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那兒的奴才,都是落井下石的。
而且很容易被人收買,專門害人,甚至害死人。
畢竟在那種地方,隨隨便便找個理由,就可以害死一個人。
她倒是不怕,就是擔心有人藉機對四爺不利。
像他那麽倨傲的人,如果在裏頭被人欺淩,他又如何自處。
就在這種緊要關頭,外頭傳來一聲唱報聲:「太後駕到!」
語音剛落,太後就扶著奴才的手,進了太和殿。
「恭迎老祖宗。」眾人紛紛行禮。
就連康熙也下了龍椅,親自迎接太後,並笑道:「皇額娘怎麽來了。」
太後隨意擺了擺手,示意眾人起來。
隨即半笑半認真地對康熙說,「怎麽,皇帝這是不歡迎我這老婆子咯。」
「皇額娘說的哪裏話。」康熙與太後聊著聊著,兩人就在上首入座了。
若音的目光,則一直落在與太後一同進殿的某個宮女身上。
因為那個宮女,就是蘇麻喇姑身邊的宮女。
難道......太後此次前來,與這件事有關?
就在她琢磨時,就聽太後說話了:「皇帝,這老四和老四福晉,怎的在底下跪著。」
「皇額娘,你是不知道,蘇麻喇姑的死,可能與老四福晉有關,必須得關進宗人府審問。」康熙迴。
「皇帝啊,不是哀家說,老四福晉向來孝順,上迴我壽辰,她送的足浴桶子就極好,我自打用那個木桶泡腳後,睡眠好多了,胃口也緊跟著好了。」太後語重心長地說。
聞言,康熙微微一怔,太後向來賢明。
從來不插手這些事情的。
眼瞧著康熙在沉思著什麽,太後便用帕子擋著嘴,用兩個人才聽得見的聲音,對康熙說:「你上迴不也說了,老四福晉孝敬你的藥酒,你喝了後膝蓋的舊傷沒那麽疼了麽,所以說啊,就這麽孝順的孩子,孝敬蘇麻都來不及,又怎會苛待,再說了,她要是真苛待了,蘇麻哪裏會欽點她一個人貼身伺候,又賞賜了玉如意。」
「但她離開後,蘇麻緊跟著去了,如今京城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必須得有個交代。」康熙也挨著太後,壓低了聲音。
「皇帝啊皇帝,國家大事,切不可心存仁善,必須得快刀斬亂麻。可這家事,不必太拘於刻板的規矩,切莫寒了兒孫的心吶。」
康熙微微一頓,犀利的眸子掃了眼跪得筆直的四爺和若音。
瞧著就是心裏憋著氣的樣子。
他便冷哼一聲,道:「此事事關重大,皇額娘就不必插手了,朕自有定奪。」
「皇帝,既然這樣,哀家今兒還就護定了!」太後難得的執著。
此時,底下的眾人,不曉得紫禁城裏的兩位老大,在聊些什麽。
隻知道他們的目光,時不時掃了眼底下的若音。
想來就是與此事有關吧。
並且,聊著聊著,康熙和太後的麵上,都不太好看。
一副談崩了的樣子。
就在眾人好奇之時,就聽太後道:「來人,把人證物證都給哀家呈上。」
語音剛落,就見一個宮女,呈上一封黃皮信封,「皇上,這是蘇麻喇姑臨終前,迴光返照時特意留下的信封。」
此話一出,眾人麵上表情各異。
若音和四爺默契的對視一眼,眼神裏有互相打氣的意思。
緊接著,梁九功就把信封收下,還看了康熙一眼。
