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詔書上墨跡的充盈,曹芳也愈發認真了起來。
胡人這一個特殊的群體從來都是以悍勇著稱的,這麽一個圍繞著華夏主體民族數千年以來而存在的一個特殊附庸群體,若是沒有戰爭,他們的品行之中從來都是鐫刻著和漢兒一樣的淳樸、勇敢、勤勞。
至於戰爭的根源,從來都是某一部分人的貪婪以及不知足!
而他們,一直以來都是佇立於底層百姓之上的存在。
當底層無法滿足於他們的貪婪的時候,他們的目光就會轉向更加繁華而美麗的東西。
於是,中原,這個漢家王朝盤踞了數百年的地方就進入了他們的眼中。
正是因為如此,啟用國家奴隸製所需要的舉措也更為慎重。
簡單的以一而往遠不能解決一切事物!
無論胡漢,每一個進入軍隊成為底層軍士的,都是始終處身於最底層的那一批,而且在胡人的軍隊中甚至都還存在著奴兵。
換一句話來說,胡人軍中的那些人,大多僅僅是為了活著。
而眼下的大魏軍中,軍士的訴求已經開始逐漸從最基本的活下去往建功立業轉變了。
天色漸暗,曹芳也在書房中油燈點亮後停下了手上的動作。
而後他目光在那已然寫滿墨跡的詔書上停留了許久。
“就這樣了……”
“先分批次將那些胡人送到洛陽周邊進行基建吧。”
“也隻有這樣,才能讓這群人不至於閑著……”
閑則生事,這是人的本性,無論胡人還是漢人,都始終逃不脫這本性這一層的束縛。
而且,論及基建,就算不按著後世的那個標準來,現在的洛陽周邊都差了不止一籌。
也就是用這些奴隸的勞動力來補足大魏基建方麵的不足……
一道歎息響起,曹芳便動手闔上了手中的詔書。
一切問題本來就不算什麽問題,可當勞動力缺乏之後,一切原本不算問題的問題也就都齊刷刷地暴露了出來。
……
第二天早朝時間,曹芳早早就到了朝堂,這也是他唯一一次,也是第一次在眾位朝臣前來。
而隨著所有朝臣的到來,他就首先開口:“朕倒是收到了一個不錯的消息。”
“諸卿可要一聽?”
當即,所有人就靜了下來,齊齊抬頭看著曹芳。
他則是輕聲一笑。
“雁門大捷,征北軍九百人破胡軍數萬,解雁門之圍。”
下一刻朝堂中就響起了道道冷嘶聲。
九百破數萬,上一次這樣的戰績,好像是張遼打出來的吧?
難不成又出了這樣一個爵士猛將?
還是?
“帶領此九百人者,為征北軍中副將裴秀……”
說著,曹芳就看向了朝堂之中,嘴角依舊掛笑:“這九百人,朕欲予其‘陷陣’之名,諸卿覺得如何?”
作為曾經輝煌一時的特殊兵種,自從張遼死後就徹底陷入了隕落的困境,也就是說,這支已經把主將作為軍團意誌本體的軍團,從那之後就不再擁有‘陷陣’一名。
反而是現在裴秀所率領的這支軍團,更像以前張遼麾下陷陣的延續……
“陛下,此……是否多有不妥?”
衛臻站了出來,看著曹芳的眼神極其認真。
怎麽說那八百陷陣都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即便現在可能弱了一籌,那也還不至於剝奪他們的名號吧?新軍團想要名號那給他們一個便是了……
“那……”
曹芳沉吟著看向衛臻。
“司徒以為如何?”
“陛下可予那九百人新名!”
“不行!”
話一出口,曹芳直接否定了衛臻的提議。
“前陷陣就納入這支新陷陣的軍團體係中吧。”
現有的軍團量絕對不能再肆意增加,日後所有的軍團數量他都打算維持住增一削一,甚至有可能的話,現有的軍團數量必須逐步削減,否則軍中體係太過混亂了。
也就是說,單個軍團的人數可以進行增減,但是整體軍團的數量必須進行簡化,否則個中能容人伸手的地方……太多太多!
