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隻有短短的七八十公裏,但前前後後我們總共花了四五個小時才到了爺爺家。
爺爺家是在農村,離公路還有好長一段距離,好在現在的政府政策好,各個農村都修了村村通地水泥路。要是在我們那個年代,這裏全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會弄得滿腳是泥巴。現在農村的房子,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兩三層的小洋房,門前都留有一大片開闊的場地,並鋪上了水泥,與村村通地水泥路相接,我直接將車子開到爺爺家門前的場地上。
“寶寶,我們到家嘮。”
竟然沒人答應一聲,我解下安全帶迴頭看看,母子倆靠在一起酣甜的大睡著,兒子的口水都流了一大片。
“儲玲玲,到家了,下車吧。”我不得不弄醒他們母子倆。
“哦,到家了嗎?”儲玲玲看了一眼沉睡的兒子,又看看我,然後伸了個懶腰。
“是的,你把兒子弄醒,我來拿行李。”
“趙小凡,起床了吆。”媽媽輕輕撥弄著兒子的鼻子,但兒子還要繼續睡,沒有醒來的意思。
“趙小凡,你看,妹妹正在那玩耍呢。”媽媽竟然用了卑鄙的手段想哄兒子醒來。
趙小凡朦朦朧朧的睜開睡眼,尋找著媽媽口中的妹妹。
“媽媽,妹妹在哪裏呀?”
“妹妹在梅花樹那裏玩呢,你也下車和她一起玩吧。”媽媽想先讓寶寶下車,後麵再想其他辦法糊弄一下他。
“媽媽,妹妹不在梅花樹下麵呀?”兒子一臉無辜的站在車外麵,看著梅花樹,但梅花樹下一個人影都沒有。
“妹妹剛剛迴家吃飯了,我們也去爺爺家吃飯吧。”
“媽媽,你是不是騙我呀?”聰明的兒子似乎有些懷疑了。
“哪有,不信你問爸爸。”媽媽對我使眼色,想讓我幫她繼續打掩護。
“爸爸,妹妹是不是迴家吃飯了呀?”
“哪有,媽媽在騙你的,我都沒看到妹妹。”我是個不會說謊的家夥。
“哼!嗚……,媽媽,你騙人,我要打你。”兒子舉起小手準備要打媽媽。
儲玲玲立即轉過臉麵向我,惡狠狠的瞪大著眼睛,恨不得把我吃掉,“好你個趙波,看我怎麽收拾你。”
看這架勢,我還是逃跑為妙。隨後,我們一家三口圍著車子,一圈又一圈的轉著圈圈,媽媽就不停地攆著我,兒子就跟媽媽屁股後麵追,我在笑,媽媽在跳,兒子在哭,一副很是逗趣無限、其樂融融的場景。
“哎吆,我的大孫子哎,又長高了,快來讓奶奶抱抱。”奶奶聽到門外的歡笑聲,心想一定是我們迴來了,立即從裏屋出了大門,一看果然是我們,伸著雙手就要過來抱孫子。
兒子看了一眼奶奶,竟然什麽吃的都沒有拿,又繼續要不依不饒地去打媽媽。
奶奶早已摸透了趙小凡的心思,於是將藏在口袋裏的巧克力糖果掏出來,故意在趙小凡麵前晃悠,“趙小凡,你看這是什麽呀?”
“啊……,是巧克力,奶奶,給我,我想要麽。”趙小凡立即來了興致,伸手就要去抓奶奶手中的糖果。
奶奶趁機一把抱住兒子,伸嘴就要去親他,而兒子卻是一臉不情願的樣子。終於掙脫了奶奶的懷抱,兒子又看見爺爺站在門口,迅速跑到了爺爺身邊。
“爺爺,你帶了什麽好吃的給我呀?”