隨即,他清了清嗓子,尖聲道:「四福晉烏拉那拉·若音,敬老尊賢、勞而不怨、細心入微照顧我,讓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年輕的自個。另八福晉阿茹娜,以及九福晉董鄂氏,在我病危時,沖我發脾氣,甩臉色,餵飯時碗放的很重,但凡湯與粥,必定燙嘴,顧我躺下時,力道極重。」
念完,他還把信遞給康熙親自過目。
康熙一目十行地看了看內容,與梁九功念的一樣。
而信封上的字跡,與蘇麻喇姑一樣。
後麵還有手戳印子,也是蘇麻喇姑的。
看完後,他一拍龍椅扶手,淩厲的眸子直直掃向阿茹娜和九福晉。
嚇得那兩人頭冒虛汗,雙+腿發軟。
「皇阿瑪,冤枉啊,這宮女肯定是被四嫂收買了,信肯定也是假的。」阿茹娜和九福晉雙雙跪下求饒。
「就是,姑媽早就下不了床,說話都有氣無力,哪裏有功夫留下信。」九福晉附和道。
「聽你們的意思,是哀家作假了?」太後撚著手裏的佛珠,漫不經心地說。
可就是這麽一句話,卻透著皇太後的威嚴,讓人不敢抬頭直視。
「沒,孫媳不是這個意思。」九福晉把頭磕在地上,不敢抬起來。
「不是這個意思是哪個意思,今兒哀家聽說蘇麻不行了,便去探望,正好親眼看到蘇麻把這封信寫下,並交於哀家。」太後把事情說明後,又看向阿茹娜,「老八家的,不如你來說說,這白紙黑字紅手戳,是不是哀家造假的。」
阿茹娜早就嚇得直打擺子,如今聽了太後的話,隻管拚命搖頭,別的話一句都說不出來。
見狀,康熙龍顏大怒,如雷般的聲音在殿中響起:「一群混帳東西,蘇麻乃是朕的良師益友,老姐姐,朕見她病危,讓你們好生伺候著,你們就是這樣對待她的。」
大廳裏死一樣的安靜,隻有眾人微弱的唿吸聲。
「這一迴,得虧是太後把真相告訴朕,不然你們這群混帳東西,差點就矇混過關。要不是朕親自審問,皇家的臉,都要被你們丟光了!」康熙大力轉著左手間碩大的寶石戒指。
眼瞧著康熙雷霆大怒,一直喋喋不休的九福晉和阿茹娜,頭叩在地上不敢抬起。
屁都不敢放一句。
她們怎麽都沒想到,看起來已經虛弱到沒什麽意識的蘇麻喇姑。
居然什麽都門兒清。
還曉得在死前維護自個的利益,又保護了烏拉那拉氏那個賤+人!
若音見真相大白,便「嗤」笑一聲,道:「八弟妹和就弟妹,演得一出賊喊捉賊,惡人先告狀的好戲,原來真正苛待姑媽的是你們,當真是以己度人啊。」
</br>
而且很容易被人收買,專門害人,甚至害死人。
畢竟在那種地方,隨隨便便找個理由,就可以害死一個人。
她倒是不怕,就是擔心有人藉機對四爺不利。
像他那麽倨傲的人,如果在裏頭被人欺淩,他又如何自處。
就在這種緊要關頭,外頭傳來一聲唱報聲:「太後駕到!」
語音剛落,太後就扶著奴才的手,進了太和殿。
「恭迎老祖宗。」眾人紛紛行禮。
就連康熙也下了龍椅,親自迎接太後,並笑道:「皇額娘怎麽來了。」
太後隨意擺了擺手,示意眾人起來。
隨即半笑半認真地對康熙說,「怎麽,皇帝這是不歡迎我這老婆子咯。」
「皇額娘說的哪裏話。」康熙與太後聊著聊著,兩人就在上首入座了。
若音的目光,則一直落在與太後一同進殿的某個宮女身上。
因為那個宮女,就是蘇麻喇姑身邊的宮女。
難道......太後此次前來,與這件事有關?