當然,這個軍團的改製,怎麽招也不能用改革,撐死了以改良的手段來做。
因為隻有改良的手段才能在穩住大魏軍團的情況下完成軍製的改善。
等到軍製真正改善結束,軍權將徹底落入曹芳手中,到時候再想改變一切的東西,包括國計民生在內的一切,自然是無比簡單的。
畢竟太祖有言,槍杆子裏出政權。
隻有真正充分掌控了武力層的一切,皇權才會是真正完全體的皇權!
無論威嚴還是權威,若是沒有了最為堅實的東西充實內裏,那最後所得的,就隻會有被人所精心粉飾過的一切……
那才是真正的不堪一擊!
“陛下,那……若是那些陷陣兵將沒法適應呢?”
要知道縱然現在的陷陣沒有了以前張遼任統帥的時候那種戰力,但比之尋常的兵將確實還是強了不止一籌!就這樣拆分一支戰力遠超尋常兵將的軍團,那絕對是損失!
曹芳腦袋輕晃。
“大魏的軍隊,從來不是做賑濟的官棚、民棚!”
“這個問題就這樣吧!”
能否適應那不是他應該管的,能適應就適應,不能適應就淘汰。
在這樣一個以武力為標準的團體中,最好的規則從來都隻有最原始的叢林法則,否則軍隊就隻會越來越差。
後世趙宋就是因為將軍隊看作了解決一切矛盾的慈善機構,才造就集合冗兵、弱兵於一體的軍隊。
兵不敢前,將不敢打。
兩兩夾雜所造成的問題遠不是一加一那麽簡單的!
至於說趙宋有沒有強兵?答案是有,但那強兵無一例外都是邊軍,至於中央軍隊,則完全都是烏煙瘴氣、魚龍混雜。
“還有下一個問題,那就是胡人降卒。”
“朕打算將其分批南遷,給其奴隸身籍,身籍歸朝廷所有,不得進行買賣,但除卻朝廷推動的建設外,個人可於當底官府登記租賃,個人每次租賃不得超過二十人……”
“此籍兩代內不可脫。”
“第三代可憑前兩代功績擇優脫籍,脫籍者入大魏民籍,五代內不可北上。”
曹芳說得越多,階下百官就越加目瞪口呆,直到他將最後一句話吐出口,朝堂中就徹底沉寂了下來。
就連衛臻嘴角也稍微咧開了點,表情看著極其牙疼……
“恩?諸卿可有提議?”
看著階下眾人沒有說話,曹芳隻好重新開口問了一遍。
但奈何他話一出口,階下眾人就隻是互相對視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衛臻才滿臉無奈地站了出來。
“敢問陛下,這……個人如何租賃?以何等價格……還有,若是一家人有五口,是否可租賃百人?”
“如何租賃,此事便交由司徒了,此事下去後商議出來一個可行的辦法。”
“至於可否租賃百人……司徒覺得如何更好?”
開什麽玩笑,若是一家五口租賃百人,那不就是說一個世家可以輕鬆租賃全部胡人奴隸?
至於價格那個東西,曹芳本就沒有往盈利那方麵去想。
畢竟開奴隸製,怎麽招都有點缺德……不妨就按著這個機會把這件事做成一個惠民工程。
讓地方百姓都可以租賃。
但同樣的,地方百姓要租,也要等朝廷建設事物結束,那些胡人沒有事情幹的時候。
這樣一來,可以減輕朝廷的財政壓力,使得這群胡人奴隸能夠自行產出。
以他們的產出來供養他們,從另外一個方麵去想,也算是給了這群胡人一個融入漢人社會的機會,長此以往,化胡為漢就是必然了。
衛臻默默抿緊了嘴唇。
他還能怎麽覺得……
畢竟這一個人就能租賃二十人未免有點太過於離譜了……
要他說的話,撐死了一個人租賃五個。
“陛下……不如減少?比如一個人可租賃兩個胡人?如此可否?”
曹芳大手一揮:“此事便交予司徒了!”
說著他就從懷裏將那份寫好但卻未曾蓋印的詔書拿了出來,然後招唿一側站著的那個內侍:“去將此拿給司徒。”
而後曹芳就重新轉頭向衛臻:“具體施行,司徒可按此同諸卿商議。”
“等商議好了具體流程、準則再遞呈上來,如何?”
