼出來的春聯也整潔好看。每棟房子的正大門相當於每戶人家的臉麵,誰都想搞的漂漂亮亮的。
許叔叔在我的映像中,我很少能見到他,他常年在外麵開車,除了過年過節,他一般很少在家。
“趙波,可下來了?馬上都吃中午飯了。”母親又來催我。
“來了,來了。”
我下樓走去廚房端了盆水,在拿個不用的清潔球,來到正大門前開始清洗爺爺家的正大門。
“這不是趙波嗎?什麽時候迴來的啊?”張阿姨剛剛買菜迴來,看見了我,就向我打招唿。
我們這個村子,我家是最靠近公路的一家,村裏所有人去鎮上都要經過我家門前的水泥路。
“哦,是張阿姨啊,我昨天傍晚到家的,路上堵車哦,許冬梅他們今天也迴來吧?”
“她們在電話裏說是今天迴來,估計也是堵車了吧。”
張阿姨是許冬梅的母親,當年我和許冬梅沒能走到一起,有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她在從中阻攔。不過,現在都已經過去好久了,也沒必要再提了,再說,我們兩家是鄰居,也不可能長期見麵不說話。
“張阿姨,聽說許冬梅他們也買車了啊?”
“是哦,上個月才買的。你這車買了多少錢?”
農村人的思想觀念都以房子和車來論身份,如果什麽都沒有,基本上是沒有人願意和你聊天。
“這車也就買了十來萬吧。”
“哦,那不便宜啊,我們家冬梅講她的車子好像買了二十多萬,她車不知道怎麽買的,買那麽貴。”張阿姨一邊說著,一邊準備往家走,故意把二十萬這幾個字提高了分貝。
“那他們的車子質量肯定比我們這低檔次車的好多了。”我接著張阿姨的話語附和著。
聽了我這話,張阿姨心裏美的合不攏嘴,隨即轉過身去,提起菜籃子迴家了,臨走前時,還跟我說了句口是心非的謙虛話語,“那質量能好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