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是白來一趟了。”格倫維爾勳爵攤了攤手,接道,“那麽,接下來我們談一筆生意吧?”
漢密爾頓坐直了身子:“我正在認真地聽著。”
說實話,眼下美英關係並不怎麽樣。尤其是布克在佐治亞州大肆破壞一番之後,美國民間關於“加強美法聯盟”的聲音越來越大。
而英國人竟然跑來要求美國對聖多明戈的英軍提供後勤援助。
漢密爾頓已經打定主意,不論英國外交大臣耍什麽花樣,自己都一口迴絕。
格倫維爾輕咳一聲,道:“議會已經做出決定,可以將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都出售給美國。”
“這可不……”漢密爾頓猛然一個激靈,瞪大了眼睛道,“您說什麽?加勒比海的殖民地?”
格倫維爾微笑點頭:“是的,全部賣給美國。從牙買加到小安德烈斯群島。”
漢密爾頓的唿吸頓時急促起來。
美國對家門口的加勒比海可是一直垂涎三尺,但這裏已經被英法西等大國瓜分完了,美國隻能眼睜睜看著。
而英國人竟然突然說要把這裏的殖民地送給美國!
要知道,英國占據的加勒比海殖民地可是最多的,超過一半以上。
漢密爾頓迅速平複情緒,問道:“您之前提到了生意,那麽價格呢?我得提醒您,整個加勒比地區都在鬧黑人暴動,根本獲取不到什麽利益。”
“暴動總會平息的。”格倫維爾語氣輕鬆道,“對於距離這麽近的島嶼,我相信美國肯定有辦法。”
漢密爾頓沒做表態,其實心中是認可這句話的。
美國向加勒比島嶼投送兵力,成本比英國低太多了。同時就近管理也極為方便。
隻是如果有人告訴他,直到21世紀美國都沒能搞定古巴、巴哈馬等國,不知道他會是什麽反應。
“但我認為,議會仍不會為這些無法統治的島嶼投入太多。”
格倫維爾又和他拉扯了一番,似乎是打算放棄掙紮了:“好吧,好吧,您可真會討價還價。
“我就直接說議會的底線好了。
“首先,在歐洲爆發戰爭時,美國要保持中立,至少不能攻擊英國,以及英國的盟國。”
漢密爾頓沒有表態,隻是抬手示意:“請繼續。”
“其次,美國要承認加勒比各島上的英國資產,如果它們未被黑鬼毀掉的話。當然,英國種植園主會向美國政府交稅的。
“最後,我國要獲得加勒比地區出產的糖類產品最低價格待遇。為期30年。”
“就這些?”
“就這些。”
漢密爾頓略做思忖,點頭道:“我會向議會提交關於此事的議案。”
“希望不要讓我等得太久。”
漢密爾頓又想起一事,問道:“那麽聖多明戈的英國遠征軍?”
格倫維爾歎了口氣:“坎寧安侯爵11月初就會返迴倫敦。所以,你們最好在那之前做好準備。”
聖多明戈的戰事根本看不到有結束的跡象。
而英國政府已經在這裏砸了60多萬英鎊之後,終於決定“割肉”止損。
不過,格倫維爾已經為英國拿到了盡可能多的利益。
尤其是他說的第二條。
如果美國人真有能耐平息黑人的暴亂,那麽很多英國人的種植園就能夠保存下來。這等於是借美國的軍隊維護了英國利益。
當然,這得看美國是否有這個實力才行。
第二天中午,美國聯邦議會就飛快地做出決定,以3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所有殖民地,雙方還為此簽署了《加勒比海協議》。
半個多月後,已經筋疲力盡的英國遠征軍乘船撤離聖多明戈。
聖多明戈議會立刻離開杜阿爾特山,返迴太子港,並高調宣布,將這一天設為聖多明戈共和國的國慶日。
待消息傳迴歐洲,奧、普、葡等大國先後承認聖多明戈政權——這會兒蔗糖簡直貴得和金子似的,誰不想從聖多明戈買到點兒便宜糖?
隻是他們還不知道,島上的糖類出售許可證,早已被某個國家的王太子捏在了手裏。
……
俄國西南部。
哈爾科夫。
柯斯丘什科勒住馬韁,向身後的廣闊平原望去,那座被炮火熏得烏黑的俄軍庫爾斯克要塞已經快看不見了。
他在胸前劃了個十字,心中湧起一陣痛楚,低聲喃喃道:“勇士們,願天主保佑你們。”
為了攻克這座堅固的要塞,他麾下英勇的王領第三師的士兵們連續三天兩夜,不懼生死地發起猛攻,甚至以手提沙土包的方式,用屍體和沙土在第一道壁壘前填出了一條通道。
最終,在付出超過2000人傷亡的代價之後,他們攻克了庫爾斯克要塞。
為了不拖累行軍速度,千餘名傷員還態度堅決地要求留守要塞,且幾乎沒帶什麽食物。
東布羅夫斯基看著指揮官視線的方向,過來拍了拍他的背,歎了口氣,道:“祖國將永遠以他們為榮。而我們,還得繼續向前。”
柯斯丘什科點了點頭,雙腿輕夾馬腹,跟上了行軍的隊列。
他收斂思緒,打量著四周一望無際的橡樹從,轉頭對東布羅夫斯基低聲道:“我們還剩多少食物?”