每次迴家,爺爺奶奶都會給兒子糖果吃,所以隻要一見到爺爺奶奶,兒子都會去問他們要糖果。
“我呀,想親親我的大孫子,行不行?”爺爺的普通話說的有些別扭,但為了能和他孫子交流,勉強也會說些普通話了。
“不行,先給我東西,我就給你親一口,但是,就親一口。”聰明的兒子不知什麽時候都學會了交換條件了。
幸好爺爺有所準備,“好,大孫子,爺爺給你個棒棒糖。”
兒子一把接過棒棒糖,然後伸著臉,“爺爺,親吧,但是,就親一口。”爺爺親完這一口,兒子立馬跑進家去,東邊看看,西邊也瞧瞧,轉悠個不停。
“爸,媽。”我們和儲玲玲紛紛向爺爺奶奶打招唿,然後,提起行李也迴家了。
在農村裏麵有個風俗,就是過年之前的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因為餃子是大年初一必須要吃的,農曆正月初一是新年的伊始,餃子的外形有些像元寶,吃餃子就意味著“招財進寶”的寓意。而今天晚上算是團圓夜,所有離家在外的遊子都會不遠千裏迴到家,圍坐在一起和麵、包餃子,這也有寓意,寓意著“團聚合歡”的意思。包餃子用的麵,奶奶早已準備好了,就等著我們迴來坐在一起去包餃子了。
晚上,吃過晚飯,爺爺在老家的客廳中央擺起兩條長凳子,然後把一個圓桌大小的簸箕放在上麵,簸箕裏麵撒上麵粉,包餃子的活動就正是開始了。
“趙小凡,過來包餃子了。”媽媽對在房間裏看電視的兒子大喊一聲。
“哎,來了。”兒子屁顛屁顛的跑過來。
“來,把玩具放下來,我帶你去洗洗手。”媽媽帶著兒子去廚房。
“哦,媽媽,包餃子幹什麽啊?”兒子的十萬個為什麽又來了。
“包餃子吃啊,餃子可好吃了。”
“那什麽時候吃餃子啊。”
“包好了就可以吃了呀。”
……
母子倆人囉嗦起來,你一句我一句的說個沒完沒了。
奶奶拿著擀麵杖在簸箕上擀著麵皮,一張大大的麵皮不一會兒就被擀了出來,“趙波,去拿個茶杯來卡餃子皮。”
這是我們家多年來包餃子總結的經驗,用茶杯直接往大張餃子皮上麵一卡,剛剛好一張餃子皮就出來了。
今年的餃子餡,奶奶還準備了多種口味的,有韭菜粉絲餡的,有芹菜豬肉餡的,還有香菇豬肉餡的。
我們各自都去找自己喜歡的餡去包,包餃子之前我們都約定好了,誰想吃什麽餡的,誰就多包一點。兒子的小手也跟著一起湊熱鬧,但是他這哪是包餃子啊,簡直就是捏橡皮泥,不一會兒,就弄的臉上、身上到處都是白色的麵粉。
爺爺家是在農村,離公路還有好長一段距離,好在現在的政府政策好,各個農村都修了村村通地水泥路。要是在我們那個年代,這裏全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會弄得滿腳是泥巴。現在農村的房子,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兩三層的小洋房,門前都留有一大片開闊的場地,並鋪上了水泥,與村村通地水泥路相接,我直接將車子開到爺爺家門前的場地上。
“寶寶,我們到家嘮。”
竟然沒人答應一聲,我解下安全帶迴頭看看,母子倆靠在一起酣甜的大睡著,兒子的口水都流了一大片。
“儲玲玲,到家了,下車吧。”我不得不弄醒他們母子倆。
“哦,到家了嗎?”儲玲玲看了一眼沉睡的兒子,又看看我,然後伸了個懶腰。
“是的,你把兒子弄醒,我來拿行李。”
“趙小凡,起床了吆。”媽媽輕輕撥弄著兒子的鼻子,但兒子還要繼續睡,沒有醒來的意思。
“趙小凡,你看,妹妹正在那玩耍呢。”媽媽竟然用了卑鄙的手段想哄兒子醒來。
趙小凡朦朦朧朧的睜開睡眼,尋找著媽媽口中的妹妹。
“媽媽,妹妹在哪裏呀?”
“妹妹在梅花樹那裏玩呢,你也下車和她一起玩吧。”媽媽想先讓寶寶下車,後麵再想其他辦法糊弄一下他。
“媽媽,妹妹不在梅花樹下麵呀?”兒子一臉無辜的站在車外麵,看著梅花樹,但梅花樹下一個人影都沒有。
“妹妹剛剛迴家吃飯了,我們也去爺爺家吃飯吧。”
“媽媽,你是不是騙我呀?”聰明的兒子似乎有些懷疑了。
“哪有,不信你問爸爸。”媽媽對我使眼色,想讓我幫她繼續打掩護。
“爸爸,妹妹是不是迴家吃飯了呀?”