衛臻默默點頭。
“喏!”
“等到這事兒定下來了,必須公諸於眾,讓百姓都能看得到!包括租賃胡人奴隸的價格,以及對胡人奴隸的保護措施。”
國家奴隸這種公有財產必須有著相應的保護性措施,否則真放開了,以部分本就魚肉百姓的敗類的品行而言,一旦他們租賃了胡人奴隸,就必然會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待胡人。
到那時候,尋常辱罵倒也罷了,若是動了手,那無論是胡人還是漢人都會因此而傷,短期內胡人奴隸必然就會有大部分喪失其應有的勞動力,時間長了,那些胡人必然就會是地方隱患,以及那些被傷的漢人,也會質疑朝廷這一舉措的正確性……
到時候無論是漢人還是胡人,矛盾必然會增加,原本的惠民工程更有可能被曲解。
畢竟是在朝堂上待了這麽多年,對於曹芳所說的話,衛臻瞬間就領會了其中的意思。
任何朝廷措施,都必須有相應的兜底,否則原本好意的措施很有可能會在下麵人的執行中徹底變味。
至於曹芳所言的這種公示,不過就是解決問題最粗暴簡單直接的辦法。
中央政府直接對接百姓,地方官府隻需要據此去執行就好了。
雖然……不過這個方法,確實還好……
最起碼不用去考慮那麽多的事情了。
“喏!”
“這件事情就先這樣,先派軍去接納第一批胡人迴洛陽,其餘的事情商議好了再說。”
說完,曹芳就直接轉移了話題:“諸卿還有何事?”
“都說一說吧!”
聲音落下,劉放就踏步走了出來行禮:“陛下,襄陽有軍情上報。”
“東吳陸遜領兵攻襄,數日前已經同襄陽守軍交鋒過一次了。”
聲音落下,曹芳就不假思索開口。
“加王淩荊襄都督職,同領襄陽、荊州、南陽、汝南四郡軍政,以抗陸遜。”
“征東將軍曹爽加揚州都督職,領兵出廣陵攻建業。”
圍魏救趙之計,從來都不曾落伍。
世間任何,不論新舊,隻要好用,那就一切無礙。
“即日出兵,不可耽誤!”
之前給了曹爽那麽些時間,就是為了讓他熟悉麾下士卒,如今出兵他若是還不能領好下麵將士,那就是徹底的失職,不需要同情。
至於王淩,則是一直在軍中任職,完全沒有什麽空檔,也就是說於他,直接調任就好。
也就是寥寥幾句,曹芳就安排下了一切部署,絲毫沒有一點失誤。
王淩本就是大魏軍方中的老將,以他去對抗陸遜,雖然不大可能有什麽大勝,但最起碼的,也不會有什麽大的失誤。
至於曹爽,前大將軍曹真之子,雖然不清楚他的才能究竟如何,但耳濡目染之下,一個小型的戰場應該是無礙了,尤其是領兵進廣陵這件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曹芳意不在此。
圍魏救趙而已,隻要解決了荊襄之困,那就已經達到其該有的目的了。
曹爽啊,說到底就是一個工具人,所以他進攻建業這事兒,無論成功與否,隻要能給到進攻襄陽的陸遜以壓力,那就夠了。
“喏!”
作為中書監,本來就是掌握了大魏相當一部分權利的人,之前是由於曹芳要自己掌握權利,所以才進行了短時間的權利迴收,如今,已經在朝廷裏有了話語權後,他自然要將部分屬於中書權利再度放歸。
要知道作為中書監的劉放同中書令孫資二人,本就是忠實的皇黨。
這兩人可是曹叡早就篩選出來的人,就算當時曹叡去世這兩人幹的事情屬實齷齪了點兒……
可真要來說,他們二人的能力確實是很不錯的了。
最起碼的,隻要還沒出現能力上足以替代這兩人的,曹芳就算是想換,也沒法換。
而且他們執掌中書那麽多年,單純的能力已經不是最必要的了。
上上下下的一切,包括人脈、處事方式等等才是最為重要的。
胡人這一個特殊的群體從來都是以悍勇著稱的,這麽一個圍繞著華夏主體民族數千年以來而存在的一個特殊附庸群體,若是沒有戰爭,他們的品行之中從來都是鐫刻著和漢兒一樣的淳樸、勇敢、勤勞。
至於戰爭的根源,從來都是某一部分人的貪婪以及不知足!