“麵包還夠吃3天。”後者同樣壓低了聲音道,“而草料和燕麥幾乎已經耗盡了。”
在長途奔襲戰中,戰馬消耗的物資數量會遠遠超過士兵。
柯斯丘什科眉頭緊皺,好半天才艱難道:“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隻能殺戰馬了。”
雖然騎兵非常重要。在東歐平原上,缺乏騎兵掩護的步兵很容易被哥薩克“遛”死。
但,很快他的部隊就隻有戰馬可吃了。
這裏距離克裏米亞還有一個月的路程,柯斯丘什科的心底深處不禁湧出一股絕望,卻被他狠狠地摁了下去。
他拚命不讓自己去想,士兵們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長途跋涉了數百英裏,最終卻隻能無聲無息地消亡在哈爾科夫的密林之中。
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軍隊,還未能撬動波蘭的戰局。
他,不願就這樣死去!
也絕不能這樣消亡!
三天後。
孤獨的波蘭軍隊依舊在茫茫密林中穿行。
一名輜重營士兵不舍地撫摸著枯瘦的戰馬,難過地低聲道:“老夥計,願你在天堂能享安詳。對不起……”
今早全軍都沒有吃早飯。按照指揮官的命令,這裏的一百多匹馬將被宰殺作為大家的口糧。
輜重營的軍官歎了口氣,下達開始宰殺的命令。
士兵們默默地抽出了尖刀。
戰馬沒怎麽掙紮,或許是餓得沒力氣了,隻是靜靜地看著他們。
就在刀子將要刺下的瞬間,行軍隊伍的前方突然傳來密集的號聲。
那是偵察騎兵發現敵軍的示警信號。
柯斯丘什科立刻下令列隊,自己則驅馬來到一片較為空曠的高地上,用望遠鏡向南看去,就見塞姆河東岸附近,陽光映照出一隊車馬的身影,明亮得有些刺眼。
而那些趕車人身上的裝束,似乎是奧斯曼人……
漢密爾頓坐直了身子:“我正在認真地聽著。”
說實話,眼下美英關係並不怎麽樣。尤其是布克在佐治亞州大肆破壞一番之後,美國民間關於“加強美法聯盟”的聲音越來越大。
而英國人竟然跑來要求美國對聖多明戈的英軍提供後勤援助。
漢密爾頓已經打定主意,不論英國外交大臣耍什麽花樣,自己都一口迴絕。
格倫維爾輕咳一聲,道:“議會已經做出決定,可以將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都出售給美國。”
“這可不……”漢密爾頓猛然一個激靈,瞪大了眼睛道,“您說什麽?加勒比海的殖民地?”
格倫維爾微笑點頭:“是的,全部賣給美國。從牙買加到小安德烈斯群島。”
漢密爾頓的唿吸頓時急促起來。
美國對家門口的加勒比海可是一直垂涎三尺,但這裏已經被英法西等大國瓜分完了,美國隻能眼睜睜看著。
而英國人竟然突然說要把這裏的殖民地送給美國!
要知道,英國占據的加勒比海殖民地可是最多的,超過一半以上。
漢密爾頓迅速平複情緒,問道:“您之前提到了生意,那麽價格呢?我得提醒您,整個加勒比地區都在鬧黑人暴動,根本獲取不到什麽利益。”
“暴動總會平息的。”格倫維爾語氣輕鬆道,“對於距離這麽近的島嶼,我相信美國肯定有辦法。”
漢密爾頓沒做表態,其實心中是認可這句話的。
美國向加勒比島嶼投送兵力,成本比英國低太多了。同時就近管理也極為方便。
隻是如果有人告訴他,直到21世紀美國都沒能搞定古巴、巴哈馬等國,不知道他會是什麽反應。
“但我認為,議會仍不會為這些無法統治的島嶼投入太多。”
格倫維爾又和他拉扯了一番,似乎是打算放棄掙紮了:“好吧,好吧,您可真會討價還價。
“我就直接說議會的底線好了。
“首先,在歐洲爆發戰爭時,美國要保持中立,至少不能攻擊英國,以及英國的盟國。”
漢密爾頓沒有表態,隻是抬手示意:“請繼續。”
“其次,美國要承認加勒比各島上的英國資產,如果它們未被黑鬼毀掉的話。當然,英國種植園主會向美國政府交稅的。
“最後,我國要獲得加勒比地區出產的糖類產品最低價格待遇。為期30年。”
“就這些?”