“哪有,媽媽在騙你的,我都沒看到妹妹。”我是個不會說謊的家夥。
“哼!嗚……,媽媽,你騙人,我要打你。”兒子舉起小手準備要打媽媽。
儲玲玲立即轉過臉麵向我,惡狠狠的瞪大著眼睛,恨不得把我吃掉,“好你個趙波,看我怎麽收拾你。”
看這架勢,我還是逃跑為妙。隨後,我們一家三口圍著車子,一圈又一圈的轉著圈圈,媽媽就不停地攆著我,兒子就跟媽媽屁股後麵追,我在笑,媽媽在跳,兒子在哭,一副很是逗趣無限、其樂融融的場景。
“哎吆,我的大孫子哎,又長高了,快來讓奶奶抱抱。”奶奶聽到門外的歡笑聲,心想一定是我們迴來了,立即從裏屋出了大門,一看果然是我們,伸著雙手就要過來抱孫子。
兒子看了一眼奶奶,竟然什麽吃的都沒有拿,又繼續要不依不饒地去打媽媽。
奶奶早已摸透了趙小凡的心思,於是將藏在口袋裏的巧克力糖果掏出來,故意在趙小凡麵前晃悠,“趙小凡,你看這是什麽呀?”
“啊……,是巧克力,奶奶,給我,我想要麽。”趙小凡立即來了興致,伸手就要去抓奶奶手中的糖果。
奶奶趁機一把抱住兒子,伸嘴就要去親他,而兒子卻是一臉不情願的樣子。終於掙脫了奶奶的懷抱,兒子又看見爺爺站在門口,迅速跑到了爺爺身邊。
“爺爺,你帶了什麽好吃的給我呀?”
每次迴家,爺爺奶奶都會給兒子糖果吃,所以隻要一見到爺爺奶奶,兒子都會去問他們要糖果。
“我呀,想親親我的大孫子,行不行?”爺爺的普通話說的有些別扭,但為了能和他孫子交流,勉強也會說些普通話了。
“不行,先給我東西,我就給你親一口,但是,就親一口。”聰明的兒子不知什麽時候都學會了交換條件了。
幸好爺爺有所準備,“好,大孫子,爺爺給你個棒棒糖。”
兒子一把接過棒棒糖,然後伸著臉,“爺爺,親吧,但是,就親一口。”爺爺親完這一口,兒子立馬跑進家去,東邊看看,西邊也瞧瞧,轉悠個不停。
“爸,媽。”我們和儲玲玲紛紛向爺爺奶奶打招唿,然後,提起行李也迴家了。
在農村裏麵有個風俗,就是過年之前的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因為餃子是大年初一必須要吃的,農曆正月初一是新年的伊始,餃子的外形有些像元寶,吃餃子就意味著“招財進寶”的寓意。而今天晚上算是團圓夜,所有離家在外的遊子都會不遠千裏迴到家,圍坐在一起和麵、包餃子,這也有寓意,寓意著“團聚合歡”的意思。包餃子用的麵,奶奶早已準備好了,就等著我們迴來坐在一起去包餃子了。
晚上,吃過晚飯,爺爺在老家的客廳中央擺起兩條長凳子,然後把一個圓桌大小的簸箕放在上麵,簸箕裏麵撒上麵粉,包餃子的活動就正是開始了。
“趙小凡,過來包餃子了。”媽媽對在房間裏看電視的兒子大喊一聲。
“哎,來了。”兒子屁顛屁顛的跑過來。
“來,把玩具放下來,我帶你去洗洗手。”媽媽帶著兒子去廚房。
“哦,媽媽,包餃子幹什麽啊?”兒子的十萬個為什麽又來了。
“包餃子吃啊,餃子可好吃了。”
“那什麽時候吃餃子啊。”
“包好了就可以吃了呀。”
……
母子倆人囉嗦起來,你一句我一句的說個沒完沒了。
奶奶拿著擀麵杖在簸箕上擀著麵皮,一張大大的麵皮不一會兒就被擀了出來,“趙波,去拿個茶杯來卡餃子皮。”
這是我們家多年來包餃子總結的經驗,用茶杯直接往大張餃子皮上麵一卡,剛剛好一張餃子皮就出來了。
今年的餃子餡,奶奶還準備了多種口味的,有韭菜粉絲餡的,有芹菜豬肉餡的,還有香菇豬肉餡的。
我們各自都去找自己喜歡的餡去包,包餃子之前我們都約定好了,誰想吃什麽餡的,誰就多包一點。兒子的小手也跟著一起湊熱鬧,但是他這哪是包餃子啊,簡直就是捏橡皮泥,不一會兒,就弄的臉上、身上到處都是白色的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