而他們,一直以來都是佇立於底層百姓之上的存在。
當底層無法滿足於他們的貪婪的時候,他們的目光就會轉向更加繁華而美麗的東西。
於是,中原,這個漢家王朝盤踞了數百年的地方就進入了他們的眼中。
正是因為如此,啟用國家奴隸製所需要的舉措也更為慎重。
簡單的以一而往遠不能解決一切事物!
無論胡漢,每一個進入軍隊成為底層軍士的,都是始終處身於最底層的那一批,而且在胡人的軍隊中甚至都還存在著奴兵。
換一句話來說,胡人軍中的那些人,大多僅僅是為了活著。
而眼下的大魏軍中,軍士的訴求已經開始逐漸從最基本的活下去往建功立業轉變了。
天色漸暗,曹芳也在書房中油燈點亮後停下了手上的動作。
而後他目光在那已然寫滿墨跡的詔書上停留了許久。
“就這樣了……”
“先分批次將那些胡人送到洛陽周邊進行基建吧。”
“也隻有這樣,才能讓這群人不至於閑著……”
閑則生事,這是人的本性,無論胡人還是漢人,都始終逃不脫這本性這一層的束縛。
而且,論及基建,就算不按著後世的那個標準來,現在的洛陽周邊都差了不止一籌。
也就是用這些奴隸的勞動力來補足大魏基建方麵的不足……
一道歎息響起,曹芳便動手闔上了手中的詔書。
一切問題本來就不算什麽問題,可當勞動力缺乏之後,一切原本不算問題的問題也就都齊刷刷地暴露了出來。
……
第二天早朝時間,曹芳早早就到了朝堂,這也是他唯一一次,也是第一次在眾位朝臣前來。
而隨著所有朝臣的到來,他就首先開口:“朕倒是收到了一個不錯的消息。”
“諸卿可要一聽?”
當即,所有人就靜了下來,齊齊抬頭看著曹芳。
他則是輕聲一笑。
“雁門大捷,征北軍九百人破胡軍數萬,解雁門之圍。”
下一刻朝堂中就響起了道道冷嘶聲。
九百破數萬,上一次這樣的戰績,好像是張遼打出來的吧?
難不成又出了這樣一個爵士猛將?
還是?
“帶領此九百人者,為征北軍中副將裴秀……”
說著,曹芳就看向了朝堂之中,嘴角依舊掛笑:“這九百人,朕欲予其‘陷陣’之名,諸卿覺得如何?”
作為曾經輝煌一時的特殊兵種,自從張遼死後就徹底陷入了隕落的困境,也就是說,這支已經把主將作為軍團意誌本體的軍團,從那之後就不再擁有‘陷陣’一名。
反而是現在裴秀所率領的這支軍團,更像以前張遼麾下陷陣的延續……
“陛下,此……是否多有不妥?”
衛臻站了出來,看著曹芳的眼神極其認真。
怎麽說那八百陷陣都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即便現在可能弱了一籌,那也還不至於剝奪他們的名號吧?新軍團想要名號那給他們一個便是了……
“那……”
曹芳沉吟著看向衛臻。
“司徒以為如何?”
“陛下可予那九百人新名!”
“不行!”
話一出口,曹芳直接否定了衛臻的提議。
“前陷陣就納入這支新陷陣的軍團體係中吧。”
現有的軍團量絕對不能再肆意增加,日後所有的軍團數量他都打算維持住增一削一,甚至有可能的話,現有的軍團數量必須逐步削減,否則軍中體係太過混亂了。
也就是說,單個軍團的人數可以進行增減,但是整體軍團的數量必須進行簡化,否則個中能容人伸手的地方……太多太多!
