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太爺看似粗獷豪放,其實粗中有細,從不廢話,幾乎每句話都意有所指。
梁意隱隱聽出他似乎對李修不滿,好奇地問了句為什麽。
顧老太爺道:“李府底子薄,霜姐兒嫁過去要吃苦。”
梁意笑了,“我瞧著狀元郎不錯,二姑娘嫁妝豐厚,配起來倒也不差。”
顧老太爺還是搖頭,“李文東的母親是庶出,霜姐是嫡女。兩人同出洛川崔氏,你是不知道崔氏對待嫡女和庶女的差別,我擔心霜姐兒還不曾進門,婆婆那邊就有了心結。”
梁意真沒看出顧老太爺對崔淩霜那麽上心,居然把嫁娶之事分析的頭頭是道。他勸慰道:“老太爺,你就別跟著瞎操心了,二姑娘的婚事自然是崔氏那邊拿主意。”
顧老太爺長歎道:“老夫差點忘了,李文東出自三房。”
梁意挑眉,猜不出顧老太爺的言下之意。有時候甚至覺得顧老太爺什麽都知道,這才創造機會讓他接觸李修,同時又告訴他李修與崔淩霜沒戲……
當天夜裏,謝霽出現在梁意房間,張口就問:“發生什麽事了?為什麽要傳訊讓我過來?”
梁意道:“今日見到崔家二姑娘的表哥,我想借機成為他的幕僚。”
謝霽愣了,反問:“衛柏來洛川幹嘛?”
梁意就知道謝霽與崔淩霜之間沒有那麽簡單,他隻說崔淩霜的表哥來了,謝霽脫口而出的卻是顧老太爺的外孫衛柏。如果兩人之間真的隻是那麽簡單,謝霽為何隻說衛柏,不說李修?
他道:“今日來的是新科狀元李文東……”
謝霽又愣了,記憶中崔淩霜與李修並不親近。以至婚後幾年,他知道李修的存在,卻甚少碰麵,如今這是怎麽了?
他道:“洛江轉運使不是由裴仁玉兼任嗎?為何變成了李文東?”
梁意雙手一攤,頗為玩味地說:“世子爺,朝廷起風了,我們卻不知風往哪吹。你真的還要守在這裏盡幹些不知所謂的事兒?”
謝霽躊躇了,得知衛柏成為歸寧候那刻起,他就隱隱感到事情正朝著與上輩子不太相同的方向發展。
上輩子謝威沒反,這輩子呢?所有阻止謝威謀反的勢力都在他的勸告下隱匿到了暗處,沒了這些約束,謝威還能沉得住氣嗎?
西涼候謝威,十多歲時曾被羌人細作綁架至赤烏,三年之後才被老侯爺救出。
沒人知道謝威在赤烏經曆了什麽,直到謝霽出生,眾人才隱隱覺察出謝威十分喜歡羌人,竟與羌族幾個部落的部主都保持有良好關係。
老侯爺傷病纏身,無力約束謝威,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請封世子,將屬於自己的嫡係力量全都交到謝霽手中。
“忠君愛國,誓死不會背叛大燕”,這是老侯爺讓謝霽跪在謝家宗祠前大聲許下的誓言。
謝威不喜歡謝霽,兩人情感淡薄。謝霽占著軍中老將庇護才能與謝威抗衡,在侯府擁有一席之地。
梁思,梁意兩兄弟是老侯爺安排給謝威的人。
老侯爺病逝之後,謝威執意要娶羌族女子入府,以正妻之禮相待。梁意認為不可,冒死進言,被盛怒的謝威打斷雙腿。
梁思心灰意冷,欲帶著胞弟離開西涼。若不是謝霽拚命挽留,兩人早已如閑雲野鶴般逍遙自在。
如今梁意要走,謝霽實在無顏挽留,半晌憋出一句,“先生,你曾是朗月的啟蒙恩師,朗月該如何才能留住先生?”
梁意反問:“謝威必反,你該如何?”
謝威有五個兒子,謝霽是嫡長子。四個庶出子中,有兩子為羌女所出,這兩人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卻甚得謝威喜歡。
上輩子,謝霽為防止謝威叛國,設計殺了兩個庶弟。
謝威中年喪子,無比悲痛。據謝霽所知,在他死前,謝威並沒有明確表露出想要背叛大燕的心思。
重生之後,所謂的家國名利對他失去了意義。倘若一個人可以無數次重生,他實在不知還有什麽事是不能辦到的。
“先生,若我成了西涼候,你可會迴來助我?”