“就這些。”
漢密爾頓略做思忖,點頭道:“我會向議會提交關於此事的議案。”
“希望不要讓我等得太久。”
漢密爾頓又想起一事,問道:“那麽聖多明戈的英國遠征軍?”
格倫維爾歎了口氣:“坎寧安侯爵11月初就會返迴倫敦。所以,你們最好在那之前做好準備。”
聖多明戈的戰事根本看不到有結束的跡象。
而英國政府已經在這裏砸了60多萬英鎊之後,終於決定“割肉”止損。
不過,格倫維爾已經為英國拿到了盡可能多的利益。
尤其是他說的第二條。
如果美國人真有能耐平息黑人的暴亂,那麽很多英國人的種植園就能夠保存下來。這等於是借美國的軍隊維護了英國利益。
當然,這得看美國是否有這個實力才行。
第二天中午,美國聯邦議會就飛快地做出決定,以3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所有殖民地,雙方還為此簽署了《加勒比海協議》。
半個多月後,已經筋疲力盡的英國遠征軍乘船撤離聖多明戈。
聖多明戈議會立刻離開杜阿爾特山,返迴太子港,並高調宣布,將這一天設為聖多明戈共和國的國慶日。
待消息傳迴歐洲,奧、普、葡等大國先後承認聖多明戈政權——這會兒蔗糖簡直貴得和金子似的,誰不想從聖多明戈買到點兒便宜糖?
隻是他們還不知道,島上的糖類出售許可證,早已被某個國家的王太子捏在了手裏。
……
俄國西南部。
哈爾科夫。
柯斯丘什科勒住馬韁,向身後的廣闊平原望去,那座被炮火熏得烏黑的俄軍庫爾斯克要塞已經快看不見了。
他在胸前劃了個十字,心中湧起一陣痛楚,低聲喃喃道:“勇士們,願天主保佑你們。”
為了攻克這座堅固的要塞,他麾下英勇的王領第三師的士兵們連續三天兩夜,不懼生死地發起猛攻,甚至以手提沙土包的方式,用屍體和沙土在第一道壁壘前填出了一條通道。
最終,在付出超過2000人傷亡的代價之後,他們攻克了庫爾斯克要塞。
為了不拖累行軍速度,千餘名傷員還態度堅決地要求留守要塞,且幾乎沒帶什麽食物。
東布羅夫斯基看著指揮官視線的方向,過來拍了拍他的背,歎了口氣,道:“祖國將永遠以他們為榮。而我們,還得繼續向前。”
柯斯丘什科點了點頭,雙腿輕夾馬腹,跟上了行軍的隊列。
他收斂思緒,打量著四周一望無際的橡樹從,轉頭對東布羅夫斯基低聲道:“我們還剩多少食物?”
“麵包還夠吃3天。”後者同樣壓低了聲音道,“而草料和燕麥幾乎已經耗盡了。”
在長途奔襲戰中,戰馬消耗的物資數量會遠遠超過士兵。
柯斯丘什科眉頭緊皺,好半天才艱難道:“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隻能殺戰馬了。”
雖然騎兵非常重要。在東歐平原上,缺乏騎兵掩護的步兵很容易被哥薩克“遛”死。
但,很快他的部隊就隻有戰馬可吃了。
這裏距離克裏米亞還有一個月的路程,柯斯丘什科的心底深處不禁湧出一股絕望,卻被他狠狠地摁了下去。
他拚命不讓自己去想,士兵們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長途跋涉了數百英裏,最終卻隻能無聲無息地消亡在哈爾科夫的密林之中。
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軍隊,還未能撬動波蘭的戰局。
他,不願就這樣死去!
也絕不能這樣消亡!
三天後。
孤獨的波蘭軍隊依舊在茫茫密林中穿行。
一名輜重營士兵不舍地撫摸著枯瘦的戰馬,難過地低聲道:“老夥計,願你在天堂能享安詳。對不起……”
今早全軍都沒有吃早飯。按照指揮官的命令,這裏的一百多匹馬將被宰殺作為大家的口糧。
輜重營的軍官歎了口氣,下達開始宰殺的命令。
士兵們默默地抽出了尖刀。
戰馬沒怎麽掙紮,或許是餓得沒力氣了,隻是靜靜地看著他們。
就在刀子將要刺下的瞬間,行軍隊伍的前方突然傳來密集的號聲。
那是偵察騎兵發現敵軍的示警信號。
柯斯丘什科立刻下令列隊,自己則驅馬來到一片較為空曠的高地上,用望遠鏡向南看去,就見塞姆河東岸附近,陽光映照出一隊車馬的身影,明亮得有些刺眼。
而那些趕車人身上的裝束,似乎是奧斯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