當然,這個軍團的改製,怎麽招也不能用改革,撐死了以改良的手段來做。
因為隻有改良的手段才能在穩住大魏軍團的情況下完成軍製的改善。
等到軍製真正改善結束,軍權將徹底落入曹芳手中,到時候再想改變一切的東西,包括國計民生在內的一切,自然是無比簡單的。
畢竟太祖有言,槍杆子裏出政權。
隻有真正充分掌控了武力層的一切,皇權才會是真正完全體的皇權!
無論威嚴還是權威,若是沒有了最為堅實的東西充實內裏,那最後所得的,就隻會有被人所精心粉飾過的一切……
那才是真正的不堪一擊!
“陛下,那……若是那些陷陣兵將沒法適應呢?”
要知道縱然現在的陷陣沒有了以前張遼任統帥的時候那種戰力,但比之尋常的兵將確實還是強了不止一籌!就這樣拆分一支戰力遠超尋常兵將的軍團,那絕對是損失!
曹芳腦袋輕晃。
“大魏的軍隊,從來不是做賑濟的官棚、民棚!”
“這個問題就這樣吧!”
能否適應那不是他應該管的,能適應就適應,不能適應就淘汰。
在這樣一個以武力為標準的團體中,最好的規則從來都隻有最原始的叢林法則,否則軍隊就隻會越來越差。
後世趙宋就是因為將軍隊看作了解決一切矛盾的慈善機構,才造就集合冗兵、弱兵於一體的軍隊。
兵不敢前,將不敢打。
兩兩夾雜所造成的問題遠不是一加一那麽簡單的!
至於說趙宋有沒有強兵?答案是有,但那強兵無一例外都是邊軍,至於中央軍隊,則完全都是烏煙瘴氣、魚龍混雜。
“還有下一個問題,那就是胡人降卒。”
“朕打算將其分批南遷,給其奴隸身籍,身籍歸朝廷所有,不得進行買賣,但除卻朝廷推動的建設外,個人可於當底官府登記租賃,個人每次租賃不得超過二十人……”
“此籍兩代內不可脫。”
“第三代可憑前兩代功績擇優脫籍,脫籍者入大魏民籍,五代內不可北上。”
曹芳說得越多,階下百官就越加目瞪口呆,直到他將最後一句話吐出口,朝堂中就徹底沉寂了下來。
就連衛臻嘴角也稍微咧開了點,表情看著極其牙疼……
“恩?諸卿可有提議?”
看著階下眾人沒有說話,曹芳隻好重新開口問了一遍。
但奈何他話一出口,階下眾人就隻是互相對視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衛臻才滿臉無奈地站了出來。
“敢問陛下,這……個人如何租賃?以何等價格……還有,若是一家人有五口,是否可租賃百人?”
“如何租賃,此事便交由司徒了,此事下去後商議出來一個可行的辦法。”
“至於可否租賃百人……司徒覺得如何更好?”
開什麽玩笑,若是一家五口租賃百人,那不就是說一個世家可以輕鬆租賃全部胡人奴隸?
至於價格那個東西,曹芳本就沒有往盈利那方麵去想。
畢竟開奴隸製,怎麽招都有點缺德……不妨就按著這個機會把這件事做成一個惠民工程。
讓地方百姓都可以租賃。
但同樣的,地方百姓要租,也要等朝廷建設事物結束,那些胡人沒有事情幹的時候。
這樣一來,可以減輕朝廷的財政壓力,使得這群胡人奴隸能夠自行產出。
以他們的產出來供養他們,從另外一個方麵去想,也算是給了這群胡人一個融入漢人社會的機會,長此以往,化胡為漢就是必然了。
衛臻默默抿緊了嘴唇。
他還能怎麽覺得……
畢竟這一個人就能租賃二十人未免有點太過於離譜了……
要他說的話,撐死了一個人租賃五個。
“陛下……不如減少?比如一個人可租賃兩個胡人?如此可否?”
曹芳大手一揮:“此事便交予司徒了!”
說著他就從懷裏將那份寫好但卻未曾蓋印的詔書拿了出來,然後招唿一側站著的那個內侍:“去將此拿給司徒。”
而後曹芳就重新轉頭向衛臻:“具體施行,司徒可按此同諸卿商議。”
“等商議好了具體流程、準則再遞呈上來,如何?”