梁意笑而不答,謝霽瞬間懂了他的意思。
老西涼候對梁氏兄弟恩重如山,他們從未想過要離開謝霽。
梁意揚言要成為李修的幕僚,既有逼迫謝霽認清現狀的心理。同時也想通過李修了解朝局,為謝霽躋身官場提供幫助。
話題既然和李修有關,謝霽終究還是忍不住問了句,“先生這些年有的是機會接觸朝局,為何獨獨選了李修?”
梁意道:“我是棋癡,李文東棋藝不錯。再說了,這隻是我的意思,他那邊另說。”
謝霽道:“即便李文東深得聖心,李府底子薄,他上哪兒去找先生這麽好的幕僚?”
梁意狡黠的笑了,“他舍不得我,估計也不想表妹的生意受到影響。我猜折中的方法就是讓我留在崔姑娘身邊,他隔三差五過來看看……”
很難說清楚謝霽此刻的表情是喜是悲,隻聽他用低不可聞的聲音自語道:又是表哥,她到底有多少個表哥,居然都還不錯!
“世子爺,你與崔家姑娘真的僅止於救命之恩?”
謝霽一臉無辜的說,“是啊!先生難道還看出一些其他什麽?”
“那麽漂亮的姑娘,世子爺不動心?”
謝霽暗道:漂亮又如何,上輩子命都丟了。“先生,我在你眼中是那種看見美女就走不動路的人嗎?”
梁意點點頭,“難道不是?”
謝霽啞然,明知梁意在說笑,仍舊忍不住去思考昔日所為。甚至猜測與崔淩霜夫妻多年卻情感淡漠,就因為崔淩霜隻看到他重色的一麵,沒看到他也重情?
謝威勢大,羌族人不知埋了多少細作在府中。他若想安穩度日就得假扮出一副玩世不恭坐等繼承爵位的風流樣子。
他道:“先生,你還不知道我?所謂風流的名聲不過是麻痹他人的假象!”
梁意從謝霽的態度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不禁道:“假作真時真亦假,世子既然能騙過侯爺,自然也騙得過其他人。”
梁意隱隱聽出他似乎對李修不滿,好奇地問了句為什麽。
顧老太爺道:“李府底子薄,霜姐兒嫁過去要吃苦。”
梁意笑了,“我瞧著狀元郎不錯,二姑娘嫁妝豐厚,配起來倒也不差。”
顧老太爺還是搖頭,“李文東的母親是庶出,霜姐是嫡女。兩人同出洛川崔氏,你是不知道崔氏對待嫡女和庶女的差別,我擔心霜姐兒還不曾進門,婆婆那邊就有了心結。”
梁意真沒看出顧老太爺對崔淩霜那麽上心,居然把嫁娶之事分析的頭頭是道。他勸慰道:“老太爺,你就別跟著瞎操心了,二姑娘的婚事自然是崔氏那邊拿主意。”
顧老太爺長歎道:“老夫差點忘了,李文東出自三房。”
梁意挑眉,猜不出顧老太爺的言下之意。有時候甚至覺得顧老太爺什麽都知道,這才創造機會讓他接觸李修,同時又告訴他李修與崔淩霜沒戲……
當天夜裏,謝霽出現在梁意房間,張口就問:“發生什麽事了?為什麽要傳訊讓我過來?”
梁意道:“今日見到崔家二姑娘的表哥,我想借機成為他的幕僚。”
謝霽愣了,反問:“衛柏來洛川幹嘛?”
梁意就知道謝霽與崔淩霜之間沒有那麽簡單,他隻說崔淩霜的表哥來了,謝霽脫口而出的卻是顧老太爺的外孫衛柏。如果兩人之間真的隻是那麽簡單,謝霽為何隻說衛柏,不說李修?
他道:“今日來的是新科狀元李文東……”
謝霽又愣了,記憶中崔淩霜與李修並不親近。以至婚後幾年,他知道李修的存在,卻甚少碰麵,如今這是怎麽了?
他道:“洛江轉運使不是由裴仁玉兼任嗎?為何變成了李文東?”
梁意雙手一攤,頗為玩味地說:“世子爺,朝廷起風了,我們卻不知風往哪吹。你真的還要守在這裏盡幹些不知所謂的事兒?”
