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霽最大的優點就是肯聽人言,梁意的話讓他認真的審視了自己在崔淩霜心中的形象。


    秦樓楚館,酒肆花坊,似乎從來少不了他的身影。時間一長,即便他什麽都沒幹,全都是做戲,又有幾個人會相信。


    難怪崔淩霜會對衛柏死心塌地,對他不屑一顧。他的好早已被坊間流言毀了大半,剩下的不過是夫妻離心,同床異夢。


    事情究竟是怎麽走到這一步的?為什麽想護住的一切到最後全都灰飛煙滅?


    也許是他自大,以為所有事情都在掌控之中,卻不想一步錯,步步錯。也許是他心軟,明知身邊人不好,依舊天真的以為他們能改。


    往事走馬燈般一幕接一幕的浮現在眼前,他忽然說了句,“先生,商船的事情勞煩你了。”


    梁意知道謝霽徘徊在碧落山附近肯定有事,原以為是為了崔淩霜,現在卻打消這個念頭。


    他試探性的問:“世子爺,你要等的人等到了?”


    謝霽搖搖頭。


    一晃半年多,至今沒等到唿羅煙,連最有希望找到她的舞家班也離開碧落山去了洛川。與其無止境的等下去,倒不如先發製人想想該如何解決西涼隱患。


    他道:“先生說得對,西涼必反,我是時候迴去了。”聽他這麽說,梁意不喜反憂,忙道:“此事從長計議,切莫衝動。”


    謝霽無聲苦笑,老侯爺要他忠君愛國,絕不背叛大燕。生父謝威卻一心想背叛大燕投靠羌人,並為此與他勢如水火。


    最尷尬的是,為了保住謝家基業,他縱有無數證據證明謝威欲反,卻不敢呈報給皇上。一是怕怪罪下來謝家不保,還有是怕失了聖心。


    一個連自己父親都出賣的人,又怎麽會忠誠於國家?


    這話聽著是不是很有道理?


    他相信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很多,即便聖上當時沒這麽想,也會因朝臣反複提起,慢慢生出這種想法。


    上輩子就因為顧慮太多,他最終選擇私下解決所有能促使謝威謀反的人和事兒,造出謝威忠君愛國的假象。


    活該他倒黴,衛柏之所以誣陷他謀反,最關鍵的原因就是謝威“忠君”,阻撓了王澄的改革之路……


    沉吟了半晌,他道:“這次迴西涼隻怕得裏應外合演出苦肉計了。”


    梁意眼睛一亮,問:“你打算把事情捅到皇上那兒去?”


    謝霽點頭。他又問:“那京城謝家……”不等他把話說完,謝霽道:“祖父和母親都已離世,剩下的不過是些靠祖業庇蔭的蠢物,與我何幹?”


    邊關守將,其家屬多半留在京城。對外是聖上恩賜,榮耀光鮮,以此保護家眷安全不被外敵所擒;實際上是人質,一旦守將叛國,其合家老小必定死於京城。


    老侯爺傷病纏身,迴京榮養。謝威遠赴西涼,繼承爵位。


    不到一年,老侯爺就接到邊關密報,說謝威與羌人來往密切,似有不軌之心。


    老侯爺寫信斥責謝威,沒料到謝威不但不改,反而借口整頓軍務將老侯爺的親信全部踢走……


    事已至此,老侯爺拿謝威沒有辦法。為了謝家滿門,他提前請封世子,並堅持死後葬迴老家,由謝霽守孝五年。


    五年,謝霽名為守孝,實則悄悄去了西涼調查關於謝威的一切,並聯係上了老侯爺舊部。


    謝威也知道謝霽在西涼,卻拿這個兒子沒有辦法。


    老侯爺臨死之前幹了件謝威怎麽也沒想到的事情,他讓人把兵符偷走交給了謝霽。此舉給謝威平添了不少麻煩,若真要謀反,肯定會有將領隻認兵符不認人,他調動不了所有守軍。


    梁意見謝霽心意已決,忙趁月色將藏在心中多年的主意和盤托出。


    “先生早料到會有這一日?”


    “世子,不管主意多好,也得你下定決心。若你心存僥幸,對謝威還存有希望,這些話我永遠不會說出口。”


    謝霽悵然,上輩子他確實沒能聽到這番話。


    “先生,對不起!”


    梁意笑了,常年堆積在眼角的皺紋卻是舒展的。“世子,你沒有對不起任何人,謝威的罪過不該由你背負。謝家的基業早已被蠹蟲蛀空,那個華麗破敗的空殼值不得你付出一生。”


    “先生,我想大醉一場。”


    梁意摩挲著下頜,道:“我對船員極其嚴苛,船上不準飲酒,世子怕是要失望了。”


    謝霽彈了彈袍角,“這酒先欠著,改日再來叨擾先生。”


    梁意拱手作揖道:“世子一路小心。”


    謝霽走到門外了,又扭頭道:“洛川的事兒有勞先生了。”相比他要做的“大事”,洛川的事兒隻是小事兒。忽然來這麽一句,大抵是要梁意保護好崔淩霜,不能讓其有事兒。


    梁意心知肚明卻不點破,道:“我會差人去楊家提親,世子爺等著迎娶即可。”


    謝霽點點頭,滿腹心事無人可訴,隻能安慰自己,楊家姑娘能彈出那樣一曲《十麵埋伏》想來定是不俗之人……


    轉眼又到了年底,崔淩霜整日躲在屋裏不是篆刻就是臨帖。外麵有顧老太爺幫襯,大半年時間居然沒發生什麽煩心事兒。


    張桐來的時候她正巧自己刻了一枚印章,獻寶似地遞給張桐,“師傅,你覺得怎麽樣。”張桐被她燦爛的笑臉閃花了眼,哪有心思細看,忙不迭的別開頭,道:“世子爺迴信了,說他過幾日會來碧落寺。”


    崔淩霜寫了封信給崔淩月,她沒讓三房轉交,而是把信給了高涵,請其幫忙轉交。


    高涵什麽身份,從張桐那兒拿到書信之後,他氣得咬牙切齒。半晌才問:“二姑娘還說了什麽。”


    張桐道:“二姑娘說山上有好茶,爺若查不出什麽,又閑的無聊,不妨去她那兒喝杯茶。”


    聞弦歌而知雅意,崔淩霜這番話可是說到了高涵心坎上。


    聖上的意思很明白,河防舞弊案要認真查,最好能查到相國裴仁玉頭上,借此打擊舊黨一係。


    領命之後,他克服各方壓力,鉚足勁兒查。相比前兩個欽差,他的境遇更加糟糕,前麵的欽差不過是找不到舊賬,或者存放舊賬的地方失火等等。


    他這裏是查誰誰死,一舉一動都在別人預計之中。


    原本就是樁舊案,查找線索非常困難。如今所有線索都斷了,還真應了崔淩霜的說法:毫無頭緒,閑得無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雙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梨並收藏雙雙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