就在她琢磨時,就聽太後說話了:「皇帝,這老四和老四福晉,怎的在底下跪著。」
「皇額娘,你是不知道,蘇麻喇姑的死,可能與老四福晉有關,必須得關進宗人府審問。」康熙迴。
「皇帝啊,不是哀家說,老四福晉向來孝順,上迴我壽辰,她送的足浴桶子就極好,我自打用那個木桶泡腳後,睡眠好多了,胃口也緊跟著好了。」太後語重心長地說。
聞言,康熙微微一怔,太後向來賢明。
從來不插手這些事情的。
眼瞧著康熙在沉思著什麽,太後便用帕子擋著嘴,用兩個人才聽得見的聲音,對康熙說:「你上迴不也說了,老四福晉孝敬你的藥酒,你喝了後膝蓋的舊傷沒那麽疼了麽,所以說啊,就這麽孝順的孩子,孝敬蘇麻都來不及,又怎會苛待,再說了,她要是真苛待了,蘇麻哪裏會欽點她一個人貼身伺候,又賞賜了玉如意。」
「但她離開後,蘇麻緊跟著去了,如今京城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必須得有個交代。」康熙也挨著太後,壓低了聲音。
「皇帝啊皇帝,國家大事,切不可心存仁善,必須得快刀斬亂麻。可這家事,不必太拘於刻板的規矩,切莫寒了兒孫的心吶。」
康熙微微一頓,犀利的眸子掃了眼跪得筆直的四爺和若音。
瞧著就是心裏憋著氣的樣子。
他便冷哼一聲,道:「此事事關重大,皇額娘就不必插手了,朕自有定奪。」
「皇帝,既然這樣,哀家今兒還就護定了!」太後難得的執著。
此時,底下的眾人,不曉得紫禁城裏的兩位老大,在聊些什麽。
隻知道他們的目光,時不時掃了眼底下的若音。
想來就是與此事有關吧。
並且,聊著聊著,康熙和太後的麵上,都不太好看。
一副談崩了的樣子。
就在眾人好奇之時,就聽太後道:「來人,把人證物證都給哀家呈上。」
語音剛落,就見一個宮女,呈上一封黃皮信封,「皇上,這是蘇麻喇姑臨終前,迴光返照時特意留下的信封。」
此話一出,眾人麵上表情各異。
若音和四爺默契的對視一眼,眼神裏有互相打氣的意思。
緊接著,梁九功就把信封收下,還看了康熙一眼。
隨即,他清了清嗓子,尖聲道:「四福晉烏拉那拉·若音,敬老尊賢、勞而不怨、細心入微照顧我,讓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年輕的自個。另八福晉阿茹娜,以及九福晉董鄂氏,在我病危時,沖我發脾氣,甩臉色,餵飯時碗放的很重,但凡湯與粥,必定燙嘴,顧我躺下時,力道極重。」
念完,他還把信遞給康熙親自過目。
康熙一目十行地看了看內容,與梁九功念的一樣。
而信封上的字跡,與蘇麻喇姑一樣。
後麵還有手戳印子,也是蘇麻喇姑的。
看完後,他一拍龍椅扶手,淩厲的眸子直直掃向阿茹娜和九福晉。
嚇得那兩人頭冒虛汗,雙+腿發軟。
「皇阿瑪,冤枉啊,這宮女肯定是被四嫂收買了,信肯定也是假的。」阿茹娜和九福晉雙雙跪下求饒。
「就是,姑媽早就下不了床,說話都有氣無力,哪裏有功夫留下信。」九福晉附和道。
「聽你們的意思,是哀家作假了?」太後撚著手裏的佛珠,漫不經心地說。
可就是這麽一句話,卻透著皇太後的威嚴,讓人不敢抬頭直視。
「沒,孫媳不是這個意思。」九福晉把頭磕在地上,不敢抬起來。
「不是這個意思是哪個意思,今兒哀家聽說蘇麻不行了,便去探望,正好親眼看到蘇麻把這封信寫下,並交於哀家。」太後把事情說明後,又看向阿茹娜,「老八家的,不如你來說說,這白紙黑字紅手戳,是不是哀家造假的。」
阿茹娜早就嚇得直打擺子,如今聽了太後的話,隻管拚命搖頭,別的話一句都說不出來。
見狀,康熙龍顏大怒,如雷般的聲音在殿中響起:「一群混帳東西,蘇麻乃是朕的良師益友,老姐姐,朕見她病危,讓你們好生伺候著,你們就是這樣對待她的。」
大廳裏死一樣的安靜,隻有眾人微弱的唿吸聲。
「這一迴,得虧是太後把真相告訴朕,不然你們這群混帳東西,差點就矇混過關。要不是朕親自審問,皇家的臉,都要被你們丟光了!」康熙大力轉著左手間碩大的寶石戒指。
眼瞧著康熙雷霆大怒,一直喋喋不休的九福晉和阿茹娜,頭叩在地上不敢抬起。
屁都不敢放一句。
她們怎麽都沒想到,看起來已經虛弱到沒什麽意識的蘇麻喇姑。
居然什麽都門兒清。
還曉得在死前維護自個的利益,又保護了烏拉那拉氏那個賤+人!
若音見真相大白,便「嗤」笑一聲,道:「八弟妹和就弟妹,演得一出賊喊捉賊,惡人先告狀的好戲,原來真正苛待姑媽的是你們,當真是以己度人啊。」
</br>