謝霽躊躇了,得知衛柏成為歸寧候那刻起,他就隱隱感到事情正朝著與上輩子不太相同的方向發展。
上輩子謝威沒反,這輩子呢?所有阻止謝威謀反的勢力都在他的勸告下隱匿到了暗處,沒了這些約束,謝威還能沉得住氣嗎?
西涼候謝威,十多歲時曾被羌人細作綁架至赤烏,三年之後才被老侯爺救出。
沒人知道謝威在赤烏經曆了什麽,直到謝霽出生,眾人才隱隱覺察出謝威十分喜歡羌人,竟與羌族幾個部落的部主都保持有良好關係。
老侯爺傷病纏身,無力約束謝威,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請封世子,將屬於自己的嫡係力量全都交到謝霽手中。
“忠君愛國,誓死不會背叛大燕”,這是老侯爺讓謝霽跪在謝家宗祠前大聲許下的誓言。
謝威不喜歡謝霽,兩人情感淡薄。謝霽占著軍中老將庇護才能與謝威抗衡,在侯府擁有一席之地。
梁思,梁意兩兄弟是老侯爺安排給謝威的人。
老侯爺病逝之後,謝威執意要娶羌族女子入府,以正妻之禮相待。梁意認為不可,冒死進言,被盛怒的謝威打斷雙腿。
梁思心灰意冷,欲帶著胞弟離開西涼。若不是謝霽拚命挽留,兩人早已如閑雲野鶴般逍遙自在。
如今梁意要走,謝霽實在無顏挽留,半晌憋出一句,“先生,你曾是朗月的啟蒙恩師,朗月該如何才能留住先生?”
梁意反問:“謝威必反,你該如何?”
謝威有五個兒子,謝霽是嫡長子。四個庶出子中,有兩子為羌女所出,這兩人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卻甚得謝威喜歡。
上輩子,謝霽為防止謝威叛國,設計殺了兩個庶弟。
謝威中年喪子,無比悲痛。據謝霽所知,在他死前,謝威並沒有明確表露出想要背叛大燕的心思。
重生之後,所謂的家國名利對他失去了意義。倘若一個人可以無數次重生,他實在不知還有什麽事是不能辦到的。
“先生,若我成了西涼候,你可會迴來助我?”
梁意笑而不答,謝霽瞬間懂了他的意思。
老西涼候對梁氏兄弟恩重如山,他們從未想過要離開謝霽。
梁意揚言要成為李修的幕僚,既有逼迫謝霽認清現狀的心理。同時也想通過李修了解朝局,為謝霽躋身官場提供幫助。
話題既然和李修有關,謝霽終究還是忍不住問了句,“先生這些年有的是機會接觸朝局,為何獨獨選了李修?”
梁意道:“我是棋癡,李文東棋藝不錯。再說了,這隻是我的意思,他那邊另說。”
謝霽道:“即便李文東深得聖心,李府底子薄,他上哪兒去找先生這麽好的幕僚?”
梁意狡黠的笑了,“他舍不得我,估計也不想表妹的生意受到影響。我猜折中的方法就是讓我留在崔姑娘身邊,他隔三差五過來看看……”
很難說清楚謝霽此刻的表情是喜是悲,隻聽他用低不可聞的聲音自語道:又是表哥,她到底有多少個表哥,居然都還不錯!
“世子爺,你與崔家姑娘真的僅止於救命之恩?”
謝霽一臉無辜的說,“是啊!先生難道還看出一些其他什麽?”
“那麽漂亮的姑娘,世子爺不動心?”
謝霽暗道:漂亮又如何,上輩子命都丟了。“先生,我在你眼中是那種看見美女就走不動路的人嗎?”
梁意點點頭,“難道不是?”
謝霽啞然,明知梁意在說笑,仍舊忍不住去思考昔日所為。甚至猜測與崔淩霜夫妻多年卻情感淡漠,就因為崔淩霜隻看到他重色的一麵,沒看到他也重情?
謝威勢大,羌族人不知埋了多少細作在府中。他若想安穩度日就得假扮出一副玩世不恭坐等繼承爵位的風流樣子。
他道:“先生,你還不知道我?所謂風流的名聲不過是麻痹他人的假象!”
梁意從謝霽的態度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不禁道:“假作真時真亦假,世子既然能騙過侯爺,自然也騙得過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