衛臻默默點頭。
“喏!”
“等到這事兒定下來了,必須公諸於眾,讓百姓都能看得到!包括租賃胡人奴隸的價格,以及對胡人奴隸的保護措施。”
國家奴隸這種公有財產必須有著相應的保護性措施,否則真放開了,以部分本就魚肉百姓的敗類的品行而言,一旦他們租賃了胡人奴隸,就必然會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待胡人。
到那時候,尋常辱罵倒也罷了,若是動了手,那無論是胡人還是漢人都會因此而傷,短期內胡人奴隸必然就會有大部分喪失其應有的勞動力,時間長了,那些胡人必然就會是地方隱患,以及那些被傷的漢人,也會質疑朝廷這一舉措的正確性……
到時候無論是漢人還是胡人,矛盾必然會增加,原本的惠民工程更有可能被曲解。
畢竟是在朝堂上待了這麽多年,對於曹芳所說的話,衛臻瞬間就領會了其中的意思。
任何朝廷措施,都必須有相應的兜底,否則原本好意的措施很有可能會在下麵人的執行中徹底變味。
至於曹芳所言的這種公示,不過就是解決問題最粗暴簡單直接的辦法。
中央政府直接對接百姓,地方官府隻需要據此去執行就好了。
雖然……不過這個方法,確實還好……
最起碼不用去考慮那麽多的事情了。
“喏!”
“這件事情就先這樣,先派軍去接納第一批胡人迴洛陽,其餘的事情商議好了再說。”
說完,曹芳就直接轉移了話題:“諸卿還有何事?”
“都說一說吧!”
聲音落下,劉放就踏步走了出來行禮:“陛下,襄陽有軍情上報。”
“東吳陸遜領兵攻襄,數日前已經同襄陽守軍交鋒過一次了。”
聲音落下,曹芳就不假思索開口。
“加王淩荊襄都督職,同領襄陽、荊州、南陽、汝南四郡軍政,以抗陸遜。”
“征東將軍曹爽加揚州都督職,領兵出廣陵攻建業。”
圍魏救趙之計,從來都不曾落伍。
世間任何,不論新舊,隻要好用,那就一切無礙。
“即日出兵,不可耽誤!”
之前給了曹爽那麽些時間,就是為了讓他熟悉麾下士卒,如今出兵他若是還不能領好下麵將士,那就是徹底的失職,不需要同情。
至於王淩,則是一直在軍中任職,完全沒有什麽空檔,也就是說於他,直接調任就好。
也就是寥寥幾句,曹芳就安排下了一切部署,絲毫沒有一點失誤。
王淩本就是大魏軍方中的老將,以他去對抗陸遜,雖然不大可能有什麽大勝,但最起碼的,也不會有什麽大的失誤。
至於曹爽,前大將軍曹真之子,雖然不清楚他的才能究竟如何,但耳濡目染之下,一個小型的戰場應該是無礙了,尤其是領兵進廣陵這件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曹芳意不在此。
圍魏救趙而已,隻要解決了荊襄之困,那就已經達到其該有的目的了。
曹爽啊,說到底就是一個工具人,所以他進攻建業這事兒,無論成功與否,隻要能給到進攻襄陽的陸遜以壓力,那就夠了。
“喏!”
作為中書監,本來就是掌握了大魏相當一部分權利的人,之前是由於曹芳要自己掌握權利,所以才進行了短時間的權利迴收,如今,已經在朝廷裏有了話語權後,他自然要將部分屬於中書權利再度放歸。
要知道作為中書監的劉放同中書令孫資二人,本就是忠實的皇黨。
這兩人可是曹叡早就篩選出來的人,就算當時曹叡去世這兩人幹的事情屬實齷齪了點兒……
可真要來說,他們二人的能力確實是很不錯的了。
最起碼的,隻要還沒出現能力上足以替代這兩人的,曹芳就算是想換,也沒法換。
而且他們執掌中書那麽多年,單純的能力已經不是最必要的了。
上上下下的一切,包括人脈、處事方式等等才是最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